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学妙用职场厚黑学
24862800000032

第32章 适当施压,树立威信(1)

现代职场中,青年的反抗意识尤为明显,尤其是高学历的人往往心高气傲,不服管教。主管有时会受到他们的威胁或蔑视,以至于无法管理他们。因此,温顺的管理者很难让这些下属产生畏惧心理,反而更容易刺激他们的反抗意识。

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因此,要做一名成功的主管,一定要采用恰当的方法适当施压,树立自己的威信,随时记住自己是企业的管理者,这样才能有效地管理下属。

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官刚刚上任,首先要树立威严和信任。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三把火”可以烧出你的威信,这直接关乎你日后能否领导好团队,那么,新上任的领导该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呢?

三国时期,东吴的黄盖曾担任过石城县的县令。这个地方的官员是出了名的难指挥,而且做事向来欺上瞒下。黄盖到此任职时,先安排两个人做主管,分别负责管理各部门事务,并且为他们立下“军令状”:“我当官完全凭借的是带兵打仗立下的功劳,而不是以文官擅长管理而闻名,现在外敌还在不断地侵犯我们,战争还没有结束,所以我负责率兵打仗的任务还很繁重,因此,我将县内大大小小所有的公文案卷都委托给你们处理。你们一定要管理好各自的部门,纠正和处罚那些犯错误的人。在工作中,你们一定要各尽其职,各负其责,遇事就按我事先交代的方法处理。倘若你们刁奸欺骗,我绝对会按照军法从严处理。希望你们能够尽心尽力地完成工作,不要在众人之先受处分。”

很显然,黄盖这番话说得很严厉,听得两位官员都有些毛骨悚然,碍于黄盖的军威,起初两人倒是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地办公事。但是时间一长,这两位主管就开始消极怠工了,他们认为黄盖根本没有时间看公文案卷,所以渐渐地就开始营私舞弊起来,对属下也放任自流。

黄盖虽然军务缠身,但是暗中一直没有放松对县内公事的检查,对两位主管的所作所为,黄盖心知肚明。有一次,他请全县的官吏们喝酒,酣畅淋漓之际,他把两位主管叫来,严厉地讲出一件件他们违法徇私的不公之事,听得两人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才想起来磕头请罪。

黄盖说道:“当初我已经严厉地警告过你们,你们一旦犯了错误,我绝对会严惩不贷,这不是欺骗你们的话。”于是,黄盖下令将两人斩首示众,这件事情震惊了全县,也警示了他手下的所有官吏。

黄盖这一杀,威严就上来了。

古代军营中的威信,常常是通过杀人树立起来的,诸如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曹操杀杨修。用这种方法可以从根源上消除他们的惰性,从而提升其他属下的工作效率。

俗话说:“有权则威。”话又说回来,无“法”不“威”,所以,领导者一定要制订出完善的管理制度,而且还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尤其是领导者一定要以身作则,坚持自己的原则。现如今领导者的威严都是通过严格执行规定确立的,如果在工作中一味地迁就下属,只会让下属觉得你软弱可欺,从而不尊重你。

任何工作环境中都存在两种人:一种是阿谀奉承的人,另一种是不服从命令的人。对待这两种人,一定要利用他们的不同心理,对阿谀奉承的人,可以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公司内部人员的具体情况;对不服气且违反公司原则的人,一定要严惩不贷。

钱名刚调入药材公司担任总经理一职,此时,这个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已经濒临倒闭。在他尚未任职之前,公司内部就有人戏称:“钱名,钱名,就是用钱开道,名利双收的人,这样的人一定是吃国家的、占国家的、拿国家的。”

为了拯救濒临倒闭的企业,钱名在上任之初就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其中重点制订了关于偷窃公司财物的处理办法,规定对偷窃者要予以除名、罚款的规定。其实,类似这样的规定公司以前都制订过,但是领导者和检查者对偷窃的职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碍于面子都不好意思执行规定。所以,面对钱名制订的规章制度,很多职员都认为这是在装样子,做形象工程,根本就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对公司的东西依旧是“顺手牵羊”。

公司有位叫肖扬的老职工,下班之后从公司拿了两盒感冒药,不巧被总经理钱名看见了,数量虽然不多,但其性质已经属于偷窃了。当时,钱名就决定严肃处理这件事情,但是肖扬以前做过销售主管,所以,很会揽事、拉拢关系,活动能力也超强。一些同事听说新上任的总经理因为两盒感冒药要开除一个老职工,都自告奋勇地为他求情。

钱名在上任之初就早有耳闻说药材公司的内部职员有人偷窃药材,甚至还有胆大的人偷出去卖。为了严肃公司的规章制度,钱名决定借此机会严惩偷盗者,以整顿公司的纪律,杀杀这股不正之风,对为肖扬求情的人一律加以拒绝。

钱名的“铁面无私”引起了很多员工的谈论,有人甚至说:“现在不是民主选举吗?我们要求更换新领导。”还有人说:“少数服从多数,再说卖给肖扬一个面子,总是不吃亏的交易,他可是业务上的骨干精英,如果开除了他,不仅会危及公司的销售量,而且还会失去民心。”以前的老朋友得知此事后,也过来劝说钱名:“你刚刚上任,应该大赦天下,取得民心,而不应处处树敌,一定不能失去民心,否则将来的工作不好开展呀!”

