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切皆有可能
25139400000022

第22章 求异思维(1)

解读求异思维

对于很多人来说,工作和生活只是在平凡、平常、平静中循环往复而已,大家对看惯了、用惯了的一切早已缺乏好奇心,会觉得理应如此,或根本无暇思索。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样,如果有谁突然有一天提出今后凡是成双成对出售的商品都可以改为单只出售,一定会有不少人表示反对或激烈反对,他们会说,这样做只能带来销售成本及服务内容的增加,等等,认为这种想法实在是异想天开、不可理喻。事实上谁也没有规定人只能穿戴同样颜色、同样大小、同一样式的手套、袜子、鞋子、饰物,可是,大多数人觉得还是不要标新立异为好。也许在某些方面这一求同的标尺已经成为我们的潜意识,使我们只有接受那些大家公知的规则。但是,如果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来看待人们的旧习惯,有许多是可以改变、可以打破、可以抛弃的,而突破这些习惯束缚的方法之一,便是主动的使用求异思维。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在现今越来越提倡以人为本的生产、经营、管理理念中,或许一个打破常规、独辟蹊径的想法就会使一个员工取得事业上的辉煌,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新的商机或新的产品。

我们知道,思维作为人脑概括地和间接地反映事物属性和内在联系的特殊功能,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比如,依据思维赖以定向的材料性质,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依据个体发展的阶段水平,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依据人对思维结果产生过程的意识度,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依据思维结果的创新性,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此等等。那么,什么是求异思维呢?

求异思维其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发散思维,它是吉尔福德依据思维进程的方向特征所作的分类。吉尔福德认为,人在解决问题时,思维常常“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式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即在一段时期内不拘一格地朝着多种方向去探寻各种不同的方法、途径及答案,这种呈散射型或分叉型的思维模式就叫做“发散思维”。由于它较少受传统观念束缚,不轻易苟同于一种现成的说法,且往往能因此出现一些奇思异想,所以也称作“求异思维”或“开放式思维”。

求异思维要求我们摆脱正常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在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不受任何原有框架和模式的限制,突破传统的思维惯性,从独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可以说求异就是使“圆变方,纵变横,平面变立体,飞机入水,船上天”。其方法是打破常规,自由想象。求异思维的三大特点是:奇特性——与众不同的思维切入点;超越性——超越现有技术、能力、条件、环境的限制;跳跃性——跨越时间、空间的组合。

日常所说的“出奇制胜”,就是一种求异思维。在战场上以及工业、商业竞争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彩电制造,屏幕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强,按键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高,使用越来越复杂,有厂家及时推出功能减少、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大屏幕电视,结果销售量大增,就是求异思维的结果。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同一条小吃街上,相距不远开着两家小吃店,每天早点经营的都是油条、馄饨、茶鸡蛋、咸菜、米粥等。但是,其中一家的早餐收入很好,而另一家却勉强维持。谁能想到,其中的差异,并不是由于前者的早餐做得比后者好,也不是他们的服务有多周到,其最大的差异,竟然只是对顾客提问方式的不同而已。同样是顾客来就餐,一个店里的服务员会主动问顾客:“您用不用加个鸡蛋?”于是,服务员所传递的信息是可吃可不吃,顾客的回答要么是吃,要么是不吃;而另一个店里的服务员则主动问顾客:“您用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这一毫不显眼的询问竟然起到不小的作用,因为,它所传递的住处是吃一个还是吃两个,结果,在求同心理的支配下,大多数顾客至少都不会说不吃。而收入也就在这种微不足道的细节中拉开了。

其实,求异思维的运用无处不在,比如,可当帽子用的伞,分脚趾的袜子,别出心裁、别有趣味的文化衫,只有两个半轮运动的自行车,冷冻室在下方的冰箱,甚至只在上面打了一只眼的菜刀等,都是求异。

