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有中等生
26045300000023

第23章 好心态胜过好成绩(5)

人生就是如此,任何通向成功的道路都布满了荆棘,充满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辛酸与煎熬;试看古今中外哪位成功者是一帆风顺的?经受过大的挫折磨难的人才会有大的作为。

而我们的孩子,往往只因为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是一次考试失利,就离家出走,甚至仅仅因为没有考上重点中学而选择自杀。所以,现代家长一定要下大力气培养下一代抗挫折能力。要让他们经受磨难,让他们承受压力,让他们经受失败。

现代社会,信息广,变化大,多元化,机遇多,节奏快。生活的海洋越广阔,风浪就越大;成功的机遇越多,遭受失败的次数也越多。

我们告诉孩子要把失败当成机遇,当成什么机遇呢?当成学习的机遇,当成磨练自己意志的机遇,当成增长自己能力的机遇。失败能断送一个人,也能锻炼一个人。

东子给家长和老师的建议——

1、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决定抗挫折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从小娇生惯养,生活、学习、欲望等总是顺利地得到满足,没有体验过困难与失败,他就不可能获得失败和挫折的经验,稍遇一点挫折就难以承受。相反,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能得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大小环境创造的各方面的锻炼机会,经历到挫折教育,那么将来,等他的生命之舟驶入广阔的社会海洋,就不会惧怕汹涌的巨浪,不会被人生的逆流所颠覆。

未来社会的成功者除了有文化、有创新精神外,还要有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适应这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在的孩子是未来的建设者,他们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对人的心理承受力要求会更高。

将来最吃苦头的,自然是“千疼万宠”娇生惯养中长大的孩子,因为生活中毕竟不光有甜,还会同时伴有酸、咸、苦、辣,现在光喂甜食,将来难免会反胃,只有尝遍了辛酸苦辣后,才能最后品尝出生活的甘甜。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从小吃得苦中苦,长大方为人上人。”所以,对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需从小开始,从家庭教育开始。

我深爱着自己的女儿,把她看做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精神寄托。但是,我的爱是理智的,冷静的,我从不刻意让女儿逃避挫折,让她的生活与伤心隔绝。

女儿的人生虽然刚刚开始,可是,她已经经历了几次打击。其中最大的一次要数2004年了。自从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以来,女儿就一直是它的热心观众,不仅每天都观看节目,而且还积极参与节目。

2004年5月初的一天,我们发现7岁半的依依趴在桌子上一会写一会画,忙得连吃饭都叫不出来。问她忙啥呢?她说在给鞠萍姐姐和“顽皮”写信。我听了有些好奇,给她们写信干什么呀?“你们不看节目呀?鞠萍姐姐和‘顽皮’主持的节目里,每天都要读幸运小观众的信,还要展示小朋友的照片呢。我也要给他们写信,争取做幸运小观众,让他们展示我的照片,让全国的小朋友都认识我。”女儿说得兴高采烈的,仿佛自己已经成了幸运小观众了。

我对她的这一想法表示赞赏,并表扬了她这种积极参与、敢想敢做的精神。但心里我很清楚,女儿这封信十有八九会石沉大海。我是老媒体人了,深知在浩如烟海的读者、观众来信中,要被抽中,不知道要有多大的运气。她妈妈看着女儿那快乐和满是憧憬的表情,内心有些不忍。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是不是该找个理由,让女儿放弃这个行动?

妻子向我说了自己的想法。我沉思了一下,觉得还是放手让女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是给孩子一个参与的机会;二是给她一个面对挫折的机会。这对孩子不是坏事。

我们于是看着女儿忙活。她忙了很久,才写完给鞠萍姐姐和“顽皮”的信,又画了一副“顽皮”画像,然后拿来让我们看。字虽然写得丑了一些,但语句还算通顺,大大的“顽皮”画得也不错。我们对她又是一番肯定,她妈妈找来了信封和邮票。女儿将信和画及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照片,装进了信封里,仔细地封好了,才肯吃饭。

第二天她早早就下楼了,在上学的路上,把信投进了邮筒。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每天她都要正襟危坐在电视机前,雷打不动地观看鞠萍姐姐和顽皮主持的《动漫世界》节目,节目快结束的时候,她总要紧张而又严肃地警示我们:别出声,好好听,看今天是不是读我的信!

