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在给汉武帝的奏疏中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若是过于干净,鱼就无法生存了;对人如果过于苛刻,就不会交到朋友。识人、用人也是如此。
有其长处的人才,就必有其短处,识人、用人切忌见短掩长。倘若识人只注意某一方面,而恰好这个方面又是人才的短处或是缺点,那么,很多人就会武断地得出“此人不能用”的结论,总而言之,这种识才的方式是非常危险的,会将大量人才扼杀在摇篮之中。
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有爱才之心、用人之胆,更要有容人之气量。何为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此乃一种心境之所在,包容指代的是一种胸怀,一种成大事的气魄,更是兼容并蓄、不计前嫌的英明举动。
要知道,容忍别人的短处是对人才宽容的基本要求。聪明的领导者都能够容忍性格各异的员工,不以己之好恶定别人之短,不以己之长来否定人之长,不以己之情感待人之短,并且给予这些人才广泛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容人之量的大与小,直接关系到企业凝聚力的多寡与优劣。
离心即化整为零,同心即化零为整
【原典】群下外异者沦。
注曰:人人异心,求不沦亡,不可得也。
王氏曰:“君以名禄进其人,臣以忠正报其主。有才不加其官,能守诚者,不赐其禄;恩德爱于外权,怨结于内;群下心离,必然败乱。”
【释评】上下离心,内外异志,如果不能和善地对待自己的下属,必然不能听见下属最真实的想法。长期生活在言论闭塞的环境中,对国君而言是危险的事情,这样的环境也会直接导致国家危亡。
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集体,人人以和为贵,自然能够把事情做好。相反,如果领导者不能听取下属的意见,不相信下属,下属也不可能为领导者服务。下属之间如果矛盾太多,或是下属和上级之间的矛盾太多,沟通无法进行,指令无法传达,矛盾聚集得多,危亡之事就会出现。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家衰吵不停”。
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和越国做例子就可以充分说明这个问题。吴王夫差励精图治完成了自己的夙愿:给父亲阖闾报酬。他打败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并让他在吴国做奴隶。当时,在越王勾践被关押的时候,伍子胥就劝夫差说:“留着越王勾践迟早是一个祸害,还不如早点杀了他。”
但是太宰伯嚭因为受到越王的收买,就为越王说话。他对夫差说:“先王受到了勾践那样的侮辱,杀了勾践太过便宜他了,应该让他受点苦,让他知道大王的厉害。这样即使以后放他回越国,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吴王夫差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同意了伯嚭的说法。伍子胥非常恼怒,他不断地写奏折给夫差,并且在大殿上慷慨激昂地陈词,要求杀了越王勾践。夫差不但没有听他的话,反而有些恼怒于他的态度。
吴国君臣异心,内部的矛盾开始加剧。而这个时候,失败的越国君臣却开始同心同德,上下一心地努力。勾践身边有范蠡这样的谋士陪伴,而且国内还有文仲替他料理一切。虽然勾践受了很多侮辱,但是大臣的忠心让他十分感动。他对陪在身边的范蠡说:“我勾践这条命现在已经不是我自己的了,是越国老百姓的,也是你们这些臣子的。”
这个时候越国的君臣已经察觉到了吴国君臣之间的矛盾,他们利用伯嚭挑拨离间。此时,吴国还是非常强大的。吴国文有伍子胥,武有孙武,这一文一武就是吴国的中流砥柱。越王勾践知道,如果想让吴国灭亡的话,伍子胥和孙武都必须要消灭。但是,他开始想的并不是消灭,而是招贤纳士,希望伍子胥和孙武能够为自己效力。然而,伍子胥和孙武都是忠心耿耿之人,所以他们都没有理会勾践的意思。
但是,这中间的接触却被太宰伯嚭作为诬陷的借口。吴王夫差下令处死伍子胥,这个举措让孙武感到心寒。大臣们的意见没能左右夫差的专断独行,而伍子胥的事情以后,吴国君臣之间的矛盾开始加剧。没有人再愿意在夫差面前说真话,连孙武都割去了自己的舌头,表示自己以后不再发表任何言论。
而此时,越国上下君臣之间正在同心同德地对付吴国。吴国国内遇到了连年灾害,夫差还要出兵去征战齐国。孙武在吴王大殿之外铺满荆棘,赤脚走在上面,用行动告诉夫差,这将是一条血路。但是夫差不以为意,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结果,果然大败而归。自此,吴国的国力一蹶不振,开始走向危亡的道路。而此时,越国上下君臣同心,国力正日渐强大。在吴国连年灾害,又不断发动战争,弄得民生凋敝时,越王勾践准备了讨伐吴国的行动,并一举攻下吴国。夫差走投无路,只能自杀。