1981年英国王子查尔斯和王妃在伦敦举办耗资10亿英磅的世纪婚典,精明的商家看准这无限商机,于是,大大小小的包装盒上印上了王子和王妃的照片,各类产品上设计、印制了有关此次盛典的纪念图案,报刊杂志也大做宣传广告,趁机大发横财。而这其中最出色的应首推一家经营望远镜的公司。盛典之际,参观者人山人海,当后排的人们正为无法看到王妃风采而着急时,该公司现场出售的“观礼望远镜”顿时成为抢手货,人们蜂拥而上,几车望远镜没用多长时间就被抢购一空。按理说婚礼与望远镜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精明的商人硬是从中找到了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取了丰厚的利润。这就是“求异”带来的成果。

毫无疑问,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因为,从创新学角度看:“当第个人都有相同的想法时,每个人都错了。”我们常常习惯于“人云亦云”,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按照流行的思维定律去思考,走着别人走过的路,干着别人干过的事。要知道卓越本身就是靠创新来推动的。勇于走进“禁区”,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勇为天下先,打破自己的惯性思维,换个角度想问题,尝试“不按常理出牌”,才有可能采撷到丰硕的果实。

异想天开,心随我动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员工的思维都受到上司的严重影响,尤其是求异思维,因为,身为上司者,没有几个能够坦然接受下属的异想天开,他们是不希望自己的下手、下属冒出新思新见来冒犯自己固有的观点和尊严的,更不喜欢下属表现出胜过自己、超过自己的高见和能力。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下属往往被头头视为对自己权力、权威的某种危险和威胁。而在这种企业文化管束下的员工,其求异思维自然也就受到了压抑。

幸运的是,如今的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已经看到了员工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大都鼓励员工的奇思妙想,并致力于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在这种形势下,员工的求异思维得以释放。

其实,相对于企业界来说,科学界对求异思维的认识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世界著名科学家图灵早先曾因提出“机器也能思维”的观点,而遭到许多人的嘲讽和打击,被斥之为臆想邪说,认为是“异想天开”。然而,仅仅过了半个世纪,机器人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就连普通老百姓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而今天,有谁还会嘲讽图灵是疯子呢?又有谁会否认“异想天开”的科学张力呢?

一位科学家说得好:“没有‘异想天开’,就没有科学发明和创造,就没有社会文明和发展。”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异想天开”仍被一些人嘲讽为脱离实际、想入非非、好高骛远等等。这些世俗偏见,往往从许多方面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致使许多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胎死腹中或是半路夭折。

实际上,“异想天开”是一种独辟蹊径的求异思维,但凡拥有这一思维的人,大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种人具有“意外”的想象力。异想天开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或因受到外界的某种刺激,或因对某种事物产生联想,或因对其他思维触类旁通,从而产生的一种新思想、新观念、新形象。这种超常的想象力对于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所说:“超出人们寻常思维习惯的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一家莲藕栽培基地,工人们正站在污泥中,弯腰撅腚,挥舞着大耙子吃力地挖着莲藕。突然,一个工人由于用力过猛,不留神崩出了一个响屁。周围的人哄笑一阵,拿他打趣说:“你老兄这么能放,干嘛不冲着水底放它几个,也省得我们在这儿累得连腰都升不直了。”

这话本来是开心取乐,荒唐至极,可是有一个工人听后真动了心思,于是“异想天开”,从中“解”出了挖藕的新思路:用气压来挖藕。而且,他说干就干,开始了气压挖藕的试验。起初,他用普通的鼓风机联接管道通向池底,发现光冒气泡,什么也没有出来。于是,他又把压缩空气改为高压水枪,结果发现效果甚佳。这种“高压水采藕法”不仅速度快,挖出的藕白嫩干净,而且避免了用耙子挖藕时对藕的损伤,大提高了采藕的效率,很快就在全社会得到了推广。

对于那些不懂得求异思维重要性的人来说,异想天开者的某些想法甚至会荒唐至极,但是,当有朝一日这些想法变成现实的时候,他们就不能不佩服异想天开者的超前意识了。别出心裁有创新者,就是善于以荒唐作“垫脚石”去捕捉灵感,或能将荒唐形象转化为某种“荒唐型产品”或服务。

