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话说南疆 画说南疆
24946900000015

第15章 绿洲人的传奇人生(2)

新疆南部的维吾尔人对40这个数字有着特殊偏好。摇床礼要在婴儿出生后的40天举行;葬礼后的40天要举行悼念仪式;卜卦的术士用40个黑色小石子给人算命;说谁的朋友多,就说他有40个朋友;说某某人的钱多,就说他有40个金元宝;说路途遥远,就说要越过40个戈壁滩、40个沙漠、40座高山,等等。

来参加仪式的小孩们到齐以后,给小客人们每人发一个小木勺,叫他们排列在澡盆周围;赤身的婴儿被放进温水里,小客人们就按顺序从澡盆里舀一勺水,轻轻浇到婴儿的身上,并叫着婴儿的名字说一句祝福的话。诸如“某某某你快快长大吧!”“祝你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祝你成为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祝你有两头牛的力气!”如果是女婴,就会祝福她“长得像满月一样美丽!”“长大以后像茹仙古丽老师一样地聪明和有学问!”“有一个百灵鸟一样的歌喉!”“脸上有两颗美人痣!”等等。

等给婴儿身上浇过40小木勺的水以后,主人就给每个小客人发一个抹上甜面浆的小油馕和几块糖果,并向小客人们致谢。小客人们拿上这些好吃的食物后,高高兴兴地玩去了,大人们就赶快给婴儿洗澡。

这一天还要请一位人品好手艺高的剃头匠到家里来,给婴儿剃去胎毛。

大家纷纷动手帮忙,给婴儿穿上漂亮的衣服,一边说着祝福的话,把小家伙捆到摇床上,再逗逗孩子,摇一摇摇床。

主人家请宾客们入座,用上好的饭食招待大家。

摇床礼过后,康复了的产妇就要离开娘家回婆家去。这一天婆家的人也来了,向娘家送上礼物,对娘家表示感谢和慰问。吃过饭后,他们就把媳妇接上车往回走。

孩子出生以后,丈夫可以到丈母娘家里来探望妻子和孩子,但是在摇床礼这一天,丈夫要在自己家里迎接妻子回家。

维吾尔人认为孩子是真主所赐,真主给你男孩你就生男孩,给你女孩你就生女孩;对真主的恩赐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不满。因此,尽管维吾尔人希望多生男孩,但是也不歧视女孩,对孩子给予同样的关爱。

隆重的割礼

维吾尔族男孩长到5岁或者7岁的时候,要举行割礼。割礼就是把******的****割下一块,在医院的外科,把这个叫做“****包皮环形切割手术”。

维吾尔人称割礼为“逊奈提托依”或“海提那托依”,早先是阿拉伯半岛古代居民的习俗,以后被******教沿袭作为教俗,规定所有信仰******教的男子都必须接受割礼,其俗类似于基督教的洗礼。随着维吾尔族文化的全盘******化,割礼就成了维吾尔族的民族习俗。

对男子的割礼有促进****正常发育、有利于****卫生、提高性生活质量的作用。现在,新疆的不少汉族人也把自己的男孩送到医院里去做环切术。

举行割礼的时间一般是在单月,多选在春秋季节举行,为了有利于伤口愈合。

维吾尔族把割礼看作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割礼仪式也就极为隆重。这天,主人家请来乐师们,在屋顶上敲起铁壳鼓、吹起唢呐,亲戚朋友、街坊乡邻带着礼物前来祝贺,主人家杀肥羊做抓饭招待宾客,其热闹程度只有婚礼可与之相比。

在举行割礼前,父母要给接受割礼的孩子准备好新衣服、新被褥、新枕头等等。在举行割礼仪式的前一天,叫接受割礼的孩子穿上漂亮的新衣服,骑上高头大马,在村里同龄小孩的簇拥下,四处巡游,痛快地玩一天,并通知亲戚们第二天到他家去参加割礼仪式。男孩所到之处,人们会给他送衣服、衣料、腰巾等礼物,还给他骑来的马头上挂各色布条,以示祝福。等孩子转一天回来,他所骑的马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布条绸带。

割礼是一件大事,要由擅长此道的长者来施行。割礼开始,施礼者将一把锋利的小钢刀藏在袖子里,佯装若无其事地给小孩讲故事,或者用其他方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见时机一到,便突然用木片做成的夹子夹住孩子******的****,从袖筒里甩出钢刀,一下子把那截****割掉,说时迟,那时快,其果断、迅捷、准确,羞煞武林高手。等到男孩感觉疼痛准备张大嘴巴哭喊的时候,人们连忙把剥好皮的熟鸡蛋塞进男孩的嘴里,一蛋在口,男孩不得不嚼,等咽下这个鸡蛋,伤口处就已经被敷上了民间传统的止血消炎药,包扎停当了。

割礼之后,男孩要卧床休息几天,受到家里人的特殊照顾。

这种割礼方式已经流传了一千来年,现在在农村牧区仍然使用这种方式。在城市里近一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把外科医生请到家里来,或者把孩子送到医院里去做环切术。而割礼仪式则改在手术之后,在家里或者饭店里招待前来祝贺的亲友。