上下一心的例子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你将五根手指张开,打人一巴掌,总是没有你握紧拳头打人的力度大。
作为一个领导或是一国的君王,只有懂得团结下属,上下一心,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进军濡须口。孙权任命周泰为主将,镇守濡须口。后来,孙权亲自到前线去****,安排了酒宴,大宴群将。酒过三巡,孙权从座位上走下来,亲自给大家斟酒。走到周泰的面前时,孙权突然放下酒壶,让周泰解开自己的上衣,周泰虽然很不解,但君令不可违,只好照做,结果所有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原来,周泰身上伤痕累累,简直是体无完肤。孙权流着泪拉着周泰的手臂说:“幼平啊幼平,你为孤兄作战,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孤怎么能够不把你当做兄弟看待呢?孤有你这样奋勇的将领是孤的福分啊!你放心地做,不要有任何顾忌,孤和你共同进退,荣辱与共!”结果所有在场的将领都被感动了,都尽心尽力地为孙权效力,帮助孙权割据东南,最终成就了吴国的帝业。
孙权能够在当时的局势中保住自己的一方土地并最终登上了帝位,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卓越的交际能力。他用自己的厚道换来了大批将领的尽心辅佐,从而成就了自己的帝王之业。
离心即化整为零,同心即化零为整。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团结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无论是多么有才华的人,多么有威望的人,身处一个集体之中,如果做领导就要懂得听取下属的意见,获得下属的信任。如果是平级之间的关系,就要互相尊重、互相礼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团结,获得最终的胜利。
兴衰之法,用人之道
【原典】既用不任者疏。
注曰:用贤不任,则失士心。此管仲所谓:“害霸也。”
王氏曰:“用人辅国行政,必与赏罚、威权;有职无权,不能立功、行政。用而不任,难以掌法、施行;事不能行,言不能进,自然上下相疏。”
【释评】给了官位却不放权,被任命的人便会寒心,对上司也将敬而远之。管仲所说的于霸业有害的策略,就是指此而言。
当权者要懂得将自己手里的权力分给手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下属真正的忠心。而懂得将权力分给自己的下属,也能最终获得下属的认可。因为每个有才能的下属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贤能上司的任用。这样他们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帮助上级建功立业。
协助秦穆公建立霸业的秦相百里奚,人称“五羖大夫”,他原是虞国大夫,晋灭虞后,百里奚作为陪嫁奴隶随秦穆公的夫人去秦,在路上逃跑了,后秦穆公知其贤,又用五张羊皮把他从楚国换回,委以重任,百里奚感激穆公的知遇之恩,竭力辅佐秦穆公。赵良曾称赞他说:“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穆公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君,一救荆祸。其为相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赵良称赞百里奚是一个能够安邦定国,且深得百姓拥戴的著名宰相,秦穆公懂得人才的重要,重用了百里奚,才使其国家走上了富强之路。
在历史的长河中,懂得知人用人的人有很多。
战国末期秦惠王用士人张仪为相,实行吞并六国的“连横亲秦”之策。在七国争雄中,张仪时而用重兵压境迫人屈服;时而用诡计离间诸侯关系,使之内讧;时而用重金贿买别国重臣;时而施计谋离间别国君臣关系,翻云覆雨,把六国合纵联盟搅得乱七八糟,使秦国对东部六国实施各个击破政策,逐步加以削弱和吞并。
战国时期秦国之所以逐步强盛,乃至最后战胜六国,统一全国,这与几代秦王都能发现和重用人才是分不开的。而齐、楚、燕、赵、韩、魏六国之所以最后灭亡,与这六国的君主用人不当有直接关系,是他们不会选拔、使用人才的最终恶果。由此可以看出,怎样用人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古今中外皆此道理。
