书城亲子家教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26056500000012

第12章 “好爸爸”是孩子的好老师(12)

刘翔的爸爸,在刘翔小的时候就一直教育他,要孝顺长辈、关心别人。如每次家里吃水果时,父亲都要求刘翔先让爷爷奶奶吃,且要亲手递给爷爷奶奶。在奶奶生病住院时,要求他经常到医院看望奶奶等等。这是其父对刘翔的言传教育,至于他身体力行孝敬老人的行动,更使刘翔受到无形的教益和感染。刘翔的父母在刘翔奶奶患病住院期间,对老人无微不至地服侍照料……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这种教育,只能是自酿苦果,老来自己品尝。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长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我从小离家,在外漂泊。为了能为老人尽点孝道,10年前我离开了,事业发展红火的杭州,回到离老家较近的省城长春定居。此间,每年我都要将父母接到城里来小住一段时间,为老人尽尽孝。期间每年的春节,我都回去陪老人过,五一、十一、暑假也都赶回去看看老人,平均每年都要回去五、六次,而且几乎每次都要携妻带子。

每次回去除了为老人买些药品和老人爱吃的东西,我都陪他们聊天,尤其是最爱听他们最爱讲的,那过去的故事。我一直认为,人近中年能够听耄耋之年的老爸老妈讲故事是一件万分幸福的事,这样的幸福直至去年81岁的老父亲含笑而去。剩下孤单的老母亲,我就要更多的抽时回去看望。如果我实在赶不开,就委托我那已经12岁的女儿依依代我行孝。

2009年的清明节,依依独自乘火车回到离长春近200公里的老家,去看望奶奶、祭奠爷爷,此行既是代我行孝,又是她作为晚辈应尽的孝道。

所以,到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忘记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决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要孩子懂得感恩

在这里,我想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一艘载有数百人的大型轮船在海上失火沉没,许多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有九十多人生还。乘客中有一个游泳教练来回游了十几次,在连续救起了二十多个人后,因过分劳累双脚严重抽筋,而导致残废必须终身坐轮椅,他一直大叫着问自己:我尽力了吗!

多年后,在他生日的那天,有人问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他伤感的说:那此海难被我救起的二十几个人中,没有一个人来向我道谢。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恶。生活中,总会有许多事情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或喜,或忧。于是,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也就选择了过什么样的一种生活。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是对我们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报。感恩,并不是宣扬一种消极的宿命论,而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方式。生活是面镜子,学会感恩,对生活时时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会还你以微笑。学会感恩的生活,宁静而祥和。

一天,我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小男孩把座位让给了一位孕妇,然而没想到这位孕妇不但没正面看一眼小男孩,而且连句感谢话也没说,就心安理得地坐下了。男孩下车后问妈妈,为什么我让座了,那个阿姨不说声“谢谢”呢?

我宁愿把那位孕妇的麻木行为看作是一时的疏忽,而非内心冷漠。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他绝不是为了换取一声感谢的话语才让座的,他的让座行为完全是心甘情愿的。从功利角度来看,一声谢谢,其实并无多少实际价值,然而,这声道谢又是无价的,因为它象征着对社会美德的认同。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谁都有窘迫的时候,窘迫的时候施人以援手对被救者是一种帮助,对施救者也是一件乐事。

中国有古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据历史记载,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古人尚且明白的浅显道理,可是为什么在我们今天看来却是如此的难以施行呢?为什么不断出现被救者冷漠绝情的声音?为什么知恩、报恩的声音越来越少?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台湾着名作家刘墉也在他的一篇励志文章中,劝勉一些年轻人要心存一颗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感恩之心不是瞬间而就,不是偶然之为,而是来自从小家庭的教育。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方法一:要让孩子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至亲,如果对父母的关心、疼爱不会感恩的话,那么孩子对别人就更加不会懂得感恩,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因此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十分必要。

当前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父母宠,外公外婆爱,爷爷奶奶亲,“所有人只为他一人而动”,家长把养育孩子当成自我情感的满足,给孩子处处创造优厚的生活条件,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认为应该的,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想得到孩子的回报,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久而久之,很多孩子都认为得到的东西似乎是理所当然,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当然也是他们应该做的。使得孩子只要求别人关心、爱护、让着自己,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感激他人。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当作是掌上明珠,百般关怀,千般呵护,这是人之常情,也无可厚非。但是,如何才能使孩子不被这种溺爱而宠坏,感恩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感恩教育要让孩子认识到别人为他付出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无论是父母抚养他们,还是老师教给他们知识,还是朋友给予他们友情以及其他人给予的帮助,这一切都是“恩情”。

