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侵染途径和危害特征:病原细菌一般是从食用菌组织表面上的伤口侵入危害的。这些伤口有的是机械损伤,如采摘子实体时留下的伤口,昆虫咬啮的伤口,线虫钻蛀留下的伤口等。病原细菌一般不穿过寄主细胞,常在胞间组织繁殖。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喷水、雨水滴溅、昆虫媒介、栽培者衣物、手及操作工具、培养料、覆土等进行传播。
3防治方法:防止菇房内湿度过高,特别当气温高时,不要使菇房长期处于高湿状态。经常通风和清扫栽培场脏物、床面,特别注意清除采摘子实体时留下的残蒂,综合防治食用菌害虫。栽培时,培养料用0.2%多菌灵拌料对防治细菌有效。当病害发生严重时,可向菇床表面喷1800倍漂白粉清溶液(清液)。
3、病毒病
病毒是一类无细胞形态的微小生物,在显微镜下放大数万倍才能见到。
受病毒侵染的菌种菌丝生长缓慢、稀疏.颜色变黄,在试管中还可观察到没有菌丝体生长的光秃斑块。栽培过程中受病毒侵染的子实体原基形成迟缓,菌柄细长,菇形矮化,子实体畸形。
病毒病症容易和环境因子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相混淆。应在病因鉴别时注意。
防治方法:预防为主,目前尚无治疗菇类病毒病的药剂。预防措施主要是老菇房、菇场,特别是发现病毒侵染的菇房要彻底清扫、消毒,防止病菇残留组织传播病毒。切断菌种、昆虫、带病孢子传播途径,选育抗病品种。
(二)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
当环境条件中某一因子的质和量的变化超过食用菌所能适应的范围,食用菌的正常生理活动就会受到阻碍甚至遭到破坏而发生病害。这种由于环境条件不良,引起生长发育障碍而非生物范畴的病害,一般称之为非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一般不传染。
1、病因
常见食用菌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有如下九大类:营养物质缺乏;水分失调;高温、高湿;冻害;光照低于或高于耐受值;有害气体或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浓度过高;不适当使用农药等。
2、症状
非侵染性病害常见的症状是畸形。如:
(1)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引起平菇形成柄细长,盖薄小的“钉菇”蘑菇子实体畸形则柄长,盖歪或呈不规则组织团块。
(2)在完全无光的山洞、地下室栽培香菇则不长菇,只长菌丝因为香菇在有散射光下才能形成子实体。
(3)农药使用不当,浓度太高引起不出菇或畸形菇等。非侵染性(生理性)病害的主要特点是在覆土、菌丝体、畸形子实体上没有任何致病生物体,因而不褐变,不腐烂,环境条件适宜时即可恢复正常生长。
3.防治方法
对症预防和治疗,如覆土受农药污染,可试用换土方法治疗,以早换为好。二氧化碳中毒,应加强通风换气等。
三、食用菌虫害
食用菌栽培常受到害虫侵袭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目前已记载的食用菌害虫种类最少有50种以上,能成灾或引起局部减产的种类在15种左右。这些害虫分属于昆虫类、螨类、软体动物类。
(一)昆虫类害虫
危害食用菌的昆虫类害虫主要有眼菌蚊、瘿蚊类、蚤蝇类、果蝇类、跳虫等。
1、眼菌蚊