继三国之后,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封建盛世。从起兵反隋到成功夺取帝位,以及开创“贞观之治”,李世民走过的每一步都有众多人才辅佐。他所创造的封建盛世局面,是以他为首的领导集团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他之所以能重用人才,是源于他对人才的重要认识。李世民说:“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一贤之重。”意思是黄金多不如人才多,黄金累千上万抵不上一个贤能的人才重要。他又说:“能安天下者李世民,惟在用得贤才。”基于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他起兵后每到一地都注意招贤纳士,搜集人才。从而使他得到了众多文臣武将的辅佐,迅速消灭了很多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李世民登上帝位之后,在他的周围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人才集团,他们或满腹经纶、多谋善断,或勇猛善战、功勋卓著。这些人才聚集在唐太宗的周围,得到了他的信任和重用,辅佐他对国家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迅速医治战争创伤,使人民安居乐业,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懂得自己的力量有限的君王,是一个聪明的君王。懂得发掘人才并且任用人才的君王,是一个智慧的君王。无论是对一国之君还是对领导而言,知人、用人都是一种智慧。也只有懂得用人的人,才能借助身边人才的帮助,站稳脚跟,让自己更加强大。
轻诺寡信者,必招致怨恨
【原典】行赏吝色者沮,多许少与者怨,既迎而拒者乖。
注曰:色有靳吝,有功者沮,项羽之刓印是也。失其本望。刘璋迎刘备而反拒之是也。
王氏曰:“嘉言美色,抚感其劳;高名重爵,劝赏其功。赏人其间,口无知感之言,面有怪恨之怒。然加以厚爵,终无喜乐之心,必起怨离之志。心不诚实,人无敬信之意;言语虚诈,必招怪恨之怨。欢喜其间,多许人之财物,后悔悭吝;却行少与,返招怪恨;再后言语,人不听信。”
【释评】办事前,慷慨许诺,但是一到真正办事的时候,却不负责任或者是不闻不问。如果一个领导这样做,下属必定会沮丧。如果一个君王这样做,人们必定会失望。楚霸王项羽就是因为舍不得将手中的印章发给下属,让下属一次又一次失望,才落得最终乌江自刎的下场。得人心,不仅仅是嘴巴上说说,还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里克等人杀丁吴齐、悼子后想立重耳。重耳推辞说:“我违背了父亲的命令出逃在外,父亲死了我又没有尽孝,怎么能立我为王呢?你们还是另立他人吧!”
里克见重耳不从,便派人去迎接夷吾。吕省、都苗对夷吾说:“里克那里本来有可立之人,他为什么来迎接你呢?这让人很难相信他是真心的。你不如先取得秦国帮助,依靠秦国的威势入晋,那样也许没有什么危险。”
听了这样的建议后,夷吾派人先入秦国,呈上丰厚的礼物。并且许诺,如果能入晋继位,就把河西之地送给秦国,以报相助之恩。秦王高兴地答应他。夷吾又派人送书信给里克说,如果能立他为王,便立即把汾阳之地分给里克,于是里克也答应了他的请求。
没过多久,秦王就发兵护送夷吾回到晋国,于是夷吾得偿所愿,成了晋国的大王。既然做了大王,他就派人带着谢礼到秦国去感谢秦王。秦王问来人:“你们大王原来答应我说,如果我助他做了大王以后,他就会把河西之地给我。”
来者对秦王说:“是啊,我们大王是准备将河西之地给您的,但是当他将这个想法说出来的时候,很多大臣都阻拦他,说河西之地是先王的土地,大王流亡在外,没有大家的允许怎么能擅自把土地许给秦国呢?大王极力劝说,但是这些大臣执意不从,大王没办法,只好让我带着礼物来感谢您,也向您道歉。”
秦王听了很生气,说:“我早知道夷吾不会那么轻易地就将河西之地给我,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找了这样一个借口。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让他为不遵守自己的诺言而付出代价。”
夷吾不但没有把河西之地给秦王,答应给里克的封地最终也没有给。不仅如此,他还赐里克死。夷吾的举动不仅引起大臣的不满,连邻国对他的做法也颇为不满。不久以后,秦国找了一个借口讨伐夷吾,夷吾大败,兵力大损。他的大臣们非但不肯给他分忧,反而说:“夷吾失败了,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危难的时候,受到别人的救助,且答应救助自己的人一旦自己发达了,就一定会报答人家。但是,当渡过了危机后,却将自己的承诺抛之脑后,这样的行为就是失信于人。失信于人,即是不守信用,这样的人最终会失去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