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书
24916300000020

第20章 知青家书(1)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大批来自上海、北京等地的知识青年奔赴新疆,参加到新疆的生产建设中。如今,这些知青都已白发苍苍,而这段充满激情的岁月将被永远铭记。

知青兄妹隔万里,厚厚信笺诉亲情

海萍妹:

你好!

你来信说离家一年了,现在已能适应当地的寒冷气候和农场的繁重劳动,因而心情也开朗一些,不像过去那么想家了。我听了很高兴,的确,知识青年与工农结合是要经过反复的,甚至痛苦的磨炼。你是我家最小的一个,未满16岁就能说服家人,去到举目无亲的遥远边疆,你这人生的第一步走得好!希望你今后再接再厉,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经得住一切艰难困苦的考验,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的人。

回想我当初离家进疆,开始好不习惯,每当夜深人静,一种渴望见到父母弟妹的思念之情,常常把我折腾得难以入眠,于是干脆悄悄爬起来点亮油灯,给家写信。纸薄情长,有时都羡慕那小小的信笺,几天之内就可飞到万里之外的父母身旁,了结自己的强烈愿望。后来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在兵团革命大家庭的教育熏陶下,我的胸怀逐渐宽广起来。的确,一个人要有志气,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在一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此,我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到工作中去。

我所在的农二师塔里木垦区环境闭塞、生活清苦,是兵团的困难地区。“粗粮吃、细粮卖、上海女知青不对外”是这里的流行语。我们工程团的主要任务是修渠引水建渡槽,常年在野外施工。

为了及时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也迫使我们从上到下都起早摸黑,苦干巧干加油干。然后,见到自己亲身参与的一座座水利设施拔地而起,可以确保农场的丰收,解决人民吃饭穿衣的紧迫问题,我就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因而成天都是乐呵呵的,越干越有劲,与此同时也深切体会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作者、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再没有什么比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更有意义更令人愉快的了。”

由于上班时忙忙碌碌、无暇它顾,日子就过得十分充实。一到节假日闲了下来,容易产生一种寂寞、孤独或思念家人的感觉,从而影响情绪。我就让自己出去走一走,那挺拔的红柳在塔里木单调的原野上越发显得生机勃勃、引人注目。据说红柳的根系可深入地下好几米去吸取水分,因而才能在干旱的沙丘上生存。植物的适应性如此强烈,作为自然界高级动物的人,更应在任何艰难条件下都茁壮成长。走累了就躺在松软的黄沙上休息一会儿,仰望不挂一丝浮云的碧空,我感到荒凉的塔里木同样有着迷人的风光,祖国的每一块土地都同样可爱,有时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农场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金黄的玉米压弯了枝头,火红的高粱随风摇曳,雪白的棉花竞相怒放,那千万个向日葵则迎着红太阳一起转过了它们的笑脸……从这里我明白了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为自己从一开始走上生活就有机会在生产第一线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劳动的严酷考验,并能坚持下来而自豪。

我们这里已是滴水成冰的数九寒天,你们那儿更冷了吧!有位抗联老战士是从东北经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辗转来疆的,他对我说:东北地域辽阔、矿产丰富、土地肥沃,还有无数的森林、河流和湖泊,是我国的一块宝地。我想,你应为自己能把青春的汗水洒在这片土地上而庆幸。将来我也要争取去看看,那时我们一定会非常高兴。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祝你新年好!

立汉

1970年12月20日

家书故事

当年的知青徐立汉如今已是71岁的老人,身为兵团工一师技校的退休教师,他又被返聘,仍然忙碌在课堂上。

这封信是在新疆插队的徐立汉写给妹妹徐海萍的,她当时在几千公里之外的黑龙江插队,身为大哥的徐立汉很是牵挂。当年徐立汉32岁,而妹妹只有17岁。

1970年年底,徐立汉结合自己10年的插队经验,写信鼓励插队仅一年的妹妹。

步行十公里寄祝福

徐立汉是1960年来到新疆的第一批上海知青。在上海上了两年大学,受“反****运动”的冲击,徐立汉的学业中断,郁郁不得志,正好遇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到上海招人,徐立汉就报名来到位于塔里木垦区若羌县的农二师工二团。

由于文化水平比较高,徐立汉被分去当水利工人。虽然住的是自己挖的地窝子,干的活又苦又累,徐立汉却能一直以开朗的心态对待。

徐立汉家里共有6个孩子,徐立汉是老大,而徐海萍是最小的妹妹。自己离开家时,海萍才7岁,所以对她格外关心。从她插队一开始,徐立汉就一直给她写信。开始时妹妹会想家,加之天冷活累,信中时常会诉苦。

