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书
24916300000021

第21章 知青家书(2)

如今再谈起此事,沈家涛说,其实指导员人挺好的,只是当时出于“阶级感情”,贫下中农出身的指导员对于“资产阶级分子”沈家涛一直都耿耿于怀。那次,就为了他的先进名额,指导员和队长起了争执。

沈家涛心里忐忑不安,可就在他感到希望渺茫时,1970年1月底,名单下来了,沈家涛被评为1969年度“先进生产者”。

荣誉对沈家涛而言,是那段灰暗日子中的一阵春风。得知自己获奖后,他立即写信给母亲报喜。而就因为这个先进,在**********中,队长受到牵连。

五个子女三个知青

为了和家庭划清界线,沈家涛硬着心肠,不顾爸爸妈妈的伤心,不给家里写信。“我给家里说,等我入团了再给他们写信”。之后两年,沈家涛没有给家里写信,但是母亲一次又一次浸透着泪水的来信,让他心如刀割。如今再想起当时,沈家涛很是惭愧。

沈家涛的母亲王明儿出生于宁波一个小县城,念过几年私塾,知书明理。在5个子女中,3个都当了知青,母亲为了他们,始终有操不完的心。

沈家涛说,在当时到新疆插队的知青里,有些忍受不了艰苦的环境,便跑回上海。经过这些人的述说和渲染,上海的家人都觉得新疆环境艰苦异常,吃不饱肚子,母亲也因此格外心疼他。除了不断写信外,只要有机会,母亲就会让人给他带各种食品。挂面、软糖、花生米、黄豆等,只要家里有的,市面上能买到的,母亲就会想方设法弄来给他。

当时连队里排练样板戏《沙家浜》,而原谱很难找,沈家涛就写信给母亲,母亲跑遍上海的书店才买到。后来连队里排演了《沙家浜》,原谱真的派上了用场。

沈家涛回忆说,其实当时父亲正在被批斗,母亲一个人支撑着一个家,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温暖。

对牛弹琴弹来伴侣

上世纪70年代初,沈家涛插队的团场引进了40多头荷兰黑白花牛。那时候,沈家涛正因为一句随口说的话遭批斗,被派去喂牛。

“这实在是我不幸中的大幸。”沈家涛说,有幸与牛为伍,无论如何要比听“革命派”的呵斥强百倍。

而每天他给牛添好草料,挤奶的姑娘们就开始为牛挤奶,这时候,苦闷的沈家涛常常抱着心爱的二胡对牛弹奏。一位留着齐腰长辫的挤奶姑娘在旋律中哼起了歌。之后,两人慢慢走近,沈家涛拥有了甜蜜的初恋,也找到了终身的伴侣。

在新疆这片热土上,沈家涛开荒、挖渠、浇水、挑大粪、赶大车、喂牛、割水稻、拾棉花;他当过值班战士、班长、统计员、宣传员、文教,也担任过老师、宣传干事。沈家涛说:“这片土地不仅见证了我的青春,也见证了我所有的喜怒哀乐。”42年的兵团岁月,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刹那,但对于当时不满17岁的他来说,却几乎是所有了。

2006年9月27日,沈家涛从兵团农二师三十团退休,便回到了上海照顾家人。2001年父亲去世。如今,已90岁高龄的母亲身体健康,思路也很清晰。

现在,沈家涛每天不仅负责接送小外孙,还要照顾母亲,日子过得很充实,沈家涛也自诩为“家庭妇男”。以前欠母亲和儿女的,他现在想补回来。

(张晓洁)

豆蔻少女当知青,扎根边疆四十载

永珍女儿:

你好!你的来信,爸妈已收到。

爸妈知道新疆各方面条件很差,你在信上讲:你不怕苦,不怕困难,你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对的。爸妈支持你,鼓励你。

永珍,你现在已分到单位去了,开始工作学习。爸妈希望你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端端正正做人,听党和毛主席的话,不负爸妈对你的期望,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好青年,何时何地都要团结周围的同志,尊敬师长、首长,对人要有礼貌,在艰苦的环境里,要锻炼自己,遇事要大方,不要斤斤计较。这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呀。

