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文化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最重要的素质,而语文素质又是构成一个人文化素质的基本素质,而写作能力又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主要标志。所以我们说,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换句话说,写作是一种需要,是社会和职业需要的一种有力的技能。
所以,即便你从来不想当作家,从来不想从事专业写作,也应该具备写作能力。对于现代人来说,写作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所必备的基本能力,也将成为时代对现代人的基本技能要求之一。
可是与时代发展对写作的需求越来越大不相称的是,现在的孩子普遍欠缺写作能力。
翻阅当今中学生的作文,其水平实在不能恭维,甚至于不忍卒读。要写人,千篇一律的某某同学如何如何助人为乐,某某老师如何对自己循循善诱;要记事,则不约而同地写和某同学闹矛盾了,误会还未解除,就搬家了、转学了,于是终生遗憾;要写议论文,那么张海迪、孔繁森、爱迪生……是大家共用的论据……如此的一致,一致到三五十篇作文仿佛出自一人之手。这还不算,更让人头疼的是,大多作文是词不达意、逻辑混乱、观点不明、语言表述不清,甚至错别字连篇,标点符号乱点……
大学生的写作能力怎样呢?多年来无论是做心理咨询工作,拆阅大学生的咨询信件,还是在单位担当招聘面试老师,收阅大学毕业生的求职简历,都鲜于发现让人赏心悦目的文字,倒是扎眼的错别字、不通的语句比比皆是,让人心生悲凉。
甚至好多人读完四年大学,连个借条、收据都不会写。我屡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求对方打借条或者收据的时候,对方拿着笔半天不敢落,踌躇很长时间憋红了脸问我:这怎么写啊?最后,我只好“口授”内容。
想一想,这些历经十年寒窗苦读,从象牙塔内走出来的学子,驾驭文字的能力竟然如此之差,可见我们东教育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
且不说写作对于一个人有多重要,也不说写作对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有多重要,只说一句话: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会运用中国文字表达思想感情,还能算是中国人吗?
不要让孩子失去这不可缺少的“双翼”!
大多母亲也知道写作能力之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即便不是从提高综合能力的角度考虑,也会从提高考试分数来考虑。现在作文的分数,在语文试卷总分数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50分的题,仅作文就占了60分。高考中,作文成绩更是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所以,父母以及老师主观上也都重视对孩子写作能力的培养。
可是,一边是家长老师的重视,并且因为重视而加压、逼迫,一边却是孩子对作文的抗阻。现在的孩子大多不愿写作文,一上作文课就头疼,一听说写作文就苦闷。老师和家长连连叹气:要让孩子喜欢作文太难了,要辅导孩子学会写作文太费劲了!
既然作文是体现孩子语文素质高低的重要环节,因而也更显示了其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就成了广大母亲关注的话题。
下面东子就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1.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是从文字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历来被称为学习之母,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品质,可使孩子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并自觉学习,可促使孩子自觉探讨阅读技巧,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及方法,不断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对孩子终生有益。
家长要注意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要让孩子经常品尝到经过读书劳动而获取成功的欢乐。孩子读书时做到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然后就会用自己的手来做,读书、思考、讨论、写作——是培养孩子读写能力的正确方法之一。书一本一本读的多了,文章也就一篇一篇写出来了。
2.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孔子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写作亦然。在整个作文写作过程中,孩子的兴趣是提高和发展能力的原动力。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年的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写作水平下的不同的写作心理,激发其写作兴趣,才能使其“由畏而好”,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依依的写作兴趣就是我激发出来的,那是他第一次跳级时。她告诉我,跳级前曾有过担忧,而跳级后的学习生活很快乐。我就鼓励她把跳级前后的感受写出来,后来投给报社,还发表了,由此激发了孩子的写作兴趣。
3.写什么和怎样写
现在的孩子不愿意写作文,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没什么可写。
导致孩子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原因,是孩子的生活太枯燥了,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让他写什么呢?老师布置的作文内容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让他“闭门造车”,可孩子又小,想象力毕竟不够丰富,生活经验毕竟不足,所以岂不是要知识面狭隘,漏洞百出、空洞无味?
因此当孩子为不知道写什么头疼的时候,当孩子的作文怎么写也没有灵性没有情趣和新意的时候,千万不要埋怨孩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作家没有材料没有积累也写不出好文章来。要孩子有东西写,先要给孩子“下锅的米”。
也就是说,在促进孩子有了写作欲望之后,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孩子一颗感受生活的心灵。而这些是从课堂上得不到的,功夫在课堂外,在生活中。
展开想象,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熟悉的形象来创造新的形象,以致于展开合情合理的奇思异想,对花鸟虫鱼都可以进行想象。使自己学会抒写自己的感受。
要重视孩子自己的见解,学生只有看重自己的见解,才会在作文中用心去描述,他的智慧之光才能展现出来,作文也才会具有可读性和生命力。
4.文题取材很重要。
好的作文题目应考虑到孩子的生活源泉和知识经验,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从小学到初中,千篇一律“我最熟悉的人”、“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春天的早晨”等等老生常谈式的命题状况。丝毫没有新鲜感,不能激发兴趣,岂能写出好的作文?
