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平时做事本就随意,自有了我这样的教育理念后,就越发“懒散”了。依依坐在床上对坐在沙发上的妈妈喊:“妈妈能给我倒杯水吗?”她妈妈屁股都不抬:“宝宝自己去吧!”她妈妈靠在沙发上吃桃子,吃完后会高举着桃核喊依依:“宝宝,帮妈妈扔到垃圾桶,好吗?”依依屁颠颠地给妈妈帮忙,她妈妈会竖起大拇指夸她:“宝宝真能干,都能帮妈妈干活了!”于是,依依会觉得自己很有本事,连妈妈的活都能帮干了。
妻子经常对朋友讲起孩子练舞蹈时自己的“懒惰”招致的误会。那是依依4岁的时候,陪了培养孩子的气质和促进身体发育,以及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给她报了一个舞蹈训练班。开始学舞蹈,每天妻子把孩子送去,就站在旁边看依依笨拙地脱衣服、换舞蹈服。去接依依的时候,也照样做在旁边等,无论依依穿得有多慢,有多费劲,她也不伸手帮忙。其他的妈妈都忙得满头大汗,可她悠闲得很。
时间长了,竟然有家长悄悄议论:“这肯定不是孩子的妈妈,要么是保姆,要么是后妈,太不称职了!”而当确定真是亲妈妈以后,勤快的妈妈们都用不满的眼神看她,怎么能这么当妈妈呢?太懒了吧?太狠心了吧?
从依依上二年级以后,她妈妈经常不起床做早饭。头天晚上把东西准备好,告诉依依如何在微波炉里热了吃。然后给依依定好闹钟,就放心大睡。依依会在闹钟的吵闹声中自己醒来,收拾利索后自己热早餐,自己吃完,然后去上学。有时候,我不在家,孩子甚至把妈妈的早餐一块准备好,放在微波炉里,走的时候给妈妈留张字条:“妈妈,你的早餐在微波炉里,记着吃啊!”看着这样的留言条,还有孩子做好的早餐,妻子说,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妈妈了。
妻子就是这样“懒散”地把劳动、照顾自己的机会给了依依,自己轻松了,孩子也成长了,对于大人和孩子,都收获了一笔财富。
依赖本身就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我们现在的家长在单位工作不一定勤快,但在家里对孩子是绝对勤快,万事包揽。孩子自然落个清闲,这种清闲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因为他的自理能力逐渐被这种勤快剥夺了。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所以,我建议要做个“懒”家长。
正是我和妻子的“懒惰”,依依才一天比一天勤快,也一天比一天自立。我和妻子省心了许多,依依也日益沉稳、坚毅了。
不妨做个“懒”妈妈,让孩子在自我照顾中感受成长的快乐,也让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感受安慰和幸福。
把做家务当成一门功课
你让孩子做家务吗?大多母亲摇头。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远离家务了。据教育研究部门的一份统计:城市中小学生中,完全不做家务的占85%以上!
究其原因,第一,如今家家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家里被娇惯着,享受着小皇帝小公主的待遇,母亲们爱都爱不过来,哪舍得让孩子做家务?
第二,好多母亲把做家务和学习看成是一对矛盾。做家务不是要耽误学习吗?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做什么家务啊?所以,当孩子提出做家务的时候,大部分母亲会说:“不用你,你去写作业吧(去看书吧)。”做母亲的希望孩子多才多艺,希望孩子学舞蹈、学绘画、学唱歌,什么都想让孩子学,可就是不让孩子学做家务。
第三,一些母亲竟然认为,做家务是没出息的表现,孩子有本事应该好好读书考大学将来做高贵的人,家务只要请钟点工做就行了,没有必要现在学着做。
总之,母亲们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把提高成绩放在教育孩子的第一位,而对于自理能力的培养,实在是漠视了又漠视。
孩子是母亲手心里的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我们很多家庭未来的希望。现在家庭里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大人有好几个,孩子却只有一个,那么,要不要让孩子做家务呢?很多母亲在这个问题上有分歧。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故事:
从2007年6月开始,美丽冰城哈尔滨的一个早市上,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一对高鼻梁、蓝眼睛、讲着一口地道中国话的俄罗斯族父子在吆喝着卖馅饼。不要以为他们做这种小本生意是为了养家糊口。实际上,身为父亲的俄罗斯侨民沙克金是哈尔滨一家汽车修配厂老板,拥有几百万资产。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和儿子一起,起早贪黑地挣这点“小钱”呢?原来这是生活在中国的俄罗斯父亲在对儿子实施一种独特的教育理念。
沙克金是生活在中国的俄罗斯侨民,尽管当年的他和许多中国家庭一样,生活过得并不富足,但他还是对儿子提出的各种要求尽量给予满足,在家里也从来不要求孩子做家务,他觉得这是对儿子爱的一种表现。所以,导致儿子从小养成自私、不懂得关爱他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问题也越来越多,但沙克金想,树大自然直,孩子嘛,长大了也许就会懂事了。
然而,事情并非沙克金想的那么简单。在儿子8岁时,沙克金抱着回国寻根的愿望,带着妻儿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刚到俄罗斯,儿子对什么都好奇,每天都快快乐乐的。但新鲜劲儿一过,孩子就觉得日子不如意,因为俄罗斯的孩子每天放学后都要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自然没有时间玩耍,所以在这个国度里没有人陪他玩,使得他整日情绪低落。而沙克金看到自己阔别多年的国家,看到自己的邻居、朋友的孩子都那样勤劳、热情、彬彬有礼、他决定,今后不能再娇惯和溺爱孩子了,必须想给小树剪枝一样,修剪掉他的缺点和毛病,让他健康成长。否则,惯子如杀子啊!
