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苏东坡:人生突围
2600400000019

第19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

——换个角度看待不幸与痛苦

1.转化“失败”的感觉

苏东坡思维活跃,看待问题不固定于一个角度,因而获得智慧和人性的快乐。什么是顺境,什么是逆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态度。由于角度的变换,生活变得充满逸趣。有时看上去好像是游戏的心态,但实际上是通过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且体悟出不同环境下自我角色的欣赏,不至于被环境所压制。

“乌台诗案”,苏东坡死里逃生,难了他很多的感悟,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他在写给苏辙的诗里,说他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中的磨盘上的线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他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而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宁。他转向了宗教。在他写的《安国寺记》里他说:

“余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差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破池亭榭。间一两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所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像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

在苏东坡写给朋友的两封信里,他吐露了肺腑之言。一封是给至交李常的。因为李常曾写诗去安慰他,但是李常的诗太感伤,苏东坡不以为然,写信回答他。信上说:“何乃耶?仆本以铁石心肠待公。吾济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生死之际,若见仆困穷使相怜,则与不学道者,大不相远矣……虽怀坎憬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一切付与造物。非兄仆岂发此?看讫便火之。不知者以为诟病也。”

在控告苏东坡案中,王巩获罪最重,现在流放在偏远的西南,苏东坡给他写过几封信,先表示己事使王巩受牵连,而受此苦难,感到抱歉,难过。王巩也是个乐观的人,善于转化“失败”的感觉,回信说能在书中自求解脱,忘记过去。苏东坡回信道:“知公真可人。而不肖他日犹得以衰颜白发,厕宾客之末也……”接着,苏东坡说起道家长生之术,自己正在修行,“某近颇知养生,亦自觉薄有所得。见者皆言道貌与往日殊别。更相阔数年,索我间风之上矣。兼画得寒林墨竹已入神矣。行草尤工,只是诗笔殊退也,不知何故。昨所寄临江军书,久已收得。二书反复议论及处忧患者甚详,既以解忧,又以洗我昏蒙,所得不少也。然所得非苟知之亦允蹈之者,愿公常诵此语也。杜子美困厄中,一饮一食,未尝忘君。诗人以来,一人而已。”

接下来,苏东坡决定向靠整人发家、已官居参政谏议执事(副宰相)的章惇写封信。怎么向这位自以为聪明透顶的家伙谈自己坐大狱与遭贬谪的不幸呢?他想起章惇曾经写信劝他改过自新。苏东坡不由得笑了一声。他将章惇与王安石这两个人比较起来,王安石这个“拗相公”纯粹是个书呆子,而章惇却是心毒手狠的阴谋家。章惇要继王安石之后,变成权焰炽天的人,真是一只乌龟的悲哀。

有一只乌龟在沙滩上晒太阳时,几只螃蟹爬过来,它们看到乌龟背上的甲壳嘲笑道:“瞧,那是一只什么怪物啊,身上背着厚厚的壳不说,壳上还有乱七八糟的花纹,真是难看死了。”

乌龟听后,觉得很羞愧,因为它自己早就痛恨这身盔甲,可这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它没法改变,只能把头缩进壳里,想来个眼不见、耳不听,还能落得个清静。

谁知螃蟹们见乌龟不反抗,便得寸进尺:“哟,还有羞耻心呢,以为把头缩进去,你就能改变你一出生就穿破马甲的命运吗?”乌龟没有应答,螃蟹自讨没趣,于是走了。

乌龟等螃蟹们走后,伸出头,迈动四肢,找到一处礁石,把它的背部靠在礁石上不停地磨,想磨掉那件给它带来耻辱的破马甲。

终于,乌龟把背磨平了,马甲不见了,但弄得全身鲜血淋漓,疼痛不堪。

这天,东海龙王召集文武百官升朝,宣布封乌龟家族为一等伯爵,并令它们全体上朝叩谢圣恩。

在乌龟家族里,龙王一眼就瞧见了那只已没有马甲的乌龟,便大怒道:“你是何方妖怪,胆敢冒充乌龟家族成员来受封?”

“大王,我是乌龟呀!”

“放肆,你还想骗朕,马甲是你们龟类的标志,如今你连标志都没有了,已失去了本色,还有什么资格说是乌龟。”说完,龙王大手一挥,虾兵蟹将们就将这只丢掉本色的乌龟赶出了龙宫。

苏东坡嬉笑怒骂的天性又恢复了,他看透了章惇的心理,于是他在信中“悔过”,将自己写得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开始学乖了,他说:“平时惟子厚与子由极口见戒,反复甚苦。而某强狠自用,不以为然。今在囹圄中,追悔无路,谓必死矣。不意圣主宽大,复遣视息人间。若不改者,某真非人也……某昔年粗亦受知于圣主,使稍循理安分,岂有今日?追思所犯,真无义理,与病狂之人,蹈河入海者无异。方其病作,不自觉知,亦穷命所迫,似有物使。及至狂定之日,但有惭耳。而公乃疑其再犯也,岂有此理哉?……”

