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一堂口才课
24872000000015

第15章 良好的交流从赞美开始(1)

赞美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要,是一种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的表现。恰当地赞美他人,不但能给人以舒适感和满足感,同时也能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当然,赞美作为一种沟通技巧,并非随口说几句恭维话就能奏效的。事实上,赞美也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出口乱赞”“随口胡赞”,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必须掌握赞美的技巧和方法。

赞美让双方的距离更近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赞美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能快速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回忆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谁没有热切渴望过他人的赞美呢?

当人们受到赞美时,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就会油然而生,心情会立刻变得愉快起来,此时也更容易与人打交道。因此,我们在与陌生人交往时,不妨用诚恳的态度、热情洋溢的话语来赞美对方,这样不仅能体现出自己的涵养与友善,而且能使对方感到自我价值得到了认可,从而有利于博得对方的好感。

一天,图书导购员小崔看见一个年轻人正站在书架前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叫《穷爸爸,富爸爸》的书。小崔走过去说:“您好,您也在看这本当今市面上最畅销的热门书呀!我也很爱看这本书。”

“嗯,这本书写得太好了,简直就是一本社会大学的大学教材。我没有上过大学,但我个人认为,从社会大学里可以学到比课本上更多的东西。”

“对,您说得太好了,这本书里面的富爸爸提倡的就是这种观念。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心态和智慧,决定了他有什么样的认知水平。从刚才您说出来的话,我可以判断出,您对这本书不光是读一读这么简单,应该研究得非常彻底了吧?”

“哈哈,我这个人天生不爱上学,就喜欢看看课外书。”

“但是,您有读书的天赋呀,只是您身边可能有一些长辈,如您的老师或父母,观念也许一时跟不上,没有赞同您。我感觉您很勤奋,很爱读书。您看,您这么年轻就如此自觉地用功读书,而且能把书里的观念融入到生活中,相信您以后一定会非常了不起的。”

听了小崔的赞美后,年轻人谈兴大增,顿时打开了话匣子,大谈特谈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计划。当然,最后他很愉快地接受了小崔为他推荐的几套与成功、理财有关的书籍。

赞美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表现。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表明,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把自己看做是“中心”,都十分关注自己,都希望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友谊,就千万别吝啬你的赞美,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对陌生人赤裸裸的直接赞美往往会显得矫揉造作、不伦不类。这时候,我们不妨称赞与对方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以此来表现自己对对方的友好和赞赏之情。

某市文化单位要建一座影剧院。一天,负责该项目的方经理正在办公,某家具公司的业务员小林上门推销座椅,一进门便说:“哇!真气派!我以前很少见过这么漂亮的办公室,如果我也有一间这样的办公室,我这辈子的心愿就满足了!”就这样,小林开始了他的谈话。然后他又摸了摸办公椅的扶手说:“这不是香山红木吗?难得一见的上等木料啊!”

“是吗?”方经理一听此话,自豪感油然而生,然后亲自带着小林参观了整个办公室,并且向小林介绍了整个办公室的结构设计、装修材料、色彩调配等,满足感和自豪感溢于言表。

就这样,小林轻而易举地拿到了有方经理签字的订购合同。

小林没有直接赞美方经理有品位、有见地,而是通过间接称赞他的办公室,使得对方倍感自豪和满足,从而迅速拉近了与对方之间的感情。由此可见,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大有裨益。赞美别人,对方会适时地给予我们回报;赞美别人,对方会更加愿意接近我们。

赞美是一件好事,赞美别人,我们付出的只是语言,而得到的回报却是他人的好感和友谊。但是,如何在人际交往中适时、适当地赞美别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在赞美别人时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即便是真诚的赞美,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掌握赞美的技巧和方法非常必要。

赞美也有“保质期”

赞美要善于把握机会,在恰当的时机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像过了气的时装一样,根本提不起人们的兴趣。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这样的情景:每当一个国家的元首当选时,该国的电视台都会播放外国元首发来的贺电。因为当选的时刻是最需要发电表示祝贺的时刻。如果等十天半个月再发去贺电,其祝贺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全然失去了。

