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人要有金口才
24873600000014

第14章 善言之人,懂得掌握语言分寸(2)

康康本想两人都能进入同一家公司,以便相互之间有个照应,于是,康康就去恳求主管,顺便问及莎莎落选的原因。主管说:“其实莎莎条件不错,综合来讲也比较适合这份工作,但是,因为你们进入的是市场客服部,所以对气质和身材的要求比较严格,莎莎因为外形等因素就与这份工作无缘了。”得知原因的康康很气愤,认为公司不应以貌取人,所以就辞去了这份工作。

莎莎得知落选原因的时候也很生气,于是,便让康康帮助自己制订健身计划。为了使莎莎能在短时间内有个好身材,康康就为她制订了严格的健身计划,当起了莎莎的健身教练。

由于莎莎常年不运动,执行康康的训练计划就有一定的难度。当莎莎看着康康为自己忙前忙后时,她也不好意思直接谢绝康康的好意,于是,每到训练时,她就找各种借口逃避。渐渐地,康康看出了莎莎的意思,为了莎莎的身材和健康着想,康康就决定“刺激”她一下,让她彻底醒悟。

一天,两人去打网球,莎莎有意推托,康康这回“发威”了,慷慨陈词道:“莎莎,难怪人家说你像‘熊猫’,你知道你现在成什么样了吗?看你这一身赘肉,哪家体面的公司会录用你呀!你难道不知道外在形象是第一招牌吗?要是再不控制的话……”

听着康康的话,莎莎的嘴已经成了“O”型,脸色也渐渐变成惨白,但是,康康并没有注意到莎莎的变化,还在继续说。忍无可忍的莎莎没说一句话,转头愤然地离开了网球场,只撂下康康一个人站在空旷的场地上。

此时,康康还满脸疑惑地望着越走越远的莎莎,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康康明知道莎莎最忌讳说身材的事情,偏偏要去捅那个“马蜂窝”,即使是好心的劝告也会招来对方的不满。所以说话的时候最好注意一下技巧,有时候忠言也需要“糖衣”的包装,千万不要一味地信奉“忠言逆耳”而直白表达,因为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

以上列出的关于说话的诸多忌讳,值得你去重视。说话的时候,千万要避开人们的这些心理暗礁,这样你才不会得罪人。

了解对方,拉近距离

当两个人交谈的时候,如果你比较了解他,那么你会很快找到对方感兴趣的事物,然后你们之间的谈话气氛就会因此变得友好、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就能很容易达到自己说话的目的。

麦克先生一直试着把自己的面包卖给纽约一家著名的饭店。3年来,他几乎每天都打电话给该饭店的经理,说服这个经理同意自己的请求。

有时候他也会去参加这个经理出席的社交聚会。他甚至还在那家饭店订了一个房间,住在那儿,目的是促成这笔生意。但是所有的招数都没起到作用,他觉得自己失败了。

麦克先生在研究过说话处世后,决心改变一下自己的说话策略。他决定要了解一下那个经理,找出经理最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

麦克先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经理的信息,最后发现他是一个叫做“美国旅馆招待者”的旅馆组织的一员。他不但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还是该组织的主席以及“国际招待者”的主席。不论大家在什么地方举行活动,他都会出席。

知道这些后,第二天麦克先生见到他的时候,开始主动谈论他的那个组织。由于麦克先生所说的话全部是围绕那个组织展开的,所以经理相当惊讶!他非常有兴致地跟麦克谈了半个小时,都是有关他的组织的事情,语调显得非常热忱。

在麦克离开他的办公室之前,他“卖”了那个组织的一张会员证给麦克。

这次,麦克先生根本一句话也没有提到面包的事。但是几天之后,那家饭店的一位大厨却主动打电话给麦克先生,要他把自己的面包样品和价格送过去。

“我真的不知道你对那个老顽固动了什么手脚,”那位大厨说,“但你是真的把他说动了。”

麦克先生缠了经理足足有4年,一心要做他的生意,仍然没有办到,但是后来麦克了解了他的喜好,然后谈了他想谈的东西,在短短的时间里竟然就把生意谈成了。

了解你的谈话对象,然后谈论对方感兴趣的事物,这其实就是在无形中给对方一个赞美和肯定,这样会使你获得对方的好感,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无论是生活中的普通交往,还是商业上的重要谈判,只要你能事先了解对方,然后谈论对方感兴趣的事,那么你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周文是上海一家民营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在创业之初,由于人们普遍对私营企业存有偏见,所以他们公司的发展遇到了很大困难,各种批文很难拿到手,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在多次拜访国土局某局长失败后,周文想如果继续这样谈下去将会永远失败。

