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母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26046300000030

第30章 母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28)

自律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或缺少自律,我们可能就会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剥夺他人的权利,我们自己的权利也会受到威胁,我们会常常与别人发生冲突,违反社会规则,失去耐心,因而失去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获得成功的自我保障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母亲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一种习惯,在他们心中,往往有两种标准,一种用来对待自己,而另一种则用来要求孩子。当母亲做事时,只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哪怕是做错事,也很容易宽容自己。而当孩子发生同样的错误时,他们则严加训斥。当母亲做些不愿让孩子知道的事时,通常会回避孩子。可当他们有时不得不面对孩子的时候,他们会为自己找到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开脱。这时,母亲往往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骗骗孩子就可以了,甚至编造些“这些事只有大人才能做,小孩子不懂”之类的谎言,以为对孩子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而她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当母亲的行为与语言自相矛盾时,孩子往往很容易模仿母亲的言行。这些母亲,往往在心中期待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他们同时也幻想着,自己的某些不当行为不要在孩子身上留下任何痕迹。为此,他们不停地在口头上教导孩子,要学好,不要学坏。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孩子的行为让他们无法接受了。母亲却反过来质问孩子:“你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从来没教过你,你从哪里学来了这一套?”

在教育孩子时,如果母亲认为孩子年龄小可以马马虎虎地对付,那你就错了,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刻在孩子的脑海里,而且他会随时翻出来照着做。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孩子的行为不自律,在痛心疾首之前,先回想一下自己以往的行为就可以得出结论,因为孩子的行为都得宜于你的身传。

有的母亲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总是找孩子的问题,从不找自己的问题,其实这是最不聪明、最可笑的想法。母亲是孩子的终生老师,老师就是学生的导航仪,如果导航仪出了问题,“船”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吗?

请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事吧:

洋洋原本是一个可爱懂事的孩子,后来慢慢地变了,变成了一个“坏孩子”。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他的母亲就明白了。洋洋的母亲脾气暴躁且言语粗鲁,经常当着洋洋的面对父亲吵、对奶奶骂。在与邻居的交往中,则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人恶语中伤、满口脏话。有时还唆使洋洋故意捣乱来气邻居,让邻居生活不得安宁。洋洋在学校经常欺负小同学,有时和别的孩子打架,对方家长找到家里,其母亲很少向对方检讨自己对孩子教育不力的错误,相反常常蛮横地将对方拒之门外,并嘲弄地说:“谁叫你的孩子没有本事?”结果洋洋越发有恃无恐,渐渐成了学校有名的小霸王……

露露的妈妈是一个爱贪小便宜的人,经常把单位的公物往家里拿,还在露露的面前洋洋得意地吹嘘自己有能耐。露露耳濡目染,便跟着效仿,从坐车逃票到捡了别人的东西不还,直到偷别人的东西。其母亲最初对此并不加以制止,甚至当露露拿了别人的东西回家,其母亲倒交口称赞孩子“头脑灵活”,能够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有本事!于是,在母亲的鼓励和影响下,露露一发不可收拾,逐渐养成了偷盗的习惯,在斜路上越走越远……

菁菁继承了父母的良好遗传基因,生来聪明伶俐,可在母亲的“教唆”下,学会了撒谎。菁菁的母亲是属于那种八面玲珑的精明人,她常常教育菁菁说话、做事要多为自己考虑,平时说话要“话到嘴边留半句”,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心里要有数。菁菁经常听到妈妈对别人说着一些本不是事实的话,妈妈告诉她,这是需要。后来菁菁也懂得了生活中需要说谎,当老师问她作业为什么没做,本是忘了做了,她说自己身体不太好……

岩岩的妈妈对岩岩的奶奶很凶,总是不给奶奶好脸色看,还不让岩岩拿好吃的给奶奶。她对岩岩说,奶奶已经老了,不能帮我们干什么,还总给我们添麻烦。岩岩听多了妈妈如此说,也觉得妈妈的话有道理,并习惯了妈妈对奶奶使脸色,甚至自己也学会了对奶奶冷眼相对。出门坐车也从不给老人让座,因为她记得妈妈说过,老人既然能出门坐车,就说明他身体还很好,没必要给他让座。同学们都说岩岩太自私,但岩岩却笑他们太傻。当有一天,岩岩对妈妈也没好脸色的时候,妈妈骂她太不懂得尊重长辈。岩岩反驳妈妈:“你尊重长辈了吗?我可是跟你学的!”妈妈是有泪只能往肚子流。

……

有句老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问题母亲”,才会诞生许许多多的“问题孩子”!当我们为身边的孩子不学好而指责他时,请更多的想想他背后的家庭、他的母亲,请将对孩子的指责转给他的母亲!因为是母亲将一颗原本纯洁无暇的心熏染、教育成了有问题的心灵!

