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低调做人厚黑处世智慧全集
24898100000011

第11章 深藏不露,熟知中庸之道(2)

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和学识,但平时像个呆子,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好像不会讲话一样。有了才华固然很好,但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才华而不被或少被人忌,才算是更大的才华,这种才华对社会、对人、对己才有真正的用处。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就不仅是一个杰出的书法家,还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善于洞察先机而随机应变。

安禄山起兵谋反的事情初露端倪时,颜真卿就有了相应的准备。他在自己的守城内高筑城,深挖沟,收揽丁壮,积储粮草,加以防备。然而,他表面上不露半点声色,每天和宾客在河里湖上泛泛舟,饮饮酒,不问时事。

颜真卿颜真卿管理的平原郡是属安禄山管辖的地方,因此,安禄山时常派密探暗查颜真卿的举动。但是,密探屡次回来报告说:“没事,一介书生,不用担心。”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颜真卿就在这样的瞒天过海中积极备战,预防着安禄山的谋反。

果然,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谋反。一时之间,河朔地方的许多城池纷纷被安禄山攻下,只有颜真卿把守的平原城因为提早做了准备而没有被攻下。

在人际交往中,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本领和修养对人是极有帮助的。

在人际交往中小聪明要不得。小聪明不仅为人所厌,而且还不安全。如果一个人在为人处世时将自己的才能让人一览无余,时不时地显示一下自己的小聪明,日久天长,就连自己迈一步能走多远都让人掌握得一清二楚,自己一点底气都藏不住,最终就很容易被他人抓到把柄。

有道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社会是一张巨大而复杂的关系网,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就要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护自己,少一点棱角,多一些圆融通达,这样才能在各种场合下应付自如、左右逢源。谙熟世事、机智圆滑不是奸诈,而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乾隆皇帝十分喜欢卖弄自己的才情,他曾经写过数万首诗,但真正写得好的却没有几首。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卖弄。

乾隆上朝时经常出些词、联考问大臣。大臣们明明知道有些对联很粗浅简单,也不说破,而是故意苦思冥想,并且求皇帝开恩“再思三日”。难道满朝文武真的无能人吗?非也,这其实是免招是非的处世技巧。其实大臣们这样做,无非是想让乾隆自己说出来,然后使他接受赞美。果然,每次乾隆都非常开心。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这是大辩若讷的意思。

“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让他们知道。”外露的聪明远不如深藏的智慧更有实际意义。所以,如果你想证明什么,就不要让任何人知道,要很巧妙地去做,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才大不可气粗,居功不可自傲一个真正具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到处张扬自己的能耐与功劳的,相反,他们会用谦虚的态度面对世人,用自知之明去看待自己。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大环境也瞬息万变,过分张扬和暴露自己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惹下祸患。锋芒毕露并非好事,如果一个人处处锋芒毕露,不给别人留点余地,就必然会遭到他人的嫉妒,这样他的路就会越来越难走,而其成功的梦想也特别容易夭折。不可一世的年羹尧,就因为在做人上的无知而落了个可悲的下场。

年羹尧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了赫赫战功。雍正二年入京时,年羹尧得到了雍正帝的特殊荣宠,时人称之为“年大将军”。

然而,由于年羹尧恃功骄傲、专权跋扈、乱劾贤吏、苛待部下和任人唯亲,对全国的官员任命都产生了影响。对各地要职官员的委派,年羹尧也常常用自己的想法影响雍正皇帝,当时的人把这种情况称为“年选”。

更加糟糕的是,年羹尧在皇帝面前“无人臣礼”,还藐视并威胁皇权。年羹尧在西安总督府时,令文武官员逢五、十在辕门做班,辕门、鼓厅画上四爪龙,吹鼓手着蟒袍,与宫廷相似。他还令雍正帝派来的侍卫前引后随,牵马坠镫。按清代制度,凡上谕到达地方,地方大员须迎诏,行三跪九叩全礼,并跪请圣安,但雍正帝的恩诏两次到西宁,年羹尧竟然不守规矩,直接“宣读晓谕”。他在与同级的督抚、将军往来的咨文中,语气模仿皇帝。更有甚者,他曾向雍正帝进呈其出资刻印的《陆宣公奏议》,雍正帝欲为此亲撰序言,但年羹尧以不敢“上烦圣心”为借口,代雍正帝拟就序言,并要雍正帝颁布天下。

