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低调做人厚黑处世智慧全集
24898100000032

第32章 把握好抬头与低头的时机(5)

当曹爽把大权掌握在了手中之后,就一反往日的作风,过起了荒唐的生活。为了让大家相信他的实力,他还带兵攻打蜀汉,结果大败而归,差点全军覆没。对此,司马懿表面不说,暗中却有打算。好在他年纪也确实大了,此时就推说自己身体有病,不能上朝了。曹爽听说司马懿生病,正合他的心意。但还是有点不放心,就想打听一下司马懿是真病还是假病。

有一次,曹爽有个亲信官员李胜被派为荆州刺史。李胜临走的时候到司马懿家去告别,曹爽要他顺便探探情况。

李胜到了司马懿的卧室后,看见司马懿躺在床上,旁边有两个丫头伺候他吃粥。他的手颤巍巍地没有接过碗,只是把嘴凑到碗边喝。没喝几口,粥就沿着嘴角流了下来,把衣服全弄脏了。李胜看了,觉得司马懿病得实在可怜。于是李胜对司马懿说:“这次蒙皇上恩典,派我担任本州刺史(李胜是荆州人,所以说是本州),特地来向太傅告辞。”

听完李胜的话,司马懿喘着气回答道:“哦,真是委屈您啦,并州在北方,接近胡人,您要好好防备啊。我病成这样,只怕以后见不到您啦!”

李胜说:“太傅听错了,我是回荆州去,不是到并州。”司马懿还是听不清,李胜又大声说了一遍,司马懿才算是听明白了,他说:“我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听使唤了,耳朵聋,听不清您的话,还请您见谅啊,您做荆州刺史,这真是太好啦。”和司马懿告辞回来之后,李胜便向曹爽把情况禀报了一番,他说:“太傅确实是病了,也就只差一口气了,您就用不着担心了。”曹爽听了,就对司马懿彻底放心了。

司马懿谋死曹爽公元294年新年,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亲信大臣们全跟了去。司马懿病得厉害,当然没有人请他去。谁知等曹爽一干人一出皇城,司马懿的病就全好了。他披戴起盔甲,抖擞精神,带着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率领兵马占领了城门和兵库,并且假传诏令,把曹爽的大将军职务撤了。曹爽和他的兄弟以及亲信们在城外得知消息后急得乱成一团。有人给他献计,要他挟持少帝退到许都,收集人马,以此对抗司马懿。但是曹爽和他的兄弟都是一些胆小怕事之人,哪有这种胆量。于是司马懿派人去劝曹爽投降,说只要曹爽交出兵权,便可以放他们一马,曹爽只得乖乖地投降了。没过几天,就有人告发曹爽一伙谋反,司马懿趁机派人把曹爽一伙人全处死了。

这样一来,魏国的政权名义上是曹氏的,但是真正的掌权者却是司马氏家族。

想想看,当初司马懿的权力其实是和曹爽一样大的,与曹爽相比,司马懿甚至还略具优势,但是司马懿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这些优势就骄傲狂妄,他把自己的优势淡化了,低调为官,低调处世,最终迷惑了曹爽,为自己的大业做足了基础。由此看来,不骄不狂,看淡自己的优势,在必要的时候表现得低调一些,才是成就大业的最佳策略。

不要告诉人家你更聪明 “大成若缺,其用不解,大盈若亏,其用不穷,大辩若讷,大方无隅”讲的是人要善于守拙,知道自己聪明即可,但是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人家聪明,那样往往适得其反。一位先知曾说:“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另外一位智者也说过类似的话:“你只需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无所知。”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喜欢扮演聪明者的角色,凡事总是强出头,事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以此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但是出头的椽子容易先烂,你夸耀自己聪明的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这样看来,必要的时候,还是应该低调一些,那样处世才能更加顺利。

当然,聪明不是错,关键是要用好自己的聪明,把聪明转化为智慧。这样才不会得罪人,才能为自己的人生锦上添花。

相传汉武帝年间,雍州有个小吏叫做曹迟,因为头脑精明、办事忠诚,深得上司的欣赏,于是被升任为雍州一个县的县尉,辅佐县令处理政务。

他刚到此县时就听到百姓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便乔装打扮成过路客商,深入百姓之中调查。原来百姓们都在说当初的县尉只做了短短的半年就因为性格耿直,经常顶撞县令而被县令找了个借口给革职查办了。再仔细一打听,他才知道自己的上司很不得人心,虽然为官清廉,但才能有限,经常判错案。百姓们有口难言,只好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了。