有家化学公司的一名年轻人提议说:“在油漆中加入火药如何?”听到的人莫不大昨一惊。在油漆中混入火药,用爆炸的办法清除残留油漆,可谁敢在火药四伏的场地作业呢?这真是个荒唐的主意。然而,一位工程师却从中悟出了刮掉油漆的新创意。他设想在油漆中加入一种添加剂,油漆新刷在墙上时,这种添加剂并不发生化学反应,在需要去掉油漆时,再涂上另一种溶剂,添加剂与溶剂发生化学反应引起微爆炸,使残留的旧油漆自动剥落。结果,这家公司按此思路研制出了这种性能特别的油漆。

生活中,常见有一些较浅的河滩上没有桥,但河中放了许多大石头,行人可踩石头过河,这种石头叫垫脚石。在创造性思考中,那些荒唐的想法往往现河上的垫脚石一样,“踩”着它,就可以越过思维的河,找到有价值的设想。一个卓越的员工,也应该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寻找自己的“垫脚石”,让我们的思维随心而动。

思维领域的“异类”,创新世界的“超人”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最适合用求异思维对待的事情,莫过于认识自己的个性。就像那句众所周知的哲理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也是惟一的,相对于别人来说,你的思想、行为都是与众不同的,而你所要做的,就是保持自我,拥有自己的个性。

有一个女孩,她因为长得胖乎乎的,所以从小就极为敏感羞怯,而且,她那个非常古板的母亲,因此,她不能像别的女孩子那样穿漂亮的衣服,而是永远穿着肥大的衣服。正因为如此,她从不参加任何聚会,也没有什么值得开心的事。上学后,她也不参加同学们的任何活动,甚至运动项目也不加入。在她的内心里,常常因为自己长得跟别人“不一样”而感到苦恼。

长大后,她嫁了一位比她大几岁的先生。可是,成家后的她,仍然无法改变自己。她丈夫的家是一个稳重而自信的家庭,所以,她每天所看到的都是自信的面孔。她也曾想过要像他们那样,但就是做不到。她努力模仿他们,也总是不能如愿。她丈夫也几次尝试帮她突破自己,却总是适得其反,她越来越紧张易怒,害怕见到任何朋友,甚至一听到门铃声都会惊谎!后来她是彻底地失败了。她害怕丈夫有一天会发现真相,所以每次在公共场合,她都尽量显得开心,甚至装得过了头。最后,她竟然想到了自杀。

但是,她最终并没有自杀,而是很好地活了下来,活出了自信和快乐。

那是有一天,她的婆婆和她谈到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经验,婆婆说:“不论遇到什么事,我都坚持让他们保持自我本色……”“保持自我本色!”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像闪电一样划过她的心头,她再也无法平静了。她发现自己所有的不幸都源于她把自己套人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模式中去了。

就是从那一刻起,她完全变了一个人!她开始保持自我本色,追求自己的个性。她首先研究自己的个性,认清自己,并找出自己的优点。她开始学会怎样配色与选择衣服样式,以穿出自己的品味。她也开始主动结交朋友,并加入了一个团体——虽然那只是一个小团体。在一次联欢活动中,朋友们请她主持节目,她真的大吃一惊,可她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走到了台上。在以后的每次活动中,她都要求自己比上次更出色。结果,她越来越快乐——尽管这是一段相当漫长的过程。

一个拥有个性,而且为自己的个性骄傲的人,不论他走到那里,总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干工作也是一样,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办事风格,只要是最终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就是一个卓越的员工,至于他们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根本不成问题。

不过,现实中,有一些人总是缺乏自信,从而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效率。“这件事我肯定干不好!”“不知道主管当年是怎么干的,但是,看他那么精明能干,我哪能跟他相比呢?”在这种思维的支配下,他们干起工作来就会失去主见,没有别人在一边指导就感到手足无措。这种员工,没有自己的做事风格。

好莱坞著名导演山姆·伍德曾说,最令他头痛的事,是帮助年轻演员克服模仿他人的问题。山姆·伍德说那些不成熟的年轻演员们,只想成为二流的拉娜·特勒斯或三流的克拉克·盖博,“观众已经尝过那种味道了,他们现在需要点新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