又名尖眼菌蚊,俗称小黑蚊子,小苍蝇。属双翅目,蚊类昆虫其危害蘑菇、平菇等所有菇类。
(l)形态识别:成虫体小,长2—3毫米,黑色,有典型细长直触角,在菌床上爬得极快。卵圆形,白色透明至乳白色.单生或成堆生,产于低洼潮湿处,有培养料时产在培养料缝隙表面,少数产在菇体上。幼虫细长,白色透明至乳白色,头黑色,骨质化,喜食腐殖质。常危害原基及菇蕾,幼虫也在菌褶内危害。
(2)生活史。
(3)危害症状:幼虫取食菌丝造成菌丝萎缩、退菌,菇蕾枯萎死亡,蛀食子实体,使其布满幼虫,蛀成孔道,发生腐烂或失去商品价值。
(4)防治方法:
(1)培养料在栽培前进行处理。对培养料进行后发酵或用石灰水浸泡,可杀死料中虫卵。对幼虫如在出菇前发生,可用敌敌畏等熏蒸。子实体形成后,可喷洒1:150—200倍液体除虫菊或0.1%的鱼藤精。床面无菇时,用0.2%乐果乳剂。
(2)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在菇房内挂几个黑光灯或普通灯,灯下放一个盆,盆内水中适量加洗衣粉及农药,引诱成虫投入水盆内。诱杀中密闭门窗,防止外边成虫飞入。
(3)菇防进料前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4)保持菇房内、外清洁卫生,门、窗及通风口安装纱窗,防止成虫飞人。
(5)利用药物进行防治。
2.瘿蚁类
别名瘿蝇、小红蛆、菇蝇。属双翅目,瘿蚊科害虫。种类很多,其主要危害蘑菇、平菇、银耳、木耳、香菇等。
(1)形态:成虫体细弱,微小。体长0.9—1.3毫米,翅展1.8—2.3毫米,小蝇状,淡褐色(或黄或茶红色)。幼虫蛆形。初孵幼虫白色,体长0.28—0.30毫米。老熟幼虫米黄色或桔红色,体长2.9毫米左右。
(2)生活史。
(3)危害症状:幼虫在培养料和覆土中繁殖危害,直接取食菌丝及幼小菇蕾,使菌丝衰退,菇蕾死亡。幼虫到子实体上取食菌皮,造成明显的伤痕及斑块。菌柄与菌盖的连接处,菇根上常聚集大量幼虫。子实体因带虫及虫伤.使品质下降。
(4)防治方法:同眼菌蚊的防治方法基本相同。此外,要筛选抗虫性强的菌株;适当控制培养料含水量,保持料面干燥;幼虫耐药较强,敌敌畏、杀灭菊脂正常浓度下不能杀灭,要抓好早期防治。成虫有很强的趋光性,不耐药,很多农药都可杀灭它。
3.蚤蝇类
别名厩蝇、粪蝇、菇蝇。属双翅目蚤蝇科害虫,种类很多,主要危害蘑菇、平菇、银耳、黑木耳等。
(l)形态:成虫小蝇状、体黑色或褐色,卵椭圆形,白色。幼虫蛆形,白色无足,体长约4毫米。成虫喜在长有幼嫩菌丝的培养料上产卵。
(2)危害症状;幼虫常集中在菇蕾附近取食菌丝,引起菌丝衰退而使菇蕾萎缩,主要蛀食子实体,造成子实体变褐色、枯萎、腐烂。长大的子实体常因被钻蛀成孔洞,降低或失去商品价值。蚤绳的大量发生常常招致青霉、木霉的污染。
(3)防治方法:与眼菌蚊防治方法基本一致。
4.果蝇类
属双翅目果蝇科,危害食用菌的主要有食菌大果蝇、布氏果蝇、两点果蝇。其危害蘑菇、平菇、银耳、木耳、毛木耳等所有食用菌。
(1)形态:成虫淡黄色,体长3一4毫米,展翅7—9毫米。成虫具有趋光性,对糖醋液也有趋性。卵椭圆形,白色至淡黄色。幼虫为蛆形。初期白色透明,老熟幼虫体黄色。
(2)危害症状:幼虫取食菌丝,造成菌丝退缩、消失。使培养料呈黑色。蛀食子实体或耳片,造成子实体萎缩、腐烂或使菇内带虫。失去商品性。
(3)防治方法:与眼菌蚊防治方法基本相同。另外,利用果蝇成虫对糖醋液有趋性的特点,可用酒:糖:醋:水=1:2:3:4配成混合液,加几滴敌敌畏,置于灯下诱杀成虫。
5.跳虫
别名烟灰虫。属弹尾目,是小型低等昆虫。本目危害食用菌的主要跳虫有角跳虫、黑扁跳虫、紫跳虫、黑角跳虫和菇疣跳虫。其危害蘑菇、平菇、香菇、草菇、银耳等多种食用菌。