另外,你们团里的周副团长来沪家访,了解上海青年家庭的情况并汇报了你们在新疆的表现。周副团长讲:很了解你,他对你的评价很好,很喜欢你这个小姑娘,他让我们作为父母,要放心,说你们的女儿在那里很争气,为你们争光了。

最后爸爸要叮咛一下,你要在那里,工作注意安全,当心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落笔,下次来信再说。

永珍女儿,你不要忘记你是干部的女儿。再见女儿。

父亲

1965.7.20

家书故事

在阿克苏地区的农一师一团,61岁的蒋永珍一直保存着45年前从上海出发前照的黑白照片。

1964年,16岁的蒋永珍瞒着父母报名支边到了新疆,相隔几千里,父母对她的情况十分担忧。

1965年夏天,农场的领导专程到上海知青的家中家访,向他们介绍知青支边的情况。这是家访结束后,父亲写给蒋永珍的一封信。

偷偷报名来新疆

1964年,刚初中毕业的蒋永珍一心想当一名教师,但由于种种原因,她的愿望破灭了。正逢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蒋永珍坐不住了。

当时蒋永珍只有16岁,母亲心疼女儿,不同意她插队。可蒋永珍却下定了决心,从家里偷出户口簿报名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名的同志看她个头矮小不给她报,她硬是软磨硬泡报上了名。直到组织上来家中发服装时,家人才知道蒋永珍要去新疆。

5月25日,蒋永珍告别父母和哥姐,在“边疆处处赛江南”的歌声中,踏上了进疆的路程,来到农一师一团2连,开始了她的知青生涯。

女知青“大合唱”

刚到2连时,蒋永珍和十四五名女知青住在连里一间漏雨的老库房里,两排通铺,一排睡七八个人。头三年的津贴是每月3元、5元、8元的供给制,直到1967年她们才拿上了31.08元的工资。

刚来新疆的那几年,女知青非常想家,只要同宿舍的知青家里来了信,十几个姑娘都一起看,一起哭。“听,上海知青又大合唱了,肯定家里来信了。”老职工戏称她们的哭声为“大合唱”。

蒋永珍笑着说,那时虽然钱很少,但精神很充实。唱着歌割芦苇、在稻田里拔杂草、挑土块,蛮有意思的……别看她个子小,劳动却处处争先,当时盖房子要挑土块,女知青一般也就挑3块,可是蒋永珍却挑5块,大家都称赞这个上海姑娘能干。

父亲教诲记心间

当时知青生活很艰苦,孩子去了那么远的地方,上海的家人对他们十分担心。团里的周副团长对知青们很关心,1965年夏天,他专门前往上海,到知青的家里进行家访,告诉他们知青的情况,让他们放心。

蒋永珍的父亲是当地的街道办主任,母亲是棉纺厂的车间主任,经常写信教导她。每封信里,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事事关心,却会叮嘱女儿做人的道理。蒋永珍说:“父亲总提醒我,身为干部的女儿要严格要求自己。”

1981年,蒋永珍的父亲因病去世,之后母亲也离开人世。“这么多年过去了,父亲的话都铭刻在我心里。”蒋永珍说,如今想起插队时收到父亲的来信,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嫁到兵团留新疆

1967年,蒋永珍与当地职工牛长山相恋。很多人劝她不要在当地找对象,否则就回不了上海了,他们的婚事也遭到蒋永珍父母的反对。

但蒋永珍还是和牛长山建立了家庭。她认为,找牛长山没错,因为他知道疼人。

在上世纪70年代的“回城风”中,许多上海支边青年都回到上海,蒋永珍也有机会回去。有人劝她放弃家庭,可她做不到。当时她已经有了3个可爱的儿子,虽然上海有家,可新疆的家更需要她。

1995年,蒋永珍退休了,家人和朋友都劝她回上海,但蒋永珍有自己的打算,她说:“这一张旧船票,已登不上大上海这艘客船了。”如今她更希望过安静、平和的日子。

现在,蒋永珍的老伴已去世,她仍居住在农一师一团18连,继续她的兵团生活。

(张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