1970年年底,妹妹插队也快一年了。12月20日,徐立汉干了一天活,回到宿舍,其他人纷纷进入梦乡,徐立汉却睡不着。他点亮煤油灯,趴在桌子上开始给妹妹写信。边想边写,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洋洋洒洒1000多字的信也写好了。徐立汉说,以他的经验,信从新疆到黑龙江,一般要在路上走9天。所以第二天寄信,妹妹差不多能在元旦收到。

第二天早上8时,天刚蒙蒙亮,徐立汉怀揣这封信出了门,目的地是5公里外的邮局。一个多小时后,徐立汉到达目的地,邮局刚刚开门。寄完信,徐立汉再步行5公里回到连队。

整个冬天徐立汉都要到两米深的水渠里清淤,元旦这天难得放一天假。这天,徐立汉一想到妹妹收到这封信时的喜悦,心里就乐滋滋的。

上海女知青不对外

信里提到的“上海女知青不对外”,是一段有意思的历史。徐立汉说,当时塔里木垦区水源丰富,适合种植水稻。而垦区内的农场都是1958年以后新开垦的,所以条件十分艰苦。1964年至1966年间共有数千名上海知青来到农二师塔里木垦区,其中一半为女知青。

连队里动员女知青和当地职工谈对象,但大部分女知青并不愿意。大家都知道,一旦与当地职工结婚,就再也出不去了,直至1970年,还有很多女知青没有嫁人。当时连队里的口号就是“粗粮吃,细粮卖,每人每月半斤油。”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环境艰苦。

自1966年开始,从北京来了3000名知青,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修路,修的就是穿越塔里木垦区的216国道。这些北京知青中有很多人便留意起了垦区里的上海女知青,而女知青们也有愿意与他们结合的。

徐立汉说,当时筑路队的北京知青,生活条件比农场里好,而且都是来自大城市的,男女知青容易走到一起。渐渐成双成对的多了起来,而当地的老职工们还有很多单身,连队领导就急了,便想办法留住女知青。

于是,从1970年开始,垦区里的口号就变了,成了“粗粮吃,细粮卖,上海女知青不对外”。之后,再遇上来找女知青的北京知青,连队里就会阻止他们,但还是有胆子大的知青冲破阻碍走到一起的。

兄妹留在插队当地

正因为都在边疆插队,徐立汉和徐海萍两兄妹的感情格外深厚。多年以后,徐立汉回上海探亲时遇到妹妹,妹妹还会提起当年大哥来信给她的鼓励和信心。

在徐立汉的家里,一直保存着两个厚厚的笔记本,这里面都是当年与家人的通信摘抄。如今徐立汉经常会翻开那些记录,便好像回到了那些难忘的岁月。

徐海萍在度过了最初的艰难时期后,便渐渐适应了农场生活。后来她调到黑龙江一个电力修理厂工作,一直到退休,1997年才回到上海。

徐立汉说,当知青时干活累,也顾不得想家,可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了排遣思乡的忧思,他喜欢到沙漠上走走,躺在地上,看看湛蓝的天空、风中摇曳的红柳,心情便豁然开朗。通过知青生活,徐立汉从此爱上了新疆,他并没有像大多数知青那样离开新疆。

他一直在新疆工作,1984年调到在乌鲁木齐市的工一师机械厂,2000年进入工一师技校当老师,2002年退休,居住在乌鲁木齐市。

退休后,徐立汉也没闲着,2006年至今,他又被返聘,在技工培训课上讲课。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张晓洁)

瀚海挥汗勤劳作,沪上老母操碎心

涛儿:

你上月30日的来信,于本月7日收到,2日的来信也在12日收到,收到30日来信的同时,还同时收到了你的领导给家长的报喜信,我们一家都感到非常高兴。我们把报喜信用图钉按在墙上,大家欣赏,我还向邻居们报了喜,去信给薇薇、骝骝(薇薇,沈家涛的大妹妹,插队落户到吉林;骝骝,沈家涛的弟弟,插队落户到江西)报了喜,这是党和毛主席、革命群众共同所给的荣誉啊!这将会给我们一家人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你经过主观努力,辛勤劳动不易得到而终于给你得到的荣誉,我想你决不会从此骄傲起来,而是要更加虚心点,同时对那些背后有意见的人,也要跟他们团结。

