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低调做人厚黑处世智慧全集
24898100000031

第31章 把握好抬头与低头的时机(4)

细数一下,在历史上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功臣在最后都不能善终,当然也有很多所谓的明君却做出屠杀功臣的行为,其实原因无他,都是因为这些臣下的爵禄官位太过隆盛了,功高震主,因为功高最后招来杀身之祸。事实上,在处世过程中,知足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如果知道适可而止,那么你就会少一些生存的风险。一切世事都盛极必衰,因为万物忌“盈”,一旦盈满就必然招致损耗。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留有余地,做人亦如此。那些位高才高的人最终被杀,就是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

所以,每个人应该学会“心有所止”,到达一定地位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调状态,只有这样,你才能控制事态的发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时机不到,不可强出头时机未到,暂时的低头让步往往是赢取对手的资助、不断走向强盛、伸展势力再反过来使对手屈服的一条有用的妙计。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想出头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能强出头。时机不到,你却硬要出头,势必会遭到别人的打击排挤,不仅害了自己,伤了别人,还会埋下仇恨的种子,得不偿失。所以说,想出头也应该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迅速出击,功德才能圆满。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的时候,李渊出任山西、河东的抚慰大使,并奉命讨捕群盗,对于一般的盗寇如毋端儿、敬盘陀等,李渊都能应付自如,手到擒来,且不费吹灰之力;但是对于北邻突厥,因为他们有铁骑,民众又善于骑射,多次交战,败多胜少,李渊对此大伤脑筋。因为久攻不下,突厥兵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李渊十分生气,将其视之为不共戴天之敌。

公元616年,李渊被诏封为太原留守,突厥竟然用数万兵马反复冲击太原的城池,李渊遣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反击,不仅无功而返,而且几乎全军覆没,后来巧使疑兵之计,才勉强吓跑了突厥兵。更让李渊生气的是,盗寇刘武周突然明目张胆地进据归李渊专管的汾阳宫(隋炀帝的行宫之一),大肆掠取宫中的女子,然后献给突厥王。不仅如此,在突厥的支持或庇护下,一些朝内的大臣如郭子和、恭举等也纷纷起兵闹事,这样一来,李渊防不胜防,随时都有被隋炀帝以失职为借口杀头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以为李渊对突厥恨之入骨,肯定会与突厥决一死战。但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李渊竟派遣谋士刘文静向突厥低头称臣,并愿把“子女玉帛”统统送给始毕可汗!

李渊这种屈节让步的做法,不仅让身边的大臣不能理解,就连他的儿子都深感耻辱。唐太宗李世民在继承皇位之后还经常提起此事:“突厥强梁,太上皇(即李渊)……称臣于颉利(指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由此看来,当时李渊的这种做法是何等不得人心。就在大家怀疑的眼神中,李渊却“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有他自己的盘算,屈节让步虽然面子上难看一点,但是时机不到,强出头只能让自己损失更大,能屈能伸方能成为大丈夫,所以此时的李渊选择了“低头”。

原来李渊分析天下大势后,已断然决定起兵反隋。但是想要起兵成大气候,需要做好精心的准备,太原虽然是一个军事重镇,却不是理想的根据地,想要反隋,必须西入关中,那样方能号令天下,而太原又是李唐大军万万不可丢失的根据地。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既保住太原,又顺利西进呢?李渊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当时李渊手下兵将有限,不过三四万而已,即使用所有的兵力囤住太原,要一边应付突厥的随时出没,一边追剿有突厥撑腰的四周盗寇,也是捉襟见肘的,而当时的情况是要进伐关中,就肯定不能留下重兵把守。所以,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低头,采取和亲政策,让突厥“坐受宝货”,不再对自己步步紧逼。考虑到这些问题,李渊才不惜屈节让步,自称外臣。当时李渊亲写手书道:“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贵国和亲,如文帝时故例。大汗弱肯发兵相应,助我南行,幸勿侵暴百姓。若但欲和亲,坐受金帛,亦唯大汗是命。与突厥约定,共定京师,则土地归我唐公,子女玉帛则统统献给可汗。”

退一步海阔天空,看到李渊主动求和,唯利是图的始毕可汗便与李渊修好。在李渊处境艰难地从太原进入长安这段时间里,只留了第三子李元吉率少数人马驻扎太原,虽然力量薄弱,却从未遭过突厥的侵犯,甚至连依附突厥的刘武周等人也收敛了不少。基于此,李元吉才有能力从太原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人员和粮草。