而每当屏幕上出现的不是自己的照片时,她总是失望地说:“怎么还没念我的信?”然后神情就变得没落,别的节目也没兴致看了。我心里很难受,于是安慰她,一定要看淡这件事,全国那么多小观众,给鞠萍姐姐和“顽皮”写信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抽不到自己的是正常的。就如爸爸每天看那么多的读者来信,有多少读者收不到爸爸的回信呀?女儿点点头,可还是每天都盼着鞠萍姐姐和“顽皮”读自己的名字。

20多天了无音信,女儿彻底失望了,当再一次听到鞠萍姐姐和“顽皮”念别人的名字的时候,她大哭起来。我和她妈妈劝她别哭了,她伤心地说:“这是我经历的最大的打击了,我能不哭吗?”说得我和她妈妈心里也觉得酸酸的。

妻子抱着女儿,用母亲的抚摸安抚着女儿,并用责怪的眼神看着我。言下之意,当初如果想办法转移女儿的注意力,放弃写信,不是就没有今天这样的伤心了吗?我一点也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女儿还不知道要遭受多少次类似的打击呢,我们能每一次都帮助她逃避吗?惟有勇敢面对,才能锤炼成强者!

相信女儿流过一次又一次眼泪之后,会笑对挫折和不如意!告诉孩子,学会抗拒挫折,坦然面对失败,他的步履会更坚,他的人生路会更宽!

2、只有经历过失败,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孩子毕竟年龄小,能力有限,当他们遇到困难或失败,感到沮丧时,父母要积极、热情地去扶一把,与孩子一道解决问题,并告诉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成功的,给孩子鼓足勇气,让孩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勇敢的向成功迈步。

有人问一个孩子是怎样学会溜冰的,孩子回答道:“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这样就学会了。”任何人的成功都需要这样一种精神,跌倒不算失败,世界上只有一种失败,那就是跌倒了不肯再爬起来,或爬起来不找跌倒的原因。

爱默生说:“只要你还能站起来,这就是一种成功,无论你曾经失败过多少次。”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终归有面对失败的时候。当孩子年纪还小,多数家长往往一笑置之,抢着帮孩子处理问题,或者干脆让孩子放弃,认为他的能力还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等再大些才能够胜任。其实只有给孩子失败的机会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经历过失败,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只有一步步成功,孩子才能真正地长大。

3、要引导孩子乐观的看待失败。

有人给成功描画出这样一副理想的画面:在美丽的校园里,每天都是开心的事情:学生考试成绩总是优秀,小测验总是达标,比赛总是得奖,没有人犯错误,没有人失败……有这样的校园吗?没有,至少现在没有,能够看到的最近几年也不会有。只要有考试,就会有失利;只要有测验,就会有错误;只要有比赛,就会有失败……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可毕竟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

要引导孩子乐观看待学习上的困难,坦然接受学习生活中的不如意。追求成功不等于没有失败,没有失败的教育是残缺的,也是不合理的。

有一句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也就是说如意的事情不过十之一二。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中发生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事,实在是难以避免的。更不用说,在求学阶段遇到点小挫折了。如果连考试失败这样的挫折都让他愁眉不展,那将来踏上社会,面对更大的灾难,又将如何处置呢?

辩证地说,我倒希望孩子在学校多经受点打击,因为痛苦是一所学校,一所助人成熟、坚强的好学校。基于这个想法,女儿跳级到了三年级后,尽管在班里个头最小,年龄最小,但当学校开运动会的时候,我还是积极鼓励女儿报名参加比赛。老师很为难:范姜国一去参加比赛,不是只等着失败吗?论个头、论力气,她都不是对手啊。我去请求老师,给依依一个品尝失败滋味的机会。真要感谢这位李老师,她终于不顾班级得分的利益,给了依依这个机会,为她报了立定跳远和60米计算两个项目。

结果自然是早就预料到的,在那些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依依只是个小豆豆。尽管在每个项目比赛中,她都用上了全部的力量,但是她还是被甩在了后面。当运动会结束,我去学校接依依的时候,见到我,她扑到我怀里大哭起来。

我对孩子说,不要看比赛结果。在比赛的过程中,你一直很努力,一直在坚持,这就足以让我们为你骄傲。你的表现是最棒的!跑在前面的人的坚持很容易,明知道跑在了后面却依旧坚持的人,才是最值得钦佩的。

孩子最终懂得,失败面前,更要坚强,更要拼搏。这在我看来,比获得好成绩还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