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素书
24862200000015

第15章 求人之志章(6)

生活中很多人总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申明自己的主张,可有时候,自己的观点未必正确,主张未必合理。所以,很多时候,急于表达未必比沉默倾听更有用,尤其是当你想要提出问题或与别人有分歧时,开口之前就更要深思。有些问题根本不值得提出来,那就不必大动干戈地把小分歧变成大冲突。因为花费时间和精力纠缠于小分歧是不明智的。此外,当自己或他人的情绪正在火头上的时候最好对分歧闭口不谈。适当的沉默,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有益的,要想进行有效的沟通,必须懂得适当运用这最有价值的沟通工具——沉默。

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随时准备攻击别人。所以,做人要谨慎,即使在十句话中说对了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但是如果说错了一句则常会受人指责;即使十次计谋有九次成功也未必有功,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

西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傅玄在其《口铭》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言语不但伤人,亦害己。所谓“一言不慎身败名裂,一语不慎全军覆没”,就是说如果说话时口无遮拦,不仔细掂量就脱口而出,往往会招惹是非,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和麻烦,甚至会殃及自己的性命。

西汉文学家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他的父亲杨敞是汉昭帝时的丞相。到了汉宣帝时,杨恽被封为常侍郎。

杨恽很有才华,在宫里很有名气,因此又被汉宣帝封为左曹。后来因告发大臣谋反,被封为平通侯,担任皇宫侍卫长。杨恽虽然做官清廉,而且很有政绩,为人轻财好义,但是他致命的弱点就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如果有人反对他,不管对方是谁,他都会大声斥责,因此得罪了不少朝廷显贵。

杨恽常常批评当时的太仆戴长乐,为了报复杨恽,戴长乐就以“诽谤朝廷,无人臣之礼”为由告发杨恽。杨恽也因此被汉宣帝罢免了官职。

杨恽被罢官之后,便待在家里自娱自乐。安定太守孙会宗是杨恽的老朋友,他见杨恽无所事事,便写信给杨恽,劝他闭门思过,不要宾客满堂,饮酒作乐。杨恽对孙会宗的话很不服气,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孙会宗,在这封《报孙会宗书》中,杨恽说:

“我无德无才,行为卑污,表现和品质都很差,幸亏靠着父亲才得以充任宫中侍从官。后来又因为幸运,才被封为侯爵的,但我做得不称职,结果遭了灾祸……正当我家道兴盛的时候,却又受到了窃据高位、白食俸禄的官宦的指责,现在我遭到意外的变故,平白地被人告发……被罢了官,我就竭尽全力耕田种粮,植桑养蚕,经营产业,并交纳赋税,想不到我又平白无故地被人指责和非议……人的感情所不能限制的事情,圣人也不加以禁止。所以即使是最尊贵的君王和最亲近的父亲,为他们送终服丧,也有结束的时候。我吃着羊肉喝着酒,然后抬起头看着天空,唱着‘在南山上种田辛勤,荆棘野草多得没法除清。种下了一顷地的豆子,只收到一片无用的豆茎。人生还是及时行乐吧,等享富贵谁知要到什么时辰!’……地位卑贱的人是众人诽谤的对象。即使是素来了解我的人尚且讥刺我,哪里还会有人来称颂我呢……直到现在我才看清了你的志向!如今正值大汉朝的鼎盛时期,祝你飞黄腾达,不要再来同我罗嗦了。”

后来,皇宫的卫士在杨恽的家中搜出了这封写给孙会宗的信,宣帝看后大怒,并以大逆不道罪把杨恽腰斩处死。他的妻子和儿女也被流放到酒泉郡。

杨恽之所以被罢官,主要是因为他管不住自己那张嘴,得罪了很多人。所谓“祸从口出”,杨恽被罢官之后不但没有闭门思过,反而在好友对他劝诫的时候反唇相讥,同时还毫无掩饰地把当朝皇帝汉宣帝批判了一番。因此,在等级森严、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杨恽最终被处以极刑就不难理解了。杨恽的死就在于他口无遮拦,不懂得说话的艺术,结果造成了悲剧。

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社交活动中,“讲错话”常常会给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你可能喜欢和别人争论,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虽然在口头上你胜过了对方,但往往已经损害了对方的尊严,对方可能从此记恨在心,说不定有一天他就会用某种方式来报复你。

正如鬼谷子所说的:“故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欲闻其声,反默。”即善于沉默倾听的人,才能观察得知别人的真实情况。所以君子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也绝不可冲动急躁;做事宁可显得笨拙,绝对不能自作聪明,觉得高人一等。凡事须深思熟虑,有的放矢,尽量避免冲突,告诫自己保持沉默。在不懂的事情面前从容倾听,当你学会了沉默的法则,会发现世界变得更宽广了。

坚忍不惰,求得善始善终

【原典】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注曰:橛橛者,有所恃而不可摇;梗梗者,有所立而不可挠。孜孜者,勤之又勤;淑淑者,善之又善。立功莫如有守,保终莫如无过也。

王氏曰:“君不行仁,当要直言、苦谏;国若昏乱,以道摄正、安民。未行法度,先立纪纲;纪纲既立,法度自行。上能匡君、正国,下能恤军、爱民。心无私徇,事理分明,人若处心公正,能为敢做,便可立功成事。