面对好友的善意提醒和同事、下属的威逼利诱,钱名丝毫没有动摇最初的决定,即使有人扬言:“如果经理开除肖扬,我们将会集体大罢工。”他也丝毫没有退让,他为此特意召开了一次全体职工大会,说道:“公司的规定是大家定出来的,大家也应该按照公司的规定执行,不能因为个人而损伤国家、企业的利益,如果咱们公司这样下去,那么,这种顺手牵羊的事情慢慢就会演变成偷窃,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公司的日子又怎么能够好过呢。”最后,当着全体职工的面,钱名正式宣布:按照公司的规定,开除肖扬。

一段时间里,钱名在公司都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但是,药材公司人心涣散和偷窃的事件却有明显的好转。不久之后,药材公司的亏损额开始下降,营业额渐渐上升,公司职员也领到了两年来的第一次奖金。

久而久之,大家都对钱名的领导之才十分信服,他的威信也得到了提升,原来纷纷提出辞职的员工,也向钱名要回了辞职申请书;那些原来业务能力强的员工看到公司有希望,又陆续稳定下来安心工作。在钱名的领导下,公司上下齐心合力,不到两年时间,公司的效益已经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作为领导,必须具备独断的勇气,不迁就多数人,在新上任的时候敢于坚持原则,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让下属尊重自己,获得他们的信任,这两者缺一不可。

与下属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

距离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一种物理现象,又是一门人际学问,更是所有职场中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职场中,避免不了要与身边人接触,作为领导更是如此,如果与下属刻意保持距离,就会使下属产生误解,认为上司太冷漠,难以接近;如果与下属走得太近,员工就有可能将领导当成朋友,很有可能对领导失去已有的尊重感。

领导究竟应该与员工保持多远的距离,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同时,更是一个难以掌控的问题。无论如何,上司与下属的关系都不应该延伸到亲密的关系中,而且,最好不要和下属成为亲密的朋友,否则,你就冒着一种很大的风险。

首先,每个人都有一种“惯性”,即所谓的“得寸进尺”,你若是与下属相处过于近乎,他们很有可能会和你称兄道弟,由最初夸你没有架子、工作作风好、平易近人等,到最后不分里外、上下、轻重地与你开一些过火的玩笑,或是不服从指挥,甚至很有可能骑到你的脖子上。

陈峰是某公司客服部的经理,一向随和的他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没有任何领导的架子,不时地还与职员称兄道弟,俨然一副“老大哥”的样子。因为他与职员的年龄相差无几,所以,无论是喜好和性格都与下属很合拍,渐渐地下属对他的称呼由“陈经理”变为“陈哥”。在这种氛围下,客服部俨然像一个温馨、和谐的小家庭。

但是,这种良好的感情氛围并没有维持多久。一次,陈峰分配任务时,下属A依仗着自己和陈峰是老乡,而且关系一直都不错,所以就想换一个轻松点的任务。碍于情面,陈峰就随口说了句:“随便吧,你自己看着选吧!”

后来每一次分配工作,下属A都要和陈峰讨价还价一番,弄得陈峰工作很被动。

其次,“宰熟”的心理人皆有之。陌生人和接触次数有限的人,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性格和喜好,便不敢轻举妄动。相反,如果领导与下属之间没有距离,相当熟络,下属就有可能投领导所好,或是根据领导的弱点采取相应的策略,这样一来,作为上司的你每走一步,都在下属的掌控之中,如此,你就有可能成为被监控的对象或是被利用的傀儡。

对多数人而言,领导的“威严”是制造出来的,一个人为什么要服从另一个人,原因就在于一个头衔,而且这个头衔还是对距离的一种丈量。如果上司与下属走得太近,就会让下属看清楚你,从而更容易看轻你。

所以,上司不应与下属靠得太近,否则会给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如果友情大于上下级关系,就会给下属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即当你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时,下属本以为你会站在他这一边,如果你的决定与下属期望的相反,下属会以为你背叛朋友。由此可见,上司就是上司,不应该与下属保持一种过于亲密的关系。

作为上司的你,在与下属相处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这样,你在工作中才能够保持客观性,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能表露自己的观点和正常的情感,要注意的是界限。

距离不只是物理问题,更是心理的、社会的、影响人与人之间互动的非常深远的问题,其中孕育了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上司可以与下属打成一片,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绝不能让下属觉得与你交往可以无所顾忌,同时,你与下属打成一片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巩固你的地位,维护你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