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裁员先裁什么人
24848100000024

第24章 居功自傲、满足现状的员工(3)

对任何一个人而言,一个充满真诚与耐心、愿意全心全意帮助他人的前辈都是可贵的,而一个胸怀宽广、愿意帮助他人成长的同事更是可贵的。真诚地提携新人是高贵人格的体现,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宽广的胸怀。唯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容人,才能真心实意地帮助与关心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感激与支持,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顺利,事业更快发展。

顾全大局,

将团队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你不顾全大局,不愿意融入团队之中,就如同一只腐烂的手,为了企业的生命着想,企业的领导者会忍痛“截肢”。

在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团队精神已经成为职场人士的重要素质。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让组织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在企业发展中的体现就是高度的凝聚力,若人人心中想着集体的发展,从团队的未来出发来考虑问题,这样的公司就一定能够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对企业来说,无论是从管理上看,还是从发展上看,团队精神都是必要的。如果员工具有团队精神,一方面沟通起来就会更顺畅,企业与员工能够相互理解,管理起来就更方便,这样就能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员工头脑中就会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识,时时、事事为企业考虑,为本团队增光添彩,这样可以让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企业欢迎具有团队精神的员工。

麦当劳创始人雷·克雷克曾说过:“一个团队的力量永远大于一个人的力量”。“+10”是阿迪达斯推出的世界杯理念,他寓意足球场上最重要的是团队精神:世界杯赛上不乏足球巨星,然而再优秀的球员也必须与队友紧密配合,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使他的球队赢得最终的胜利。企业也是这样,没有团队精神的企业不过是乌合之众,员工不仅不能推动企业发展,最终还会因为企业的衰落而失去饭碗。

作为员工,个人的团队精神往往集中体现为大局意识,唯有顾全大局才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才能完成艰巨的任务,才能让自己的前途更长远。如果缺乏顾全大局的意识,就会造成团体内部的不稳定,而自己则会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

有的人认为工作只是为企业而工作,自己除了得到工资以外没有什么实在的好处,因此不愿意与团体共荣辱。事实上,这是一种偏颇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的一种表现。任何一份工作都应该积极主动去完成,这是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其次,工作是为了自己,如果没有扎扎实实地工作,你就无法展现出自己的亮点、特色,也就无法取得发展与进步。

有的人害怕自己被他人超越而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这对团队的建设与发展是不利的。尤其是一部分老员工以及居功自傲者往往吝于付出,对其他同事甚至多有打击、报复的行为,这是团队精神所不允许的。任何一个人进入企业都不能把自己孤立起来,既不能自卑胆怯,也不能清高自守,有那么一句话:“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名虽可叫做手,实已不叫做手了。”在一个企业中,任何一个员工与企业的关系都犹如手和身体的关系。作为一名员工,你不能只看到自己,而应站到更高的角度关心企业的发展,树立服从全局的思想,将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在职场中,有些员工甚至为了自己的私利损害团体的利益,甚至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也许你会为自己所获得的眼前利益沾沾自喜,但是事实上,你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如果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团体的利益,不仅会失去人们的信任,还会给自己的人生和事业中抹上永远无法洗刷的污点。

总之,顾全大局不仅有道德价值,还能让你得到更大的利益。对顾全大局、具有团队精神的员工,企业往往充满信赖感。事实上,如果你顾全大局,就能很快地赢得团队和老板的信任。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职业生涯必定会更加顺畅。

保持激情,不做职场倦鸟没有老板会喜欢那些提不起精神的员工,不管你的倦怠出于何种原因。

也许不知从哪天开始,你总是盼着假期的到来,常常恨不得找个合适的借口不去上班,甚至期盼自己能够生一场病;在办公室里,你开始变得懒洋洋的,对工作抱着消极的态度;因为失去了挑战,失去了方向,更不知道自己的前途会怎样,为此,你越来越沮丧,无法控制内心暗长的倦怠感,最终你成为了职场中的“倦鸟”。

