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系统思维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有句名言:“钉钉子不能光一个钉子钉到底,每个钉子都要敲几下,不能光补一个短板。”他的这种思维方式,即是系统思考、统观全局的思维模式。
系统思维方法的创立者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其利用的领域从自然科学的研究,推广到社会人文学科的研究。所谓“系统”,也就是“相互关联的元素的集合”。系统思维,也就是要求人们必须把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成是一个完整的、有机关联的系统,并辩证地对待其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环境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求达到对问题做出最佳处理的一种思维方式。由此可见,运用系统思维,可以让工作更趋细致,思路更加缜密。
一般来说,系统思维有三个基本观点,即:整体性观点——把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或把握;结构有序性观点——各要素所的排列结构是井然有序的,系统的联系和关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动态性观点——系统是由各要素组成的,而这些要素处于变动的状态,所以系统是不断演化的,系统存在于过程之中。
一个卓越的员工,不仅需要想象力,也需要系统思维,系统思维能为想象力开拓出广阔的驰骋空间。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那么他一刻也离不开系统思维。如果说一个人的想象力与其先天素质密不可分的话,那么,其系统思维则主要靠后天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形成。
要想在工作中灵活机动地运用“系统思维”,员工的行为必须符合以下三条行为准则:
一、协同准则:目标与达到目标的措施相协同。
相信每一个员工都听过“南辕北辙”和“缘木求鱼”的寓言故事,它们就是专门用于讽刺那种在工作时所采用的措施与其要达到的目标不匹配的行为模式。行为是由思维决定的,因此,具有这种行为方式的人,其思维也是杂乱无章的,它不符合系统思维结构的有序性观点,所以与系统思维格格不入。
从表面上看,协同准则的表述通俗易懂,相信也有很多人对“南辕北辙”和“缘木求鱼”的行为不屑一顾,可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这种所采取的措施与想达到的目标相悖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生意人办公司谁不想挣钱?谁不想赢利?谁不想让自己的公司发展壮大?可是,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许多公司诞生,同时也有许多公司倒闭;同理,每天都有许多生意人赢利,同时也有更多的生意人亏本,其中也有不少破产者。为什么?究其根源,我们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有许多生意人在经营过程中采取了措施与目标相悖的行为模式。因此,协同准则作为系统思维的一条准则,值得每一位员工去付诸实施。
二、有序准则:拟订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
协同准则要求人的行为要符合逻辑,思维不能自相矛盾,而要井然有序。但这是达到目标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协同准则仅回答了“应该干什么”的问题,而没有回答“具体怎么办”的问题,而“程序准则”就能回答“怎样把措施和目标统一起来”的问题。为此,在实际工作中,员工一定要紧紧抓住以下四条:
其一,首先要弄清工作任务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并将目标分解,建立自己的目标体系,使目标体系中的每一个子目标都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对于一个从事商业活动的员工来说,“赢利”就是他们的最终目标,但这仅是个宏观目标,它不具有可操作性,必须将其分解成一个目标体系,使得该体系中的每一个子目标都能让自己理解,从而在运作实践中可以指导自己的每一个行动。不少员工想“赢利”结果反而“亏本”,往往正是由于没有把“赢利”这个宏观目标分解成易于操作的子目标,从而让自己具有一个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
其二,整理出要达到各级子目标所涉及到的诸要素,将其按照时间序列构造成符合逻辑的工作环节,并拟定出完成每一个工作环节所必须达到的工作标准。
其三,用图示的方式设计并描绘出这些工作环节之间的纵横联系。
其四,建立达到目标体系中各个子目标的信息模型,即在电脑上绘制出“工作计划网络图”。该图可以有效的将“计划调度”、“质量控制”和“资金管理”统一起来。
三、闭环准则:实行闭环控制。
闭环准则是在执行有序准则时必须同时执行的一条准则,因为以“工作计划网络图”的形式出现的“达标信息模型”描述的是一个过程,而这种描述又是建立在员工凭借以往经验对达标过程所做出的预测的基础之上的;只要是预测,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实际情况也正是这样,达到目标的过程总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过程,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和随机因素的干扰,所以适时、适当地变动工作程序中的某些环节或标准都是难免的,有时还要调整某些子程序。因此,要使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能适应外界的变化,克服工作进程偏离达标轨道的倾向,使达标过程向着总目标的方向前进,进行控制是必需的。我们知道,控制是通过反馈信息的实时传递来实现的,因此,依据“有序准则”设计的“工作计划网络图”必须是一个信息双向流通的反馈控制系统模型,即闭环控制系统模型。
当然,对于一个员工来说,上述行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除了一些大型项目之外,没有必要事事绘制“工作计划网络图”,但在处理日常事务之时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你的工作目标是什么?它可以分解成哪些子目标?(干什么?)
