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译文”
为人处事遇事都要让一步的态度才算是最高明的,因为让一步就等于是为日后进一步留下了余地;而待人接物抱宽厚态度的人为最快乐,因为给人家方便就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
“解说”
生活的丰富多彩原本就是由大小矛盾事物所构成的,善于解决这些矛盾的人,就能获得自由的快乐。要解决生活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就先要找出一个合适办法,不然的话,你只能将事情搞得更加糟糕,按诗人的话说“一切都糟了”。
解决问题的矛盾,关键是要善于避开自身与矛盾作正面的冲突,以免把事情进一步扩大或激化,那么,这就要求人善于将事情由坏的方向向好的方向转移。做到这一步的要务是找到矛盾双方都信服的中介媒体来调和它们。例如中医学上常用甘草来调和性太偏的诸药等。
在为人处世方面,因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它牵涉到个体人的情感因素。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情感因素来调和人际关系间的矛盾。养生者在遇到具体的事情时,要看到事情的起因和发展,当发觉自己与事情有抵触,就应该拉开这之间的距离,主动地作出让步,不去把矛盾激发,以免发生悲剧。比如,与人发生口角时,你就可以主动承受错误或是不与人争执,也就免了自己动怒伤精的举动。退一步,即拉开与矛盾的距离,造就缓解问题的场所。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世上没有徒手只取的利益,也没有只取不予的事实存在。例如做生意这事,首先不投入一定的本钱,就不可能获得丰厚的利润;种庄稼的人不先施足底肥也就不能颗粒归仓;读书的人不付出汗水和时间,就不能成为饱学之士;养生者不投入生活以精力,健康长寿也只是空谈??世上的一切事情,无不是在取与予的良性循环中完成。“舍不得孩子就套不住狼”。这句俗话更是很透彻地说明了这个哲理。自己要想获得丰厚的利益,就先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故“利人实利己的根基。”从养生学的角度来说,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情,在自身方面,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心性,修养品性,以使自己的心理健全;对外而言,人作为社会关系的人,就应当在社会上获得活动的自由空间,因为社会的构造和条件直接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群体意识往往促成单个人的思维意志,人自身总是以社会其他人的反应为逻辑基础来评价自己的。所以,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是人生存的精神基础,人在其间才能始终保持独立的自我,而与人方便正是搞好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
“例解”
重耳的回避退让策略
春秋时代,晋献公所喜欢的小老婆想陷害公子重耳和夷吾,两人闻讯逃走。当重耳逃到楚国时,楚成王把重耳当成贵宾,对他很好。重耳对楚王也很恭敬,后来竟成了朋友。
一天楚王跟重耳开玩笑似地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将来怎么报答我呀?”重耳说:“大王的宝物那么多,我还真想不出如何报答。托大王的福要是能回国的话,我愿意跟楚国交好,让两国的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可是万一发生战争,那么我怎敢跟大王对抗呢?那时我只能退避九十里地,算是报答你的大恩。”
后来,重耳在秦王的帮助下,回国做了君王。重耳振作精神,重建家园,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有一年,楚国在攻打一些小国的战争中和晋国发生冲突。楚国的将军成得臣不听楚王的命令,带兵要和晋军打仗。这时重耳想起自己对楚王的诺言,就向后退避三十里,一共退了三次,共九十里,想和楚军讲和,不料楚军还是要打,重耳就用计把楚军打败了。
回避退让的策略,是为了避开与矛盾作正面的冲突。当问题的解决出现力所不及之时,或是不容许直接解决之时,那么,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个策略,以缓解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同时,自己也为下一步的行动创造了机会,赢得了时间。更重要的是,这样一做,我们就可以冷静地分析问题的症结,而不为当局者迷。这个策略养生者同样能用之于养生。比如,在平常生活中,遇到了因某事而造成情绪的大波动,你就可以找到一个缓解气氛的办法,消解心中的情绪,这样就不致于伤了身体。所以,我们要善于用中介媒体物来和解事物的激烈矛盾,这是养生的大法啊。
