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背囊——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
24923200000080

第80章 失误带来的收益

◆文/佚名

古埃及国王胡夫正在举行盛大的国宴,这是厨工们最为繁忙的时候,也是最怕出错的时候。很不巧,有一名小厨工不慎将一盆刚炼好的羊油打翻在了灶旁边,眼看着羊油一下子都渗进了灶旁的炭灰里,这可把小厨工吓坏了,他急急忙忙用手去捧那些混有羊油的炭灰,然后又悄悄地把它们扔到了外边。扔完后他就去洗手,没想到这时手上竟出现了滑溜溜、黏糊糊的东西,而且手洗得比平时干净多了。他感到很是惊奇,于是他便悄悄地把扔掉的羊油炭灰捡了回来,并供大家使用,结果每个厨工都洗得又白又净。

后来,这一秘密被国王胡夫给发现了,他看到厨工们的手和脸洁白干净,再也没有了以往的油垢,便盘问起其中的原委来。小厨工向国王如实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国王胡夫试后,感觉它真的可以除掉油腻,于是赞不绝口。很快,这个发现就在整个埃及推广开了,随后又传到了希腊和罗马。这就是肥皂的雏形,后来人们在这一基础上研制出了世界上流行的肥皂。

潘伯顿是亚特兰大市的一名业余药剂师,他在1885年以柯树叶和柯树子为基本原料,经过多次试验,研制出了一种具有兴奋作用的健脑药汁。这便是美国最初上市的可口可乐,但当时这种可口可乐的销量是非常低的。

有一天,一位头痛难忍的病人来到药店,他要服用健脑药汁。店员在配药时,本应向瓶内注入自来水,没想到却误注了苏打水。当店员发现时,病人已经一饮而尽了。正在店员感到束手无策之时,病人的头痛却止住了,店中众人禁不住连声称“妙”。

这一偶然的失误却给了潘伯顿颇大的启发,他随后就往健脑药汁中加入一定量的苏打水,并在“包治神经百病”的广告旁边,添上了“苏醇可口、益气壮神”等赞语。这一改进,使可口可乐奇迹般地从一种药剂摇身变成了风行世界的饮料。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事情就是这样的,总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无独有偶,在德国,有一个工人由于不小心,在生产书写纸时弄错了配方,结果产出一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他不仅被扣了工资,罚奖金,还遭到解雇。正当他灰心丧气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提醒他,让他仔细想一想,能否从失误中挽回点损失。于是,他很快认识到,这批纸之所以不能用作书写纸,就是因为它的吸水性太强了,这一点完全可以用到吸干器具上的水。于是,他将这批纸切成小块,取名“吸水纸”,投到市场后,成了抢手货。后来,他申请了专利,成立了专门的生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