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母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26046300000031

第31章 母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29)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母亲的教育理念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母亲的思想境界、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对工作、生活的态度,待人接物、举止谈吐,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即便一些生活上的小事,往往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母亲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母亲的观念从孩子一出生,就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品德的形成,只有思想不落后的母亲才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在今天,要做一名称职的好母亲,就要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在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应有积极的追求;要自尊、自爱、自强,充满自信心和责任感;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和好学的精神;待人接物要文明礼貌、谦虚谨慎。

还要不断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和优美的文化环境,营造教育气氛,营造家庭读书学习气氛;母亲要以身作则,喜读书看报,追求新知识,努力工作,用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来影响我们的孩子。因为母亲对于子女来说,具有天然的感染力和很大的权威性,母亲的言论和行为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形成巨大的影响。

脚上泡是自己磨的,勿全怪路不平,尽管有不平坦的路。家教失败先找主观原因,同时也看到客观原因。母亲与儿女之间,因阅历不同、视角各异,看世象总有差别。从传统上看两者关系,母亲的立场以“教”为主,而孩子们的立场不外乎“学”。这种语境可谓源远流长。

时至今天,并没有大变化。但在提倡平等的现代教育理念之下,这种语境已经出现裂痕。一方面,孩子的叛逆,使得母亲们不得不调整“教化”的手段;另一方面,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也使母亲们意识到,如果不更新观念,恐怕教育不好孩子。因此,现代的母亲应做到以下几点:

1、更新评价人才的观念。

望子成龙是绝大多数家长共同的心愿。这里的“龙”可以理解为是对人才的一种概括,实际上表达的是家长望子成才的迫切心情。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才?不同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当前在广大家长中占主导地位的人才观,还是受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认为只有出人头地、高官厚禄者才是人才。

在这种人才观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心目中“龙”的标准就是当上专家、教授、局长、经理……总之,一是要官大,二是要有钱。而当了普通劳动者的似乎就不是人才,就会被家长认为是没出息。不是常有些家长领着孩子去参观建筑工人、搬运工人的劳动现场,但目的并不是进行什么劳动教育,而是进行生动的现场教育:“看见了吗?如果你不好好念书,将来就只能干这种活儿!”

这种人才观形成了一种极其狭隘的人生目标,认为只有出人头地、升官发财才是成功人生的标志。在这种片面的人才观的影响下,很容易使孩子形成错误的择业观,使他们的自我期待与社会现实之间出现极大的反差,这对孩子今后的社会适应是极为不利的。

实际上,衡量人才的真正标准是人的素质,不管有没有学历或文凭,只要有真才实学和实际能力的就是人才。几年前,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倡“从资格概念到能力概念”的转变,就是针对唯学历论的倾向提出的。今后的市场竞争、人才竞争必将会更加重视人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对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实干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是素质教育的人才观,看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就要看他是否具备这些良好的素质,这才是衡量人才的根本性标志。

2、更新评价子女的标准。

母亲如何评价子女,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子女,这实际上是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一个“指挥捧”,不但决定家庭教育的方向,也决定子女发展的方向。

在中国母亲的思想上,评价子女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是“听不听话”。“听话”则是好孩子;“不听话”则不是好孩子。母亲把“听不听话”作为评价子女的首要标准,从表面上看是强调子女对自己的态度,实质上是要求子女养成“顺从”的性格。在家里要听父母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在工作单位要听领导的话,在社会上要听大家的话。

这样要求子女时时、事事、处处都听别人的。按照别人的意志行事,而不主张子女有自己独立的见解,遇事不动脑筋进行独立思考,遇到问题不能独立分析、处理和解决,不能自主、自立,这样的人进入社会很难适应社会生活,很难在工作和事业上有所作为。

把“听不听话”作为评价子女的首要标准,这是封建家庭教育思想的病毒。在封建社会,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是进行“孝道”的教育,培养“孝子”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何为“孝”?孔子解释为“无违”,即绝对顺从父母。

造就人们顺从的性格,这是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的,对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封建统治秩序都是很有好处的。家庭教育培养了人们顺从的性格,到社会上就能够顺从统治阶级,逆来顺受,忍受压迫,不“犯上作乱”,成为驯服的奴仆。

今天,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对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是再一味的强调要求子女“听话”、“顺从”,就很难在社会生活中有什么作为了。

3、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子女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父母和子女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在封建社会,“父为子纲”是封建家庭父母和子女关系的准则。所谓“纲”,即是支配的意思。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父母的意志即是子女的意志,父母的话对子女来说就是法律,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在这种关系下,只能是扼杀子女的个性,使子女没有独立人格,形成自卑萎缩、逆来顺受、屈从于强权的奴隶性格。这种性格,正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而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下,青少年也追求民主、平等、自主、自立、自强,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个性的充分发展。这是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如果母亲的思想观念不更新,不主动调整亲子关系,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势必会造成两代人之间关系的紧张。母亲也就会丧失教育子女的主动权。

母亲们必须明白,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人格和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在家庭里,只有辈份的不同,没有尊卑之别。子女应当接受你的教育,但不是你的附属品。母亲有教育子女的权利,同时这也是母亲的义务,但绝不是母亲的特权。母亲应当尊重子女的人格和个性,尊重子女的独立自主权利。只有这样,教育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自尊、自强、自信,才会有所作为。因此,母亲应当和孩子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

4、要接受来自子女的教育。

传统的观念认为,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应当承认,这是家庭里主要的教育活动。但这并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内容,是狭义的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不论是父母还是子女,年长者还是年幼者,长辈人还是晚辈人,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既都是教育着,也都是受教育者。这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含义。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是存在子女教育父母、年幼者教育年长者、晚辈人教育长辈人这种事实的。比如,子女向父母宣传新思想、新观念,介绍新事物,这也是教育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不是取决于辈分和年龄,而是由实施影响和接受影响两方面构成,主动实施影响的便是教育者,被影响的便是受教育者。

父母接受子女教育,有诸多好处:一是可以提高家长威信,二是可以协调亲子关系,三是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从而更加谨慎自己的言行,在教育家长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绝不是简单的管孩子的过程,而是家长与孩子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母亲对家庭教育的观念不更新,用古老的违反教育规律的方法来教育孩子,那将是一场失败的教育,是母亲的失职行为。

请母亲们更新旧有的教育观念,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提高,一起进步吧!

