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素书
24862200000016

第16章 本德宗道章(1)

以德为权变之本,以道为操控之宗

君子以德为本,圣人以道为宗。道之于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论说务本、修德、守道、明宗道理,才能深切体味天道地道之真谛,才能出神入化地用之于人道——精神境界之提高。人生漫漫,世路茫茫,喜怒哀乐、祸福穷通、兴衰荣辱、凶吉强弱等,几乎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以德为权变之本,以道为操控之宗,趋福避祸,逢凶化吉,尽在于此矣。

通谋略,行事滴水不漏

【原典】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博谋。

注曰:谋之欲博。

王氏曰:“道、德、仁、智存于心;礼、义、廉、耻用于外;人能志心笃行,乃立身成名之本。如伊尹为殷朝大相,受先帝遗诏,辅佐幼主太甲为是。太甲不行仁政,伊尹临朝摄政,将太甲放之桐宫三载,修德行政,改悔旧过;伊尹集众大臣,复立太甲为君,乃行仁道。以此尽忠行政贤明良相,古今少有人;若志诚正心,立国全身之良法。

君不仁德、圣明,难以正国、安民。臣无善策、良谋,不能立功行政。齐家、治国无谋不成。攻城破敌,有谋必胜,必有机变。临事谋设,若有机变、谋略,可以为师长。”

【释评】想要有一番成就,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这句话成为千古不易的至理名言。

纵观古今,做出伟大功绩的人都可谓智勇双全,不但懂得做事的方法,而且懂得如何与人沟通,运用自己的谋略将事情做好。谋略和方法本就是古人成就事业的重要原则。历史上很多成功之士就因为懂得谋略,将事情做到滴水不漏,才获得了最终的成就。

北宋开国元勋赵普就是一个懂谋略、知进退的人。赵普是宋太祖、宋太宗两代皇帝的重要谋臣高参,一生帮助太祖、太宗谋划了许多大政方针和计谋。赵普虽然也曾两度罢相,但都很快恢复原职,并一直受到皇帝器重,至病卒。在内忧外患之际,在太祖猜疑臣下、太宗担忧帝位的情况下,赵普身为两朝社稷之臣,得到两代皇帝的器重,不能不说他有着过人的智谋和高深的心计。

赵普刚开始在赵匡胤手下做事时,有一次,遇到赵匡胤手下士兵抓了乡民百余名,指为盗匪,准备处以极刑。赵普觉得这些人中一定有无辜被诬陷的,所以要求担任询问官员,仔细审查这件事情。结果,多数人果真是被诬陷的。赵普当众释放了这些人,并给他们道歉。赵匡胤知道这件事情后,觉得赵普是个人才,能够明辨是非、善谋善断,且有先见之明,处事老成持重,所以就决定将他调到自己身边来做事。

赵匡胤奉命出征的时候,恰逢他的父亲生病。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这时赵普则主动请缨,照顾赵匡胤的父亲。后来赵匡胤听说赵普朝夕殷勤服侍自己的父亲,将自己的父亲视为同宗,所以对他更加信任。自此以后,赵普就在赵匡胤那里得到了“忠诚”和“智慧”的褒奖。

赵匡胤黄袍加身,得到了天子的宝座。做上皇帝后,他害怕自己手下的武将再用他的方式夺取他的位置,忧虑不安之下便找赵普商议事情。赵普已经将赵匡胤的心理分析得十分透彻,所以他对赵匡胤说:“自古天下就是这样,地方势力膨胀,人君就会处于弱势,所以要解决这件事情只能靠削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赵普的办法让赵匡胤十分受用。不久以后,他就找机会剥夺了一些大臣的军权,还来了一个“杯酒释兵权”,解除了一些开国立功之臣的兵权。

对于文官的管束,赵普建议皇帝以文官任知州、知县,为地方最高长官,以防地方势力膨胀,并进一步提高君权。赵匡胤觉得赵普是治国之才,解决事情的方法都能够达到滴水不漏的程度。这些事情办妥之后,赵普也得到了升官发财的机会,他担任了宰相、门下侍郎、集贤院大学士。

既然做,就要把事情做好。赵普虽然精通谋略,但也是一个做事有责任心的人。在处理国事方面,他殚精竭虑,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得都非常好。宋太祖很欣慰,夸奖赵普能够将天下之事作为己任。赵普由此获得了至高的信赖和器重。

宋太祖去世后,其弟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宋太宗信任赵普,依然让他坐宰相的位置。这样赵普就得到了两朝皇帝的信任。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偶然的,因为一个人想要得到别人的信任本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何况是得到皇帝的信任。