回到哈尔滨后,沙克金规定儿子每天都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儿子13岁的暑假,还把儿子送到自己的汽车修配厂打工,并吩咐厂里的师傅不许对他进行优待。在儿子再大一点,和儿子一起到大街上卖馅饼,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如今,在沙克金的言传身教下,孩子已经完全摒弃了依赖父母的不良习性,他打算,等赚到一定数量的钱后,开一家专营俄罗斯风味馅饼的店铺,将来开连锁店,把俄罗斯风味馅饼卖到哈尔滨以外的地方去……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的意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多么重大的影响。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从小训练孩子做家务这样的“小事”,它对孩子的成长乃至一生至关重要。
下面东子给各位母亲讲一下,关于孩子做家务的相关问题:
1、从小训练孩子做家务的好处。
一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并非仅是要把家务本身做好,或教孩子如何去做,而是通过做家务,让孩子体谅家长的辛苦。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承担一定的家务,从而逐渐承担自己在家庭里、社会上的责任,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品质。
二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直接作用于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孩子的数学和物理的学习能力和语言逻辑能力。
三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会干的事情越多自信心就越强。
四可以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在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时,脑子里氧气最充分。成人一次注意力只能集中50分钟,因此不能让大脑连续学习几个小时,这样效率就会降低,还会造成神经衰弱。而人在劳动和运动时,思维部分是休息的。应该是学习45分钟,劳动或锻炼15分钟,每天累计劳动或运动量至少一小时,这样会使学习更有效率。
所以,做家务不仅不会影响到学习,而且对于提升孩子的能力、提高学习成绩还有帮助。
2、怎样培养孩子做家务?
一要及早开始。小孩子几乎从一学会走路,就会产生“帮助妈妈”的强烈欲望,一个两岁的孩子能够替大人去拿和传送东西,甚至能够整理已洗好的衣服。所以孩子从4岁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参与家务劳动,因为孩子在四五岁时最喜欢帮家长干活,如果9岁以后再培养就容易产生懒惰情绪了。
二要力所能及。给孩子的家务一定不能超出其能力范围,应该是孩子能做到的,而且是安全的。有一些家务虽然孩子能做,但如果有危险性就不应该让孩子做,而应该等到孩子有足够的能力的时候才能让他参与。第一件指派他们要做的工作,最好是能使他们做得令人满意的工作,别急急忙忙地要孩子做他力所不及的事。给孩子的新任务要有挑战性,但也必须能为他带来成就感,如果新任务令他做得沮丧泄气,他以后也许便不会再尝试了。
三要循序渐进。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安排不同的劳动任务,让孩子形成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的好习惯。从4岁开始,母亲可训练幼儿做以下家务:收拾碗筷、清扫地面、整理衣物、开关电视电灯等。母亲不妨让孩子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学习,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如将自己的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脏衣服放进篮子里;让孩子慢慢懂得其实做家务也是自己份内的工作。
四要正确引导。孩子在做家务的时候,母亲应该加以适当的指导。尤其是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母亲应和孩子一起动手做家务,通过实践,教孩子方法和其中蕴藏的一些知识和道理。例如孩子参与洗米、煮饭,从打开米缸舀米,母亲与孩子一起参与,并告诉孩子舀量多少。洗米时,也可以告诉孩子,这水除洗米外,还可以留着做其他用途。这样做,让孩子除了参与家务外,还能让孩子有节约的概念。
五要张驰有度。孩子做太多的工作,会妨碍他学习、身体生长发育和其他社交活动。学习怎样做家务是重要的,但重要的是从小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尊重劳动、自强自立的世界观。所以,让孩子做事,一定要适度,太少了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和效果,太多了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母亲应根据自己孩子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决定训练量。
