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25423300000106

第106章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毛诗序》以为是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郑笺等从该说。然而五四以来的学者却未必全接受这一说,他们进而提出了“情诗说”,例如,余冠英《诗经选译》就说“这是一首情诗”,邓荃《诗经国风译注》干脆说其“是一首民间恋诗”。在此,取情诗说。

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这个凄清、静美的故事发生在萧索的秋天,每章的首两句“蒹葭苍苍(萋萋)(采采),白露为霜(未晞)(未已)”以“蒹葭”和“白露”起兴,把我们的视线带入了一片苍苍茫茫的水乡,诗歌意象的载体“蒹葭”和“白露”以一幅蓬勃茂盛却又清冷的姿态映入了读者的眼帘,让我们看到了对伊人痴心不改的守望者。下两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之湄)(之涘)”告诉了我们,诗人苦苦期盼的那位“伊人”在哪?原来是在河水的另一方。但是她真的在河的另一边吗?不尽然,也许诗人肯定就不知道伊人的居住,所以下两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跻)(右)”,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艰险阻碍多。最后在一番艰苦的上下追寻后,“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坻)(沚)”,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可是周围被河水阻隔,还是无法接近。对于诗人的这种写法,陈启源说,“夫说(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可正是可望而不可即,才加深了对伊人的仰慕。“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十分飘渺的,或许站在水中央的伊人形象只是诗人痴迷下心生出的幻觉。

全诗三章八句的重章叠句,生动地描绘了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痴心。三章内容基本相同,起到回环重叠,一咏三叹之效,将诗人对伊人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无奈抒发得更为透彻。而诗中所描述的苍茫、朦胧、凄清、虚静的秋意,令整首诗读起来更加空灵和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