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从青涩到而立
24861600000022

第22章 缝合残破心灵 拥有隐形翅膀

某些青年朋友可能因为一些不幸的意外事件身体受到了伤害,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残,或者出生就先天残疾。这些不幸青年朋友的心灵最容易受到伤害,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状况。除了社会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外,他们自身也要摆正心态,学会自我调整,避免一生将自己笼罩在不幸的乌云之中。

不同的心态 不同的命运

25岁的彭伟是某工程公司的质量监督员,在一次工程验收过程中,他不小心跌进深沟,导致左腿残疾。这个打击对于年轻的他来说无非是晴天霹雳。之后,他被单位安排到一个清闲的岗位,整日得过且过,借酒浇愁,认为自己的一生从此完了。因为残疾,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单位有人给他介绍几个,他也一直心不在焉,他心想自己都这样了,哪还有信心再去组建和负担一个家庭。他决定一个人熬到退休,然后拿着一点退休金和伤残补助金,慢慢度过自己的悲惨余生。

金辉2岁时因小儿麻痹症几乎完全瘫痪,通过治疗与锻炼,他虽然再次站了起来,但右腿仍留下了终生的遗憾。小时候学校某些同学的嘲弄与冷落,曾让他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后来中学班主任的积极鼓励开启了他紧闭的心门,令他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之后,他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如今29岁的他已经成为了一家小型建材企业的负责人,同时他还是某著名大学的一名在读博士生。

谈到创业经历,金辉说:"做生意很少有一帆风顺的,到处都是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之所以有今天这点成功,就是我常常忘记自己是个残疾人,而且从不畏惧困难,还把每个困难都当做一次成长的机会。"他告诉我们,为了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他曾经拖着病腿在冰天雪地做实验,一呆就是几个月。常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现在他成了本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而且经常为灾区和贫困小学捐款,自己的家庭也非常幸福美满。

两位主人公有着类似的不幸遭遇,但二者的心态不同,结果也就自然不同。该以谁为榜样,大家一定心中有数了。

不能让心灵也随着身体残破不全

遭遇残疾虽然是不幸的,但残疾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代价。残疾人也有着和正常人一样的尊严和权利,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各界多年来对残疾人的温饱、升学、就业、婚姻等问题比较重视,但他们的心理健康有时却被忽视了。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这些都让不少人无所适从。对于一些心灵脆弱的残疾朋友来说就更容易发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

残疾朋友在社会生活中更容易遭遇到不同的挫折。对于挫折,有的更加自卑,有的焦虑,有的退化,有的冷漠,有的固执,还有的妥协等等。

这里说的退化是指当一个人受到长时间或重大的挫折时,他的行为有可能会象小孩子一样哭闹甚至喊娘等,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减弱。有的事甚至要完全依赖他人帮助完成。

妥协是指人们受到挫折后为了缓解情绪紧张焦虑的状态,而被动让步,如案例中的彭伟。这样也可以得到暂时性的自我安慰。

上述这些对待挫折的反应,在残疾人朋友中有可能同时出现,也可能反复出现。

残疾朋友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强烈的自卑心理,他们因为丧失了健全人的生活能力,常常认为会被人瞧不起,低人一等,因而性格变得孤僻、胆怯,意志消沉,容易丧失生活的信心。

其次,残疾朋友中不少人较深程度地抱怨父母、抱怨领导、抱怨命运,时常觉得天下虽大却难以容身,人潮人海中唯自己多余。

人为事故或原因造成的残疾朋友,受挫感特別强烈,有的甚至会因此而改变他的整个精神面貌和性格。案例中的彭伟就是典型的例子。

所有这些,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必须想办法摆脱这种困境,避免心灵也跟着不幸的身体一道残缺不全。

塑造自己隐形的翅膀

案例中的金辉是我们很好的学习榜样,虽然身体先天残疾,但却意志坚定,自强不息,最终体现出了自身的社会价值。虽然不可能我们每个人都获得像他那样的成就,但是他的顽强精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并且也有可能具备的,要达到这点,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勇于面对身体受损的事实。事实已经如此了,无论抱怨还是自我消沉都于事无补,而且还会伤害到别人和自己。与其这样,不如振作起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2.摆脱自卑心理,不用理会那些低素质人的看法。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居多,某些人瞧不起残疾人源于他们自身知识、道德水准不高。自卑只会让你更抬不起头,自强才是最好的选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个体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要能扬其所长,残疾人照样可以创造事业的辉煌。邰丽华、周舟、杨光就是活生生的榜样!

3.不自卑,但不要给自己过高的期望值。像金辉那样成功的残疾朋友毕竟是少数,多数残疾朋友也只是普通人。如果对自己期望过高,把奋斗目标也定得过高,一旦自身能力又达不到的话,就会使人丧失信心和勇气。

4.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能太低。如果对自己要求过低,或者依赖于过多的保护,会使部分残疾朋友产生过度的依赖心理,而且有可能不求上进。

5.不要将自己封闭起来,要多与外界沟通。不论是和家人、朋友,还是社会上的正常人,都要尽量保持沟通。不要因为觉得别人可能会瞧不起自己而彻底与世隔绝。平时也可以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不但强健身体,而且可以认识更多的人,得到更多人的关爱。

6.不要过于敏感,一味拒绝好心人的帮助。某些残疾朋友自尊心比较强,一旦别人帮助他就认为别人是在可怜自己,从而冷漠拒绝。虽然他们有能力独立完成一件事情,但是不应该过于敏感,要把别人的帮助当做善意和爱心的表现。如果对方的确体现出不敬或者施舍的意思,也不要放在心上,可以用适当的语气告诉对方你有能力独立完成,从而获得对方的尊重。

做到了上述几点,我们就拥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不但能避免心灵上再度受到创伤,也能顺利飞出不幸的沼泽地。

总结提示:

青年朋友如果遭遇到一些不幸,千万不可对生活失去信心,只要你摆正心态,同时奋发向上,照样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否则,只会在不幸上再加上一层不幸。肢体残疾不表示就可以回避一系列责任,比如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等。恰恰相反,如果自己的生命能更多地担负起责任,就能充分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充实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