在“知恩”之后,即认识到从亲人、从他人、从社会那里得到多少恩惠,当以更大的诚意和实际行动给予回报,而这种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情感方面的回报,如有时是一声简单的道谢。要让孩子知道,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叫报恩,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他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也是一种报恩。孩子如果能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他们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方法二:让“自私鬼”远离孩子

言传身教像春雨润物,浸透到孩子的心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生活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夫妻之间的行为对孩子也有较大影响,所以即便是夫妻之间,也不要吝啬的说一句“谢谢”。

我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自私、蛮横,缺乏爱心,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只知道享受,不懂得给予。

有一位学生,家庭比较困难,母亲是残疾人,常常生病,常年吃药,父亲只能靠干苦力勉强维持生计。由于中年得子,对孩子比较宠爱,可孩子并不能设身处地地为父母着想,穿着讲究,不让自己的母亲在学校门口做生意,如果要做,就不能向别人介绍自己,更不能在校门口和他说话。有一次,这位学生的妈妈为他买了一双两百多元的钱鞋,可他居然嫌便宜,把鞋送给了同学。每天跟父母闹,吵着要重买。

做家长的竭尽所有,用爱和物质为孩子铺设锦绣前程,但是由于我们在引导上的失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自私、怯懦、狭隘与麻木也随之滋生,面对任何事情,他们却不再有心灵的感动。

现在的不少孩子在生活小事中,往往会流露出自私的苗头,而他们的父母对这些小“自私鬼”,多半抱以宽容的一笑。那一笑就是说,谁让他是自己的孩子呢?面对这种情况,孩子们怎能走出自私的阴影,学会从小主动地付出自己的爱呢?

事实上,很多家长无私地付出了爱,可得到的却是亲骨肉的冷漠或者背叛,怎么不让人焦急和伤心?有的父母自己劝慰自己,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他长大了,学会独立思考了。可事实上,孩子的一些不听话行为,只是反映了他们更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而已。

为此,父母要做的就是让你的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也从父母的角度想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学会关心人、体贴人,并让朋友、家人感受到这种关心。

方法三:给予孩子感恩的机会

首先,家长要结合家庭生活中的点滴事情,让孩子体会到自己“被关心、被爱护、被帮助”,形成孩子积极的情感。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不是保姆、书童、随从,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任务,为你做的很多事情是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你们应该要懂得感谢。

第二,重视孩子的情感体验,并给予孩子表达的机会。现在的孩子可以说很开放,他们可以大方地与班上同学开玩笑说“喜欢你”之类的话,却不会与自己的父母或长辈说,觉得“说不出口”,我觉得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家庭中没有这样的习惯和氛围,家长自己从不在孩子或自己父母面前表达自己的情感,二是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爱护,应该要感谢。所以,家长适时的引导和榜样作用至关重要。

第三,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会感恩,从家中的亲人到朋友(包括自己的老师、同学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对你帮助的任何人),从对一个人的感恩到对一件事或一个现象,甚至是大自然的某种美丽的景色……,这些都是我们感恩的对象;从单纯的感谢开始到懂得“感受到别人的关心牵挂并能给予回应”也是感恩和责任心的表现。家长自己怀着一棵感恩的心,必然会影响孩子,让孩子从小学会感谢父母、感谢自然、感谢朋友、感谢社会……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只要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漠。这样也会使得我们所处的社会更文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一个孩子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许多人为他付出过很多。而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几乎成了家里的中心,时间一长,许多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认为别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而这样下去的结果会使他们缺少爱心,缺少责任感。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我认为做人才是第一重要的事。

在此,东子想提醒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你们在为培养孩子的智商努力时,也要注重他们情商的培养,教孩子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学会爱与同情。

行为至此,本该可以打住,可突然让我想起去年那个感恩节(2008年11月27日):

那天,女儿依依依然是快快乐乐地放学回家,而后吃饭、看电视、看书,在要上床休息时,她收到了一条短信,看过短信,她迅速的拿起床头的日历牌:“啊,老爸,抱歉,我都忙忘了,感恩节快乐!”现制做礼物(此前,她送我的礼物大都是她自己制作的)来不及了,她拿了一个橡胶扒开恭恭敬敬的递到我面前,我无限幸福的把孩子揽在了怀里……

东子愿天下的所有家长,都能拥有这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