赵匡胤看上赵普,不仅仅是因为赵普的才干,还因为他知道赵普精通谋略,可以将事情妥妥当当地办好,不会出任何问题。当感到赵普的谋略对自己有威胁的时候,他及时将赵普调到外面,做了一阵子的地方官。宋太宗继位以后又将赵普调了回来,并继续让他做宰相。可见,太祖的顾忌也没有让太宗失去对赵普的信任。

太宗启用赵普是因为看重他是一个会办事的人,而且对朝廷中的官员以及各项事宜都非常了解。太宗对赵普不是没有顾忌,但因为赵普行为办事以及谋略的能力强,所以他依然要任用赵普为相国,帮助自己排除异己,巩固自己新得到的政权。

在赵普回朝再做丞相之后,他的行为更加谨慎。

太祖去世后,太祖的儿子反对太宗,太宗让赵普去办这件事情。事后,太宗觉得十分满意,委赵普以重任。赵普对太宗说:“既然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那么皇上你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以后再出现现在这样的事情啊。”自此以后,太宗更加信任赵普,直到赵普去世。

对做大事的人来说,懂谋略是必须的。如果一个人只看到眼前,看不到以后,眼光不长远,自然走不远。谋略之战就像两个人下围棋一样,能看到十几步甚至是几十步以后的事情,自然可以做好准备,取得最终的胜利。

忍一时委屈,成一世功名

【原典】安莫安于忍辱。

注曰:至道旷夷,何辱之有。

王氏曰:“心量不宽,难容于众;小事不忍,必生大患。凡人齐家,其间能忍、能耐,和美六亲;治国时分,能忍、能耐,上下无怨相。如能忍廉颇之辱,得全贤义之名。吕布不舍侯成之怨,后有丧国亡身之危。心能忍辱,身必能安;若不忍耐,必有辱身之患。”

【释评】王安石说:“莫大的祸,起于须臾之不忍。”忍字头上一把刀,所以有句俗话叫做“和为贵,忍最高”。人是感情动物,有的时候难免会做冲动的事情。在感情起伏之际,能够冷静思考,善加克制,就可能转祸为福,否则往往会因一把怒火而危及自身。尤其是身在高位的人,如果该忍处不忍,后果不堪设想。作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则必须具备三忍:“容忍,隐忍,不忍”。

古语有云:“小不忍则乱大谋。”自古英雄都是屈伸自如之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有进时,也有退时,若只知道进,不懂得退,所有的大事业都将半途而废。因此,自古就有“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之说。

唐高祖李渊就是懂得屈伸之道的人。他从不意气用事,总是能审时度势,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和行动。所以,李渊才能在隋朝末年天下纷争、群雄并起的乱世中乘势而起,由弱变强,最终统一全国。

李渊做山西、河东抚慰使时,奉命缉捕盗贼。一般的盗贼李渊自然是手到擒来,不费吹灰之力,但对北方的突厥部落他却无能为力,因为突厥拥有铁骑,民众又善于骑射,李渊屡战屡败,这令他大伤脑筋。后来,李渊被封为太原留守时,突厥竟然用数万兵马多次冲击太原城池,李渊命人率兵攻打突厥,却几乎全军覆没。后来还是用了疑兵之计,才勉强退了突厥兵。突厥还支持和庇护郭子和、薛举等人起兵闹事,令李渊更是防不胜防。

在如此威逼之下,很多人都觉得李渊肯定会怀着满腔的仇恨与突厥一决生死。不料李渊竟派谋士刘文静为特使,向突厥曲节称臣,并表示愿意把美女、玉帛全部送给突厥可汗。众人看到在受如此大辱的情况下,李渊居然做出这种屈节让步的举动,都感到是莫大的耻辱。但李渊却“众人皆醉我独醒”,他对部下说,虽然屈节让步有辱尊严,但只有做到能屈能伸才可以成为大丈夫,才可以成就一番大业。

根据当时的天下大势,李渊已经下定决心起兵反隋。可要起兵成就大业,只有向西进入关中,才有号令天下的可能。但要西进关中,太原是一个万万不能丢失的根据地。要如何才能既入关中,又保住太原呢?当时,李渊手下只有三四万人马,就算全部驻守太原,也难以应付突厥的侵袭,更不要说再西进关中了。唯一的办法只有采取和亲政策,让突厥拿些好处。所以,李渊不惜屈节让步,向突厥称臣,再与之约定,平定京师之后,土地归李渊,美女、玉帛全部都归突厥。

唯利是图的突厥既然有好处可拿,自然愿意与李渊修好。由于李渊的屈节让步,在攻打关中的过程中,他从突厥那里得到不少资助。突厥可汗一路给他送了不少马匹、士兵,加上李渊购买了大量马匹,很快就建立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队伍。

