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7日,上海的天气有点阴沉。G和母亲一起来到咨询室里,母亲先和我做了沟通,向我提出最近一段期间,儿子出现恐惧感,希望我能帮助孩子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咨询师:妈妈前面说你有莫名其妙的恐惧感,有吗?
G:以前有过,做梦。梦到的是老师。过去的那些教师说一些批评我的话,我虽然痛苦,但是我逃不出那种地方,最后在梦中,我大声喊,一吼……就醒来了。就是这样!(深深地叹一口气,感觉很痛苦)我天天运动,累的时候,我会突然想到老师说过什么。我过去语文不太好,虽然努力,但成绩还是不好,老师依然责骂和批评我。我觉得非常痛苦。我对老师的辱骂非常反感,无法解脱,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次次考试,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考。我觉得这是非常恐惧、痛苦的事。(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被无法预计和掌控的事件冲击、伤害,进而产生恐惧感。未成年的孩子更多地从伤害者的表情、语气和态度,而不是语言中受到恐吓。此时孩子们的语言逻辑分辨力不如情绪感受力发达,而人的情绪感受力是从出生就形成的。所以,如果真心不想伤害一个孩子的话,笑着骂出最难听的话,也胜过怒目圆睁给一颗糖。
G因为从日本辗转中国重新适应环境,这个过程对一个十岁孩子来说是艰难的,需要同时面对全新的同伴、课程设置、语境和观念,这么多压力对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可能是莫大的挑战和困难,G却没有得到老师的一点宽容,因此开始恐惧直至厌恶学习,陷入了自尊心得不到满足的深渊。这段创伤性经历左右着G的情感和命运,形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些不良刺激带来的情绪和感受,让他更加向往不被管束的自由。如果在过去的那段日子里,G的生活里充满鼓励和支持,或许今天的他就不会这么缺乏勇气去面对现实的世界。咨询师:(打断的口吻)很好!(对G母亲解释)我们知道老师和他的互动,给了他一定的创伤性印记。当然我们会去想办法处理。除此以外,老师……
G:(打断咨询师)还有……我发现,别人说一句刺激我的话,自己很难像一般人一样,听完就算了。太极的内涵就是遇到困难不是对抗而要学会迂回,但我做不到。就像别人想打我,我就直接把胸膛对着他给他打。
咨询师:这像是鲁迅式的直面惨淡的人生。
G:就是这样的感觉。中国人教育上是提倡谦虚的,因此大人从小教育我,要听取父母和其他人的意见。
咨询师:是这样的。
G:前几天,《读者》里有篇文章讲一个年轻的业余钢琴家,他弹得很好,但有人评价他不专业。国外比较坚持“相信自我”的理念,凭借这个很多人开辟了新天地。但是这个钢琴师,在听到别人的负评后,他说,要向那个人拜师。他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需要学习。理性上,我觉得别人的有些意见该听,有些意见不该听。像我,活了二十几年,这种处事方式让我受伤,让我抑郁。我必须改变。我一直也在试着去改变。因为我不试,就一直在黑暗中。
咨询师:是怎样的黑暗?
G:这种黑暗就是我不甘心像鲁迅笔下的阿Q似的麻木地活着。我自尊心本身是绝不允许的,接着只能自杀了(深深叹了口气)。所以必须得换个方式,我很需要换个方式,而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但我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有时候硬着头皮去做事,我能试的方法,自己都试过了。G的这段对话中的情绪,貌似一个渐渐向下的螺旋楼梯,情绪慢慢跌入一个低谷,但如果重新建构G语言中的动机,就能发现一个令人惊喜的态度,那就是 “不甘心麻木地活着”,这是充满能量的认知。如果把“不甘心”转变为“我应当”,那就会形成一个全新的局面,但就是这个转变,在G这类抑郁症来访者那里是艰难而反复的。所以,此时咨询师继续用含蓄和间接的方式引导他,提示他给自己注入一些正面和积极的暗示。咨询师:我想问一下你,今天你来的过程中,在见到我之前,怀着怎样的感受?与第一次有什么不一样吗?
G:应该说有更多的希望吧!
咨询师:很好啊!希望。然后,看到我后是什么感觉?
G:感觉更开心一些,更轻松一些!
