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学妙用职场厚黑学
24862800000031

第31章 杀鸡儆猴,树立威信(2)

1管人以威

徐老板自己开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因为他善于经营,所以将公司上上下下打理得十分有条理。在下属眼中,他是一位不苟言笑的上司,他多年的好友加下属因为触犯了公司的规定,被他义无反顾地开除了,虽然下属能够看出他眼中的不舍,但是他依旧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颇有些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意味。

领导者要树立威信靠的绝非严厉,而是领导者日常行动中的凛然正气,以及爱护、体恤下属之心。孟子曰:“君子以仁有心,以礼存心。”管理者更是如此,要想让有才能的人不违背你的指挥,你就应该将威信建立在他们的心中。

2以暴制暴

与无德小人相比,悍将不但粗鲁,而且没有头脑,因此想要管顺悍将绝非易事。但是,悍将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自身的优点:勇敢、不惜力、讲义气等,一旦需要冲锋陷阵的时候,自然少不了他们的帮忙,所以,想要收服悍将,一定要先降服他。有两种人能够收服悍将:一种是比悍将更悍的人,另一种是有威严、能震慑住悍将的人。

清朝时期,蒙古王爷僧格林沁手下有一员名为陈国瑞的大将,此人能征善战,但是从未读过诗书,所以谈不上有什么德行,开口便是脏话,而且有些一根筋,只要他认准想做的事情,任天塌下来也要办成。

陈国瑞15岁时,便在湖北老家投靠了太平军,后来又投降了清军,几经周折被僧格林沁收为部下。此人擅长打仗,而且胆识过人。在一次战争中,敌人炮弹的弹片儿击中了他手中的酒杯,但是他丝毫不避讳,反而拿起身边的凳子,端坐在营房外,并且高声呼喊“向我开炮”,这一举动令所有部下十分敬重他。

说起粗鲁莽撞,僧格林沁与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僧格林沁是个暴虐、狂躁、喜怒无常之人,即使大敌当前,听汇报时也要来回走动;赞赏他人之时,不是割一大块肉塞进对方的嘴里,就是端起一大碗酒强迫对方喝下去;他即使发怒也与一般人不同,他会用鞭子抽打对方的脸或是扯他的辫子,这种行为令很多人都难以接受,但是,陈国瑞却不怕他,而且打心眼里佩服僧格林沁。在僧的指挥下,陈国瑞屡打胜仗,这足以说明以暴制暴的效果。

3以严制狂,软硬兼施

僧格林沁死后,曾国藩接替剿捻事宜,就与悍将陈国瑞开始打交道。为了使陈国瑞真心诚意地臣服自己,曾国藩先以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打击陈国瑞的嚣张气焰,然后,又历数他所犯下的种种暴行,让他知道自己曾经犯下过的罪行和别人对他的评价。

面对曾国藩的批评,陈国瑞感到心灰意冷,准备退缩,就在此时,曾国藩将话锋一转,又开始表扬他能征善战、勇猛无敌以及不好色、不贪财等优点,并且鼓励他说:“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将来一定有前途,并且劝解道‘切不可因为莽撞自毁前程’。”

此时,陈国瑞又恢复了往日的振奋精神,于是,曾国藩就趁热打铁,坐到他面前像老朋友一样劝解他,闲谈之间给他立下了三条规定:不扰民、不私斗、不梗令。这一番话,说得陈国瑞口服心服,无言可辩,唯有频频点头的份儿。

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陈国瑞一回到营中,照样不执行曾国藩所下的军令。看来软的不起效果,那就只好来硬的,曾国藩马上奏明皇上,请求撤去陈国瑞帮办军务一职,褪去黄马褂,责令戴罪立功,以观后效。与此同时,还严肃地告诫他:如果再不听令,就要革职查办,发往军台效力。陈国瑞一想到要过无酒无肉的生活,就顿时心生畏惧。从此之后,就乖乖地听曾大人的指示。就这样,曾国藩以软硬兼施的办法,剃了陈国瑞这个刺头。

4管人者不能徇私枉法

公孙仪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宰相,大家都知道他爱吃鱼,所以就争先抢购鱼送给他,但是他都一概谢绝了。他弟弟好奇地问道:“既然你那么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呢?”公孙仪严肃地回答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接受别人送的鱼。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我如果吃了人家送的鱼,就必然要替他人办事,这就很有可能会触犯法律,甚至被免去宰相一职;如果这样,即使喜欢吃鱼,也不会再有人给你送了。所以,不接受别人赠送的鱼,就不会被免官,而且还能够吃自己买来的鱼。”

位居高官,能够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确实不易。公孙仪能够明确地区分吃鱼和送鱼的不同,在小恩小惠面前做到清正廉洁,不贪心,所以避免了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5依法行事,按律施行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离奇的色彩。先是废掉了李治的儿子唐中宗与唐睿宗,然后便自称圣神皇帝,并改国号为周,在她治理国家时,虽然继承了唐太宗的一些善政,并且进行了部分改革,但是武则天还是怕自己不能服众,所以就大设特务,提倡告密,任用酷吏,屡兴大狱,借助这些方法巩固自己的政权。一时间上至皇亲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惨遭冤枉的人不计其数。在这种环境下,有部分执法官员都“竞为深酷”,经常会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无辜,并且借此邀功请赏。