行德不可存私心
孔子的弟子子路做了蒲邑的地方官,为了防备水灾,他在春季征夫修筑沟渠而引起人民的厌恶。为了平息民怨,子路就发给每个人一盒饭和一壶汤。孔子知道了便叫子贡去将饭盒浆汤全部倒掉,子路忿然不悦,就去找孔子问理。
“春季阴霏,大风淫雨不绝,我恐酿成水患,就让百姓沟渠筑坝以备灾年。但百姓家里大多缺少食物,所以发给每人一盒饭、一壶浆。不想先生派子贡来阻止,将食物全部倒掉。先生是否阻止我施行仁政呢!你平时总用仁义教化我们,现在却不让施行仁爱之举,我有点想不通”。
孔子说:“你既发觉百姓受饥挨饿,为什么不奏请君主开放仓库救济百姓,而以私人的名义赈济百姓?这样做是不阐扬国君的惠施恩典,而让百姓只知你子路的恩德。你还是赶快停止放赈,否则很快就会获罪受罚。”
子路至此方知利害关系,无言而退。
行德不可心存私心,存在着私心,那德也就无德,无德的行为总会包藏祸害的。可见,以私心行德,完全是害己的行为因这本身就改变了事情的性质,还能没有祸事吗?就问题本身作分析,心存私心就是无德,而假行德之名来达到私人的目的。也许他当时并没有私心,只是一时凭感情行事,但是,在外人眼里,这就是值得怀疑的行为了。行德不但需要诚心诚意,而且还要智虑周全,否则,反会酿成祸事。养生者要从中受到启发,生命最忌讳盲目的冲动,俗话“好心不得好报,黄泥巴打不得好灶”,就是这个道理。
刘姓三皇帝 善忍成大业
公元前203年,汉军大将韩信平定齐地后遣使呈报刘邦,欲自立为假(代理)齐王。
此时,刘邦正与楚军胶着对峙,疲困不堪,朝夕盼韩信前来相助,闻此要求不禁勃然,正脱口欲骂,忽被陈平踢了一脚,立时醒过神来———此时对韩信只可抚不可激———于是改口道:“大丈夫既定诸侯,就要做个真王,何必要做假王!”顺水推舟,避免了汉军的分裂。
———刘邦随机应变,不露怒容。
刘秀昆阳之战后,为发展自己的势力,周折颇多。一次他带少数亲信来到蓟州,蓟州发生响应对手邯郸王王郎的兵变,刘秀等人仓皇逃命??后来,一班人马实在饿坏了,设计到王郎的驿站里,以王郎使者的名义骗顿饱饭。驿站的官吏看着狼吞虎咽的刘秀等人,发生了怀疑。为了试探,故意重擂大鼓,高喊邯郸王驾到驿站。
这一喊好像晴空霹雳,把个众人惊得目瞪口呆。刘秀也惊站起来。但他想,如果真来了,逃是逃不掉的,只能见机行事。于是镇定下来,示意要大家沉住气。他自己慢慢坐下,平静地说:“请邯郸王进入相见。”由于刘秀在关键的时刻保持了镇静,驿站官吏不再怀疑了。
———刘秀处事不惊,不露怯容。
南朝时的宋王刘裕一直想登极称帝取代晋朝。但是,他感到此事自己不便直言,就借召集群臣宴饮之机,装着随便闲聊的样子说:“桓玄阴谋篡位,晋朝的天下眼看就要完了,是我首倡大义,复兴晋室,南征北战,平定四海,大功告成,事业已就。如今我年岁大了,受命九锡,位极人臣,心里感到很不安,我想奉还爵位,告老回京师安度晚年。”诸多朝臣于是一味地称颂他的功德。只有一个大臣叫傅亮,聪明过人,宴会后仔细琢磨出了刘裕的真意,于是立即叩见刘裕,只说了一句话:“臣子觉得应当暂时回京师去一趟。”刘裕一听,也明白了,只是说:“你要几个人相送?”傅亮说:“几十个人也就够了。”傅亮回京师以后,立即逼晋恭帝将皇位禅让给宋王。刘裕得了禅诏,谦恭了一番,于公元420年登基,改国号为宋。
———刘裕包藏野心,不露峥嵘。
刘邦、刘秀、刘裕或可蟹序,但也都是开国皇帝,皆有一时隐忌之术。
欲显而先隐 一步定杀棋
有意地隐藏着自己的意图与才干,这是谄佞之徒常常施展的伎俩。
要记住:谄佞之徒并非愚蠢之辈。为获取私利满足私欲,能费尽千般心机,耍尽万般手腕。未得势时,他们可以卑鄙无耻恬颜事人,也可以状似痴愚蒙骗他人。他们或欲进先退,以巧妙迂回的谄谀之术,得到上司的宠信;或欲显先隐,使对方消除戒心,从而平步青云;或欲取先与,曲心进贡,讨得主子欢心,??诸如此类,都是其采取的花招与诡计,最终凭此达到一己之目的。
有心机的人谄媚上司尽可以施以迂回战术,贝利亚的迅速发迹就在于欲显先隐———得力于前苏联三十年代的“大清洗”。
1924年1月,列宁与世长辞,苏联人民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但此时前格鲁吉亚国民军将军祖格赫利等三人,正在酝酿一次大的暴动。
当时,贝利亚正担任格鲁吉亚秘密行动局局长,他在暴动日期的前两天,抓捕了祖格赫利。其实,贝利亚对这些危险分子还掌握了更多的情况,满可以把他们全抓起来,从避免发生暴动和流血。然而他认为,悄无声息地干不会引人注意,必须有一场凶猛的反共运动,然后再由他平定,这样他就可以成为苏联英雄和整个高加索地区的救星。
祖格赫利的被捕严重刺激了暴动者,这些人决定提前一天行动。
8月24日,反动派暴动军队与苏维埃红军交火,战斗波及第比利斯、苏呼米、库塔伊斯、巴库等城市。战斗的第一个星期里,反动派似乎取得了胜利,但到了 10天之后,红军开始占上风,不到三个星期,暴动便完蛋了。
战俘营里关满了人,贝利亚作为秘密行动局的负责人,决定尽快把他们处置掉,把他们完全彻底地消灭掉。这样,就可以证明自己在斯大林的故乡做出了成绩。他首先下令处决了3名暴动的领头人,然后处置了相当一批反叛者。为此,贝利亚受到了斯大林的表彰,从此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