此外,李渊的主动低头和甘于屈节让步的做法还得到了突厥的不少资助。始毕可汗多次送给李渊马匹及士兵,李渊不仅借机购来许多战斗力强的马匹,还拥有了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的骑兵。因为汉人素惧突厥兵英勇善战,李渊军中有了突厥骑兵,自然增加了不少声势,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李渊屈节让步的行为尽管被很多人不理解,也为不少人不齿,但在当时情况下,屈节让步确实是一种明智的策略,它使弱小的李家军既平安地保住后方的根据地,又顺利地西行打进关中,这都是李渊主动“低头”的功劳。

由此看来,暂时的屈节让步往往是赢取对手的资助、不断走向强盛、最后使对手屈节的一条有用之计。大丈夫要想成大事就要明白什么时候该出头,什么时候该低头。战场中如此,处世亦如此,如果时机不到,千万不可强出头,只有适当地忍耐一下,克制一下自己的情绪,等到自己实力强大的时候,也就是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出头,这才是智者做事的方法。

糊涂处世,精明做人在行动上不前不后,保持中庸,在社会生活中就不会成为众枪围攻的“出头鸟”。糊涂处事,精明做人的生存哲学虽然有点保守,却大有可取之处。世间因清醒与糊涂给人平添了不少幸福和欢乐,但同时也增加了很多痛苦和烦恼。如果在两者之间选择,相信谁都不会选择后者。其实凡事都想弄个究竟是人类的天性,可细想一下,有谁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能弄个清楚?弄清楚之后又能怎样呢?现实中有许多问题的意义都是反向的,一个人做到了清醒很不容易,但是做到糊涂其实更难,做到该清醒时清醒,该糊涂时糊涂更是难上加难。

事实上,聪明只能带来一时的成功,再聪明也总有机关算尽的时候,只有糊涂智慧才可以成就大事业,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过去人们往往把最聪明的美誉冠给诸葛亮,其实在某些方面刘备的智慧就在诸葛亮之上,但是他却把这些表现聪明的机会留给了诸葛亮,所以人们看到的往往是诸葛亮的大智大勇,刘备却成了中庸之辈。

刘备之所以糊涂处世,关键原因就在于他和诸葛亮所处的位置不同。刘备懂得装糊涂的必要性,他明白一个做大事的人不能够总是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果自己表现得过于聪明,反而会让周围的将领无法与自己亲近,所以,装得糊涂一些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刘备虽然表面装愚,表现出糊涂的样子,但是其精明之处就在于他处处施仁,聚拢人心,让有才之人能够有机会表露自己的才华而不产生妒忌之心,最终使以智谋称世的诸葛亮甘心为其效力。

相反,诸葛亮却是一个不知道装糊涂的人,他处处表功显赫,不仅留给人一个聪明过人的印象,还让人产生了不好亲近的感觉,因为他的聪明,在刘备死后,他很难聚人心,在蜀中只依靠自己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治理国家,最终导致蜀中无大将的局面,自己累得筋疲力尽,还种下了蜀亡的隐患。由此看来,并不是所有聪明的人都会有好的结果。

因此,在生活中,必要的时候还是应该装得糊涂一些。会装糊涂也是一门学问,谁能把糊涂装得更像、更深刻,谁活得就能更“利己”些。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就是一个很会装糊涂的人。在生活中,宝钗并不是像黛玉一样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把自己的聪明隐藏起来。她表面上“随分从时”、“罕言寡语”,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一切做法完全符合封建“淑女”的风范。但实际上,宝钗熟谙世故,城府极深,“来了贾府这几年”虽然表面不言不语,安分守己,实则“留心观察”,因此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里,她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就连那个几乎忌恨一切的赵姨娘也赞她“很大方”、“会做人”。这其实都是“装愚守拙”的结果。宝钗凡事本着“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为人处世原则与众人相处,她从来不刻意表现自己的聪明,所以她从来不像黛玉那样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指出事情的真相,她总是充耳不闻,装作看不见,揣着明白装糊涂,一切的事情只为自己心里明白。宝钗的聪明是一种很隐秘的聪明,史湘云要起诗社的时候,因为没有钱,于是宝钗便趁机要替史湘云设东,看似这是糊涂人才干的事情,但是宝钗却做了。宝钗告诉史湘云要从自家带东西来款待大家,但出门的时候却叫一个婆子来说:“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娘赏桂花。”宝钗表面上是帮了史湘云的大忙,但实际上却是给 “金玉良缘”一次打击。她借口请大家,实则是为讨好真正掌权的封建大家长。她的糊涂恰恰是她的聪明之处,因为她的糊涂,家长才将她而不是黛玉嫁给宝玉。

