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人要有金口才
24873600000013

第13章 善言之人,懂得掌握语言分寸(1)

说话的内容很重要,而说话的场合也不容忽视,很多人因为说话不注意场合导致办事不利,这样往往很不值得。

在不同的场合应说不同的话,根据所处场合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策略,把握说话的分寸,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才能达到最佳的说话效果。

坦荡和直接不可混淆

张敏在国家机关单位做办公室文员,她的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爱说话。但是每当有人就某件事情需要征求她的意见时,她说出来的话总是很“刺”人,而且她的话听起来似乎总是在揭别人的“短儿”,同事们都不喜欢和她说话。

有一次,同一部门的一位女同事穿了一件新衣服,当其他同事都称赞“漂亮”“合适”的时候,张敏说了一句:“你身材太胖,根本不适合穿这样的衣服。”她还接着说:“这颜色你穿起来有点艳,根本不适合。”

这话一出口,惹得当事人非常生气,而周围那些大赞衣服如何如何好的人这时也非常尴尬。因为,张敏说的话有一部分确实是事实,例如这位同事身材确实有些臃肿,这是大家认同的,但是别人没有点破,唯独张敏开了这个口。虽然张敏有时候也会为自己说的话不讨人喜欢而后悔,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她依然会说出一些让人接受不了的话。时间一长,同事们自然而然地把她排除在集体之外,很少就某件事情去征求她的意见。

尽管这样,如果同事偶然需要听听她的意见时,她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又把别人最不爱听的话直白地说出来。

现在在单位里,几乎没有人愿意理睬她,张敏一直处在孤单的状态中。

张敏最终变成孤家寡人,原因就在于她不懂得怎样说话,虽然她说的很多都是实话,但是说实话也需要一定的技巧,以前人们讲究坦荡,但是坦荡并不等于直接,太过直接的话容易伤害人们的感情,所以,最好不要把坦荡和直接混为一谈。

曾巩是宋朝的一位大诗人。他为人正直宽厚、襟怀坦荡、直来直去。他和王安石一直都是好朋友。

有一次宋神宗问曾巩:“你与王安石是布衣之交,王安石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呢?”曾巩很客观直率地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和作为比扬雄要强很多;不过,他为人过吝,终比不上扬雄。”

宋神宗很惊异,又问道:“你和王安石是好朋友,为什么这样说他呢?据我所知,王安石为人轻视富贵,你怎么说他‘吝’呢?”

曾巩说:“虽然我们是朋友,但并不等于朋友没有毛病。王安石勇于作为,而‘吝’于改过。他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我说他‘吝’!”

宋神宗听后称赞道:“此乃公允之论。”王安石知道这件事之后,并没有因为曾巩揭自己的短就和他过不去,相反他们的情意更加深厚了。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故不可稍变其操履,亦不可露其锋芒!”

曾巩的这番言辞才叫做坦荡,他充分表达了事实,而没有损害王安石的人格,所说的话非常公正,还不会让人产生厌烦的心理,这就是坦荡和直接的区别。

坦荡的说话方式给人留下的是实在、信服的感觉,但是说话太直接往往容易伤害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要清楚坦荡不是直接,不要时时以坦荡作为幌子说些伤人的话,否则会对你的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直白也要拿捏分寸

一个有才德同时又能淡泊明志的人,必定会遭到某些热衷于名利的人的怀疑;而一个言行谨慎且处处检点的真君子,往往也会遭受那些目的不纯的小人的嫉恨。一个有才德的君子,如果处在不良环境中,固然不可以改变自己的操守以及志向,当然也绝对不能刻意表现出自己的才华和节操。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君子,想要保守自己的情操,但是又想免遭迫害,最好的方法就是谨言,谨言就是说话谨慎、不直露。

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还说过“慎于言”。可见,古代思想家对于谨言就非常注视。

《战国策》上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范雎见秦昭王,一次、两次,秦昭王向他请教问题的时候,他都不说话,以沉默视之,因为他发现秦昭王与他谈话的时候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而他要讲的内容十分珍贵,是一套可以使秦国富强称霸的策略,如果别人不重视的话,讲出来根本无益,与其说了没有作用,还不如不说。直到第三次,秦昭王单独会见他,这个时候秦昭王表现得专心致志,并虚心向范雎求教。范雎这才开始了自己的传道,他的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秦昭王,于是秦昭王便封他做了宰相。像范雎这样的人,才真正是既不失人,又不失言,说话又谨慎的智者。