与一般权臣不同的是,李日知办案只认“死理儿”,凡事都以法律为依据,所以,给众人留下一股不怕死、不信邪、不求官、不爱财的人间正气。那时,李日知任职司刑丞,量刑一贯平恕准确,从不草菅人命,也不会屈从于权威,与周围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一次,司刑少卿胡元礼想杀一个人,但是,李日知认为此人罪不至死,所以坚决不同意这种判刑,两人为此争论不休,案子还没有定,胡元礼就咆哮道:“只要我胡元礼不离开刑曹,这个人就休想活命!”面对胡元礼的强行,李日知也不甘示弱,他严厉声色地说:“只要我负责目前这个工作,这个人就不能处死!”于是,两人就各自向上汇报,并且阐述了自己的理由,由于李日知所说的有理,所以上司难以反驳,最终那个人没有被判处死刑,依法行事的管理原则终于发挥了作用。

6宁让人畏,不让人敬

有些时候,令人畏惧比令人敬爱来得更为安全,这就好比有些人敢去偷心爱人的东西,而不敢占自己所畏惧的人的便宜。所以,有些经常施恩的领导过分地信赖自己的下属,这样很容易造成判断上的失误。

7不可或缺的“坏事”能力

周公旦被儒家尊为圣人,但是却有杀害同胞兄弟管叔、蔡叔的不良记录;汉高祖刘邦,在项羽以其父亲的生命作威胁时,却以“请分一杯羹”来应付。

为了胜任某些工作,领导者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必须要有做“坏事”的能力,必要时要有牺牲无辜者的决心与勇气或对某些人处以严酷的惩罚,虽然这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功高必定盖主,任何管理者在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常会牺牲创业伙伴以及曾经为公司出谋划策者的利益。虽然这有些“过河拆桥”的意味,更有“兔死狗烹”之嫌,但是为了公司的成长和管理制度的健全,在特定的时候牺牲这些人的利益是十分必要的。

打一巴掌后,别忘递上甜枣

为人处世是门艺术,同时也是智慧的体现。领导作为要玩转屈伸术,能柔能刚,亦宽亦严,亦恩亦威,只有灵活地运用“软硬兼施”的管人术,才能帮助你真正树立起官威。

每一位职员都能严格执行公司的管理制度,这是每一位领导都希望看到的事情。但是,有些时候天不遂人愿,一些曾经和领导一起打江山的人总希望拥有特权或是想挣脱规章制度的束缚。这就给管理者出了一个难题,当管理制度与私人感情发生冲突时,多数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问题总要解决,是法大还是情大,答案当然是不言而喻的。这时就需要管理者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灵活处理。

西洛斯·梅考克是美国国际农机商用公司的大老板。他有一句经典的话就是:“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梅考克在与同事、下属接触时,经常为他人设身处地地着想,但是在规章制度面前,他绝对不会手软,不会讲究情面,一切以规章制度为准,同时,也绝对不会伤害工人的感情。

有一次,跟随他二十多年的老工友在岗位上酗酒闹事,而且上班经常迟到早退,这些情况被工头反映给梅考克,并希望公司能够严肃处理。按照公司的有关管理制度,这位老工友应该给予开除的处分。于是,梅考克语气坚定地宣布:“辞退!”

这一决定发布后,那位老工友立刻火冒三丈,而且大倒苦水:“在公司负债累累时,在你贫穷困难时,我能够三个月不拿一分工资,而且对此毫无怨言,并且拼命为你工作,与你同患难,如今你就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要把我辞退,你可真是一点情面也不讲啊!”

等这位老工友发完牢骚后,梅考克平静地说:“我要是不讲情面,就不会听你发牢骚了,但是,你知道这是公司,是有规章制度的地方……这些规章条例不能因为你我之间的私情就改变,我只能按规定办事,不能有一点例外。”

事后,梅考克还了解了这位老工友酗酒的原因。原来,老工友的妻子去世了,留下了两个幼子,一个孩子不小心将腿摔骨折了,另一个孩子因为吃不到奶水饿得整天哭闹。在极度痛苦中,老工友借酒销愁,结果误了上班时间,并且还被工头发现举报给了梅考克。

听完老工友的悲情述说,梅考克为之震惊,于是,他立即对老工友说:“你真是糊涂,现在什么都不要说了,你立即回家料理妻子的后事,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你不是把我梅考克当成朋友吗?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走上绝路的。”说完,他随即从包里掏出一叠钞票塞到老工友手里。

听完梅考克的安慰,老工友转悲为喜地说:“这么说,你已经取消辞退我的命令了?”

“你希望我这么做吗?”梅考克亲切地问。

“不,不,我不希望您为了我而破坏了规矩。”老工友说道。

“嗯,你说得对,你已经被辞退了,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我想,作为朋友你也不想让我留下话柄吧!你放心回去吧,我的朋友,我会适当安排的。”梅考克既不让步,同时又安慰着说道。

事后,梅考克将这位老工友安排在自己家的牧场当总管家,对此,老工友十分感激,于是,更加卖力地为梅考克工作。

无论在任何时候以及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能以人情代替规章制度,否则人人都会不受规章制度的限制,那么公司的制度就会大乱。

何为管理?“管”代表严格的管理制度,“理”代表一种软的手段。“慈不能领兵,善不能理财。”只有严格遵守制度,企业才能有所发展,否则将成为一盘散沙,没有任何凝聚力。

人的本性是喜欢奖励,害怕惩罚,管理者在管理当中必须恩威并施,宽严得宜,这样才能相辅相成,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所谓“宽严得宜,恩威并施”,并不是恩、威各占一半,而是要依情况而定,恩威配合,以身作则地领导下属,只有这样才能够得民心,严格执行制度,部下才会乐于配合你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