刚刚上任几天,曹迟就发现县令审事断案漏洞百出,常常把好人当成坏人,把坏人审成了好人。曹迟想,明谏吧,容易得罪县令,一切都顺着县令吧,又不符合自己做人的原则。这使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有一天,曹迟忽然想到了一条妙计,正所谓“糊涂之中隐藏大智慧”,曹迟决定表面上稀里糊涂,顺着县令,但是暗地里可以旁敲侧击地给县令一些建议。

果然没过多久,县令在曹迟的辅佐下犯的错误就越来越少了。百姓们又议论开了,都说是曹迟的到来才使得冤假错案不再发生。一年之后,曹迟也因此被提拔为县令,接替了原来县令的位置,真正做上了此县的父母官。

曹迟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吸取了前任县尉的教训,懂得不能抢了上司的风头,让上司难堪,而是在糊涂之中旁敲侧击,向县令提出独到而正确的见解,才没有重蹈前任县尉覆辙。

聪明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切忌因为自己聪明就想时时处处证明自己,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容人之量的,如果你表现的比他聪明的话,估计你被排斥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所以,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告诉人家你比别人更聪明。最聪明的做法是,在人前装得糊涂一些、愚笨一些,一个有糊涂智慧的人应该随时随地想办法让自己糊涂,让别人显得出色。

通常情况下,对在运气、性格和气质方面被别人超过并不太介意,却非常在意自己的能力和智力,待时机成熟时再锋芒毕露,一鸣惊人,那才是真正的处世智慧。

低姿态为人处世,高水平传道授业人生路上,时时刻刻表现出高姿态往往会碰壁撞头,“高处不胜寒”,站得越高,受伤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低姿态为人处世,高水平传道授业,人生之路才能更加平坦。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那些低姿态处世的人过于软弱,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事实上,低姿态只是一种表象,只是为了让别人从心理上得到满足,使他们愿意与自己合作。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必要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智慧。

自古以来,凡是成功者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低姿态。周文王弃车陪姜太公钓鱼,灭商建周最终成为一代君王;刘备三顾茅庐拜得诸葛亮为军师,促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些都是人们相当熟悉的故事,但试想,如果没有周文王及刘备的低姿态,哪能求得后来的赫赫功绩以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有一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仔细观察这尊跪射俑的时候,就会发现它左腿蹲曲,右腿跪地,右足竖地,足尖抵地。上身微微****,两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状。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了很多陶俑,但是除跪射俑外,其他的俑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进行人工修复,只有这尊跪射俑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连衣纹和发丝甚至都清晰可见。

跪射俑为什么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导游解释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首先,跪射俑身高只有12米,但是普通立姿的兵马俑的身高都在18~197米之间,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的时候,高大的立姿俑肯定是最先受到损坏的,低姿的跪射俑受损害的程度相对就会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下蹲的姿态使它的重心在下面,也增强了其稳定性。”

秦始皇的兵马俑中很少能见到直立的兵俑。因为那些直立的兵俑大都已经被土坯砸坏,只有那些蹲着、坐着的兵俑保存得较完好。这样看来,正是这些俑的低姿态保全了自己。其实,人生很多时候也是如此,高姿态往往碰壁撞头,“高处不胜寒”,站得越高,受伤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要知道,身处低姿态并不是卑躬屈膝、苟且偷生的表现,它是一种睿智的处世哲学,就像陶渊明那样,既然“高处不胜寒”,那干脆就退隐田园,不是一样怡然自乐吗?

孔子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低姿态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只有低姿态为人处世,高水平传道授业,人生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在这方面,孔子绝对是学习的典范。

公元前489年,楚、吴两国对峙,剑拔弩张,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负函(今河南信阳)即将成为前线。当时居于负函的孔子师徒不得不暂时告别对他们礼遇有加、勤于问政的楚大夫叶公,接受楚昭王的邀请,前往楚国都城郢。