接着,他叙述当时的生活状况:“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鱼稻薪炭颇贱,甚与穷者相宜。然某平生未尝做活计,子厚所知之,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子由有七女,债负山积、贱累皆在渠处,未知何日到此。现寓僧舍,布衣蔬饮,随僧一餐,差为简便。以此畏其到也。穷达得丧粗了其理,但凛禄相绝,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然俗所谓水到渠成,至时亦必自有处置,安能预为之愁煎乎?初到一见太守。自余杜门不出,闲居未免看书,惟佛经以遣日,不复近笔砚矣。”

章惇还是从苏东坡的信中看出了他的坦然,他的超脱,什么“水到渠成”,什么“自有处置”,分明表示自己过得很舒坦。章惇不由得将信一掷,心想对苏东坡还得要防一手,越这样“无所谓”的人,越有可能等到翻身的机会。太后救了他,皇后又欣赏他,说不定哪一天又入朝为官。

【东坡名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2.君子至道不凝,通达自在

在贬谪的日子,苏东坡向儿子讲起了《中庸》上“苟不至德,至道不凝”这句话。一个人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没有乐观的心态,也不能成功极高的“道”。乐观者涉入险境,也照样能自在地活下去。

苏东坡的学识贯穿儒释道各家,他用《庄子》上一段话,来阐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河水之神伯问事物的外表和事物的内在,从什么地方来区分它们的贵贱,又怎么来区别它们的大小?

北海之神若的回答,阐明了认识的不同层次,即不同的认识决定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心态决定不同的行为:用自然的常理来看,万物本没有贵贱的区别;从万物自身来看,各自为贵而又以他物为贱;拿世俗的观点来看,贵贱不在于事物自身。

按照物与物之间的差别来看,顺着各种物体大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物体是大的,那么万物就没有什么不是大的;顺着各种物体小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物体是小的,那么万物没有什么不是小的;知晓天地虽大比起更大的东西来也如小小的米粒,知晓毫毛之末虽小比起更小的东西来也如高大的山丘,而万物的差别和数量也就看得很清楚了。

依照事物的功用来看,顺着物体所具有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具有这样的功能,那么万物就没有什么不具有这样的功能;顺着物体所不具有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不具有这样的功能,那么万物就没有什么具有这样的功能;可知东与西的方向对立相反却又不可以相互缺少,而事物的功用与本分便得以确定。

苏东坡的意思是说:对事物要改变角度去看。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各种压力和障碍不可避免。成功与失败也可能交替来到你的身边,但是你千万不要悲观,不要抱怨自己的性格是一种垃圾,你要相信:选择幸福与选择不幸,并非它们是否真的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而是在于你的内心是否具有乐观的因素,只要你一直乐观地相信自己,你就能为自己的独特性而感到快乐。

乐观者也比较容易克服困难。因为他会积极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不利的条件转变成有利的条件。悲观者则会因为一下子就看到困难而心生畏惧、退缩不前。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只需要一点想象力,再加上勇气的推动,情况就会完全改观,朝有利于成功的方向发展。

“你知道唐朝李密的故事吗?”苏东坡问儿子苏过。

苏过点了点头。

李密逃到雁门,为躲避朝廷的通缉,改名换姓,操起书本,当教书匠糊口;而魏先生也恰巧逃避战乱生活在雁门。魏先生与李密有同乡之谊,两人相叙之后,经常相互往来,并不时探究些音乐方面的问题,各自摆出与世无争的超脱模样。但是,任何超然的议论总难免透露出议论者的情志和性格。李密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又生性聪明过人的才子,在与魏先生的交谈中,不自觉地便流露出他的才能,流露出他失意之后的情绪。这一切自然都引起精于乐道又善于察人的魏先生的关注。

一天,二人又相聚于茅屋之中,屋外依然是和风清徐,屋内的魏先生话锋已不似寻常。他以玩笑的口吻,对李密说道:“我看你气色沮丧而目光不稳,心旌摇动而谈吐含混。请允许我对此妄作猜测:气色沮丧必然是因为事业破败所致,目光紊乱也必是胸无主见所致,心旌摇动则是精神未定的表现,至于谈吐含混、欲言又止,这必定是心中有事想找人商量啊!”

魏先生这番话揭出李密的心底隐事,李密如坐针毡,外露不安之色。魏先生见状,知道自己所断无误,随即单刀直入挑开李密的真面目说:“今天朝廷上下都在搜捕杨玄感的党羽,你恐怕也是反抗杨隋暴政的人吧?”魏先生这一句话,如晴天霹雳,震得李密愕然良久,然而心中则深深地为魏先生犀利的目光所折服,连忙起身,对魏先生说道:“先生高明能识我,先生的睿智又何不能救我呢!”魏先生说:“你既没有帝王的风姿,也不是做将帅的人才,恕我直言,只是乱世的枭雄啊!”