到了一皮帽子打不倒的时候就可以当新郎

维吾尔族小男孩7岁接受了割礼,再过四五年,就进入可以娶媳妇的年龄了。

维吾尔族过去有早婚的传统。******教教义规定,男孩到了12岁、女孩到了9岁就算是成年人,就可以谈婚论嫁了。哪一家的姑娘养大了不往外嫁,大家都会对这一家的父母说三道四,爱面子的维吾尔人会感受到这是一种很大的压力。

早早地为子女完婚,被认为是父母应尽的义务。另外,父母早一天看到子女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能独立地操持一个家了,为子女悬了多少年的那颗心才算放下来了。

在过去,常有十四五岁的孩子就为人妻、为人夫的事。农民中间还有一句俗话说:孩子到了一皮帽子打不倒的时候就可以结婚了。

早婚的习俗在婚姻法颁布以后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早婚现象已经基本杜绝。现在的城市维吾尔青年晚婚晚育已经成为一种风尚。

婚礼是一个盛大的节日

维吾尔人的婚礼是不能没有音乐的。再穷的人家也至少要请来一个唢呐手和一个敲纳格拉的鼓手。乐手们一般要爬上主人家的屋顶,站在这家宅院的最高处,把他们的鼓乐声传向尽可能远的地方。

乐声一起,整个村庄或住宅区都立即进入一种节日的气氛。人们开始三五成群地往办喜事的人家里走来,互相见了面,行过礼,爱幽默的天性使他们互相打趣着,说着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笑话。接近婚庆人家的时候,妇女们自动地躲到了一边,让男人们先走。婚庆人家的成年男亲属和好友们已经在路的左边排成了一排,迎候客人们,迎候的人越多表示主人家的家族越大、人缘越好。客人们依次与迎候的人行礼,他们相互道一句“萨拉姆空”(******通用的见面问候语),单手抚胸或双手抚腹鞠躬行一个礼,再把双手与对方的双手轻轻一碰行一个握手礼,然后双手举起在脸前划下做一个“杜瓦”(******教的祈祷手势),默念一声“安拉赫艾克拜尔(真主至尊)!”接下来,如此这般地与下面一个人重复一遍这个礼仪过程,直到与所有迎候的人都一一见过礼,这才到达了主人家的大门口。在一批男姓客人们都走进大门以后,女性亲属立即出现了,她们站在路的右边,迎候来贺喜的女宾客。行见面礼的程序与男性相同,所不同的是她们的祈祷手势是双手合十,有人认为这是佛教的遗风。

在主人家的院子里,客人们都被安排坐在地毯、棉毯或苇席上,有德行的年长者和尊贵的客人坐在凉檐下的土炕上。用布单或苇席隔出一个女宾区,女客人们被请进了那个不许男人进入的地方。

按照通常的程序,婚礼的第一部分是在女方家中进行的。新郎带着接亲的队伍,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地来到新娘的家里,向新娘的亲属展示带来的彩礼,收到礼物越多、越贵重,就说明这一家人越有面子。新娘的嫂子一一检视彩礼,表示如数收下。这一天,新娘的嫂子就成了新娘家的家长,她可以做出决策而不必请示公婆。新娘的父母自管去与来宾们寒暄,具体的事他们不再插手。

新娘家接收过彩礼,如果没有提出新的要求,伴娘们就会从新郎送来的衣服里选出几件衣服给新娘套上。新娘开始放声大哭,表示对父母和兄弟姐妹们的难舍之情;嫂子和女伴们一边抹着眼泪一边为新娘做最后的妆扮,她们把一块白色的纱巾蒙在新娘的头上,服侍新娘端端正正地坐在地毯上。

新娘的哭声传到了院子里,随新郎来接亲的小伙子们就会唱起劝嫁歌:

不要哭,姑娘,别哭,

婚礼将带给你幸福;

漂亮的新房是你的家,

再别哭了,姑娘,别哭。

你应该露出美丽的笑容,

跟一位英俊的好小伙在一起,

你会开心,你的生活无比幸福……

在得到新娘的嫂子允许以后,来接亲的小伙子们冲进闺房,抬起新娘身下的地毯,将新娘抬出把她养大的家,抬到新郎带来的小骄车、大汽车、拖拉机、马车、牛车或者驴背上,人们簇拥着一对新人,一路高奏喜乐、载歌载舞地往回走。如果路边有姑娘路过,唱着歌跳着舞的小伙子们会高声起哄,挑逗着那些素不相识的姑娘们:“漂亮的姑娘你什么时候做新娘?”“往这儿看哪,漂亮的小伙子任你挑!”姑娘们是不会吊下脸骂人的,她们一般会与小伙子们开玩笑。

