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译文”
身居政职的人,要保持一种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思想;身为平民居住在田园中的人,必须要胸怀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
“解说”
一个人胸怀大志,就有了衡定自我价值的动机。人生的价值便建立在衡定自我的基础上。按心理学的说法,人是一个综合的矛盾体,一个系统化的矛盾体。因此,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所促成的。现代医学指出,只有多元化的生活格局才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这里面显然包含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养生者怎样去安排?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解决他自身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即不被自身的琐碎情绪所左右。造成这种矛盾冲突原因,就是外界的物化和人的意识作抗争。在这个意义上看,一个人胸怀大志,由于他的意识已不是停留在物欲之上,他就自然地抛弃了那些琐碎的情绪,或者他能运用理性行为进行克制和调节,那么,他自身的情感将更加纯粹更为持久。他便会自觉地去作形体的修养了。
“例解”
胸怀报国志,方能建大功
东汉时,有个叫班超的青年,跟他母亲到了都城洛阳。由于家里穷,班超常替官府抄写文书,借以维持生活。当时,北方的匈奴时常入侵汉朝的北部地区。班超看到这种局势非常气愤。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书时,又想到北方的局势,再看看自己的活路,猛地把笔往桌上一扔,叹口气说:“大丈夫应该像前辈一样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怎么能躲在这里抄抄写写呢?”
随后,班超就参加军队出征匈奴,大败匈奴,立了大功。最后成为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
胸怀报国之志,也就确定了人生的大我,即生命的价值追求,存在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个体人的存在基础,只有保证社会的存在,才有个体人自我的存在,个体人担当社会责任,正是为了养育自身的生命而为的。
西晋时有个叫祖逖,一个叫刘愿的人,他俩从小就胸怀大志,立志要报效祖国而尽力。
祖逖24岁那年,和刘愿同在一个州里做官。由于两人志趣相同,感情很好,就同住一间房,同盖一条被子。他俩时常谈论国家大事、谈得兴起就半夜起身共论天下形势。
一天半夜,他俩突然听到鸡叫声。半夜鸡叫,古人认为是不吉祥的事。刘愿却说:“这不是恶声,乃是上天要我们抓紧时间。”他俩就起床,披星戴月地抓紧时间舞起手中长剑。
很快,他俩就以雄豪闻名于天下,日后果然为国立下不少功劳。
胸怀大志,就要具备相应的本领才能实现这崇高的理想。一个人心中有了奋斗的目标,他就会去为之奋斗,但是,他必须借助很多条件,其中,最为根本的条件就是自身的良好素质。而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那么,自己就要去学习和锻炼。可见,一个人为事业而努力的过程中,也就顺便地养好了身体。从而获得事业与身体健康的双丰收。
范蠡知福祸 经商保自身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年军事谋略家、政治家。
范蠡早年与宛令文种一同赴越国,为大夫。越王勾践即位后,由范蠡主持军事,与主持政务的文种携手振兴越国。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越王勾践得到吴王夫差准备攻越的消息,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结果在吴越夫椒之战中,越军惨败。越国在生死存亡关头,范蠡提出了暂时屈辱求全的策略,主张用卑辞厚礼向吴求和,如不答应,就由越王亲自到吴国做人质。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告,休战撤兵,并允许越王到吴国做人质。于是,范蠡随越王入吴,为臣仆3年,备尝屈辱。一天,吴王夫差单独把范蠡找去,对他说:“勾践给我当奴仆,你何必还跟着他?俗话说,‘聪明妇女不嫁败亡之家,明哲臣子不跟国灭之君’。你若抛弃勾践归顺我,我就免除你的苦役,让你做大官。”范蠡跪下说:“感谢大王的好意。俗话说,‘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我是败国之臣,何敢再望富贵?还是让我跟着旧主为您服役吧。”吴王见范蠡意志坚定,只好作罢。3年后,放勾践、范蠡回国。
范蠡回国后,与文种等为勾践制定了结好齐、晋、楚,表面卑事吴国,暗中积蓄力量的兴越方略;同时实行“美人计”,将自己的爱姬西施送与吴王,以使他沉溺女色,分散精力。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迅速强盛,吴国则实力削弱。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范蠡、文种建议越王勾践乘隙攻吴。越军以两翼佯动、中央突破、连续进攻的战法,大败吴军于笠泽(今苏州南)。吴王夫差被越军长期围困,力不能支,见大势已去,就自杀而死。就这样,越国吞并了吴国。