在研究了人际关系并进行了反复思考之后,周文觉得应该多花一些时间了解谈话对象,找出他们喜欢的东西,然后投其所好。

一天,周文又到局长那里拜访。这一次,他学会了暗地里观察,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局长办公椅上方有一幅巨大的合影。在那幅合影里,局长同一位作家坐在沙发上开心地笑着。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于是说道:“孙局,我非常崇拜这位作家,一直想请他帮我签个名,但是从未如愿,听说您跟这位作家的关系非常好,您是怎么做到的?”

这一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孙局长的脸色马上变亮了。

“这其实没什么,我本人也比较喜欢文学,在很多年前,他还没有成名时,我们就是朋友……”

关于这个话题,他们谈了足足两个小时,离开的时候,周文带着已经批过的申请报告和局长对他的工作将会多多支持的承诺离开了。

有些人在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时候,并未向对方索取什么,却很容易遭到对方的厌烦。聪明的人在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时,即便自己什么也没有付出,却获得了对方的好感,从而达到自己说话的意图。可见,在交际中谈话的内容是有选择性的,当你了解了对方,将你们的话题引申到对方感兴趣的方面时,你和对方的距离就会变得很近,这样,你的谈话目的就容易达到。

几种场合的语言禁忌

生活中有很多禁忌,说话也不例外。说话的禁忌事实上就是说话的分寸。同“凡事都要有个度”的道理一样,说话的时候也要根据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的不同,相应地调整说话的轻重快慢,这样才叫说话有分寸。有了分寸之后,才能把话说得圆满。说话的目的就是要向对方传送某种讯息,如果没有分寸,你传送的讯息就会出现偏差。

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其实也就是把握好说话的禁忌。以下是说话禁忌的几个方面:

(1)习惯用语上的禁忌。习惯性用语之所以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主要是因为这种用语来自于自己最亲近的人,大多是非常熟悉的人之间使用的俏皮话。比如夫妻之间的俏皮话,一旦成了家常便饭,就会变成夫妻之间专用的习惯用语。但是这种习惯用语如果不小心在家庭以外的场合随口即来,那就变成了一种禁忌。

有一个人在家里跟自己的妻子经常用玩笑话相互交流。他们两人都非常喜欢小狗,平时彼此之间表达爱意的时候也是“狗长狗短”的。吃饭前妻子常对他说的话是“洗洗你的狗爪子”;而当他读报刊上的好文章时也常会对妻子说:“竖起你的狗耳朵好好听着。”长此以往,“狗言狗语”的习惯也就成了自然。

有一天,这个人把熬夜赶写好的一份材料给同事看,同事看后说:“写得不错,里面没有错别字吧?”这个人因为在家里说惯了那些话,顺嘴就出来了:“肯定没错,不信你睁大狗眼好好瞧瞧!”话音刚落,他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于是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跟我老婆说惯了……”

这个人完全犯了习惯用语的禁忌,导致说话乱了分寸。所以人们平时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习惯用语的使用场合。

(2)传言的禁忌。人们都知道传言的危害性。人与人接触的过程中,有些人常常会有很多机会去刻意或者无意地散播一些他人的传言,当你听到有关某某的传言时,首先应该慎重思考一下:无论消息是经过“添油加醋”的,还是所传内容确实是事实,一旦这个信息越传越广,都会对他人造成精神上或名誉上的伤害。因此,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做个流言的传播者,否则会害人害己。

小丽和小徐本来是一对感情很好的情侣,但是有一天,小丽突然不理小徐了,因为她听到了一些有关小徐以前的事情,心里就很不痛快。

事情是这样的,小徐以前有个女朋友,因为一些原因交往了两年就分手了。小徐在和小丽交往后,很少和以前的女朋友联系,就是有一次前女友回国需要办理一些事情,于是主动联系小徐,希望小徐可以帮助自己。念及以前的关系,小徐就帮助了她。期间两人见过几次面,有一次正好被小丽的好朋友小米看见了。