我曾接过这样一个咨询者,他只是一个11岁的孩子,却面色凝重地问我:我可不可以重新选择母亲!面对一个孩子问出如此让人心酸的问题,我有些愕然。仔细问起来,才知道孩子的母亲,对孩子太苛刻。自己不做家务,整天打麻将,每天除了责骂孩子、嘲讽孩子外,几乎从未赞扬过自己的孩子。孩子对母亲没有一点感情,每天见了母亲就是惧怕,总是想尽办法离母亲远一点。可是越是这样,母亲越是讨厌他,对他越是冷漠。母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恶化,母亲看他的眼神越来越让他绝望。终于,他想到了离家出走,想到了重新寻找一位赏识自己喜欢自己的妈妈。

母亲该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最感到温暖的人,可是这个孩子竟然喊出了这样的心声:可不可以重新选择母亲?不知道这位做母亲的听到孩子如此的呐喊,会有怎样的感受。当然,母亲是无法更换的,所以我为这个孩子感到悲哀。后来,我找到了孩子的母亲,将孩子的感受告诉了她,将孩子深藏在内心的渴望和绝望也告诉了她。这位母亲终于悔悟,向孩子展露出久违的笑脸。孩子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母亲的温暖。

请您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不用说那些空的虚的话,只为了自己的孩子,您也该做这样的人。如果您不正直没有道德没有爱心,不敢想象,您的孩子将来会怎样!即便您有一些小毛病一时改不掉,也奉劝您在孩子面前有所收敛,不要让自己的弱点在孩子面前暴露无疑。那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话是有道理的,不可当儿戏。

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为人师表。母亲的师表作用与自身自律行为紧密相连,母亲的素质——知识、学问、品德、修养、才能,就像火山底下的岩浆,积累得越厚实、越丰满,孩子成才的爆发力就越强烈。作为母亲,应该增强自律意识,因为孩子与你形影相随,你给孩子的示范作用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加强自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生活作风方面。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位母亲都应把这种美德,在自己和孩子身上发扬光大。现在有的家庭钱多了,条件好了,于是把勤劳节俭忘得一干二净,他们大把大把地花钱,整天出入娱乐场所。这种素质不高,眼光短浅的母亲会给孩子一个怎样的身教示范呢?

2、学习进取方面。

母亲的文化素质对孩子品质的教育也有重要的影响。不少刑事案件中反映出,法盲常常伴随着的是是文盲。据一项对5350名青少年刑事犯罪分子调查表明,母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82?9%,母亲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占4?5%。

不断学习是人们开阔视野、建立良好知识背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前提。懒得学习、懒得动脑的人,不会有什么创造性。如果母亲是这样的“懒”人,你对孩子说再多“要好好学习,多动脑子”的话,恐怕也无济于事。因为,在母亲身上,他看不到知识的力量,也看不到开动脑筋的效果。

3、文明做人方面。

母亲讲文明、懂礼貌,孩子也就会学着母亲的样子做一个文明的人。您待人友善,团结亲友、邻里、同事,乐于助人,孩子也能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多做好事。您若是不重视文明做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自私自利,这对孩子的成长也非常不利。

母亲的自律行为会潜移默化地传给孩子,对孩子一生都有好处。

母亲工作要进取

努力工作,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任,是一个成熟的母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就是说,要做好分内的工作,承担应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完成的使命。无数实践证明,一个人有了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就会尽心竭力对待每一项工作。一个母亲有了强烈的家庭责任心,就会充满爱心,全心全意的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职责。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在事业上有多大的成就,一个母亲的家庭责任心决定了她的孩子的未来。

作为母亲同时担负着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也就是说,既要具备工作责任心,也要有家庭责任感。然而,现今有些母亲对工作不负责任,抱着“混”的思想,只要把一个月的工作“混”过去,工资拿到手就算了事。这些妈妈们觉得自己很聪明,其实,她们是在欺骗自己。她们以为欺骗了单位和领导,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其实,她们欺骗的是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最后才发现自己是最大的受骗者。也有一些母亲对家庭不负责任,整天上麻将馆、跑美容院,上不赡养公婆,下不养育儿女,自以为活的潇洒,其实是纯粹的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而已。

作为社会角色,进取心可以从每天的工作中体现。只有你心怀一颗责任心,你才会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进取心永远是成功的最基本因素,工作态度却往往会比工作本身更重要。人们常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一种工作态度,这种态度可以给你力量。

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公司要裁员,下岗名单公布了,有小芳的妈妈李女士和小燕的妈妈王女士,规定一个月后离岗。那天,大伙看她俩都小心翼翼的,更不敢多说一句话。因为她俩的眼圈都红红的,这事摊到谁头上都难以接受。