越国灭吴之后,东方诸国都来朝贺,号称霸王,军队横行江淮。这是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由于它占有了整个吴国,增加了一倍的国土和财富,直至战国时代,还兴兵北伐齐国,西伐楚国,继续与大国争雄。
范蠡追随勾践20多年,军国大计多出其手,为灭吴复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官封上将军。作为一名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和对人生社会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思想家,凭借他多年从政的经验,深深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他看到群臣皆乐,独勾践郁郁寡欢,立即猜到勾践的想法。原来,勾践在谋取天下之时不惜群臣性命,而今天下已定,他就再也不想将功劳归于臣下了,常言道“大名之下,难以久安”。范蠡认为自己名声太显赫,不可在越国久留。何况他也深知勾践的为人是可以共患难,而难以同安乐。于是,毅然决定激流勇退。他给勾践写了一封辞职信,信中说:“我听说主上心忧,臣子就该劳累分忧;主上受侮辱,臣子就该死难。从前,君主在会稽受侮辱,我之所以没有死,是为了报仇雪耻。现已报仇雪耻,我请求追究使君王受会稽之辱的罪过。”
越王对范蠡的请求,恋恋不舍,他流着泪说:“你一走,叫我倚重谁?你若留下,我将与你共分越国。否则,你将身败名裂,妻子被戮。”
范蠡对宦海沉浮,洞若观火。他一语双关地说:“君行其法,我行其意。”不辞而别,驾一叶扁舟,入三江,泛五湖,人们不知其所往。果不出他所料,在他走后,越王封他妻子百里之地,铸了他的金像置之案右,比拟他仍同自己在朝议政。人走了,留下的只是一尊无害的偶像,可以崇拜,借此沽名钓誉。但对还留在朝中的功臣,勾践则是另一种态度了。
范蠡泛舟江湖,跳出了是非之地,秘密来到齐国。此时,他想到了有知遇之恩,且风雨同舟20余年的文种。他给文种作书一封,写道:“凡物盛极而衰,只有明智者了解进退存亡之道,而不超过应有的限度。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眼狼步,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文种接到范蠡的信,恍然大悟,便自称有病不再上朝理政。但为时已晚。不久,就有人诬告文种企图谋反,尽管文种反复解释,也无济于事。勾践赐文种一剑,说:“先生教我伐吴七术,我仅用其三就将吴国灭掉,还有四条深藏先生胸中,请去追随先王,试行余法吧。”再看所赐之剑,乃吴王当年命伍子胥自裁之剑,这真是历史的一种莫大的嘲弄。文种一腔孤愤,仰天长叹:“我始为楚国南阳之宰,终为越王之囚,后世忠臣,一定要以我为鉴戒!”引剑自刎而亡。
范蠡早年师事越国理财大家计然,研习理财之道,深得其中奥妙。他到齐国后,因慕子胥之忠悃,叹为夫差所杀,于是取名“鸱夷子皮”(取子胥鸱夷浮江之意),改业务农。他想:越国用计然之策能图强称霸,我用此术也能齐家致富。于是,耕种于海边,不到多久,就积聚家产数十万。齐国人听到他很有才干,就让他做了相国。范蠡叹息说:“居家能致千金,做官累到卿相,一个普通人能这样,也算达到顶点了。久享尊名,终为不祥。”于是,归还相印,尽散家财,携带重宝,悄然离开,来到陶地,变更姓名,自称“陶朱公”。他看到陶地为天下中心,交通四通八达,便于交易,便弃农从商,居不多久,又致巨富,时人凡论天下富豪,莫不首推陶朱公。范蠡为官位居卿相,经商致千金,并得善终。
称病不朝君 明哲保其身
前201年,登上了皇位的刘邦嘉封功臣。张良作为文臣而没有战功,汉高祖刘邦却盛赞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纵观张良的一生,特别是他在辅佐刘邦创立西汉王朝的过程中,思谋深远,积极务实,气度宽宏,审时度势,因时制宜,良策迭出,妙计泉涌,堪称千古良辅,智慧的化身。就是在建功立业之后,他也能巧妙地斡旋于王戚贵族之间,不但明哲保身,而且潜心著书立说,彪炳青史,成为我国古代谋略家行列中的佼佼者,为后世所景仰赞颂。
和其它封建王朝一样,汉王朝的最高统治阶层,其中的倾轧和争斗也是相当复杂而激烈的。如果稍有不慎,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卷进漩涡而被吞没。在这种残酷的“皇室斗争”中,张良也显出了他的过人之处,他施行“巧计不间亲”之策,实乃金蝉脱壳之法。汉十年(前197年),高祖欲废吕后之子———太子盈,改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遭众大臣反对,而没有结果。吕后让其哥哥建成侯吕泽强劫张良,令其谋划。张良无奈,只好说出心里话:“始(起初)上(皇帝)数在困危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以其好恶)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再三威逼出策,张良只好授意迎请“商山四皓”为太子羽翼。汉十二年的一天,刘邦设宴,太子盈跪在身边侍候,忽见四位须眉皓白、衣冠楚楚的老人跪在太子身后,这就是高祖仰慕已久而屡求不应的四位隐士。宴后,刘邦指着“四翁”无可奈何地对戚夫人说:“我想换太子,这四人辅佐他,羽翼已成,难动了!”