如此僭越无度的行为令雍正皇帝寒心不已。最终,年羹尧被一再降职,并赐予自裁,结束了他风光无限的一生。

尽管对年羹尧的真正死因有很多争论,有人说是因为他想造反,又有人说年羹尧当年参与了雍正与诸兄弟的皇位之争,雍正这样做是为了杀人灭口,但暂且抛开雍正决心除掉年羹尧的真正动因不说,从年羹尧自身而言,他的死也确实咎由自取。

试问一个皇帝如何能够容忍自己的臣子功高震主呢?年羹尧自恃功高,妄自尊大,丝毫不知谦逊自保,不守为臣之道,做出超越臣子本分的事情,这已经为舆论所不容。更糟糕的是,他结党营私,贪赃受贿,“公行不法,全无忌惮”,为国法所不容,这就更为雍正皇帝所忌恨。一个人犯了这样的大忌,势必难得善终。

才大而不气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其实,在人生道路上,一个人不仅要积极进取,还要适时收敛。否则就会显得自己才大气粗,甚至盛气凌人,让人有压迫感,从而产生对抗之心。

贺若弼是隋朝著名将领,他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但因为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其自杀。临死前,他曾嘱咐儿子贺若弼说:“我因为说话不慎而死,你要引以为戒。”说完,还用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希望他能记住这个教训。

隋朝元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称帝,是为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就有了吞并江南、统一中国的想法,他询问大臣:“谁可以胜任镇守江淮的职务?”尚书左仆射高颎推荐说:“朝臣之内,论文武才干,没有能比得上贺若弼的人了。”

于是,杨坚拜贺若弼为吴州总管,做灭陈准备。贺若弼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命令,并给寿州总管源雄赋诗一首:“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勿使麒麟上,无我二人名”。诗中的傲然之气已经隐隐可见。

后来,他参与灭陈,立下了赫赫军功。灭陈以后,贺若弼更加显贵了,不仅自己进位上柱国,进爵宋国公,还惠及家人。其兄贺若隆为武都郡公,弟贺若东为万荣郡公,并为刺史、列将。

然而,此时的贺若弼早已忘记了父亲的教训和教诲,变得骄傲自满起来。他自以为功名在群臣之上,所以常常以宰相自许。

当时,杨素为右仆射,而贺若弼还只是个将军,因此贺若弼心中很是不平。但由于他常常把对人的不满表现在言语和神色上,因此最终招致贬官。结果,贺若弼并不以之为教训,怨恨反而更深了。

隋文帝对他的表现感到很失望,便责问他说:“朕以高颎、杨素为宰相,你每次都散播言论,说他们两个人是吃白饭的,是什么意思?”贺若弼回答说:“高颎是我的故人,杨素是我的舅子,我清楚他们的为人,所以才会说实话。”

结果,很多达官都认为贺若弼怨愤过重,应该处以死刑。隋文帝犹豫了好几天,但考虑到他的功劳,还是决定免除他的死罪,消除官职贬为平民。一年后,隋文帝恢复了他的爵位,由于不欣赏他的为人,所以便不再委任官职。但每次宴请群臣的时候,隋文帝还是待贺若弼很好。

有一次,隋文帝赐宴王公。席间,隋文帝要群臣作诗,贺若弼作了一首五言诗,诗中充满了怨恨,不过,隋文帝看后还是宽容了他,并没有对他治罪。

这时,正好有突厥使者来朝拜,还表演了百发百中的箭术。隋文帝看后大为惊叹,说道:“除了贺若弼,还有谁有这样的箭术呢!”于是,他命令贺若弼引弓射箭,果然也是每发必中。隋文帝非常高兴,对突厥使者说:“此人天赐我也。”

尽管隋文帝如此宽容,但也没有让贺若弼了解到自己的弱点——“才”大气粗,居功自傲。隋炀帝杨广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问贺若弼:“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都是有名的良将,他们的优劣在哪里?”贺若弼就说:“杨素有勇无谋;韩擒虎只会打仗,不会带兵;史万岁只会骑马,不是大将之才。”杨广又说:“那么谁是大将?”贺若弼回答说:“那就看殿下你的眼光了。”言下之意,只有他贺若弼一人堪称大将。