诚意正心,修身之本;克己复礼,养德之先。为官掌法之时,虑国不能治,民不能安;常怀奉政谨慎之心,居安虑危,得宠思辱,便是保终无祸患。”

【释评】不随波逐流,不朝三暮四,耿直如松竹,坚定如磐石,方为大丈夫之风范,成就事业的保障。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唯有勤勉奋发,精益求精,才能善始善终。

人一出名或者是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情以后,就难免骄傲,表现得有恃无恐。历史上也有很多人因此断送了性命。但是有识之士永远懂得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即使取得了再大的成就,他们也能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按照当时没有成功时的游戏规则来要求自己。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派”艺术创始人尚小云先生从不把自己看成大腕,他对每个人都和蔼可亲,照顾同行,而且经常主动要求当配角,给一些年龄比自己小,资历比自己浅,甚至辈分比自己低,艺术成就及社会声望都比自己差的演员配戏,这似乎是件不可思议的“怪事”。

20世纪20年代初,弱冠之年的京剧旦角赵桐珊在北平广和楼演出《乾坤福寿镜》。有一次,尚小云特意去观看。其实该剧早已是尚派代表剧目,而且蜚声剧坛,尚小云曾将此剧传授给杨荣环、孙荣惠以及吴素秋等入室弟子。然而看完赵桐珊的演出后,尚小云觉得“失子惊疯”中胡氏的疯癫形态被赵桐珊演得逼真而且深刻,于是托人说合,凡自己专场演出此剧就请赵桐珊饰主角胡氏,自己配演丫环寿春。此举使赵桐珊极受感动,也被戏曲界一时传为佳话,因为赫赫名家给一位声誉及成就都比自己差的演员当配角儿实属罕见。尽管此时的赵桐珊也是一位赫赫名家,而且会戏甚多,所饰人物又都光彩夺目,被人称做“能派”,但与尚小云相比其声誉毕竟有些相形见绌。

正是尚小云这种“富而不奢,贵而不骄”的真性情,让他不但被同行敬仰,被世人爱戴,也令自己在艺术上不断进步、精益求精,终成为一代大家。

不拿自己取得的一点点成就四处炫耀,也正因为如此才能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像这样谦虚谨慎的人,一般很少犯错误,也很少会被人利用,而有一些人,即使聪明伶俐,但是一做出成绩就飘飘然,最终却因为得意忘形葬送了一生的功德。

关羽一直最受刘备器重,所以被委以驻守“根据地”荆州的重任。以关羽之勇武,当然谁来攻打都只有吃败仗的份儿。曹操派曹仁来攻打关羽,反被关羽打败,吓得曹仁固守樊城不敢应战,向曹操求救。曹操急忙派于禁为先锋、庞德为副将,大举七军之兵,来救曹仁。关羽乘八月暴雨时节,驻兵襄江之上。等到水涨船高的时候,关羽大军乘着战船从上游直杀入于禁驻兵的下游。大水淹没了于禁七军,关羽大败曹兵,活捉于禁,斩杀了庞德。

关羽水淹七军,志得意满,觉得拿下樊城是轻而易举之事,却没有想到这时孙权正打着荆州的主意。本来关羽一代名将并非莽撞之人,可惜他这次却因为新立战功,得意至极,轻易就上了吕蒙和陆逊的当。

吕蒙也算个为将之才,关羽对他虽不放在眼里,但也还是提防有加。为了攻下荆州,吕蒙采纳陆逊的建议,装病辞职,回到都城养伤去了。孙权故意派陆逊这个无名之辈驻守陆口。这样一来,关羽更是不把东吴放在眼里了。再加上陆逊一到陆口就写信给关羽,对关羽赞赏有加。他在信上说:“您观察敌人的破绽,乘机发兵,亲自率领纪律严明的队伍行军布阵,以很少的兵力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战绩堪称伟大。敌人的溃败对我们同盟国来说,也得利不少,所以一听到您获得大捷的消息后,我们都大肆庆贺,真想也跟着您一起席卷曹贼,共同辅佐汉室……我早就仰慕将军的风采,渴望能得到您的教诲。曹将于禁被您擒获,远近的军民都为之欢欣鼓舞,并且认为将军的功勋足以永垂后世,即使是从前晋文公退避三舍、大败楚军的城濮之战,淮阴侯韩信的背水立阵、摧毁赵国的宏图大略,也都比不上您这次大胜的功劳啊……”

关羽见陆逊这么谦虚,便把假话当成了真的,再也不怕东吴的兵力,于是就把自己的守军调了一大部分到樊城来,准备和曹仁决战。陆逊把这些情况探听得清清楚楚,然后便一一向吕蒙作了报告。于是吕蒙趁夜袭击荆州,大获全胜。关羽就在这种情况下被人轻而易举地击败了,落得个败走麦城、被俘身死的结果。

骁勇善战、勇武盖世的关羽之所以落得悲惨的结局,不能不说与他的自视清高、得意忘形有关。自古至今,这种失败的教训数不胜数。所以后人应该谨记,有一个好的开头,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尾。善始善终,才能获得最终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