此后,张良杜门谢客,辞病不朝,假托神道。
汉惠帝六年(前185年)夏,张良病逝于长安,谥曰文成侯。
弃官隐山林 暗躲保太子
李泌(722—789),字长源,原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唐朝大臣,著名谋略家,唐代宗在位,召李泌为翰林学士,出为焚州刺史。唐德宗继位,召为左散骑常侍。后助唐肃宗收复京师。
唐肃宗收复京师后,李泌见肃宗。肃宗留李泌宴饮,同榻而眠。
李泌看张良娣受宠,宦官李辅国权力越来越大以及中书令崔圆三人向皇上进谗言,迫害自己,为了明哲保身,他决定退隐山林,在退隐之前,他决定尽最后一次努力,保全自己爱护的皇太子李。
当晚,李泌对肃宗说:“臣已略报圣恩,请准许我作闲人。”
肃宗说:“我同先生忧患多年,应与先生同乐,您为何要离去呢?”
李泌说:“臣有五不可留,愿陛下让我离去,免于一死。”
肃宗说:“何谓五不可留?”
李泌说:“我遇陛下太早,陛下任我太重,宠任我太深,我的功劳太高,事迹太奇,有此五虑。陛下不让我走,就是杀了我。”
肃宗说:“先生为何怀疑我,朕不是病狂,为何要杀先生呢?”
李泌说:“陛下不干杀我的事,我才敢请求归山,否则我怎么敢说?并且我说被杀,不是指陛下,是那五点原因。我想陛下,对臣这么信任,有些话尚且不敢说,等天下安定了,我哪敢再说什么?”
肃宗说:“我知道了,先生要北伐,我不听从您的建议,你生气了。”
李泌说:“不是,我说的建宁王一事。”
肃宗说:“建宁王听小人的话,谋害兄长,想夺储位,我不得不把他赐死,先生还不知道吗?”
李泌说:“建宁王若有此心,广平王必怨恨他,可广平王每次与我谈话,都说弟弟冤枉,泪如雨下,况且以前,陛下欲用建宁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我请改任广平王,建宁王要是想夺太子位,必恨臣,为什么他认为我是忠心,对我更加亲善呢?”
肃宗听到此,也忍不着泪,哭着说:“先生说得对,我知道错了,但事情已经过去,我不想再听这事了。”
李泌说:“我不是追究以前的责任,是为了让陛下警戒将来。当年则天后有四个儿子,错杀太子弘,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次子贤内心忧惧,作《黄台瓜》词,想使天后感动,但则天后不予理睬,李贤被废后,死在贬所黔中。《黄台瓜》词这样说:‘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尤可为,四摘抱蔓归。’陛下已经摘了一个瓜了,千万不要再摘了。”
肃宗惊讶地说:“怎么会有这号事?我当把这首诗写在绅带(大带子)上,时时警惕意外的情况出现。”
李泌深沉地说:“陛下记在心上就行了,何必形于外呢?”
这次谈话后,李泌即入衡山,归隐泉林去了,由于他的话受到肃宗的重视,虽然张良娣、李辅国欲伤害太子,太子最终受到保护。
李泌像汉初的张良一样有眼光,他们二人都是功成身退,并且在退出政治斗争之时,还保住了太子,因此,其结局都是圆满的。太子登上皇位后,对他们都很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