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从青涩到而立
24861600000021

第21章 逐步化解你的悲伤

人在一生中会由于种种原因而感到悲伤,这个世界不存在没有经历悲伤的人。悲伤的程度和悲伤持续的时间因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而不同,但不管怎样,悲伤的情绪不能一直停留在广大青年朋友的心中,我们需得想办法逐步化解掉这种不良情绪。

悲伤是一种心碎的痛苦

薛涛的父亲在他大二时由于一场意外事故而去世,这对薛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父亲生前曾是某公司的中层领导,因此理所当然也是一家的经济支柱。父亲去世后,原本开朗的薛涛立刻像变了个人似地,长时间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脸上很难再见到昔日的笑容,不但寡言少语,而且经常坐着发呆,也不愿意参加文体活动。他的老师、同学、朋友、亲戚等虽然都对他进行安慰劝导,效果也不是很明显。薛涛感觉自己不但失去了深爱的父亲,而且失去了原本优越的生活条件。以前对他家比较尊敬、热情的邻居现在也变得冷淡了,所有这些都让薛涛难以接受,长时间无法走出悲伤的阴影。

27岁的李桦由于工作的需要,长期在外应酬,结果患上了慢性胃炎,经常胃痛、胃酸,可身体却渐渐肥胖起来。医生告诉他要注意调理才能逐步恢复健康,可由于工作原因,李桦还得继续喝酒应酬,而且每天早出晚归,也几乎没时间锻炼。每当胃不舒服或照镜子时,他就会想起当年上大学时的自己,不仅身体健壮,吃辣椒喝凉水胃都一点没事,而且身材很好,现在竟变成了这般田地。一想到这些,他就感到悲伤失落,开始怀疑自己这样拿身体健康为赌注来拼搏到底值不值。可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只能继续生活在时不时为自己感到悲哀的矛盾情绪中。

薛涛和李桦都有各自的不幸,产生悲伤情绪也就在所难免,但我们不能长期被悲伤笼罩,那样不但毫无作用,而且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过度悲伤是健康的大敌

每个人在短暂又漫长的一生中都会遭受到许多无法避免的痛苦与悲伤。比如:失去亲人、朋友、工作、健康、心爱的物品等等,这些都可能让你或者和你关系密切的人感到哀痛。与此同时,孤独感、被隔离感、痛苦悔恨的记忆等情绪也都交相出现。这些因为遭受各类损失而给人带来的打击情绪都可以划到悲伤的范围中。

人们常常将情感寄托在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人和事上,当你把很大分量的情感投入到某人或某物上,但又失去了他们时,你的情感就必然会经历一段悲伤哀愁的历程,久久不能恢复到平静的状态。案例中的两位主人公就是如此。

悲伤的情绪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引起我们思想、情绪、行为及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例如,悲伤会让我们变得消极,容易胡思乱想,不愿活动,行动迟缓。身体上的不良反应有:胸口憋闷、胃空但又不愿进食、喉咙变紧干燥、对噪音更敏感、呼吸困难并易喘、浑身肌肉无力。

可见,悲伤的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影响是很大的。医学研究证明,悲伤者的患病和死亡比率都比一般人高很多。如果重要的亲人去世,在半年内悲伤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虚弱。

不过悲伤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当悲伤者表现出痛苦、失落、孤独等迹象时,就容易得到他人的安慰与关怀。他人可以适当地填补悲伤者的情感空挡,进一步增进彼此的感情。而悲伤者自己由于感觉失去了一部分珍贵的东西,也会设法寻找其它的取代物,以填补失去过后的那一段空白。换句话说就是,悲伤有时会促使你将情感寄托在新的人和事物上,从而化解你的一部分悲伤与哀愁。

悲伤可以逐步化解

假如年轻的你由于一些不幸陷入了悲伤的阴影中,其他人的情感支持和安慰或许对你有一定帮助,可我们自己也必须学会应付悲伤情绪的技巧。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1.该释放就尽情释放。在影视作品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想哭就哭吧,哭出来会好受一些,别憋在心里,会憋出病的。"这是很有道理的。当我们意识到自己遭受了某种损失,应该允许自己的心理、生理机制感受和释放悲伤。如果你感到有必要或难以自制,你就大声哭出来,甚至可以捶胸顿足,直到不想哭为止。哭的同时,你可以把你能想到的各类相关损失都联想一遍,然后通过哭泣一同发泄出来。这样,你的悲伤程度在哭泣过后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消减。

2.将悲伤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凡事都讲究适度平衡,如果过了限度,平衡就会被打破,悲伤也是如此。即使我们通过哭泣宣泄悲伤,也要适可而止,不然就会适得其反。案例中的薛涛长时间不能走出阴影,很大程度上因为他把失去父亲的影响看得过重,认为失去了父亲,不仅少了关爱,今后的生活也不再舒适了,也没有多大的乐趣与希望了,甚至会觉得活着也没有多大的意思了,结果往往越想越痛苦。这样的想法一方面很片面,另一方面就是过了度。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要立刻停止消极悲观的想法,应该换个角度去想如何才能让不良的现状改观,争取化悲痛为力量。

3.给自己制定一个每日活动日程表,让自己多从事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有了事情干,一方面可以充实自己,舒展心情,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自己胡思乱想。例如,坐车出去转转,到公园田野散散步,清扫整理凌乱的房间,洗洗衣服做做饭,看些轻松愉快的电视节目或者书籍,拜访同学朋友等等。很多心理医生在治疗悲伤失意的患者时,往往规劝他们尽快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最好再制定一个工作目标计划,规定自己在明确的期限内完成,而不能整日闷在家里一个人发呆,结果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想办法弥补可以挽回的损失。失去亲人无法挽回,但你可以将更多的情感投入到其他人身上。比如薛涛父亲在世时薛涛的生活比较舒适,也许很多时候他只顾着玩乐,而忽略了对母亲的关爱。父亲去世后,他就应该更加关爱母亲,并想办法振作起来,让她过得更好。 李桦由于工作原因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是并不是完全没办法解决,只要采取一定措施,还是能保持健康的。比如喝酒前喝些牛奶保护胃,适当补充一些保健药品,利用零星的时间进行锻炼等等,这些都能让他的身体状况得到改观。

总结提示:

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在短时间内彻底摆脱悲伤是不切实际的,不过我们可以逐步来化解。面对悲伤情绪,我们不用刻意回避,因为回避毕竟不是办法。刚经历悲伤失意情感的患者,每天可以定下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去感受悲伤。在这个时间段内,你可以顺其自然地去回忆让你悲伤的所有事物,将自己沉浸在其中。但是,一边感受的同时,也要一边发泄,比如前面所说的哭泣。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向亲人和朋友去倾诉,说出所有心中感受。这样,我们就可以相对顺利地度过悲伤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