事实上,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糊涂处世,精明做人,要的是给人一种平和的感觉,在吸收别人精华的同时,为自己的前途添加动力,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处世哲学。

不骄不狂,看淡自己的优势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们攫人噬人的手段之一。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明]洪应明明代洪应明在其著名的《菜根谭》中说过这样一段话:“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们攫人噬人的手段之一。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这段话的意思是:雄鹰和猛虎是两种攻击力很强的动物,它们一旦出击目标,几乎从不会空手而归。但是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在准备捕食前,雄鹰立在那儿就好像在打盹睡觉,猛虎走起路来像生了病,一点生气都没有——这其实只是它们故意示弱的一种障眼法罢了,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既可以避免因锋芒过露而遭到对手的攻击,又可麻痹对手。基于此,作为一个有才有德的君子,只有看淡自己的优势,不骄不狂,善于掩藏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才能肩负起重任,实现鸿鹄之志。

看淡自己的优势、深藏不露是一种智谋,如果过分地张扬自己,把自己的优势全都暴露出来,就会经受更多的风吹雨打。俗话说:“暴露在外的椽子自然要先腐烂。”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如果不合时宜地过分张扬、展露自己的优势,那么不管他多么优秀,都难免会遭到别人明枪暗箭的打击。时常有些人稍有名气就到处炫耀,扬扬得意地自夸,喜欢被别人奉承,表面上这些人很风光,但是他们迟早会吃亏的。所以为人处世时一定要学会藏锋敛迹、装憨卖乖,千万不要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变成对方射击的靶子。

三国时期,魏国的势力渐渐变得强大起来了。魏国的大将司马懿出身士族,从各方面的能力来说是拥有一定优势的,但是他并没有将这种优势展现出来,而总是表现出一种很低调的样子。在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就曾经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那时候,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意应召,但是又不能公然得罪曹操,于是就假装得了风瘫病。曹操怀疑司马懿有意推托,便派了一个刺客深夜闯进司马懿的卧室去察看究竟,刺客果然看到司马懿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司马懿刺客还不相信,于是拔出佩刀架在司马懿的身上,假装出要劈下去的样子。他认为如果司马懿不是风瘫,肯定会吓得跳起来。但是司马懿早就料到了刺客的心思,只是睁着眼望了望刺客,身体却纹丝不动。刺客终于相信,于是收起刀向曹操回报去了。司马懿知道曹操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于是过了一段时期就让人散出消息,说风瘫病已经治好了。等曹操再一次召他的时候,他就不拒绝了。

司马懿不骄不狂、低调的处世方式使得他先后在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手下担任了重要职位。到了魏明帝即位的时候,司马懿已经是魏国的元老级人物了。由于他长期带兵在关中跟蜀国打仗,魏国兵权大部分都掌握在他的手里。后来,辽东太守公孙渊勾结鲜卑贵族,反叛魏国,于是司马懿又被调过去对付辽东的叛乱。平叛后,司马懿正要回朝的时候,洛阳派人送来紧急诏书,要他迅速赶回洛阳。

司马懿到了洛阳,魏明帝已经病入膏肓了。明帝把司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同时叫到床边,希望他们可以共同辅助太子曹芳。魏明帝死后,太子曹芳即位,就是后来的魏少帝。曹爽当了大将军,司马懿当了太尉,二人的职位相当。曹爽虽然说是皇族,但是从能力和资格上都跟司马懿相差很远。所以起初,他总是处处尊重司马懿,凡事都听司马懿的意见。

后来,曹爽手下有一个心腹提醒曹爽说:“曹家的大权不能分给外人啊!”他们替曹爽出了一个点子,用魏少帝的名义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名义上是给他升官晋爵,实际上是夺去司马懿的兵权。接着,曹爽又给自己的心腹、兄弟都安排了重要的职位。对这些,司马懿看在眼里却装聋作哑,一点也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