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在京师读书至18岁,于天顺八年(1464年)高中二甲传胪(二甲第一名),选为庶吉士。散馆后,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成化十年(1474年),升侍讲兼詹事府左庶子。十九年,升侍讲学士。编修、侍讲、侍讲学士分别是正七品、正六品、从五品官,十九年中,品秩只升三级。初期升迁缓慢和地位显贵,是明代翰林院官的两个特点。幸运的是,李东阳升侍讲学士后的第二年,被选为东宫讲官,给皇储讲授功课,就如同在皇上身边一样,是进身的绝佳机会。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底,李东阳之父李淳病故,他依制守孝。一年以后,即弘治元年(1488年)闰正月,为修实录,吏部题奏,将在京的纂修誊录官员移文行取。李东阳上奏折道:“右股及足为寒湿所侵,走路都很困难,不方便骑马,需要在家暂行调理。”先不说有病与否,这道奏疏,终于使他争取到了三年守丧。也许这正是他的目的所在。弘治二年(1489年),李东阳被起用,任左庶子兼侍讲学士。弘治四年(1491年),由于参与修改《宪宗实录》,官升至太常寺少卿,掌管翰林院事。这时,他的官品和实际地位有了实质性的提升。
弘治五年(1492年)至六年,全国旱灾严重。大臣们应诏进言,其中,李东阳的《应诏陈言奏》别具一格。他引用《孟子》中的十条语录,即“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诗》云:‘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在农时,谷物可享用不尽。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到山林中砍伐,有用不完的林木”,“仁政必自经界始”,“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君行仁政,民众都爱戴他,直到他死”,“省刑罚”,“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并“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一一列举和说明。
在他的这份奏疏中,虽然也有冠冕堂皇的话,但是也提出了不少尖锐的问题。如有关成化朝时盛行、弘治朝以来欲革未革的斋醮:“若斋醮之事,诳诞尤多,累月经时,幸亏一中。偶然获得即为赏赐……请断自今日,凡事关祈祷,上涉及天,以经咒干赏赉者,并加斥绝,永不为太平圣治之累。”
关于农林渔业的萧条:“如今天下百姓穷苦,经济萧条已到了极限,始以三者言之:山东各地,盛产谷麦的地方,草根树皮已被吃光,开始吃人肉;盛产鱼类的荆沔各地,水已干枯,鱼也没有了;易州诸处,柴炭所需,林木已空,已波及关外一二百里。其他赋税也都类似。天下之地,无一处而不贫;万物之利,无一物而不尽。”
关于兼并问题:“臣私下里所见之处,奸民恶党,以献给君主为由霸占空地,有权有势的官宦之家,则向朝廷要地,而得数百顷。得请之后,设立标界,发掘坟墓,包罗村落,缠绵数月;诉讼之牒,冤号之声,震动远迩。每年都有群众聚集在一起将内使杀死。民心既失,国体又亏,上下之间,两无所益。”
关于滥用刑罚:“在外诸司或倚法立威,答杖之刑常常将人打死,之后旁引医证,纵令事觉,不过以公还职。于是棰人重者为能吏,杀人多者为好官,这样恶性循环,愈演愈烈。夫梃之与刃,刃之与政,其杀皆同。以极轻之刑,置之不可更生之地,伤天地之和,坏国家之法,没有什么比之更为严重的了。”
关于官僚之间挟私相攻:“乃有或经考核,或经按问,或经参驳,或经纠劾,肆诋毁之辞,为报复之计。这种习惯渐渐成风。况其所奏,多涉诬罔,上烦圣听,下骗物情,非圣世所宜有也。”
在李东阳议政的文字中,这是一份具有代表性的奏疏,他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他的这一番言论受到孝宗的赞赏。恰逢首辅徐溥等人上书说诏敕的起草太繁杂,应该有人专门从事这项工作。李东阳自然成为最佳人选。弘治七年(1494年),李东阳升为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专门负责诰敕,虽还没有进入内阁,却已跻身于上层官僚的行列。从此,朝廷重要文件的草拟,都出自他的手笔。
