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要对孩子关闭通往神奇、富饶世界的大门!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人读书功利化的一种体现,我对此不予赞同。我想说的是,读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东子的成长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因为从小爱读书,我一个只读了6年书的农村少年,走上了从文的道路。想一下,如果不读书,现在我或许依旧在乡下种地,或者在城里打工。当然我不是说种地和打工的人生就不好,我只是想说,书籍促进了我的自我发展,使我更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更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价值。
多年来,家里没有添置什么高档家具和家电,但是让我自豪地是,书房里站立着5个书柜,整整齐齐码满了书,看起来是那么充满豪气,它们是我这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为什么读书会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
因为第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课本知识,孩子如果只是掌握课本上那点知识,那么知识结构难免单一。阅读有益的课外书有助于开拓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事等,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做到不出家门而知道天下事,不出国门而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第二,读书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那些主人公具有美好品格的书籍,那些富有人文精神的书籍,很容易在阅读者的内心世界引起震荡。比如读鲁迅的书,会被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打动;读李白的诗,会被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打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会被主人公保尔钢铁般不向命运屈服的意志所折服……这些向上的精神会对人格起到升华作用,促使一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坎坷和磨难。
读书给我们打拼的勇气和希望,和战胜困难的力量。读书还能够祛除内心的浮躁,让一颗心沉浸在文字宁静的世界里,给心灵以慰藉和滋润。还能祛除内心的空虚,让一颗心在知识的海洋中渐渐丰盈、充实起来。所以,读书人不会不耐和茫然,因为有书为伴;不会孤独和寂寞,因为有书为伴。
第四,对于学生来说,读课外书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博览群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天长日久,自然会产生写的欲望。而且因为读的书多,写起来也会有“信手拈来”的感觉。你如果多读几个孩子的作文,就会发现,那些勤读书的孩子,写出来的作文大多引经据典,内容充实,而且思想有深度。杜甫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五,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孩子在学校主要依赖老师、教材和课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看喜欢看的课外读物能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认知、主动吸收知识和掌握知识,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和确立主体意识,使孩子从依赖型的学习向主体型的学习转变。
总之,可以用培根的一句话来高度概括读书的好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从这几点可以看出,那些“读课外书会影响课堂学习”、“会影响考试成绩”的担心纯粹是多余的。而为了提高孩子成绩,不允许孩子看课外书,而是将孩子送到各种补习班学习的做法更是治标不治本的错误思想。因为补习班只是补孩子一时的学习薄弱环节,如果孩子内心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这种补习则完全是徒劳的。而读书给孩子补充的是内在的东西,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激发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内动力有了,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
可以说,一个平凡的孩子,会因为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而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一个普通的民族,会由于重视阅读,而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而如果一个人从小没有阅读习惯,就像一个没有翅膀的纸飞机,飞不高,也飞不远。
读书,不仅仅要成为一个人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更要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经成为历史,“课本之外,别有洞天”,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让孩子把阅读当作生活方式,那么就等于给了孩子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给了孩子翱翔广阔天空的翅膀……
孩子的阅读是需要培养和引导的,在这个培养和引导的过程中,母亲实际上担当的是一个“总舵手”的角色。对于孩子来说,这个“总舵手”无异于一个国家发展的“总设计师”。