小米看见后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自己的朋友莎莎:“你知道我今天看见谁了吗?我看见小徐和以前的女朋友一起吃饭。”莎莎听后非常惊讶,她就把这件事又告诉了小思:“小徐最近又和前女友联系,他们还一起吃饭呢,太过分了……”出于对朋友的关心,小思听完之后又告诉了小丽:“小徐最近有点生活不检点啊,竟然跟老情人约会……”小思又把以前小徐的恋爱经历讲了一番,听到这些话的小丽非常不高兴,所以就跟小徐闹起了冷战。

就这样,小丽和小徐的关系被传言破坏了。

有些人不是传言的源头,但是如果平常不管好自己的嘴,就容易好心办坏事,成为流言的传播者。原因是他们心中缺乏衡量传言可信度的标尺。没有标尺,何来说话的分寸?

(3)隐私话题的禁忌。隐私只能属于个人所有,也有可能会向自己最亲信的人透露。如果你是第一个知道朋友隐私的人,那就说明你的这个朋友非常在乎你、信任你,你也从某种程度上共享了这种隐私,但是你要知道,这种隐私是不能外泄的,千万不要在公共场合谈论他人的隐私,要掌握说话的分寸。

说话要注意场合,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说话禁忌,记住这些禁忌,相信会为你的交际生活带来很多好处。

摆正位置才能说得得体

厚黑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厚黑之道,本诸身,争诸众人,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所以说话应该先考虑自己的身份,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说得得体,才不至于引来一些莫须有的麻烦。

东汉末年,杨彪的儿子杨修是个文学家,他才思敏捷、灵巧机智,很受曹操的器重,做了曹操的谋士,官居主簿。

曹操生性多疑,生怕别人暗中谋害自己,常常吩咐侍奉他的人:“我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靠近!”有一天,曹操在帐篷中睡觉,故意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被为他覆盖。曹操立即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然后又上床睡觉。睡了半天,起来的时候,佯装吃惊的样子,问道:“何人杀我近侍?”大家都以真相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近侍。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在梦中杀人的,只有杨修识破了他的意图,临葬时杨修指着近侍而叹息道:“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曹操听到这话后非常不满,本来他就嫉妒杨修的才华,从“阔门”“一合酥”再到如今识破“梦中杀人”等一连串的事件,使曹操对杨修更是心怀芥蒂,因为杨修说话从来不考虑上下级关系,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处处都想显示自己的才华。

曹操恨杨修又猜透了自己的心事,于是在后来的“鸡肋”事件中以“乱我军心”为由喝令将他推出斩首,杨修死时年仅45岁。

很多人都说杨修之死是因为曹操嫉妒他的才华,事实上,曹操非常赏识杨修,否则也不会委以他“总知外内”主簿的职务,杨修自然也不会成为曹操身边的一位高级幕僚谋士。但是杨修依仗着自己才思敏捷、聪颖过人的优势,总是当众识破并讲出曹操的心思,在不该说话的场合里说一些自己不该说的话,这种恃才傲物的狂妄姿态当然会让曹操非常不满,杨修落得如此下场也属正常。

看来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否则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当然,在交际中,说一些错误的话尤其是不注重说话的场合,未必会严重到招来杀身之祸的地步,但是它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尤其是在职场中,如果你看不准自己的说话对象,话说错了地方,那样你的职场生涯肯定不会好过。

王雅目前的工作是在中关村的一家计算机公司做高级程序员。她之所以离开以前的那家公司,主要原因是她在公司的同事们面前说了一些抱怨自己老板的话,这些话被传到老板的耳朵里,于是老板处处排挤她,最终她不得不辞职走人。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老板交给王雅一个难度很大的任务,并跟王雅事先声明:“这个工作难度有些大,你敢不敢承担,敢不敢接受挑战?如果不行的话,我可以再派别人。”王雅明白自己的实力,她知道接手这个任务有些困难,但是她觉得在公司的众多人中,老板主动找她征求意见,说明老板非常器重自己,王雅一咬牙就接下了这个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工作。结果,由于老板给的期限比较短,王雅最后没能按时完成任务。王雅因此遭到了老板的批评,并受到一定的经济处罚。

王雅感觉非常委屈,同时也很气愤,她认为:既然这项任务这么艰巨,做不完本是预料中的事,干嘛还要给那么短的时间。自己那么努力,没做完也不该算是工作失误,处罚也太不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