咨询师:很好。你对我态度的这种转变自己是怎样解释的呢?
G:我以前也接触过不少心理咨询师,都是我来表达,别人补充,最后是我自己再慢慢找出路。而您会主动说一些话,正像我所希望的,您更能开导我,像是给我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咨询师:嗯,你感受到了我的主动是吗?你的感受力非常好。其实你对老师的负面记忆是不是因为老师在表达的时候没有给你更好的感受?
G:是。
咨询师:其实回忆起来,我小时候也有过和你类似的经历。因为老师总是告我状,总是把我在学校犯的所谓的错告诉我爸爸,而爸爸就痛揍我,所以就一直挺讨厌老师的。我相信有我们这样遭遇的人在教育体制下应该是普遍的。好像对老师的印象都形成了一种共识。但是,你发现了吗,当人们痛恨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越会发生这样的事。我现在不也是一个老师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痛恨一件东西的时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逃避,离得远远的,但这绝对不是好办法,于是就有了第二种更聪明的方式,就是超越那个你讨厌或憎恨的事情。比如我做老师就一定要做得更好,超过那些我不喜欢的人。是不是这样?这可以叫做升华吧。
G:啊,这很有道理。
咨询师:有时候吧,我们害怕一个东西是因为它对我有影响力。一个对你没有影响力的东西,你怎么会害怕呢?所以,我们就会在害怕中学习,学习这种影响力和控制力。你不是影响、控制我么?我就要反过来驾驭你。当然我们就得表现得更好,而不是让被我们影响的人害怕我们。这时,突然发现,我曾经积累多年的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完全消失了,所以,我是这样理解直面惨淡的人生的。直面就是为了未来的超越。
G:对。你说的这个话是有道理的,这是经过真正的痛苦后有一定真正高度的人说的话,我是非常认可的。我觉得那些学校的教师,更多扼杀了发挥力和创造力。但是他们毕竟是教师,我还不得不听。到后来蔓延到别人说什么我都害怕了。“升华”(sublimation)的心理学意义是,因为当事人具有很多被压抑的欲望或者攻击的幻想,所以当事人会通过一些创造性及象征性的活动,来满足被压抑的欲望及释放攻击的幻想。
在这一段中,咨询师通过自我开放,引导G做一个自我接纳,在配合权威的时候看到自己背后的动机,从而让他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与环境达成和解,而只不过每个人达成和解的方式不同;让他感觉到自己不仅和他人一样,而且,还能让他欣赏自己趋利避害的能力,甚至用更好的方式,在配合别人的同时,还能活出自己。咨询师:你前面说你还不得不听,怎么理解这个“不得不”?
G:就是听从啊,配合啊。
咨询师:那如果不配合会怎样呢?
G:(沉思片刻……)不配合的话,不太清楚。
咨询师:咱们举个例子吧!假如是部队里面,长官命令:立正!稍息!向前看!齐步走!跑两个小时!有些士兵却是你让我立正,我就稍息;你要稍息,我就立正。这会怎样?
G:嗯(笑)。这可就不妙了,会被罚的。
咨询师:被惩罚是吧?原来不配合就会被罚。那么如果配合呢,就是避免什么?
G:当然避免被罚啦。
咨询师:那么你的不得不听,看来是为了避免被罚吧。你在选择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事。所以并不只是简单的被动和服从而已。其实也是在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以此类推,有人说上学不舒服,但为什么还要勉强去上呢,原因或许是因为不上学会更糟糕,所以上学其实是一件对自己更有利的事情。那么上学后,你可以不听老师的话,但问题是不听话会更糟糕,所以选择了对自己更有益的事情,就是听从老师的指引。我们总是把对自己有益的事看不太清楚,而总是看到负面和被动的一面。所以以后记住这个规律,趋利避害是人的一种本能,人都会选择当下对自己最有益的方向行动,而痛苦仅是来源于对自己的选择不满意却又无奈的冲突而已。你怎么理解我的这段描述呢?
G:我明白了,你是让我看到被动下的主动,不好的事后面往往有好事,是吗?
咨询师:呵呵,你总结得相当棒啊。
G:我还有一个问题。假如我画画的时候,觉得用这个颜色没什么不好,但老师却认为不行,这时我该怎么选择?