母亲们应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来选择。在“掌舵”的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不仅要给孩子购买足够的书,更重要的是在给孩子读之前,自己要对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虽然我做不到给依依的书,自己每本必读,但起码对每一本我都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不要因为自己是“总舵手”,就可以“滥用职权”,强迫孩子读什么禁止孩子读什么等等。要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尊重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和风细雨”式的引导。
第三,在向孩子推荐书的时候,不能太过功利,总是围绕着“考学”啊,“提高语文成绩”啊,“提高写作水平”等目的为孩子选书。这样孩子难免会觉得读书一件枯燥的事情,也会因为阅读面狭窄而收获甚微。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学,更不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是为了提升自我,充盈自我,其本质该是快乐的,不该要孩子从小就接受“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是苦的”这样的观念。
第四,好书不在价高,更不在外表装饰多么豪华和美丽。为孩子选书一定要注重实际内容,要从实用价值出发进行挑选。
第五,现在图书种类繁多,内容方面难免有交叉和雷同的情况出现。所以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要多费一点心。并且教会孩子如何通过书的前言、后记以及目录等来判断书的内容,以确定是否和自己阅读过的书有重复的情况,以此来培养孩子独立挑选图书的能力。
知识无尽,书海无涯,可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读该读的书,值得读的书”是对生命的尊重,对时间的尊重。就让我们带领孩子在充满睿智、热情和深邃思想的文学天地里徜徉,快乐地享受如春日阳光般的温暖……
期望过高是误区能力培养更重要
能力是生存之本——东子
不要对孩子急功近利
望子成龙,希望孩子有个美好未来本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个度,物极必反。
急功近利思想是当下大多数母亲的通病,也是当前家庭教育的重要误区之一。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追风。
“台球小子”丁俊晖一夜成名的故事,似乎给无数母亲开启了一条教子的成功大道,引起一些自认孩子天资聪慧的母亲纷纷效仿。据报道,在对过去一年的咨询案例进行统计时,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发现,约有80名家长通过电话,前来求教自行培养孩子的所谓“天才”问题,其中大多是母亲打来的。
丁俊晖的父亲曾让小学尚未毕业的儿子退学打台球,甚至不惜变卖房产供儿子练球,并使得丁俊晖获得斯诺克台球世界冠军。这种独特的模式甚至被看成是家庭教育的一条新路,不少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成为下一个“丁俊晖”。她们瞄准孩子身上的体育或文艺“天才”,让年龄很小的孩子停学或者经常误课,带着孩子出去四处访师求艺,参加各类竞技类的比赛。
一位来自湖南的母亲,看过媒体对依依9岁写出《玩过小学》后,写信向东子求教。让这位母亲十分焦虑的是,以“文学天才”为目标,苦心栽培的儿子12岁了,仍毫无名气。这位母亲在孩子小学二年级时便把孩子带出学校,每天让孩子写5篇作文。这位为了孩子辞掉公职,做起全职母亲的妈妈,还经常带孩子出去“游山玩水”,每次游完必写作文。
东子对这种模式并不完全赞成。母亲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盲目效仿“丁俊晖模式”,甚至“范姜国一模式”是直接相关的。丁俊晖模式仅为个案,无法推广,一些母亲希望这一模式在自己孩子身上继续生效,反映了她们教育孩子时急功近利的心态。“范姜国一模式”也只是供大家借鉴和参考,全盘照搬,显然不成。母亲“单打独干”的理念,也有悖于现在社会发展的方向,中小学阶段正是青少年学习与人交往、塑造人格的重要时期,让他们脱离正常人群独自生活,难以使孩子健康发展。
母亲们急功近利,把孩子当做教育的试验品,风险太大。每个孩子对家庭教育都意味着百分之百,母亲的理念一旦失败,付出的成本就高了。如果了解孩子的特长,这种独立培养的方法是可行的。但在锻炼孩子特长的时候不能强求,要利用好孩子的逆反心理。一定要有限制,这是一种教育技巧,越让孩子这么做他可能越不做。
2.成绩第一。
有一位母亲,孩子考试的成绩只要有一次低于邻居的孩子,就有一顿不给孩子饭吃。我们不少母亲只知道让孩子学习、考试,为了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一些孩子已经训练成为考试“机器”,一些家庭也成了学校课堂的简单延伸。我遇到一位幼儿母亲,只要幼儿园一天不教文化知识,几天不考试,就找园长扯皮,说幼儿园办的不好。有些私立幼儿园为了投家长所好,每到周末,园长就向家长汇报,本周识了多少汉字,背了多少英语单词,考试优秀率多少,哄得家长心花怒放。
应该说,几乎所有的母亲都知道,婴幼儿不是文化学习机器,更不是考试机器。由于急功近利,母亲们又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了婴幼儿健康成长规律,过早压抑了孩子的天性,使孩子成了实现母亲们学习目标的活工具。东子建议各位母亲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良好愿望和严格要求却收不到预期效果。
记得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说,她女儿经常要做什么练习册,月考双月考季考期中考,天天多少个默写,多少道口算,写作业要到夜间几点,她还要陪着,考不到双百分,自己急的哭。我朋友自己也按应试教育要求的那样,早已规划了她女儿12年的路将怎么走。她说,小学的基础打不好,初中就竞争不过别人,就上不了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以后找工作就要困难……一直联想着下去,我都为小孩子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母亲这么年年月月的担忧,她难道不累?总跟我提从前她是怎么读书的,哪里像现在这样拼命啊,舍不得孩子却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放松。谁敢拿自己家的孩子的前途开玩笑啊?