这番话不仅伤了同僚们的感情,也让隋炀帝杨广对他产生了戒心,最终,贺若弼死在了杨广的手里。

才大不可气粗,居功不可自傲。一个人即便有非凡的才干,也不能过分招摇,否则,只会遭人嫉恨。才干与智慧是不可相提并论的,智慧是才干,才干却不会是智慧。一个真正具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到处张扬自己的能耐与功劳的,相反,他们会用谦虚的态度面对世人,用自知之明衡量自己。才大不气粗,居功不自傲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做人的手段,它能帮助自己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放低自己方是上上之策权势过高、名望显著就很容易招他人嫉恨,如果不懂得收敛,就可能会被名声所连累,枉受无妄之灾。东汉李固《遗黄琼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是作者对所谓名士的名不副实作出的批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道出了一个普遍而又实在的道理:一个人的名声太大,他的实际情况与他的名声就很难完全符合。

古往今来,名实相副的人和事实在不多。尽管如此,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人人都希望成功,希望出人头地。这种进取向上的精神本来是可贵的,但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情况却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对此若是有所忽视,只怕你不仅难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功名和利益,还会为人所不齿。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和尚与一个贵公子同乘一条船。贵公子一上船,就高谈阔论,显出一副满腹经纶的样子,这让和尚顿生敬畏。由于船上空间小,和尚生怕侮慢了贵公子,因此蜷缩着自己的身子,抱膝而卧。

哪知那个贵公子越说越离题,其学问的深浅就被和尚摸透了。和尚知道贵公子的学问不怎么样后,便问道:“请问相公,澹台灭明(孔子弟子)是一人,还是两人?”贵公子答:“当然是两人。”和尚又问:“那么尧舜是几人?”贵公子答:“是一人。”

听完贵公子的回答,和尚笑了笑说:“这等说来,老僧该伸伸脚了。”

真正聪明而有能耐的人不会张口闭口地说自己多么有本事,更不会说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因为有大智慧的人都知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道理。

其实,无论是否声名显著,也不管是否名副其实,都应该注意掩藏自己。

高处不胜寒,名头太大总会有人不服,甚至惹人憎厌。一旦行为有所偏差,就会落人话柄。正所谓:“树大招风”。权势过高、名望显著就很容易招他人嫉恨,如果不懂得收敛,就可能会被名声所连累,枉受无妄之灾。不过,如果懂得收敛自己,那么盛名之下,其实就并不难副。

西汉建国,张良可谓一大功臣,被列为“汉初三杰”之一。汉高祖刘邦赞美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在“汉初三杰”中,他是唯一一位得善终的人。

张良之所以没有成为“韩信第二”,这与他功成名就后的谦恭不无关系。年轻时就以谦恭、好学、聪明闻名的张良有“桥下拣鞋,拜师学艺”的经历,并以自己的谦恭得到了《太公兵法》,获得了真才实学,又因谦恭获得了赏识和安全。人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拥有聪明,并时刻记得谦恭。尤其在功成名就之后,更应该注重细枝末节。

张良一心一意追随刘邦打天下,经常在危急时刻扭转时局。平定天下以后,刘邦赐给张良三万户百姓,张良辞谢说:“我与陛下相会,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陛下用我的计策并万幸成功,这不过是我的运气好,没有陛下就没有张良。”后来官拜大司马的张良选择了辞官归隐。

同样身为“汉初三杰”的韩信和萧何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韩信的下场人所共知,因为锋芒毕露而丧命。而萧何则因为名气太大,自己又不通权变,不得不自毁名声,以至于弄得晚节不保。

萧何计诛韩信后,刘邦对他更加恩宠,除对萧何加封外,还派了一名都尉率500名兵士做萧何的护卫。

众宾客纷纷道贺,萧何也非常高兴,在府中摆酒席庆贺。突然,有一个门客身着素衣白履,昂然进来吊丧。萧何见状,勃然大怒道:“你喝醉了吗?”

那个门客昂然不惧,说道:“萧公不要高兴得太早,否则就会后患无穷啊!”萧何听了,心中十分不解,问道:“我进位为丞相,荣宠有目共睹,而且我行事小心谨慎,没有任何疏虞,你为什么这么说?”门客说道:“皇上南征北伐,亲冒矢石。而萧公安居在都城之中,根本就不用冲锋陷阵,反而加封食邑,我揣度皇上的意思,恐怕是在怀疑萧公。难道萧公没有见到淮阴侯的下场吗?”萧何恍然大悟,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