由此可见,赞美也有“保质期”,一旦过了“保质期”,赞美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赞美别人一定要及时。比如,某个同事被提升为部门经理,成了你的顶头上司。第二天上班时,一见面,你就应该立即说:“早啊,×经理。”打招呼的同时,你一定要提到“经理”二字以示祝贺。如果你提都不提这回事儿,对方心里可能就会想:“我被提升为经理,这个人连一句祝贺的话都没有,看来他压根儿就没把我当回事儿啊!”这样一来,你们之间难免会产生隔阂。因此,对于别人引以为荣的事,我们一定要及时地予以赞美,以满足对方的虚荣心,赢得对方的好感。

在交谈过程中,如果对方谈到自己引以为荣的得意之事,那就代表他渴望与你分享他的喜悦,同时这也是他准备接受你的赞美之词的信号。此时,你应该立即停下手里的事情,接过对方的话题顺势赞美一番,以满足对方的心愿。

例如,你和一位朋友交谈时,对方突然得意地说:“我儿子今年考上北大了!”这时候,你应该立即停下所有的事情,接过她的话题说:“考上北大了!真了不起!那可是全国最高等的学府啊!他爸爸的聪明,再加上你的教导有方,也难怪他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呢!记得当年我们上学时,全年级几百号人,也不见得有一个考上北大的……”

再比如,一位母亲拿出儿子的照片给你看:“你看,这是我儿子!”这时候,你不但要接过照片仔细端详一番,还要及时地加以赞美:“您儿子真帅!我现在才知道帅哥小时候长什么样。你瞧他,长得多好!白嫩的皮肤、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厚厚的耳垂儿……”假如你接过照片,随意地看了两眼就立即还给了对方,并且什么话也没说,那就代表你的潜台词是:“这孩子实在没什么优点,没什么值得夸赞的地方……”看到你这种表现,对方肯定会备受打击。如此一来,就会对你们之间的关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要想让赞美及时有效,还应该细心地发现对方的变化,这样会让对方感觉到你在时刻关注他,从而满足其内心渴望受重视的虚荣感。一旦发现别人有所变化,就要大胆地表达出来。对于好的变化,千万不要吝惜你的赞美之词。

小葛是一家公司的会计,她颇有感触地说:“上司也需要赞美,不懂得赞美上司的人,人际关系就很难搞好。”

一天上午,公司经理穿了一套新西装,神清气爽地走进财务室,在众位女士面前转了一圈儿。小葛不失时机地称赞道:“张经理,您这身西装穿得真够派头!您个子高,肩膀宽,穿上这身西装显得更加英俊潇洒、气宇轩昂了!”其他在座的同事也一起附和道:“是啊,简直帅呆了!”

中午,公司经理又来到财务室,见小葛和同事们全都坐在座位上,就问道:“你们午休时间怎么也不出去转转啊?”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时间太紧了,吃完午饭,上班时间也快到了。”

“是吗?原来如此啊。这样吧,以后中午多给你们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出去活动活动,做财会工作更需要头脑清醒嘛!”公司经理当场拍了板。就这样,小葛和同事们每天多了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由此可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当我们发现别人身上有某些好的变化时,一定要不失时机地予以对方赞美,这样有利于赢得对方的好感,使双方的关系迅速升温。

总之,赞美也有“保质期”。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把赞美说出口,并且要及时关注对方的变化,否则,赞美就会因为“过期”而失去效力。

赞美对方引以为豪的“闪光点”

赞美是件好事,但并非一件简单的事。赞美是需要理由的,我们不能凭空捏造一个点来赞美别人,这个点必须是对方值得赞美的地方,并且最好是对方引以为豪的闪光点。这样的赞美,对方才更容易接受。

著名剧作家萧伯纳说:“每次有人吹捧我,我都感到头疼,因为他们捧得不够。”由此可见,赞美的话人人爱听,但赞美之词能否最终为被赞美者所接受,关键还在于赞美的人能否准确地抓住对方的闪光点。在赞美别人时最好赞美他引以为豪的优点,这样一来,我们必然能赢得对方的好感。

一天,约翰到一所豪华、整洁的农舍推销新型取暖设备,当户主琼斯太太得知他是一名推销员后,“砰”的一声把大门关上了。

虽然初战失利,约翰却并不服输。他决定换个方法,再碰碰运气。于是他改换口气,大声说:“琼斯太太,很对不起,打扰您了,不过我今天来拜访您并不是为了公司的事,我只是来向您买一些鸡蛋。”听到这句话,琼斯太太的态度稍稍温和了一些,把门打开了一条小缝。约翰接着说:“您家的鸡长得真好,瞧它们的羽毛又光滑又漂亮,您这些多明尼克种鸡下的鸡蛋,能不能卖给我一些呢?”