中国的母亲们还普遍将家庭教育的目标简单的定位于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德、体、美、劳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相当一部分母亲把“家庭教育”理解为“家庭学习”,而且在实施智力教育的同时,多数母亲把智力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等同起来,因此将目光仅仅盯在孩子的分数和升学上,认为孩子学习好就是好孩子。于是抓学习成了母亲的主要任务,陪孩子学习,甚至放弃工作陪孩子异地求学的母亲也越来越多。甚至一味地逼孩子学习,乃至因此而酿出悲剧,类似徐力杀母的悲剧事件屡屡发生。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母亲们的思想要放开一点,不要让孩子生下来就围着文化知识转,灌输成绩意识,甚至培养应考能力。我们要不要教孩子学知识,要不要会考试呢?当然要,问题是知识是学不完的,考试也不是目的。人类文明越往后发展,孩子要学的文化知识就越多,即使有选择地学,也会不堪重负。所以,母亲一味地教孩子学知识、做作业是绝对行不通的。对幼儿来说,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玩,在玩中悟、玩中探索,在玩中获取知识,玩中培养孩子的兴趣、想象和创新意识,感受和体验成功的喜悦,一句话,在玩中开发潜能,培养未来生活的基本素质。
3.相互攀比。
母亲常常将自己的孩子拿来与同事、同学、朋友、左邻右舍的孩子比较,稍不如人,非打即骂,使孩子无所适从。有些母亲的攀比心理受自己的好胜心趋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事事超过他人。这些母亲只要看到别的家长让孩子学什么,他就跟着让孩子学什么。比如同学的孩子学钢琴,她周一晚送孩子学钢琴;同事的孩子学书法,她周二晚送孩子学书法;朋友的孩子学跳舞,她又用周三晚上送孩子学跳舞。有的母亲一周用五个晚上送孩子参加各类文化或特长学习,以至孩子疲于奔命,厌恶母亲为他安排的一切,从小形成不良教育关系。现在有些孩子从厌学到厌恶家长,感到家庭没有温暖,小小年纪就想离家出走。一些孩子在外面寻找乐趣,经常半夜不回家。这些孩子的非正常行为大多是母亲逼出来的。
孩子出世就有差异,如体重、体质、性格、反应能力等,个体差异是自然存在的,也就是人与人的天分不同。从0岁开始的后天教育,重要的是与孩子的天分结合,而不是与他人的孩子简单攀比,否则违背教育规律,好心办坏事。
4.成名成家。
在如今许许多多做母亲的人心中,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着名小孩”的念头却是实实在在萦绕不去的。望子成龙是为人之母的正当愿望,问题是,许多母亲不仅要求孩子成才,更进而要求孩子“着名”。在这种念头驱使下,对孩子的培养上就往往操之过急,甚至做出些贻误孩子的事情来。
广西桂林市的陈女士,为了让女儿将来成为万众瞩目的歌手,2007年春节后就为才13岁的女儿请了一位声乐家教,每周上课3次,每天早晨按照家教老师的要求,家长陪着女儿到漓江边练声。可练了近3个月,女儿的歌唱水平不但不见提高,到如今根本没法唱歌,连朗诵课文都很吃力,平时说话忽高忽低,发出怪声。到医院一检查,由于喉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严重充血,声带出现了两个小结。陈女士后悔莫及:为了让孩子变成明星,害得孩子连正常说话都成了问题。
这实在是走入了儿童教育的误区。现代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注重儿童的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最反对的是搞儿童成长的“大跃进”。就是现在成了“着名小孩”,也不见得孩子的将来必定有所成就。小小年纪被人捧着喊“着名”,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往往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和投机心理,造成儿童的心理扭曲,给未来的人生道路投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5.艺术考级。
随着一些高校2008年艺术特长生报考工作的进行,持续多年的高校艺术特长生报考热在全国各地越发滚烫,报名人数持续攀升。而随着这个报考热舞动的,是已经在社会上喧闹多年同时也争论了多年的艺术考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