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以达到这些目标?(怎么办?)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你将如何应对它们?(应变对策?)
万一达不到目标怎么办?(后备方案?)
总之,一个员工要想实现卓越,就必须学会在工作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要素到整体,就像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总指挥韦伯所指出的:在今天的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不是通过综合而创造的。如果你能发挥系统思维的能动性,你一定可以乘上思维的阿波罗号,像登月一样登上你职业生涯中的巅峰。
举一反三,领悟联想真谛
系统思维要求员工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把握住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传递,这是由系统思维的开放性决定的。基于此种原因,员工在解决自身所遇到的问题时,就十分有必要同时关注发生在周围的一切,积极寻找机会,并注意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从其他事情所反映出的问题中寻找解决自身问题的办法。
众所周知,医生在诊断疾病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一种方法——叩诊,而叩诊的发明,正是运用了系统思维的结果。叩诊的发明者是一位叫奥斯布鲁格的奥地利医生,他父亲是个酒商,所以,奥斯布鲁格经常到父亲的酒库中帮忙。他发现,父亲经常用手敲打装酒的木桶,然后根据敲打所发出的声音来判断桶里有多少酒,是满桶还是空桶。奥斯布鲁格当时正为不能有效检查病人腹腔中的病变而犯愁,所以,当他再一次看到用手指敲打木桶时,不禁大受启发:人的胸腔腹腔不也像只桶吗?既然父亲敲敲酒桶能知道酒的多少,那么,医生敲敲病人的胸腔腹腔并细心听听,不就可以由声音判明他的病情了吗?就这样,奥斯布鲁格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钻研和总结,终于发明了著名的诊病方法——叩诊。
由此可见,系统思维实际上能给一个人以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而这也正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也可以看出,由此及彼离不开联想,联想是创造性思考快车道上的常用思维方式,它在创造性思考中具有开拓思路和启迪思维的引导作用。借助联想,人们可以突破感官的时空限制,扩大感知认识领域,把以前认识过的事物与所要创造的新事物相联系,使认识变得更加丰富。如果没有联想,人们只能就事论事,见一思一,认识范围十分有限。
有一个爱好钓鱼的商人,经常到离家不远的纽芬兰海岸去垂钓,那里有世界上著名的纽芬兰渔场,是垂钓爱好者的乐园。有一年冬天,这个商人一大早就来到了纽芬兰海岸。天气很冷,寒风夹着雪花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商人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在结冰的海上凿了个洞,然后他坐下来,点上一支烟,开始钓鱼。不过,此刻,他心里想的却不是钓鱼,而是连日来一直困扰他的一件事:钓上来的鱼一放在冰上,很快就冻得硬梆梆了,这种冻鱼只要其身上的冰不融化,过个三五日也不会变味,味道还像鲜鱼一样鲜美,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冰冻能对食物起到保护作用?如果把其他食物也冻起来,是不是也能一直保持新鲜呢?商人的思路渐渐开扩起来,一个想法在他的大脑中慢慢形成了。
经过反复试验之后,他发现,牛肉和蔬菜冻得结了冰,果然也能够保鲜。后来,他又发现所有的食品冷冻后的味道和保鲜度跟冷冻的速度和方法有关。精明而善于思考的商人于是打算研制一台能使食物快速冷冻的机器。
在经过了又一番反复试验、分析和总结之后,商人终于成功地掌握了这种技术,并立即向国家专利局为他的食品冷冻法申请了专利权。接着,他向外界宣称,他将转让这一技术。对于这样一种具有极大潜力和发展前途的新技术,一些大公司当然不会轻易错过,它们纷纷前来抢购商人的专利,并且相互哄抬竞价,最终美国通用食品公司以3000万美元的高价购得了该项专利权。