苏东坡对儿子说:“李密没有‘至德’,因而‘道凝’,他的心浮躁慌乱,虽然隐姓埋名,身处僻野。通过乐观的人面对现实的态度是冷静的,心胸是开放的。”

真正的乐观者,并不是对未来的盲目狂想,也不是在困难面前毫无畏惧和不假思索地前进。可取的乐观态度,是尽管知道人生会遇到风险和意外,也相信前进的道路上会有不少的阻碍和挫折,但是他始终坚信自己最终会成功。对生命抱着积极的、乐观的看法。因此,乐观绝不代表盲目,乐观的人则并非一些没有头脑的狂热分子;相反,他们坚定的信念促使他们不断学习、进步,更从容不迫地面对意外的出现。

【东坡名句】

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人能安闲散,耐富贵,忍痒,真有道之士也。

——《志林》

3.不拘不滞方有悟性

苏东坡有一些佛教界朋友,常与他们一起说禅理、讲公案。他认为与世俗之外的人相处,对自己修正人生的态度、开发思维都很有帮助。

佛是什么?就是觉悟了的人。所以佛家的修持,“悟”是结果。禅宗讲“顿悟”,“见性成佛”,认为每个人都具备般若智慧。有的人只因心迷惑了,所以没有开悟。要开悟就得戒除一切贪妄嗔念。

一般来讲,人先有感性,再有理性,进而有悟性。这与佛教的觉悟模式——“戒、定、慧”是相符合的。所谓感性,是指感觉上的认知,理性是逻辑上的抽象与总结,只有在理性层面上,才能进行悟化。也就是说,形成新的认识,思维是跳跃式的。

悟性认识包含了人们从理性认识中提取出来的模式,是学透了的能灵活应用的知识,是完全属于自己个性所有的知识,更是人们在理性认识中亲切感受到的真谛。我们在身边可以看到,没有悟性的人,书越读越笨,成了书呆子。

苏东坡外放到杭州时,佛印向苏东坡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普陀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他们师徒二人在寺庙中相依为命。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出了一个问题:“一个爱清洁的人和一个不爱清洁的人一同从外面回来,是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还是不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

小和尚搔了搔头皮,迅速地答道:“当然是不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因为他身上脏得很。”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不置可否。小和尚以为自己回答得不正确,又马上改口说:“—定是那个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

老和尚问:“为什么?”

小和尚胸有成竹地说:“那还不简单,爱清洁的人有爱洗澡的习惯,不爱清洁的人没有爱洗澡的习惯,只有爱清洁的人才有可能去洗澡。”说完,小和尚等待师傅的夸奖。

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不但没有夸奖小和尚,还说小和尚没有悟性,小和尚更加莫名其妙了。

“两个都得去洗澡,爱清洁的有洗澡的习惯,不爱清洁的需要洗澡。”小和尚只有这样回答了。可师傅的脸色告诉他,又错了。

小和尚只剩下最后一个答案,于是怯生生地回答:“两个都不去洗澡,原因是爱清洁的人很干净,不需要洗澡,不爱清洁的人没有洗澡的习惯。”

他刚说完,老和尚满意地说:“其实,你已经把四个答案都说出来了,但你每次都认准一个是正确的,你的答案是不全面的。因此,单单拿出一个都不是正确的答案。”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有时并非因为做得不对,而是没有全面地考虑问题。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个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非对即错,这是再常见的知识不过了,也是人们平时习惯了的思考办法。然而,世事往往不是这样的,也许既对也错,也许不对不错。全面地看问题,不被习惯思路所束缚,才是智慧的方法。

苏东坡在《祭龙井辩才文》中说自己很敬重海月法师慧辩和辩才法师元净。慧辩修天台宗,为杭州都僧正,讲教二十五年,学徒近千人。苏东坡曾为作《海月辩公真赞》和《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辩才住天竺观音道场,苏东坡对他与慧辩一样“敬之如师友”。苏轼有《赠上天竺辩才师》诗写道:“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中有老法师,瘦长如鹳鹄。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坐令一都会,勇丈礼白足……”

由于与禅师们交往,并研读了不少佛教书籍,他对“禅宗公案”也能信手拈来了。一次,他住在弟弟苏辙家,其中有个侄子读书没有长进,常犯相同的错误,苏东坡对他说起了《和尚买油》的故事:

山中的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被要求去买食用油。在离开前,庙里的厨师交给他一个大碗,并严厉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我们最近财务状况不是很理想,你绝对不可以把油洒出来。”

小和尚答应后,下山来到厨师指定的店里买油。在上山回庙的路上,他想到厨师凶恶的表情,愈想愈觉得紧张。他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满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不敢左顾右盼。不幸的是,他在快到庙门口时,由于没有向前看路,结果踩到了一个洞。虽然没有摔跤,却洒掉三分之一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