次年,李东阳以本官直文渊阁参赞机务。当时已在内阁的有刘健和徐溥,和他一起拜为阁臣的还有当朝名臣谢迁。几年之后,徐溥因眼病告老还乡,在内阁有刘、李、谢三人,李东阳为次辅。这是继“三杨”之后,内阁威望再度提高的一个时期。他们三人各有特长,当时流传:“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弘治年间的着名部院大臣,如吏部尚书倪岳、兵部尚书刘大夏等都是天顺八年进士。李东阳为人较平和,因此他与朝中大臣的关系更为密切。
弘治十一年(1498年)李东阳升任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他借清宁宫发生的灾难,批驳一些流行言论:“或以天道茫昧,变不足畏,此乃慢天之说;或以天下太平,患不足虑,此乃误国之言;或以斋醮祈祷为弭灾,此乃邪妄之术;或以纵囚释罪为修德,此乃姑息之谋。”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他对舆论的重视和敏感。
弘治十二年(1499年)为会试之年,四十年前的两位神童——李东阳、程敏政同为主考。这本来于盛世之年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谁知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人检举程敏政泄题。李东阳受命重新校阅试卷时,采取息事宁人的办法,但言官不肯罢休,直到程敏政辞职。既不能力辩同僚之诬,也不肯落井下石,大概就是李东阳做事的风格。
李东阳的另一份重要的疏章写于弘治十七年(1504年)。因曲阜庙重建,他奉命前往祀祭。在路上,他看到“天津一路,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挽舟者无完衣,荷锄者有菜色”。他听说“江南、浙东流亡载道,军伍空虚,户口消耗,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人们纷纷在议论国家将亡。而李东阳认为,最严重的问题是:“闾阎之情,郡县不得而知也。郡县之情,庙堂不得而知也。庙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中央与地方隔绝的弊端是很难消除的。孝宗称赞他“所言词恳切,体现出忧国之心”。
名家回眸
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曾这样说:“李东阳不光是诗人,书法家,也是一个政治家,他在朝为官期间为人平和,兢兢业业,有忧国忧民之心。”
明代杰出书画家沈周
沈周,字启南,初号玉田,后改石田,晚号白石翁,别号竹居主人,长洲相城人。生于宣德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27年12月10日)。他出生于书香门第,父、祖二人都淡泊名利,隐于山水间写诗作画,尤好收藏珍稀图书。沈周少年时向伯父、父亲习画,又向同县人陈宽学习经书诗文,敏而好学,才智不凡。15岁时游南京,写百韵诗。巡抚崔恭十分赞赏他,以《凤凰台赋》为题,考查沈周的才学,而他运笔如有神,辞采绚丽,令崔恭惊诧万分,视为万古奇才,称赞他是今日王勃。沈周回乡后,学习更加努力。成年后,几乎无书不知。他作诗效仿李贺等晚唐诸家,立志语不惊人死不休;绘画多作小幅,尤以山水画见长。沈周受家庭影响,决心效法父祖,游艺丹青,洒翰诗赋,寄趣林泉,与世无争地度过一生。
景泰四年(1453年),苏州太守王浒赏识沈周的学识,乃推荐他取仕作官。
沈周用《易经》占卦,得“遁”之九五,爻辞是“嘉遁贞吉”。于是他决定隐居在外,拒不做官,并谢绝荐举。在苏州城外,购买房屋取其清静,以避世俗喧嚣,屋外假山亭阁,竹林水池,仿佛自然天成;房内图文陈列,典籍井然,窗明几净,可安心创作诗文书画。
沈周很少进城,在家潜心创作。他为人宽厚恤贫,孝悌好客,胸襟磊落;冷眼看待黑暗的政治,漠视奸诈的社会;他视富贵为浮云,心胸坦荡,追求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放任个性,其人“仙风逸骨,鹤发童颜,宛若仙翁在世”。