这就是联想的力量,当它产生了作用的时候,也许并没有多么神秘,而且,联想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本能,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联想获得创造性成果,取得卓越的成就。
一个员工,如果要使联想成为创造性思维中具有变革性质的要素,必须具有对同一事物建立起普通人所想不出或想不到的联系的才能,并能形成新概念。大量的实践证明,为了提高联想能力,首先必须克服习惯思维的束缚,时刻留意每个新创意;同时,还应当注意培养广泛的兴趣,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就像美国学者泰勒所说:“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一个卓越的员工,无疑是一个思维活跃的人;而一个思维活跃的人,无疑又是一个富于联想的人。举一反三,时时留意生活和工作中创意,用知识武装自己,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卓越的员工。
充电:一次投资,终身受用
系统性思维强调所有的事物之间都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在分析事物时一定要进行全局思考,要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
在员工成长的过程中,学习无疑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在知本时代,会学习己成为一项安身立命的法宝。如今的员工所面临的,是一个职业流动空前频繁的时代,事实表明,单一技能型的“专才”面临的就业和生存压力更大一些,而且,未来的工作不是要让你“干什么”,而是看你“想干什么”、“能够干什么”,如果只局限于某一专业,而不能系统思考未来的社会需要,即使越钻越深,其所能选择的道路也只能越钻越窄。同时,用系统思维来考虑,如果所有的人都成为“通才”,那么,也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因为单一型的组织状态从来就没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社会需要专门人才,也需要通用人才。员工是要选择成为“专才”还是“通才”,最终需要根据个人的才能以及客观的素质来决定,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选择问题。
但是,毋庸置疑,21世纪需要更多的“通才”。专才是工业革命以来经济体系分工日益精密的结果。但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世界普遍出现了一股淡化专业的潮流。这主要是由于各门学科相互交叉,互相渗透,边缘学科兴盛繁荣,许多成果是边缘学科取得的。与这种趋势相适应,未来的知识经济将愈加需要能够“鸟瞰”而非“虫瞰”的通才型人才。
社会学家一致认为,大学本科教育的专门化已经成为教育的各种缺陷的来源。当雇主们确实需要有多方面专业知识的毕业生时,如今大学所培养出的却是专门人才。而几乎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认为,现在的工作岗位需要那些有非常敏锐的思维判断能力和善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他们可以在工作中受到专门训练。有鉴于此,员工的思维也应该有所转变,在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学习的时候,应该懂得“放长线,钓大鱼”,只有多学本领才能在竞争中生存的道理。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所有的企业都可谓求贤若渴,但此时市场需要的并非只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外资公司拟招聘一批业务员,其对应聘者的要求除了学历及外貌上外,也十分看重口才,而且,仅具备这些还远远不够,应聘者还需要具备一系列别的要求。相信大多数员工者能够发现,在同一个职位的竞争下,仅有“一技之长”者往往会被拒之门外,如业务员的聘用除了要求应聘者有一定的业务知识外,聘用公司还考察应聘者的工作经验是否丰富、对市场变化的感觉是否灵敏等等,有时除了要会讲流利的普通话和简单英语外,还要求应聘者熟悉该公司在某个区域被群众接受的程度或是会讲当地方言等等。如此一来,那些只有“一技之长”的应聘者,就只能在掌握多种技能的人面前甘拜下风。而如果连企业的大门都进不了,又何谈发展和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