在路上,会遇到孩子们将一根绳拴在路两边的树上,拦住去路。接亲的人就给孩子们散一点好吃的东西,或者是油炸的小面片,或者是糖果、葡萄干、杏干和大沙枣,孩子们这才解开绳子放接亲的队伍过去。

新郎将新娘接到自己家的大门外,小伙子们仍然抬起那条地毯,将新娘抬进新房。新郎、伴郎、伴娘来到凉檐下的土炕前,恭恭敬敬地站好。

土炕上坐着一群德高望重者,他们是证婚人。在这群人的中间,坐着教区的阿訇,他是婚礼的主持。他的面前摆着一本《古兰经》和双方的结婚证。阿訇赞颂过至尊至慈的真主之后诵读几段经文,将《古兰经》郑重地摆在新郎等面前,叫着新郎的名字问道:“你愿意娶某某为妻并与她白头到老吗?”新郎必须大声地回答“是”或者“愿意”。然后阿訇又叫着新娘的名字问伴娘:“你愿意嫁给某某为妻并与他生死不离吗?”伴娘跑进新房又很快地跑回来,说:“她说了,她愿意!”阿訇高声赞一声真主之后,亲属便及时地递过去一个放着一碗盐水和一个馕的托盘,阿訇用手指蘸一些盐水洒在馕上(有的地方是把馕在盐水里浸一下),表示他证明这一对新人的结合就像盐和馕一样天经地义,同时也是嘱咐一对新人,拥有了盐和馕就会拥有一切。

将盐水淋在馕上,源自对盐的崇拜。盐是百味之首,对盐有意识的利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习性之一。由此延伸出了盐文化,比如盐有治百病和避邪的神奇效力,老鼠吃了盐能变成蝙蝠等等。盐崇拜是人类的一个古老的习俗,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这个习俗,欧洲的一些民族在迎接贵客的时候,把盐与面包放在托盘里,献给客人。维吾尔人也崇拜盐。

晚吃到盐和馕的小伙子可能会怕老婆

阿訇用手蘸起盐水淋在馕上,一挥手,伴郎和伴娘就一拥而上,抢夺那个淋过盐水的馕,将抢到的馕塞进新郎或者新娘的嘴里,据说新郎和新娘谁先吃到这馕,在以后的日子里谁就当家。一般总是新郎先吃到馕,因为他就站在离馕不远的地方,而新娘却被隔离在新房里。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位有心计又敢作敢为的伴娘,她会设法叫伴郎们抢不到那个馕,而让新娘先吃到。但是这样一来,这位伴娘就出名了,她在受到人们称赞的同时还会使小伙子们敬而远之,因为他们都害怕娶到一位厉害的媳妇,一辈子背一个怕老婆的名声。伴娘们都是待嫁的姑娘,所以在为别人抢夺那个馕的时候,都表现得不是那么敏捷,动作还轻柔优美,这是新娘总是不能抢先吃到馕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维吾尔民间俗语中有这么一句话:骑马要骑骠悍敏捷的马,娶老婆要找头脑简单的女人。

既然如此袁男人们虽然喜欢追求又漂亮又聪明的姑娘,但是却又从心底里不愿意娶一个比自己强的女子为妻。

长期的生活经验,往往可以成为文化心理遗传遥姑娘们为了自己不致于嫁不出去,大都处处表现得不如男人那么聪明。装作聪明的人其实很傻,装作傻的人其实很聪明。

新娘是请来的

在抢馕仪式之后,音乐声便起,大家唱歌跳舞欢天喜地。在这个时候,人们往往要一起放声高唱《婚礼之歌》:

白白的兔子,白白的兔子,

跑在戈壁上。

迷人的少女,迷人的少女,

玩在婚礼上。

在这婚礼上,在这婚礼上,

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

我一看就爱上。

都在说黑牛,都在说黑牛,

在那麦场上。

独身的小伙,独身的小伙,

像根杨木桩。

在这婚礼上,在这婚礼上,

长长的辫子,弯弯的眉毛,

迷住了多情郎。

不要再哭哟,不要太慌张,

脸红的新嫁娘。

金镯和玉坠,小小的摇床,

给你做嫁妆。

在这婚礼上,在这婚礼上,

眼睛在流泪,心里在偷笑,

你要入洞房。

在过去,有一些穷苦人家的婚礼上还有这样一个仪式:当新娘被接到新郎家以后,不是被直接抬进新房,而是将新娘抬到堂屋里。堂屋里放着一块大石头,新娘要从这块石头上跨过去,并坐在石头上,这表示新娘为人之媳的心像石头一样实在和坚定。接着,婆婆端来一碗碱水给新娘,新娘要毫不犹豫地喝一口又苦又咸的碱水,以表示她嫁进夫家以后什么苦都能吃、什么苦日子都能过,然后才被领进新房。

麦盖提一带的人有以火迎新娘的习俗。在新娘被接到新郎家大门前的时候,新郎家的人在门前点燃一堆火,新娘坐在地毯上,大家把新娘从那堆火上抬过去。人们认为火能驱邪,给人带来好运,这源自对火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