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学点博弈论(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4869700000010

第10章 人质困境:话说“枪打出头鸟”(2)

狮子是这片草原上最强大的群体,为了能逃过草原霸主狮子的追捕,每一种动物都练就了一套独特的本领。“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的规律,每种动物为了“保命”和生存,都在不断进步。这样,草原上的生态环境依然是平衡的、和谐的。随着狮群的不断壮大,食物来源成了问题。为了整个狮群的生存,狮王定下了一条规矩:狮子们在捕猎的时候不准捕杀幼小动物,不准捕杀怀孕的动物。那些健壮的动物相对较容易逃脱狮子们的追捕,而老、弱、病、残的动物成了狮子们的食物。按照这种状况发展下去,狮群和其他动物的数量都在增长,维持草原几十年的生态稳定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没过多久,这片草原的和谐与平衡便被打破了。原因并不是来源于草原内部,而是另一个数量较大的狮群从其他草原上迁徙进来。这些饿极了的狮子们一进入草原便开始大规模的捕杀,草原陷入了一片血腥之中。一山不容二虎。外来狮群的入侵使本土的狮子大为恼火。眼看它们的地盘就要被破坏,本土狮王开始寻找对策:如果双方硬拼,结果会两败俱伤;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本土狮群联合草原上其他的动物群体共同抗击入侵者,不过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正当狮王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个动物代表来见狮王,希望草原上所有动物能联合起来,共抗外敌。这正合狮王的意思。虽然大家平时是敌人,但是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还是有合作的可能。于是各种动物的代表为了各自种群的利益,都派代表参加。彼此之间都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交流与合作,动物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商谈。昔日的敌人因为有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走到了一起。

根据狮王的提议,与会代表一致同意了合作意向。于是由狮群、豹群、狼群、野牛等草原上凶猛善战的动物组成的屏障使得草原上的弱小动物与入侵狮群隔离,保证了本土动物的安全,同时入侵者也失去了食物来源。在它们筋疲力尽的时候,所有动物在狮王的指挥下发起总攻,以锐不可当的气势一举消灭了入侵者。

草原恢复了往日的秩序,牛还是牛,狼还是狼,狮子还是狮子,“弱肉强食”依然是在草原上生存的基本法则。

试想,如果本土狮子不与其他动物合作,那么草原上的所有动物最终都逃不过入侵狮群的“爪牙”。虽然本土狮子与草原上的其他动物平时为了各自的利益是敌人,但面对共同的敌人——入侵狮群,它们便走到了一起。因此,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无非是利益原因造成的。

可以创造奇迹的力量

楚汉相争之际,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用饴糖作诱饵,使许多蚂蚁闻到糖的气味后聚集而来,组成了“霸王自刎乌江”6个大字,楚霸王见此,以为是天意,吓得魂飞魄散,不由得仰天长叹:“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于是挥剑自杀了。从此蚂蚁助刘邦成汉室天下的故事便流传开来。其实张良用的这一计正是利用蚂蚁嗜甜并且集体行动这一习性,智取了刚愎自用的楚霸王。

群体的力量是无限的,群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众多蚂蚁组成的6个大字,使楚霸王彻底崩溃了。不仅仅是蚂蚁,秋去春归的大雁在飞行时总是结队为伴,队形有“一”字形、“人”字形和“V”字形。鸟编队飞行时会产生一种空气动力学的作用,编队飞行使大雁们能飞得更远。其实这些动物并不明白大局整体的情况或这些原理,但是每个个体对群体的成功都有贡献。

在动物世界里,个体微不足道,群体的力量却不可限量。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当个体成员都以负责任的态度去行动的时候,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会得到最佳的发挥。

1997年10月15日,由数十个国家总理、部长参加的东亚经济首脑会议在香港举行,东亚地区的国家中有7家企业获得了“最佳全球增长公司奖”。我国广东省的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我国第一家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奖的中国企业。

科龙集团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1984年始生产冰箱,是中国最早生产冰箱的企业之一。2001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企业。如今,科龙已经涉及冰箱、空调、冷柜等产品,是亚洲最大的制冷企业,在广东、四川、辽宁等地都建立起了生产基地,在日本、美国设立了研究中心,并在香港建立了信息总部。

科龙的企业文化就是让每一位员工参与到其中,将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塑造出一种良好的、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氛围。