中年的沈周改学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诸家诗文,如山间流水,行于该行,止于可止,胸中臆想,浑然天成,返璞归真。如《写怀寄僧》云:“虚壁疏灯一穗红,闲阶随处乱鸣虫。明河有影微云外,清露无声万木中。泽国苍茫秋水满,居民流落野烟空。不知谁解抛忧患,独对青山忆赞公。”形符于物,情致高雅,纯雅无邪,文风清新。又如《从军行》云:“马上黄沙拂面行,汉家何日不劳兵。匈奴久自忘甥舅,仆射今谁托父兄。云暗旌旗婆勒渡,月明刁斗受降城。
左贤早待长绳缚,莫遣论功白发生。”此诗句则悲愤苍老,抑扬顿挫,大似陆游之词,充满伤国忧民之情。
沈周最为格高调雅、闻名远近的是题画诗,有“钓竿七尺玉,夕阳千叠山;山客恰好晚,正及鸟飞还”,“草亭跨水沧浪间,翠云零落雨痕干。如今剩写江南意,一带青山隔岸看”等,诗中淡然蕴趣,朴素又颇具浪漫情思,附之于画,意境顿生。他的绘画初学董源、李成、巨然等名家,中年以后乃学黄公望、倪瓒等人。40岁后,其画笔墨疏秀,却坚实豪放,沉着雄浑,大气酣畅。沈周在山水、花鸟、人物、蔬果、禽鱼等题材方面,都十分精通。他“凡有所作,虚实相扣,浑然有余”,落笔“似其为人,坦坦荡荡,形出于中,情益形外”;“深意隽永,大有宋人之遗风”。总之,他的作品,运笔清润,或染或渲,一气呵成,恰似唐人王维的诗画合一,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沈周的书法笔力遒劲,洒脱自如,具有宋人黄庭坚之遗风。他常在自己作的画上题自作的诗,令诗书画相融相映,浑然一体。所绘《东庄图》、《沧洲趣图》、《仙山楼阁图》、《三桧图》、《夜雨图》等,表现出江南秀美风光,用真实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展示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秀逸的景色,以此表达自己热爱自然,崇尚自由的情趣。
沈周继承“元四家”的大笔写意,气势磅礴,和明初时院派画风纤弱形成鲜明的对比。唐寅、文征明都是他的学生,他们逐渐改变院派占主导地位的画坛局面,为文人派占首要地位奠定了基础。后来形成文人画派——“吴门画派”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枝独秀。
沈周虽然性情高洁,但却和易近物,凡小贩、农夫、牧翁等持纸来向他索画,他都不拒绝;即使有人以赝品来请他题句,沈周也欣然同意。故而京师、闽广等地来求画者络绎不绝。
一次,苏州太守曹某,下令征集画工为新衙署绘屋墙,看到画家名单中有沈周,便遣衙役通知沈周应征作画。有人劝他去拜会达官贵人,以解除这项差役。
沈周回答说:“官府征役求画工,我去画,不是耻辱,若为了乞求免役而去拜见长官,却是自贱自轻的行为。”结果还是服完这次差役。后来曹太守进京述职,吏部官员问他沈周的近况,太守不知何指,只是敷衍了事。后来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又问:“沈先生有捎信吗?”曹太守更加惊慌。他出来后,急忙向侍郎吴宽打听,方才知道沈先生就是上次自己征集的画工沈周,感到非常内疚。曹太守回苏州后,不先回家,而是直接去拜访沈周,赔礼道歉,引咎自责。
沈周除到虞山、苏杭一带游玩之外,因侍奉老母,没有时间远去游览名胜。
他的母亲活到99岁才去世,这时沈周也年已80岁。他虽年事已高,但仍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应酬不断,无厌倦之意,其风流才智,仍为当时文人界首屈一指。正德四年八月初二日(1509年8月17日)沈周因病去世,享年83岁。
沈周的传世绘画作品有《溪山暮雪图》、《万松图》、《西园八咏册》、《洞庭秋霁图》、《风雨孤帆图》、《庐山高图》、《盘菊幽赏图》、《虎丘图》、《杏花图》、《慈鸟图》等。
名家回眸
文学家朱东润曾这样评价:沈周卓越的画技,开一代风气之先,被传誉为“吴门画派”之家师,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共称“吴门四家”。他一生超然物外,自由洒脱,淡泊名利,专心于诗赋绘画的创作,为“文人画”的复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