门开得更大了,琼斯太太奇怪地问约翰:“你怎么知道我这些是多明尼克种鸡?”

约翰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打动了琼斯太太,便继续说:“我家也养了一些鸡,可是没有您喂养得这么好,养得这么好的鸡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呢。而且,我家养的鸡只会生白蛋。不知道您有什么技巧?夫人您是知道的,做蛋糕时,用红褐色的鸡蛋要比白色的鸡蛋好得多。我妻子今天要做蛋糕,需要几个红色的鸡蛋,所以我就到您这里来了。”

琼斯太太一听这话,心中顿时乐开了花,立刻从门里跳了出来。约翰就利用这短暂的时间,迅速瞄了一下四周的环境,发现琼斯太太家有一整套的奶酪设备,于是继续说:“我敢打赌,您养鸡赚的钱一定比您先生养乳牛赚得多。”

这句话完全说到了琼斯太太的心坎里,因为一直以来,她都想把自己得意的事告诉别人,但一直没有机会。约翰的话一下子点中了她的“死穴”,他们互相交流养鸡的经验,交谈得十分融洽。

最后,琼斯太太在约翰的赞美声中,主动向他请教新型取暖设备的好处,约翰便给她做了详尽的介绍。一周后,约翰收到了琼斯太太的订货单。

人人都希望自己引以为豪的闪光点能受到他人的关注和赞美,我们何不找出对方引以为豪的闪光点,并真诚地予以赞美,让对方高兴一下呢?

不要担心你从别人身上找不到闪光点,只要你愿意,总能发现对方身上有某些值得称道的东西,也总能发现某些需要指责的东西。这主要取决于你在寻找什么。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成功地改变了一个被父母认为“不可救药”的男孩,他的方法就是发现并称赞男孩身上的闪光点。

男孩的父亲说:“这孩子简直一无是处,没有一点可爱的品质,没有一点!”于是,心理学家开始从男孩身上寻找某些他能给予赞美的闪光点。结果他发现这个男孩喜欢雕刻,并且雕刻得惟妙惟肖,而在家里他曾因为在家具上雕刻而受到父母的责骂。心理学家便为他买来一些雕刻工具,还教他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并且赞美他说:“你知道,你雕刻的东西比我所认识的任何一个孩子雕刻的都好。”不久,他又在这个男孩身上发现了几件值得赞美的事情。后来有一天,这个男孩做了一件让父母大吃一惊的事:没有人要求他,他主动把自己的房间清扫一新。当父母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说:“我想你们会喜欢。”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荣誉感和成就感是人的高层次的需要。一个人具有某些优点或取得了某些成就时,他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性的评价——赞美。而一旦满足了他这种心理需求,他就会备受鼓舞,进而发挥出更大的积极性,继续努力前进。

赞美他人还能沟通自己与他人的感情。特别是对于自己不太亲近的人,恰到好处地给予赞美,能使双方增加亲近感,建立更进一步的人际关系。同时,赞美他人还可以反过来激励自己。因为我们在发现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的同时,也会发现自己的差距,并促使自己努力赶上去。所以赞美他人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它能使我们获得多方面的回报。

那么,怎样才能成功找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呢?最主要的是学会寻找恰当的赞美目标。比如,如果对方是个讲究穿戴的人,你可以向他请教衣服的搭配技巧和方法;如果对方是个杜拉拉式的职场金领,你可以对他的事业成就表示羡慕和赞叹;如果对方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你可以将其自豪的过去作为话题,以此来博得他的好感;如果对方是个正在为事业打拼的年轻人,你可以赞美他的开创精神和拼搏精神等。

赞美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如果我们能细心观察,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并适当地予以赞美,一定能引起对方的自豪感,赢得对方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