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所秉持的人生观(哈佛家训)
25886700000011

第11章 以平和的心态处世(3)

是什么使我的内心起了这样惊人的变化呢?莫嘉佛沙漠丝毫没有改变,那些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是我看待事物的态度。我用心里充满阳光的心态看待我所处的环境,我的眼前就满是星星。

快乐和幸福并不是别人赐予的,需要自己去争取,而“争取”的方法,有时只是改变一下你对周围人、事、物的态度。让自己的心态平和下来。

阅后警言:

人生的许多不如意,其实它产生的原因都来自自己的心里,因为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它都会在时间和空间里表现出不同的方面,你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就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和印象,比如:一面镜子,正面看它光亮可照人,看背面则没有一点使用价值,如果一个人只看背面对它下判断它一无用处,可你看它的正面,它就具有了新的价值。其实,世界万物都有这样的属性,我们看事物,要看全面,尤其要看它的光明的一面。

让自己永远保持快乐的心态

哈佛故事:

一次,哈佛教授拉宾在纽约的长岛车站走上阶梯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三四十个身患残疾的儿童,倚着拐杖勉强上阶梯,有一个男孩还需要人抱着上去,但他们的欢笑快乐使他惊奇。拉宾对其中的原因颇感兴趣,于是他向他们的一位管理人员探求,管理人员告诉他:“当一个儿童知道自己将要终生成为残疾人的时候,最初也是惊惶。但惊惶过后,他就听天由命,并且把这看成是自己的正常状态,因此,就一切都正常了,当然,也包括欢笑和快乐。”

白德格开始是卡狄纳队的第三棒球名手,后来却成为美国最成功的保险商,他说,他成功的诀窍是始终让自己保持快乐的心态,并让脸上绽出微笑,有微笑的人永远受欢迎。所以,他介绍他做保险员时,当他在走进一个人的办公室准备推销时,他总停留片刻,想想他应感谢的许多事,引起一个真实的微笑在脸上,然后带着微笑走进去。

他相信这种简单的方法,对于他销售保险的成功有很大的关系。

按照哈佛心理学教授德路克的建议。

一个人在一天中要时刻保持着,正正颜,抬高头,肺部充满;沐浴阳光;对朋友微笑,每次握手集中精神,不要怕被误会,不要想你的仇敌。要在你心中确定你喜欢做什么。然后,不改变方向,直奔目标。在脑中想像自己希望成为有能力、诚恳、有用的人,而你所保持的思想时时刻刻地改变你,使你成为那种人……思想是至高无上的。保持一个正确的心理状态满足和欢悦。生活充满着各种欲望,凡真的祈求,都有应验。我们心中贯注的是什么,我们就变成什么。

人生的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心态,你快乐,生活就快乐。

阅后警言:

在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快乐,但要自己能真正地感受到快乐,重要的是要自己有快乐的心态,如果一个人抱有一个快乐的心态,那么,即使他身处困境他也一定能找到让自己快乐的所在,相反,如果一个人缺少快乐的心境,他就会用消极的心态看待所有事物,把自己永远置于郁闷、沮丧的境况中。

避免让对方难堪

哈佛故事:

一个星期五,达卡到纽约去。他是去买圣诞节礼物的,顺便还想买几本书。那天他乘的是早班车,中午刚过不久,要买的东西都买好了。达卡不怎么喜欢待在市里,太嘈杂,交通也太挤,此外,晚上他还有一个约会,于是便搭乘出租汽车去火车站。他本来舍不得坐出租车,只是他想当晚赶回家就必须要赶上最后一班车。

由于坐出租车,他早到了一个小时,于是他买了一份《旗帜晚报》,漫步走进车站的候车室。候车室里几乎空无一人,达卡到小卖部要了一杯咖啡和一包巧克力饼干,他很喜欢这种饼干。

达卡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安然坐下,坐下来就开始做报上登载的纵横填字游戏,他觉得做这种游戏很有趣。