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把握说话的分寸,在有些场合,过于直露的说话方式往往容易造成不好的效果,所以,应该采取一定的方式,既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又说得比较婉转、谨慎,这样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一家很有影响力的报社招聘编辑部主任,应聘者有二百多名,只有李博士和王硕士进入最后的面试。在第一轮面试中两人水平相当、各有千秋,这使社长和主编无法定夺。于是,主编出了一个考察两人能力的问题,他让两人浏览了一下近期的几份报纸,然后各自写一份策划报告,内容是对该报纸做一个总体性的评价,最好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份报纸的认识制定出报纸的市场定位、稿件内容、组稿对象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可以想象这份报告的分量。几天后,两人同时按要求完成了任务,并将自己的报告发送到主编的电子邮箱里。

就像他们的面试情况一样,双方的报告也是不分伯仲。不过,两人的报告还是有些微小的差别,差别主要集中在第一个部分,也就是对该报纸现状的评价上。李博士曾经从事过编辑工作,所以对报纸的缺点看得非常清楚,他虽然对该报纸的某些内容进行了肯定,但是在报告的最后,把大量的篇幅用在了点评该报纸的缺点和不足上。而且还在报告中“语重心长”地警告:长此以往,不改变现在的办报方向及做法,该报纸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而王硕士报告第一部分的主要篇幅是在谈论该报纸的优点,而且承认了这份报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坚持下来的原因就是它本身具有的这些优势,比如读者对象把握较好,文章内容和风格有个性等优点。但是王硕士也提出了一些问题,若能在某些方面改进一下,比如提高商业资讯的传达速度提高,可能会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当然,他是以一个委婉的方式指出这些缺点的。

最后的面试结果是王硕士被录用。社长和主编决定录用王硕士的理由是:他对报纸的评价比较中肯,而且策划基本到位。而不录用李博士的理由是:虽然策划也基本到位,但他对该报纸的评价过于直白偏激,过于尖刻。

在人际交往中,即使是直白地表述,也应该拿捏好分寸。分寸没有掌握好,突破了一定的度,事情可能会和你预期的方向背道而驰。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培养谨言慎行的良好习惯。

信心会为语言增光添彩

自信地说话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你已经具有了很多优势,比如熟练的专业技能、得体的装扮等,但说话不够自信也无济于事。

自信地说话,可以给你加很多分,它会在短期内让一个人对你产生很好的印象。

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自信地走进一家报社问道:“请问你们这里需要一位好编辑吗?”言下之意,他自己当然就是那位“好编辑”,说话充满了自信。

“不。”报社的工作人员拒绝得很干脆。

“那么,好作家呢?”该学生的语言还是那么自信。

“不。”拒绝仍然很干脆。

“那么,印刷工如何?”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都没有了,不好意思。”

所有的路都被封死了,看来这次求职无望了。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这位大学生毫不气馁,他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制作精美的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

看到小伙子出其不意的招数,报社主管突然呵呵一笑,被这位大学生话语中透露出来的那股自信所打动,最终这个大学生被录用为报社的发行部经理。

由此看来自信地说话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改变别人对你的印象,也可以通过这些自信的语言改变你的生活状态。要想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信,需要掌握以下一些方法:

1说话的时候,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完美的化身

与人谈话的时候,应该首先静坐,心中默想一些曾有过的愉快感觉,比如曾经获取的成功、曾经受到的奖励等。通过这些方法,获得一颗自信的心,这样说话才能透露出自信。

2以拥有者的姿态面对他人

与人见面交谈的时候,要以拥有者的姿态出现在他人面前,这样能够体现出你不凡的气质,同时使别人从你的语言中感觉到你的自信。

3大胆地和别人交流

自信心和其他东西一样,需要持之以恒地加以锻炼才能成功,略有松懈就会颓然丧失。和萍水相逢的人交谈是获得自信的一个好方法。

小王和小张一起去面试,公司录取了小王,小张觉得非常不平衡,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不比小王差,在某些方面甚至还比他强,为什么公司要录取小王而不是自己呢?小张非常生气,于是跑到公司去要答案。

公司给出的答案是:“你在说话的时候不敢正视面试官的眼睛,说话小声小气的,你连说话的胆量都没有,如此缺乏自信,我们怎么能相信你的能力?”