(1)形态:跳虫体柔软无翅,体长1—2毫米,成虫灰色,灰紫色,幼虫白色。成虫常在培养料或子实体上迅速爬行,但通常为跳跃式前进,形态。
(2)危害症状:在20—28℃时大量发生,取食菌丝体,严重时成千成虫聚集于接种穴周围。有的直接取食子实体。跳虫还会携带病原菌及病毒而引起杂菌污染。
(3)防治方法:同眼菌蚊。
跳虫是栽培环境潮湿,卫生条件极差的指示害虫。应以预防为主,改善栽培场所卫生条件,防止栽培场所积水过湿是防治的关键。跳虫不耐高温。“也可用1:1000倍敌敌畏加少量糖蜜诱杀成虫。”
(二)螨类害虫
别名菌虱、红蜘蛛,其属蜘蛛纲,蜱螨目。螨是食用菌栽培中危害极大的一类害虫。螨类的繁殖力极强,个体微小,分散活动时很难发现,当聚集成堆时才能被人们所察觉,已对生产造成危害,使人防不胜防。螨不是昆虫,也不是蜘蛛。几乎所有食用菌的菌种都能受到螨的污染危害。栽培中常严重受害的食用菌有蘑菇、平菇、草菇、香菇、银耳、木耳等。
危害食用菌的螨类种类很多,主要为粉螨、根螨和食酪螨。
(l)形态。
(2)危害症状:螨类大量发生时,成团聚集,吃光菌丝,吃空菌柄、菌盖,菇蕾干缩萎蔫。螨如谷糠布满菇床,造成绝产。
(3)防治方法;螨类主要发生在谷物仓库、饲料间、鸡舍、糠麸、棉籽壳、稻草等中,喜栖温暖、潮湿的环境。在18—30℃条件下,栽培场所湿度大时,最易引起螨类发生。在栽培中。螨类主要通过培养料、菌种或蝇类进入菇房。因此,清洁卫生和预防性杀虫是关键(请参阅眼菌蚊防治方法)。若菇床上出现螨类危害,也可采用药剂防治。发菌期可喷洒50%氧化乐果1000倍液,出菇期可熏杀或毒耳诱杀。
(三)线形动物类害虫—线虫
目前所报导的食用菌线虫,大多数为小杆线虫。被危害的食用菌品种为蘑菇、香菇、草菇、黑木耳、平菇等。
(1)形态:线虫是一种无色的小蠕虫,形体较小,仅1mm左右,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线虫在菇体内繁殖很快,幼虫经2—3天,就发育成熟,并再生幼虫,线虫无处不在。
(2)危害症状:受到小杆线虫侵害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子实体腐烂,形成一股特殊的腥臭味。银耳、木耳受侵害后,耳片呈流鼻涕状,最后消融。
(3)防治方法:清洁卫生,预防性杀虫,做好蚊、蝇、螨类等害虫的防治,保持培养料覆土的适宜湿度。将培养料进行后发酵可杀死休眠阶段的线虫。播种前,菇床喷洒杀线虫药物杀死线虫。
四、药剂使用原则
1、食用菌子实体因完全裸露,出菇期原则上不能使用药剂喷雾,以免子实体被农药污染。在确无它法的情况下,应在采菇后,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防治。
2、禁止使用剧毒、残效期长、具有刺激臭味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其它农药。
3、尽可能采用熏蒸药剂,不直接向料面喷药,减少残毒,避免带农药的菌丝及子实体产生毒害作用。
4、选用药剂时,要先了解农药的性能,防治对象的特性,食用菌对农药的敏感性等。缺少有关资料时,可在小面积内进行试验后再使用。
5、使用药剂中,要注意不同药剂的交替使用,多种药剂的混合使用,防治害虫产生抗药性。
6、要注意保护天敌。
7、要注意影响药效的各种因素,如药剂的配制技术,喷洒技术,害虫的龄期,环境条件中的温、湿度、光照等等。
8、必须注意人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