虽然,很多人都对李渊当时的屈节让步行为感到不齿,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李渊的选择可以说是明智的。他使弱小的“李家军”既平安地保住了太原,又顺利地西进打下了关中,并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忍一时之辱成万世功业,没有一点气量胸襟很难成大事。自古英雄多磨难,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若不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屈常人之所不能屈,就不会成常人之所不能成,功常人之所不能功。只有把眼光放到最远,胸襟包住天下,做到屈伸有度,才能在茫茫人世中做到进退自如,成就一番大事业。

“忍”是一种策略。兵法上说“不战在我”,讲的就是一旦遇到形势不利于己的情况时,应避敌之锋,暂时忍耐,千万不能逞一时之勇,以卵击石,否则,只能以惨败收局。所以,英雄从来不会为逞匹夫之勇而忽视了敌我力量的对比,英雄总是能够为了最后的胜利或为了全局的利益而忍住一时之气。

三国时期的大将司马懿就是深谙“忍”术的英雄人物。诸葛亮亲自统帅大军,驻扎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司马懿知道若仓促应战,必定败在诸葛亮手下,所以高挂免战牌,无论诸葛亮怎么挑衅都避而不战。而此时,司马懿拖得起,诸葛亮却拖不起。为了逼司马懿应战,诸葛亮把一套女人的衣服放在一个大盒子里,并附上一封信,派人送到魏军大营。司马懿当众打开盒子一看,居然是一套女人的衣服,再拆开信,只见上面写道:“你司马懿身为大将,统帅大军,却不敢与我一决胜负,只知道躲在巢穴之中,小心防备,这跟女人有什么不同?现在我送你一套女人的衣服,如果你还不敢出战,就恭敬地跪拜接受衣服;如果你还有一点羞耻之心、男子汉气概的话,就立即让人把衣服给我送回来,你我定期决战。”当时,司马懿手下的大将都气得七窍生烟,纷纷请命说:“我们都是魏国的名将,怎么能让他如此侮辱?请元帅允许我们立即出战,一决胜负。”

司马懿没有听从众将领的建议,只是笑着说:“哦,诸葛亮把我看成女人了吗?”然后就把衣服接了过来,并下令厚待送衣服的使者。等使者走后,司马懿见众将气愤难平,于是说:“我并不是因为怕诸葛亮而不敢出战,我也想打,但皇上早就有明确的旨意,让我们坚守城池,不可出战。如果我们轻率出战,就等于违抗了圣旨,结果你们也是知道的。既然你们这么想出战,我就向皇上请示一下,一旦皇上批准,我们就同心协力应战,你们看怎么样?”将军们一听有理,于是就都答应了。

司马懿写好奏折,派使者到合肥,向皇帝曹睿请求。曹睿打开奏折一看,司马懿写的是听从皇上指示一直避而不战,等待诸葛亮自行败亡。可令曹睿没想到的是司马懿还写了诸葛亮派人给他送去一套女人的衣服,将他嘲弄为女人,这是极大的耻辱,所以他奏请皇上允许出战,以雪三军之耻。曹睿看完后,纳闷司马懿明知要坚决避城不出,却又为什么上这么一道请战的奏折?有大臣猜到了司马懿的心思,对曹睿说:“司马元帅自然知道要坚守城池,绝不出战。但被诸葛亮这么一侮辱,手下的将军们肯定受不了了,纷纷请战,所以司马元帅上这样一道奏折,意思是想让皇上您再明确重申一下坚守不战的旨意,用来压一压将军们求战的情绪。”于是,曹睿再下圣旨,要求众将必须坚守城池,不许出战,如果谁再坚持出战就以违抗圣旨治罪。自此,再没有将士胆敢请战。由于司马懿无论怎样被侮辱都坚决不战,三国智圣诸葛亮也无计可施,不久就病死在了五丈原。正是司马懿的“忍”战胜了风云三国的诸葛孔明,令其“出师未捷身先死”。

有时候“忍”本身就是在出招,它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策略,是不为敌所动的一种涵养,是致敌于被动的一种手段。所谓“不战在我”,就是看到形势不利于己时,应该以“忍”为上,尽量避免与对手的正面冲突,以保存自身的实力,到能战之时再战不晚。只有在被敌人欺辱时能忍得住,才有获得胜利的希望;只有能够做到被人“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乐善好施,保吉乐安详

【原典】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

注曰:无所不通之谓神。人之神与天地参,而不能神于天地者,以其不至诚也。

王氏曰:“疏远奸邪,勿为恶事;亲近忠良,择善而行。子胥治国,惟善为宝;东平王治家,为善最乐。心若公正,身不行恶;人能去恶从善,永远无害终身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