过了几分钟,有一个人走过来坐到他旁边,这个人穿一身暗色衣服,带一个公文包。

他们没有相互搭话,达卡继续边喝咖啡边做填字游戏。忽然,他发现刚进来的那个人把手伸过来,打开巧克力饼干包,拿了一块就送进嘴里。达卡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不过达卡不想大惊小怪,于是决定不予理会,不就是几块饼干吗?让他吃吧,达卡总是避免惹麻烦,也不想让别人感到尴尬,自己也开始吃起饼干,吃一块,喝一口咖啡,然后继续做填字游戏。

这个人再去拿饼干时,达卡既不抬头也没吱声,他假装对填字游戏特别感兴趣。过了几分钟达卡不在意地伸出手,拿起最后一块饼干,忍不住瞥了这人一眼。没想到,那个人也正奇怪地看着他。

达卡有点紧张地把饼干放进嘴里,决定离开。正当他准备站起身走开的时候,那个人先于他站起来走了。此时,达卡感到如释重负,准备坐几分钟再走。他从容地喝完咖啡,然后折好报纸站起身。这时,达卡突然发现,就在桌上原来放报纸的地方,原封不动地摆着他自己的那包饼干。

达卡原本认为那个人吃的是自己的饼干!可却是自己在吃人家的饼干,庆幸由于自己不想给人以难堪的心理反让自己避免了遭遇一次最大的难堪。

阅后警言:

上面所讲的故事并不是个案。但现实中,这样的事情有的让人遭遇了难堪,有的人因此交到了知心朋友,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这是因为当事人心里所想的不一样,一种人在想:你也太不见外了,占人家便宜连个招呼也不打,而另一种人在想,理解吧,对方可能饿极了,兜里又没钱,伸手要又不好意思。也就是说,因为两种人对待同一事物的态度不一样,造成了不一样的结果。

坦对生活中的不幸

哈佛故事:

罗杰斯在一家汽车公司做修理工。可在一次修理机器时被同事不小心用板口碰伤了眼睛,可更不幸的是,不久这只眼睛失明了。

罗杰斯原本是一个十分乐观的人,但现在却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害怕上街,因为他现在暂时不能工作了,害怕别人问他为什么不上班了。

罗杰斯的休假一次次被延长,妻子麦尼负担起了家庭所有的开支,而且还做了一份晚上的兼职。她很在乎这个家,她爱自己的丈夫,她不想让因为丈夫的眼伤而影响家庭气氛。麦尼相信,丈夫心中的阴影总会消除,那只是时间问题。

但糟糕的是,罗杰斯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也受到了影响。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他竟看不清是谁在院子里踢球,这是一个让罗杰斯眼睛变糟的一个信号,因为以前,儿子即使到更远的地方,他也能看得见。

麦尼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走近丈夫,坐在他的身边。

罗杰斯说:“亲爱的,我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我已经意识到了。”麦尼的眼泪也流了下来。

其实,麦尼早就知道这种后果,只是她怕丈夫受不了打击,才要求医生不告诉他实情的。

没想到,罗杰斯知道自己要失明后,反而镇静多了,连麦尼也感到奇怪。

麦尼知道罗杰斯能见到光明的日子已经不多,她想为丈夫留下点什么。她每天把自己和儿子打扮得漂漂亮亮,还经常去美容院。在罗杰斯面前,不论心里多么悲伤,麦尼总是努力微笑。

几个月后,罗杰斯对妻子说:“我发现你新买的套裙竟然变得那么旧了!”

麦尼说:“是吗?”

说完,麦尼走到一个罗杰斯看不到的角落,低声哭了。她那件套裙的颜色在太阳底下是多么绚丽夺目。

麦尼想,还能为丈夫留下什么呢?

第二天,麦尼请来了一个油漆匠,她想把家里的家具和墙壁都粉刷一遍,让罗杰斯即使在将来看不到东西时,也能想到自己的家是漂亮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