孩子公德意识不能丢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自古以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政治法制制度,以及国家政权的调控,同时也离不开道德的调控。道德特别是社会公德,调控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公民的道德建设,推行“以德治国”。

但是,受利益至上、享乐至上、自私自利等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和家庭在孩子的公德意识培养上逐渐淡化着。同时由于学校传统德育,只重视理论灌输而忽视实践养成,整个社会的公德意识教育也显得力不从心。

纵观中小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就餐插队,乘车抢座,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穿背心、拖鞋进公共场所;

在公共厕所的墙上都有醒目的“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之类的提示,实际情况是不少中小学生无视这些起码的公德要求,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在教室、公共厕所的墙上、门上乱写乱画或留下脚印、球印,甚至是不堪入目的污言秽语;

有些学生对学校的公共设施毫不爱惜,不屑一顾、任其破坏。例如,在课桌上乱涂乱刻;门窗玻璃和桌椅经常被损坏;宿舍、厕所、食堂的长流水不断;食堂的饭菜浪费现象简直令人瞠目;在大街上随意行走、闯红灯等违反社会公共规则的现象也频频发生,还有让人担忧的中小学生暴力、偷窃行为等等。

中小学生公德意识的缺失一方面是社会的因素,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自私自利之风在社会中蔓延,使整个社会的公德意识普遍下滑;而另一方面是教育的因素,学校及家庭对中小学生教育重智轻德现象的严重,导致了中小学生在没有得到很好的公德教育。

正是这种公德教育环境的缺失使中小学生的公德状况急剧下滑。因此,对孩子们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公德意识,就成为家长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无所不在的大众传媒,向人们提供着社会全方位的信息,当然也包括道德文化信息,它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形式,不间断地向孩子们提供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信息,供他们观察、学习和模仿,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涌现出来的英雄少年们,他们的磨难与坚强深深的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地震中英雄少年的故事,让他们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强。

然而,大众传媒对中小学生公德意识的形成发展也有消极影响:文化垃圾、虚假广告、欺骗性推销、电影、电视中的暴力、色情、恐怖镜头、因特网上的信息垃圾、无聊游戏等等,都给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干扰。

我们不能因害怕不良信息而蒙上中小学生的眼睛。看了武打片的孩子并不一定就会产生暴力倾向,接触了言情故事的孩子也不一定就会有早恋的苗头。家庭教育在大众传媒与孩子之间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家庭公德教育的缺失,正是孩子社会公德意识普遍低下的重要原因。

所以,家庭教育在孩子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他们往往自身素质高,面对大众传媒也就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观看积极向上的节目来强化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质;反之,缺少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则会因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而误入歧途。所以,我们要提倡家长对孩子进行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首先,家长应对孩子接触的大众传媒进行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合理的调控,包括大众传媒的类型、时间和内容。其中以对内容的调控最为重要。而对于当前媒体中频繁出现的,对孩子有着强烈吸引力的性和情爱的内容,家长应冷静对待,可与其进行讨论,从而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必要的教育,而不是一味地“阻拦”。

其次,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和亲情关系。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却伴随着家庭伦理关系的急剧下滑,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不断增多,父母常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子女的精神照顾。

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的缺失,极容易导致孩子对大众传媒的沉迷,尤其是对网络的沉迷和依赖,使他们极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经常与孩子交流、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这对孩子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作用。

父母要为孩子净化好社会公德环境,重视舆论引导,通过典型示范,让孩子从身边人、身边事中得到启迪,找到自身行为规范和正确的价值追求,把讲文明、讲道德、讲奉献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引导孩子对公共生活中各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解剖,营造讲文明高尚、不讲文明的可耻的浓烈氛围。

要强化孩子的主体意识。在进行公德意识培养时,要改变过去讲得过多、做得太少;强制太多、自主太少的通病。注重让孩子自觉、自主、自动地参与,从而使公共道德真正成为孩子内在、自律的行为规范。

公德教育要着重于懂礼貌、守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热爱祖国、热爱父母、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等基础教育。核心是学会如何做人。所以,要将传统伦理道德中处事、修身之道中的精华摆在孩子公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要加强道德理论教育,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若能把为什么会产生某种道德规范,它对社会有什么作用,我们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等问题讲清楚,孩子的道德行为就会更自觉、更有目的。同时把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和西方现代道德力量相结合,培养鉴别能力。指导孩子学会以豁达的态度来对待外来文化,并在相互比较中提高其鉴别能力。

要走出道德冲突的困难,培养选择能力。所谓道德冲突是指人在道德选择过程中,遇到的一种特殊的矛盾情形,往往是选择者陷入困境。这种困境在中小学生行为中是常常存在的。所以要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服从更高的道德准则。

总之,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使中小学生的公德意识的发展与培养,处于一个更为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如何有效地发挥外界因素对中小学生社会公德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排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是母亲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相信随着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公德教育环境会得到显着的改善,我国中小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孩子竞争意识要增强

竞争意识是指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它是产生竞争行为的前提。竞争指个体或群体为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它是个人或群体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对抗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