第二天上班,小芳的妈妈李女士心里憋气,情绪仍然很激动,什么也干不下去,一会找同事哭诉,一会找主任伸冤,什么定盒饭、传送文件、收发信件这些她应该干的活,全扔在一边,别人只好替她干。而小燕的妈妈王女士呢,她也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难过归难过,离走还有一个月呢,工作总不能不做,于是她默默地打开电脑,拉开键盘,继续打文稿、通知。同事们知道她要下岗,不好意思再找她打字了。她特地和大家打招呼,主动揽活。她说:“反正也就这样了,不如好好干完这个月,以后想给你们干都没机会了。”于是,同事们又像从前一样,“王姐,请您把这个打出来,快点儿!”“王姐,请快把这个传出去!”,小燕的妈妈王女士总是连声答应,随叫随到,坚守着她的岗位,坚守着她的职责。

一个月后,小芳的妈妈李女士如期下岗,而小燕的妈妈王女士却被从裁员的名单中删除,留了下来。主任当众宣布了老总的话:“王老师的岗位谁也无法代替,像王老师这样的员工公司永远也不会嫌多!”

小芳的妈妈李女士走了,小燕的妈妈王女士留了下来,是强烈的工作责任意识给了她机会。

当网络不断地融入我们的生活时,年轻的父母们首当其中、大步迈进了这个虚拟而又丰富的网络世界。网络对人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然而,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既能促进工作和学习,把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奉献给我们,也使一部分年轻的母亲们忘记了工作,沉迷于网络。

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年轻母亲沉迷于网络,一有空闲就一头扎在网络上,什么打扑克、麻将、保皇、龙珠等游戏使他们流连忘返;进聊天室、网聊、视频、和平日里结交的网友们密切接触,所涉及的话题方方面面,唯独不谈正事——工作。

一位网名叫“孤帆”的网友告诉东子,上网习惯了,一天不上就觉得手痒,虽然也知道自己已为人妻,应以工作和家人为主,但和丈夫没什么共同语言,对电视节目也兴趣不大,最后还是忍不住把孩子送到了自己的母亲家,“上线”来看看,结果“志同道合”的网友还真不少。

由于母亲沉迷于网络,忽略了家庭的责任,给子女教育带来了不良影响。

孩子得不到母亲应有的关爱,亲子关系淡漠,家里又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小小年纪体验着孤独的感受。由于“近足者赤,近墨者黑”,很多孩子也迷恋上了上网。孩子好奇心强,一开始他们想知道,是什么使他们的母亲如此着迷于网络?他们想探个究竟,因此走进了网络世界,又加之没有得到母亲的正确引导,最终使孩子们不能自拔。

一个男孩在网上给东子写信,他是这样形容自己的母亲:把网络看成自己的维生素——每天必需。下了班就进卧室,把门一关,在电脑上噼里啪啦地敲打,除了斗地主、打麻将就是网聊。甚至把网友请到家里。为上网的事父母没少吵架,甚至闹离婚。这让他头疼,根本已无心学习,现在用网络来慰藉自己空虚的心灵,但是始终很彷徨。

母亲不思进取、工作不努力,整天无所事事,都会给子女以暗示的影响,在其心灵中孕育下懒惰的种子,使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出现背离。张某自小失去父亲,母亲一手把他带大,但其母经常有班不上,夜不归宿,喝酒、打牌。张某小小年纪就开始对学习失去兴趣,厌学、逃课,几日不回家,其母要不就暴打他一顿,要不就根本也不找,声称:找到也没用。最终导致刚满14岁的孩子辍学在社会闲逛,最终违法犯罪。

辛勤劳动作为道德规范,体现了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而现在的年轻母亲们,从小娇生惯养,劳动的观念较为淡薄。由此我觉得,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着重培养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给他们多提供一些为家庭、集体、他人和社区劳动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对劳动的热爱,使他们通过劳动懂得劳动的果实来之不易,不劳而获则是可耻的。在许多很富裕的国家中,孩子平时所用的零花钱,是靠他帮助做家务或参加社区劳动赚来的,这种做法对培养青少年养成辛勤劳动的品格还是很有帮助的。

现实生活中,不少母亲把家庭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孩子就是一切,孩子的进步就是全家的进步。从现实来看,母亲的发展是孩子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母亲不思进取,停滞不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行动,即使给孩子服务得再好,也难得到孩子的尊重。有的母亲骂孩子不争气,孩子反问道:你不也就这个水平吗?这是很值得思索的。

自己工作不努力,又怎么教育好你的孩子呢?

母亲观念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