1998年科龙举行了一场由3 000名职员参加的“万龙耕心”活动,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使命,完善职员的责任和行为规范,使员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接着进行问卷调查,收到员工的有效问卷4 791份,成为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前景的依据。活动后的研讨会上,当时的总裁王国瑞这样说道:“今后要提供更多的思维创业空间,发挥群体的智慧,开阔思路,因为这样使大家的心连得更紧了。”

1999年有1万多名职员参加的大会上确定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使企业人尽其才,将企业与每一个员工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形成荣辱与共的纽带。

建立了“总裁开放日”,切实贯彻“对内以员工为导向,对外以顾客为导向”原则,使企业管理层了解并满足员工需求,增进高层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的感情沟通,同时,也让员工了解管理层的思路,上下沟通,凝聚了人心。为老一代科龙创业者设立了奖项,奖励他们对企业的贡献,激励员工的热情。

同时完善各种制度和福利待遇,强化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参与热情。推进民主作风,收集员工的意见,拓宽沟通渠道,鼓励员工勤于思考,大胆质疑,提出独特的见解。

在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同时,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知识和素质,从而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如今科龙已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管理和用人机制,充分调动了员工、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的科龙人精神,使公司快速发展。

一个企业的崛起,一个市场的形成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左右的,而是靠一群人的努力和坚持。科龙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将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结合,使科龙能够在发展中得以不断地壮大。

个体的知识和力量是有限的,但是群体的智慧却是无穷的,人与人之间可以优势互补。有时候群体中每个个体做一些小事情,合起来的效果就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每个人都少用一回塑料袋,地球上的白色污染就会减轻。每人少用一回一次性筷子,就会有整片的树林捍卫着泥土。善协作,利和谐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6只猴子分别关在3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房子里分别放着一定数量的食物,但食物所放的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里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间房里的食物分别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第三间房里的食物悬挂在房顶。过了几天,学者们打开房间,发现第一间房里的猴子一死一伤,受伤的那只猴子缺了耳朵腿也断了,奄奄一息。第三间房里的猴子也死了。只有第二间房里的猴子活得好好的。

探究其中原因,第一间房里的两只猴子一进房间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为了争夺食物两只猴子大动干戈,结果伤的伤,死的死。第三间房里的猴子虽做了努力,但因食物相对它们的身高来说太高了,它们够不着食物,饿死了。而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先是各自凭着自己的本能通过蹦跳取得食物,随着悬挂食物越来越高,难度也在增大,两只猴子只有相互协作才能取得食物。于是,一只猴子托着另一只猴子跳起来以取得食物。这样,它们每天都能够吃到食物,于是生存下来了。

协作不仅使自己受益,也让别人受益,就像第二个房间里的猴子。而如果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甚至为了利益互相争斗不仅不会使自我利益最大化,而且可能一无所获,甚至损失惨重。落得第三个房间里的猴子那样的下场,最终也只会被群体所抛弃。只有懂得协作的人,才能明白协作对自己、别人和整个团队的意义。

《易经》里说:“众人同心,其利断金。”团结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个成功的软件研发商,史玉柱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开发《征途》网络游戏的时候,研发的重点是在策划和程序设计两部分。由史玉柱负责《征途》整体上的创意策划设计,就是说《征途》里所有的活动和功能的设置都必须得到史玉柱的同意。而程序设计部分和游戏测试环节交给一个拥有20人的研发团队负责。

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研发人员本身就是网络游戏玩家,年龄普遍较小,因此怎样管理是一个让公司非常头痛的问题。但是,史玉柱把在经营脑白金时的企业管理方式运用到了这个20人的研发团队上。他对研发人员的要求非常严格,如对于游戏开发进度,史玉柱要求研发团队要保密,不能透露任何信息,不能上网、打手机等。一个决策形成了,就必须坚决去执行,不能有任何拖沓。在他看来,研发团队一定要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史玉柱清醒地认识到:个人的能力与智慧毕竟有限,单打独斗是不能获得成功的,依靠个人奋斗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使他了解到团队智慧和凝聚力产生的强大力量,所以他尽可能地满足研发人员的各方面要求。

每位成员都能在这里拥有很好的自我发挥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发展需求。这样做增强了员工在团队中的价值和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游戏开发的进程。

单一个体的力量是孤单的,在社会中往往十分渺小,甚至无法生存下去,而一旦联合起来就可以战胜很多困难,从而进一步保障整体的利益,也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人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