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课堂1:养育女孩
2512900000018

第18章 引导并帮助女孩自由快乐地学习(1)

学习是女孩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知识能让女孩变得更加美丽,更有气质。但是如何能让女孩在快乐中学习,就需要父母的耐心施教了。如何能让女孩在娱乐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不让学习变成女孩的一种负担,是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重视的问题,父母要引导女孩自由快乐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才能真正地从中获取知识。

丰富的语言是上天对女孩的宠爱

女孩子似乎生来就具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她们总是能用自己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好地与别人沟通,相对于男孩子的“笨嘴拙舌”,她们总显得那样的冰雪聪明,蕙质兰心。或许语言,本就是上天赋予女孩子一笔特殊的财富。

但是,这并非说所有的女孩子生来就具备一流的口才,由于生理构造的不同,决定着女孩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强于男孩,但是,这种准确地表达自我、与人沟通的能力还是需要后天的培养。

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文化修养、家庭藏书情况、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兴趣等等,都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成员如果说话粗俗、词汇贫乏,必然会从负面影响孩子。特别是和孩子接触最多的父母,一定要注意提高文化素养,注意语言美,使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典型。家长与孩子说话时,要特别注意讲究说话的艺术,为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孩子说话时要比较慢,口齿清楚,语调温和亲切。不可用严厉的语调对孩子说话,也不要恐吓或者在他面前讲别人的坏话。家长对孩子说话,要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少用消极的、禁止性语言;多用提问的方式,少用命令的方式。语言对孩子的行为有强化作用,对好的行为,父母要多讲、多鼓励。对不好的行为,要尽量避免去强化它,最好是少议论,或是从其他角度,从积极方面去讲。

俗语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可以成事,也可以败事。电话、呼机、手机这些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普及后,人们逐渐摆脱了纸笔的束缚,而语言这门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可塑造的。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对他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不做孩子的代言人

要想让孩子能够毫无障碍地表达自己,不要做孩子的代言人,当他们想说什么但找不到合适的词时,请不要马上直接替他们说出来,应引导他们学习和使用新词,一旦他们掌握了新词,要及时地鼓励他。

2.多给孩子表达自我的机会

家长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周围生活的人和物,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孩子提供说话的材料,培养孩子口语表达的能力。如:节假日带孩子去公园玩,然后让孩子讲述在公园里看到了什么等。

3.让孩子多读、多看、多背,促进语言发展

课本中大量的文章都是语言优美、逻辑性强、句子精练的好文章,因此,朗读课文、诗歌,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下来,使一些名言警句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中,就可为孩子的语言发展和口头表达能力打下基础。

4.融入自然

要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散步,参观都是很好的方式。家附近,动物园,植物园,随孩子任意漫游。给孩子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当他在这种完全不一样的体验中感受到乐趣时,自然也就产生了表达的意愿。

孩子天生性情各异,有的能说会道,有的沉默寡言。对于不爱说话的孩子首先应找出其原因,然后再加以引导。家庭的熏陶对孩子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谈吐,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育女心经

语言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对女孩来说,学习语言能让她与外界建立更多的关系,透过语言的表达,让别人了解她的需求,也让父母在孩子成长当中得到许多欣喜与感动。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孩子今后将成为一个懂得情绪、懂得表达自己,更好与人沟通、更懂得生活的人。

引导她正确地看书

饱读诗书,能让女孩子看上去气质更加出众典雅,让你的小公主在长大之后变得更加谈吐不凡,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变得更加出众。但事实上,对很多孩子来说,读书,似乎成了一项任务。其实,爱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不论男女,如何能让自己的女孩变成一个爱看书、看好书的女孩,还需要作家长的从小引导,只因孩子正确地看书。

让孩子爱上看书,关键是要让孩子从书中享受到快乐,如果孩子看书看得笑出声来,从书中体会到比电视机和电脑更多的乐趣,孩子又怎能不爱看书?对于做父母的来说,教孩子看书就像教他们刷牙一样,一般孩子从小都不爱刷牙,但是刷牙有益身体健康,所以必须持之以恒,才能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同样,不是每个孩子都天生爱看书,所以家长们也必须持之以恒,激励和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看”从“听”开始

让孩子爱上看书,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从听故事练起。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就给她念儿歌、童谣。家长自己要带头读书,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每天睡前都养成陪孩子看书、给孩子讲故事的习惯,如果孩子不愿意读书,家长可以大声地读给孩子听。即使孩子在一旁玩,但只要你的故事足够有趣,孩子迟早是会被故事吸引。