咨询师:那么你自己知道该怎么选择,有这样选或那样选的理由吗?如果不被别人牵着走,首先自己得对自己的选择赋予更多有力量的意义。这就叫作“主见”。而要主导自己的命运,就得有更多能支撑住说服力的主见。如果没有这些,那就容易陷入迷茫和被动。
G:对,对,对!完全正确。
咨询师:当我们脱离了这种规则化的桎梏和制约,摆脱别人引导的时候,当自己的命运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上之际,你却无法驾驭这个命运了。
G:完全对。
咨询师:好!那么就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从小开始依赖别人,在依赖的过程中,别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同时,他的每一步也都是学习。最终当别人的指挥棒交还到自己手上时,用这种方式操控自己。你现在碰到的问题是,当你爸妈控制你的时候,你感觉是痛苦的;老师控制你,你也是痛苦的,因为痛苦了,所以你渐渐对他们的行为一律封杀或否定。但问题紧接着来了,你排斥了他们的控制,也把他们带给你的经验和方法排除在外。最终,当你自己发展到该自己掌握命运的时候,突然发现方法不够用了,每一步都感觉不够用,于是又开始迟疑和迷惘了。
G:是这样的。(沉思)
咨询师:所以今天到这里来,约好了1点钟来,你发现又进入了另外一个被控制下的不自由(笑)。但你按照这种标准去做的同时,总得有一个做的理由吧。是什么呢?
G:我得来治疗心理困惑,得到你的帮助,让自己变得更好。
咨询师:看来你认同这样的被控制是吗?其实你发现何止是你,你不觉得我也在被你控制吗?这个时间规则是我们共同要遵守的,你来我也得来。同样,老师给学生布置的所有的规则,貌似是对学生的控制,但也是对自己的,布置的作业毕竟也是自己一件件批阅的,学生只需要做自己的一份,老师却要同时批阅全部学生的,一个学生被几个老师控制了,但一个老师却被更多的学生控制着。类似的情况你也会推理了吧。比如员工和领导等。
G:嗯,领导管理员工,总是觉得员工被领导控制了,其实领导要管理有效,当然也是全身心地处于员工的“控制”中了。这点我能体会,我父亲开公司就特别忙,我深切觉得他被事业“绑架”了。谢谢老师,关于控制的问题,我搞明白了。
咨询师:当然了,控制与被控制也分有效和无效,以及效果大小的问题。任何互动过程只有产生更多的美感和快乐才能刺激人们更多有效的行为。我有一个说法就是“让你做一件事,一定让你快乐”。因为不快乐,你是做不好的。如果你不想让一个人做一件事,你就让他不快乐。我们把这种事情称为惩罚。而你想让他做好一件事情,就要有奖励。
G:我的不快乐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吧。曾经控制我的人没有让我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控制本身没有问题,看来是他们控制的方法出问题了。
咨询师:我太欣赏你的悟性了。 人们在被控制中学习自我控制的方法,之后再去掌控自我并等待控制他人的机会,这种法则在人类乃至动物界生生不息。有效的控制是建立在科学和合理的基础上的,评价的依据只是被控制方的体验和感受。这是任何控制者都需要注意的。而咨询师用这一段关于控制论的辩证话题,帮助G调整了关于他对老师的教育方式存在的认知偏差。
咨询师给G一些对他认知有帮助的心理测试,以帮助挖掘他的核心认知和理念,经过测试,结果反映G是一个非常期望独立的人。咨询师:你内心有一个独立的愿望。
G:是,但我经常不知道怎样的想法才是正确的。
咨询师:看来你得设立一个正确的标准,但标准是什么呢?
G:是,我之所以信基督教那么深,就是因为我希望它能给我一个指路灯和标准,后来发现这行不通。他人的意见我不听,但有时又想听一听,因为别人的意见有时还能使我从迷茫中解脱出来,但听了之后,反而又有新的矛盾了,好像总是不符合我的想法。这种有时想听又不想听的状态让我非常矛盾。
咨询师:我理解,你像在求知的过程中害怕被知识之海淹没一样,你是带着对抗的心态去接受新事物的吗?
G:你比喻得太准确了。
咨询师:嗯,那我们就拿《圣经》来说。你看到其中有许多耶稣的故事,那你有没有从他身上找到共同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