过元旦我们这里是没什么的了,你姐夫姐姐回家去了,所以我们连小菜也没去买,不过上月31日那天是去买肉吃的。

邱秉一(沈家涛在新疆农场的同事,当时在上海探亲)已来过了,我上次的信里已写过了,等他回疆时,我现成家里有的,有骝骝队里分配到的花生米,有薇薇从吉林托运来的自留地里收的东北大豆、赤豆,有家里替你晾干了的年糕片,还已替你买好一块洗衣擦板,他不嫌多的话,再替你买斤软糖,加上卷纸面(即挂面),买得到猪油的话,再带点猪油,这次他来我家时我都没对他说,来得及的话,你最好写封信给他,让他作好思想准备,最好装一只火油丰箱(用来装煤油的铁皮箱子,煤油用完了可以装东西),你那只破旧的,我已漆了一下,因为现在买不到好的,将就将就行了。

薇薇这次的来信我已寄给骝骝了,她写得很好,还说初步准备3年不回上海,要等你回上海时她再来,说上海已没有她的地方,去年回来时已觉得没有意思了,她信写得虽然开朗,我猜想亦不是出于她的内心,只是她恐我难过就这样写写罢了。这次她托运来了不少东西,一年辛勤艰苦的劳动,就这样买这买那的,你爸爸说她了,说她太会花钱。

假使有人在三四月份回来探亲五月份回疆的话,把那只半导体收音机带回来,我们家里用,替你买一只42元的给你,这是我目前的计划,如不发生意外就这样了。

小铃铛(沈家涛姐姐的女儿)已像大孩子一样懂事,有一次邻居德保故意说她难看,她就回来告诉我:“铃铛好看的,他们说我难看的话。”我问:谁说你难看?她说是德保讲她难看,看她的样子还很生气似的,平时常常唱这样的一支歌谣,“丁零零,邮电阿姨来送信,什么信?报喜信,铃铛大阿姨到吉林,插队落户到吉林,插队落户干革命”。

这次你的报喜信来了,她也跟着大为高兴,指着报喜信对人说“大舅舅从新疆来的报喜信”。她的记忆力是很好的,到现在只要艾艾(沈家涛的小妹妹)抓她的脚底,她就记起你,就说大舅舅到新疆去了。她把革命样板戏东一句西一段会唱的很多,从头到尾唱得完的,只有一支“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半导体在唱时,她能听得出这是李勇奇唱的,这是小常宝唱的,这是杨子荣唱的,这是少剑波唱的,这是铁梅唱的,这是沙奶奶阿庆嫂,她把杨子荣唱的一段“杨子荣有条件把这副担子挑”,却唱成“杨子荣刮拉拉拉跳”,唱得大家哄堂大笑。总之,她的一举一动都是很好玩的,有了她,家里添了不少笑料。现在领她出去已经不要抱了,硬要自己走,说外婆年龄大了,抱不动,铃铛大了自己走。

菲菲(沈家涛的堂妹)上月25日黑龙江去了太康,每月工资32元,比你们新疆条件好多了。骝骝今年过春节只剩他一个人了,其他四个男生一个女生都已经回上海,不过他来信写得很乐观,不回上海的人领导规定多给三元生活费。13号狄明(邻居)已参军去了,是昨天动身的。艾艾已考试完毕,成绩优良,很得老师好评,经常表扬她。

为了“沙家浜”,我也不知跑了多少次了,总是没有,前几天寄给你的散装“沙家浜”唱曲收到了吗?

母笔

70.2.

家书故事

这封信是身在上海的母亲王明儿写给儿子沈家涛的,当时沈家涛23岁,在库尔勒市附近的孔雀四场七队(即现在的兵团农二师三十团)插队已6年。

由于父亲被打成****,还被定性为“资本家”,沈家涛受到牵连,前程屡屡受阻,1969年年底他好不容易被评上了先进生产者,母亲得知消息后给他回信表示祝贺。

来之不易的“先进”

1964年9月27日,17岁的沈家涛刚刚初中毕业,便和上海南市区的105名青年一起登上了西行的列车,经过6天6夜的跋涉,来到新疆。

沈家涛到孔雀四场七队时,梦寐以求的便是加入共青团。在工作中,他事事争先,拼命地干活,甚至在地里劳动的9年中从没有请过一天假。但是由于家庭成分不好,虽然他积极要求入团,申请书写了一份又一份,直到过了入团年龄,都未能如愿。

1969年年底,连队里评选先进生产者,排里推选出沈家涛,但是名单到了连队,却引起很大的分歧。当时的队长很欣赏沈家涛,“如果不选小沈,别人也不够格。”但是遭到了指导员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