可见,小张没有被录用的原因就是不敢和陌生人交谈。

4以恰当的说话方式接受赞美

许多人都有自我贬抑倾向,人们总是习以为常地将别人的赞美推拒在外,这样很容易使自己由主动参与者慢慢地转变为被动接受者,这样的做法非常不明智。因此,当有人赞美你的时候,你随口说声“谢谢”即可,过分谦虚不会体现出你的自信,而适度的回应则能透露出你的信心。

小李刚刚参加工作一年,由于平时工作十分认真,到了年末的时候,小李的业绩是公司里最好的。

领导看到小李的成绩后,在职工会议上当着全体同事的面夸赞小李的工作能力,听到领导的夸赞后,小李显得非常紧张,他满脸通红,该自己发言的时候,他也说不出什么话,草草地说了几句:“还有更好的同事……我的工作资历太浅,还需要学习。”

领导看到小李这种结结巴巴的样子非常无奈,原本打算给小李升级的计划也暂时搁浅了。

自信的说话态度无疑会给你的交际加分,不管在什么样的场合,自信的人给人的感觉总是好的,所以说话的时候自信一些,你离成功就更近一些。

说话懂得避人所讳

人都各有所长,也都各有所短,为了保住自己的颜面,不会有人喜欢把自己的隐私和痛处公之于众。所以,谈话时不要当众揭穿对方的隐私、痛处或缺点,更不要在心理禁区上大做文章。

要想在社交场合中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口碑,赢得好人缘,你必须注意下面几个说话的禁忌,从而在交谈中避开这些暗礁。

1不要询问别人的隐私

要记住这样一个常识:“男不问收入,女不问年龄”,说话的时候提及别人的隐私是交往过程中的一大忌讳,因为问这些问题是一个人无知和没有分寸的表现,所以,在交际过程中千万不要询问对方的隐私。

2不要提别人的伤心事

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最好不要提对方受过的伤害。如果对方主动提起的话,你最好表现出同情的样子并听他诉说,但千万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问不休或者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说一些话,触到对方的痛处对你是不利的。

某公司下属准备给他们的经理祝寿,在祝寿献词时,其中一位下属说:“祝愿我们的蒋经理将来能大富大贵,儿孙满堂。”听完这位下属的贺词,蒋经理顿时脸色发青。

原来蒋经理的独生子去年因车祸不幸丧生了。这件事情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但是这位下属却因为一时高兴忘记了。此时,蒋经理认为这位下属是在故意嘲笑他断子绝孙,因此也不顾及众人都在场就摔杯而去,弄得这位下属很尴尬。

3不要总盯着别人的健康状况

有些原本就有严重疾病的人,如患有癌症、肝病的人,通常都不希望自己的健康问题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所以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做个大嘴巴,一看到病后的人回来工作,就大声昭告天下:“老李,你的肝病治好了?”这样说话肯定会招致对方的反感。

4不要直白地揭露别人的短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和困惑,你跟对方说话的时候,就要懂得绕开这些敏感话题,即便是不得不说,也不要过于直白,要委婉一些。

康康和莎莎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两人情似姐妹,上学时又是同班同学。

康康活泼可爱,酷爱音乐和舞蹈,并且热衷于各种健身活动。相比之下,莎莎就比较内向、文静,她习惯每天坐在教室里看书、练字,从不主动参加室外活动,因为缺少运动,莎莎的身材相对臃肿,因此,“身材”就成为莎莎最忌讳别人谈论自己的话题。

大学刚毕业,两人打算进入同一家外企公司工作,正巧某家公司的市场客服部有两个岗位,于是,两人一同去面试,但公司只录取了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