六要态度端正。父母本身对做家务的态度要端正,勿让孩子从母亲的言行、举止察觉出做家务是件令人讨厌的事情。此外,夫妻俩对家务的分工要妥善安排,免得孩子产生“做家务是女孩的事情”的错误观念,应让孩子有正确认识,“家”是属于每个人的,所以家里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义务去做。在开始训练孩子做家务时,家长必须有耐心,多容忍、少责备,不要催促孩子,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虽然大多数事情大人都比儿童做得好。你要抑制住你自己来做或“把它再做一次”的行动,因为这样只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无论孩子做的如何,别忘了给予他赞美和鼓励,让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因为年纪小,能力、耐力都有限,自然不如大人做得熟。但是没有关系,熟能生巧,妈妈知道你很努力了。
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学做家务的习惯。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并非在做家务本身,而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办事能力。
3、家务劳动很重要。
在家务劳动中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掌握生存的技能越多,孩子的独立能力也就越强,从而增强了孩子的生活自信和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使孩能够更好的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努力去克服,去解决问题。
在家务劳动中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动手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对事情分析、判断、安排的统筹能力锻炼,使孩子能够更好的认识事物。
在家务劳动中还可以锻炼孩子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团结的意识。在家务劳动中,孩子在与父母面对共同的劳动任务和目标,经过相互沟通,然后分工合作,最后在各自的努力中达成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锻炼了分析的能力,沟通的技巧,培养了合作的意识和团结的精神。
在家务劳动中还有利于增强孩子的智力,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劳动中孩子的双手都得到了锻炼,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而且在劳动中还可以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生理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大脑疲劳,从而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同时,孩子在家务劳动的实践操作中还会得到一些启发,从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家务劳动中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使孩子感受到他是家庭中的一分子,又责任和义务为这个家做些什么。使孩子变得更加勤快,而且眼里有活。懂得家务人人有责。
在家务劳动中还有助于调节家庭气氛,构建和谐氛围。孩子分担家务劳动后,亲身体验到家务的繁重与琐碎,切身体会到父母终日辛劳的不易,从而会更加的珍稀现在所拥有的,而且会懂得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孝敬父母。这样孩子对父母的抱怨、抵触就会减少,而且在日常的共同劳动中还会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信赖和感情,从而给家庭带来一种融洽、和谐、欢乐的气氛。
4、要把做家务当成一门功课。
依依两岁多一点,就有了做家务的意识。记得有一次,她不小心把水洒在地上了,没有人提醒她,自己就去卫生间拖出了拖把,吃力地走到洒水的地方,一点点把水蹭干净。想一想一个走路都还不稳的小娃娃,拖着一个大大的拖把在那里拖地,是怎样一个情景呢?奶奶不忍心,想过去接过拖把,被我拦住了。大家忍俊不禁地看着依依像个小耗子一样,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地板上拖出长长一道水印,重新把拖把送回了洗手间……
随着她自理能力的一天天增强,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同时,她开始试着帮我们做一些事情了。
依依真正做家务,是从买菜开始的。
依依5岁半的时候,一天中午要吃饭时,她妈妈想到市场买东西,可又走不开。正发愁的时候,依依听明白了妈妈为难的事情,于是自告奋勇申请由她去买。她妈妈有些犹豫,孩子还小,市场离家里不算太近,而且市场里的人很杂,怎么放心让她一个人去市场呢?我鼓励她说,不妨放手让孩子去一次,小鹰不放出窝,它永远也飞不起来。
于是,妻子拿了钱给依依,交代她买油饼和海带丝,并详细说了出门买东西的注意事项,比如不和陌生人说话,陌生人问自己话也尽量不回答;买了东西不要逗留,赶紧回家;钱和东西要带好,不要丢了……依依一一答应着,脸上带着一种去冒险的冲动和神往。
带上钱出了门,听着门咣当一声关上了,我就站在了阳台上,看着通往市场的路。不一会,依依小小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野中,只见她一蹦一跳地走着,不时还东张西望着,很快就拐进了市场。很长时间没见人出来,我瞪的眼睛都疼了,也不见她的影子。在心里盘算着这个时间她在买什么,下一步该买什么,怎么算这么长时间她也该走出市场,出现在我盯着的那条路上呀。可是,怎么还没影子呢?我有些焦急了,越想越呆不住,我从阳台走回屋子,打算下楼去看看。可刚到客厅,就听门铃响,从猫眼一看,竟是依依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