一路上师徒同行,但是当行进了一段时间后,在一条路上,因为转弯过急,车轱辘被折断了。孔子很无奈,于是让学生子路到前边的村庄去借一把斧子来修理车子。

子路急步来到前边的村庄,他看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屋里织布。于是子路恭敬地说:“大婶,可否向您借一件东西。”那妇女还没等子路把话说完,就转身从里屋拿出了一把锃亮的斧子:“给你!”看到妇女的做法,子路很惊讶:“您怎么知道我要借用斧子?”妇女微笑着说道:“你不是要借一个‘东西’吗?‘东’是东方甲乙木的东,‘西’是西方庚辛金的西,斧柄是木做的,斧子是铁做的,‘金’就是铁。由此推断你是要借斧子的!”于是子路拿着借来的斧子跑回停车处,把刚才的事情告诉了孔子。孔子听后,非常惊讶并连声感叹到:即便是村妇,竟然也如此聪敏,不仅乐于助人,见闻还如此之广,于是不禁赞叹曰:“楚乃藏龙卧虎之地也!真应该好好学习才是。”

孔子是一个大学者,但是他碰上比自己聪明的人时尚且虚心向人家学习,不仅保持了自己的低姿态,还学到了自己不曾知道的事情,最终孔子成为了许多人学习的典范,这与其低姿态处世不无关系。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心境,孔子才成为中国几千年来众人学习的楷模。

由此看来,在生活中,一个人要懂得低姿态为人处世,高水平传道授业,不要因为自己拥有所谓的“高水平”,在处世过程中就保持高姿态,这样的处世方式无疑会让自己陷入裹足不前的境地,因此,多数时候保持低姿态都是很有好处的。

学会低头,不可沽名学“霸王”一时的低头是为了一世的抬头,只有学会低头,才能永远抬头。项羽兵败乌江,走投无路的时候,对手下的将士说:“并非我带兵不行,而是天要亡我。不信,我再带领你们打上一仗。”于是项羽带领仅剩的几十个人向四面冲杀了三次,杀了数百敌人之后,项羽从容自刎。项羽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在该低头的时候没有低头,一点忍辱负重之心都没有,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

想要成大事,就得要学会低头,想想看,如果当初项羽忍辱负重,渡过乌江,然后保存实力,等自己的实力恢复之后再进行反扑,说不定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临死还昂着高高的头颅。一个成大事的机会就这样白白地被英雄自己丢弃了,这岂不是很可悲?所以说,必要的时候要学会以柔弱示人,学会低头,保持必要的低调,这样才能成就一番大事。

康熙是清世祖的第三个儿子,8岁登基。但是,由于年纪尚小,当时的大权落入了鳌拜之手,康熙根本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鳌拜专权擅政,根本不把小小的康熙放在眼里。

当时鳌拜相当猖狂,他遍植党羽,排除异己,对于“相好者荐拔之,不相好者则害之”,于是出现了“文武各官,尽出伊门”的局面,从中央到地方到处都是鳌拜的心腹。鳌拜恣意妄为,独断专行,俨然成了太上皇,康熙此时就如同一个玩偶一般。

康熙六年,康熙亲政。按常理来说,这时辅政大臣就应将权力移交给皇帝了。但鳌拜仍把持权力,不愿归政,企图把年轻的皇帝变成任自己摆布的傀儡。可是康熙虽然年幼,但他从小就才华出众,心思精明,他觉得鳌拜处处与自己作对,是个心腹大患,如果不除去他,必将朝纲不保,虽然康熙痛恨鳌拜的专权跋扈等倒行逆施的行为,但是考虑到时机尚不成熟,还不能一下子除去鳌拜,所以就暂时向他低头。经过长期的考虑,一个周密的计划酝酿出来了。康熙不知不觉地将一些亲信安排在自己的周围,并且暗中提拔亲信到一些重要部门任职,如提拔索额图为吏部右侍郎,提拔明珠为刑部尚书,并且派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慢慢的,一个新的权力集团被康熙悄悄地建成了。不仅如此,他还故意装出没长大的样子,以此迷惑鳌拜,使鳌拜逐渐失掉了戒心。

康熙八年,康熙亲自挑选了一些聪明伶俐的贵族少年在宫中摔跤、练把式,自己也经常混在其中,看似很爱玩的样子。鳌拜入宫看见这些场景后,只当是小皇帝玩心重,也没有往别的地方想。有一天,鳌拜突然被召,同往常一样,鳌拜还是大摇大摆地进了宫,刚一进门,就听到康熙一声喝令,十几名少年一拥而上,转眼间就把鳌拜捆翻在地。康熙历数了他的罪状,将鳌拜永远监禁,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这一年,康熙只有16岁。他凭着隐忍之术制伏了鳌拜,巩固了自家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