2.榜样的作用

父母的榜样、熏陶作用很重要,伙伴的相互影响也能很好地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所以,要想每样出一个充满书香气的小公主,首先父母就要从心里爱看书,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书香萦绕的家庭氛围里,孩子想不看书都难。

3.有选择性地看书

在帮孩子挑选图书的时候,家长也要注意挑选适合孩子年龄看的图书,最好是图文并茂的,这样可以丰富孩子头脑中的表象,对孩子今后创造力的发展有好处。同时,书尽量不要选太厚的,最好一本书里只有一两个故事,这样孩子很快能读完一本,内心就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另外,一本书里孩子不认识的生字尽量不要太多,这样孩子读起来才不会太费神费力,才会乐意读下去。

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学会看书、知道看什么样的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请,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孩子和父母共同的坚持,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才能培养出一个满腹诗书、气质高贵的公主。

育女心经

培养孩子从小做一个爱看书的孩子,不仅对孩子将来的学业有所帮助,更能在她以后的工作中给她启迪。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要让孩子等到需要看书的时候才想起书的重要性。正像一位名人所说的“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所以,人不可一日不吃饭,更不可一日不读书。

寓教于乐,让女孩在故事和游戏中成长

提起家庭教育,人们往往会自然联想到“严肃”二字,而作为家长,更是一副“严父”面孔。中国人一向认定“慈母多败儿”,这是我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一种传统教育习惯的积淀了,所以,人们更信奉“严师出高徒,棍棒之下出人才”的教育理念。

其实,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同样能够帮助孩子树立劳逸结合、勤学苦练、以苦为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孩子幽默、乐观向上的精神,通过轻松快乐最终达到孩子乐于学习、健康成长的目的。

卡尔·威特先生是德国一个小村庄的牧师,他因为对儿子小卡尔杰出的早期教育而享有盛名。小卡尔出生时就先天不足,婴儿期反应迟钝,被邻居们认为是“白痴”。但是,就是人们口中的这个“小白痴”,14岁时,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小卡尔的父亲。

当小卡尔还在幼年期,刚学会简单的26个字母后,他便教给小卡尔乐谱的读法,并通过游戏来吸引他的兴趣。他和小卡尔捉迷藏,在屋里把东西藏起来让小卡尔找,他利用钢琴使游戏和音乐学习联结起来:当小卡尔一走近藏东西的地方时,他就渐渐弹出低音,若是走远了,就渐渐弹出高音。孩子如果不注意声音的高低,就很难找到藏起来的东西。这一方法不仅训练了孩子的听力,而且使他对音阶很敏感。

为了使儿子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他还经常同儿子做模仿商店买卖情境的游戏。所卖的物品有用长短计算的,也有用数量计算的,还有用份量计算的,价格是按照实际的价格,钱也是真正的货币。他和妻子常常到儿子开办的“商店”买各种物品,用货币交付,儿子也按价格表进行运算,并找给他们零钱。就这样,他的儿子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的教学就像流水一样,从算术开始一直到顺利地学会了代数、几何。小卡尔不仅对数学有兴趣,简直爱上了这门学科。

卡尔先生成功育儿的经验无疑是值得所有父母学习的。尤其是对于生性胆小的女孩子,她们讨厌枯燥的算术,总是无法集中精力做完一道数学题,每每考试,糟糕的数学成绩总是让父母为之头疼。而小卡尔的例子无疑给了许多父母以启迪,其实,学习,同样可以很轻松,完全不用父母板起面孔,以家长的威严去逼迫孩子学习。

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有玩的权利和发展的阶段性,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有修养的家长的自觉行动。幼儿教师缪里尔·玛格丽奥斯认为,让孩子建立自尊越早越好。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既可以做到寓教于玩中,又可以消除学习中对孩子的压力,使孩子不会因学习而感到精神紧张。使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对玩有兴趣,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乐中培养孩子的智能,使孩子轻松掌握知识,才是家长教育孩子的真谛。父母应该支持和鼓励孩子玩耍,就能使孩子学得较多的东西。不要逼迫性地强制他去学习,不要把学习变成孩子的一种负担。在玩乐中学习,在故事中让孩子体会百味人生,了解世界,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更懂得活学活用,更好地利用自己所学,解决自己在学习工作中的困难,而不仅仅是一个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

育女心经

家长不应该强迫孩子学习,而是让她主动产生学习的欲望,当家长试图把学习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能让孩子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孩子也就会慢慢爱上学习了。

重视女孩想象力的培养

每一个孩子都是想象大师,对于天真烂漫的女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但是这想象力并不是天生就有,也需要父母的后天培养,同时要注意保护孩子层出不穷的想象力,不要把孩子的想象力扼杀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