中小学生还很稚气,喜欢敞开思想,具有开放期少年的特点。因此,文题既要注意具体,避免成人化,又要符合儿童心理,激发其想象。文题应避免重复单调,公式化,以免造成写作心理障碍,挫伤写作积极性。记叙文的文题要适应孩子追求情节的曲折和构思奇巧的特点,要有新意,文题取材范围广,要求明确,使孩子学习运用选取典型的材料,从特定角度或一个侧面表现人物、记叙事件的方法。
5.教孩子学会积累生活素材。
蜜蜂酿蜜首先要在百花丛中采集无数花蜜,孩子要写出充实优美的作文,也应象小蜜蜂那样从多彩的生活中和浩渺的书海中采集丰富的花蜜。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也是孩子语言积累、生活积累、思想积累的结晶。
提醒孩子平时要注意收集整理写作素材,注意采集大众口语中鲜活、生动的语言,收集书中的优美词语、句子、语段,作为学习写作的基础。从生活中来素材,经加工提炼写进文章就称之为题材。
母亲要指导孩子平时用耳、用眼深入观察生活、参与生活、记录生活。把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见闻,抓其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特征,这样的作文就有血有肉了。
要指导孩子勤思、善思、学会分析事物的根源、关系、意义、危害、趋势等,这样就能透过现象抓生活的本质,随时把思索的结论记下来,或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加以概括。这样文章的中心明确了,立意也就深刻了。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在生活中要让孩子注意观察积累,除了学习外,尽可能多地体验生活,只要注意观察、体验,就有许多东西值得写,关键是把握好切入角度。
总之,多动笔写文章,这是掌握写法的必要的实践操作,只有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才能摸索出写法,才能发现自己表达上的不足和值得骄傲的地方,才能够积累起写作经验,越写越好。
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会使您的孩子的文化素质来一次质的飞跃!
学习能力使孩子终身受益
一个人会学习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家长们应当明确,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会学习,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新一代人的要求。21世纪中的文盲将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以,掌握学习能力,在学习中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对孩子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1.传授孩子学习方法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要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最佳学习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仅依赖于孩子自身的探索、教师的辅导,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因为父母比任何人都了解孩子的兴趣与个性,更有可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来。通过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良好的方法可使我们发挥天赋和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关于学习的方法可以谈很多,但重要的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多读书,注意基础。要想学习好,基础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而基础知识就是指课本知识。但在学习中,很多孩子却不重视课本的阅读理解,只愿意去多做一些题,认为考试就是做题。实际上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应当说,课本与习题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互相不能替代,但课本知识是本,做题的目的之一是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多读书少做题,不要多做题少读书。
二是多思考、注重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学习的灵魂。在学习中,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驾御知识的头脑。如果一个人不会思考,他只能做知识的奴隶,知识再多也无用,而且也不可能真正学到好知识。知识的学习重在理解,而理解只能通过思考才能实现,思考的源泉是问题,在学习中应注意不要轻易放过任何问题,有了问题不要急于问人,应力求独力思考,自己动手动脑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做才有利于思考能力的提高。
三是多重复,温故而知新。《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道尽学宗,不断的重复显然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这种重复不能是机械的重复,也不只是简单的重复记忆。我们主张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不同的目的,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一次比一次获得更深的认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
2.帮助孩子确定正确的学习目标。
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拥有知识,为了自我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孩子进行有目标的学习,学习才会充满动力。就拿终日绕着磨盘转的驴子和走万里路取经的马对比,驴子和马走的路程大抵相等,因为两者每天都没有停止过频率相同的脚步。但是马因为有明确的目标,每天按照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走出了广阔的世界;而驴子终日围着磨盘打转,永远也走不出那个狭隘的天地。为了考试而学习,就如同被蒙上眼睛绕着磨盘转圈的驴子,而为了获取知识和自我发展而学习,就是那匹取得真经的马!
我在读了6年书离开学校后,参军到了部队,感受到自己文化水平低的苦恼,于是确立的自学扫盲的目标。因为有这样的目标支撑自己,军旅三年,我每天都在学习,自然成绩也是日日累积。而大部分战友,时间都在懈怠中耗费掉了,三年后复员回乡,参军前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似乎没有什么长进和收获。这让我深切感受到,学习的过程中,首要的一点就是要确立目标,而且是明晰、科学的目标。
3.培养孩子科学的学习习惯。
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引导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最忌死记硬背,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之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问题超出了课本知识范围,甚至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这种思考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训练。
二是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在学习中我们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的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长期下去,必然会促进智力素质的发展。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
三是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而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而且习惯课前预习的学生,总能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从而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同时,让孩子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然后教他们一些科学的复习方法。
4.要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除了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兴趣之外,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自己学习的方法,让孩子具备自己学习的能力。自学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也是让一个人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具备自学能力,决定一个人具备怎样的创造力。多年来,我一直在坚持自学。也正是因为具备自学的能力,所以我这个只读了6年书的人,一步步走到今天。
富兰克林也是只接受了一年的学校教育,却成为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外交家;爱因斯坦又是靠什么成为留名千载的科学家呢?还有莎士比亚、鲁迅、高尔基、华罗庚……他们都是自己做自己的老师,受益于自主学习。
学校学习对于一个人来说,毕竟是短暂的,而知识无止境,要靠自己却不停地学习和掌握。从现在开始,就教会孩子做学习的主人,培养他的自学能力。
5.教孩子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教育经历中,教育是生命中一次性的经历,即受教育必须是青少年时代全部完成的任务,期间是不能中断的,如果要工作若干年以后再读书,就会有无数多的制度和观念方面的障碍。
事实上,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这种观念是要推翻的。社会瞬息万变、竞争日益激烈,一天不学习,就有可能跟不上时代发展。也就是说,学习是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它贯穿于我们的一生。而那种一次性完成学校教育,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将成为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