事实上,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热情都在日渐消退,如果在工作期间,职位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对工作的驾轻就熟,员工就会觉得工作越来越没劲。尽管他曾经很喜欢这份工作,尽管他曾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很多,但是,在长期周而复始的工作中,在固定不变的环境里,任何职员的职业成就感都会遇到挫折,因为他觉得自己具备的这些知识应付目前的工作已经绰绰有余,这份工作已经不具备挑战性了。

有些员工并非因为工作缺乏挑战性而疲倦,却是由于工作琐碎导致缺乏成就感。也许你并不缺乏忠诚度,在公司里做了10年,已经成为行业的“资深”人士,但是由于能力突出,往往身兼多职,全面负责公司的工作,几乎从早到晚不停地工作,甚至回到家也得不到片刻休息,无论老总还是同事都对你充满了期待。长期下来,琐碎的事务让你身心疲惫。而且尽管你陷入琐碎的忙碌中,但是老总并没有看到利润,反而是一旦工作哪里出了错,笑脸立刻变成冷脸。同事们看到也会觉得是“出风头”、“想露脸”,甚至认为你是老总的眼线。于是,在职场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工作越辛苦,个人成就感却越低。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中,这种职场倦怠的现象尤其严重。几乎所有的职场人士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工作时常感到精疲力竭、情绪容易波动、工作欠缺主动性、频繁跳槽、工作效率低等。这不仅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头号敌人,而且也成为人生成功的杀手。

在职场生涯中,产生职业倦怠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消除这种情绪,就会影响自身的职业道路。其实,职业倦怠有其发展规律,其形成包括蜜月期、衰退期两个阶段。任何员工都会经历一个职业蜜月期。当你刚刚投入一份工作中,工作的新鲜感刺激着你,通过工作,你的需求、愿望都得到了满足,尤其是工作的挑战性让你乐于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为企业做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的工作热情开始减退,你会开始冷静地面对真实的工作环境,这时,你才感受到工作中的枯燥、压力,而你工作能力的提升使得你感到工作难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便开始心生困惑,怀疑自己的能力,你会有越来越多的挫败感和愤怒感,对企业、同事和上司都会有挑剔和不满,工作效率开始下降。

要消除倦怠,唤回工作热情,最起码应该在工作时保持精神饱满,即便是加班,也应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精神饱满是一个员工的金字招牌,没有哪一个老板愿意提拔一个精神萎靡不振、牢骚满腹的员工。在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年代,不管你是否加了班,老板只想看到员工永远精神饱满,能把事情做好。

作为一名员工,如果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工作,不但可以提升你的工作业绩,而且老板从你的精神状态也能看出你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如果在加班之后,工作起来依然神情专注,老板会觉得你是积极向上、值得信赖的人,自然会给你更多的机会。

总之,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是财富,但它会带给你财富,也会让你得到更多的成功机会。作为一名员工,如果你不能从职业倦怠的危险状态跳出来重新定位自己,调整自己,那么你失去的就不仅是工作,还有你的热情以及未来。

谦逊造就卓越,赢得未来要成功,有时你只需要谦虚一点。

某公司有个业务员,做了一个大订单,想论功行赏,便起草了一份上千字的表扬信,请客户发给总经理。总经理收到表扬信,最初一看很高兴,但是仔细一想,往常也有很多大单业务,也没有什么表扬信,这么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怎么会写一封上千字的表扬信,再说客户哪有这空闲?总经理找客户细问之后才明白其中原委,不由得大怒:这种人不炒他鱿鱼还待何时?

那个业务员本来想自我表扬一番,以获得总经理的信赖,没想到结果反而被炒鱿鱼了,真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自古以来,矜功自夸者就没有好结果。汉代名将韩信打败西楚霸王项羽,为汉室立下汗马功劳,但是由于他个性骄傲,认为江山有三分之二都是自己打下来的,自己不应该只做个淮阴侯,最起码应该称王。面对韩信居功自傲的行为,汉高祖刘邦很快作出反应,不久就拿韩信开刀了。清代名将年羹尧也是一个矜功自夸者,到后来甚至不把自己的“上司”雍正帝放在眼里,最后也是惨淡收场。

在现代职场中,也常发现这种爱自我表扬的同事。有的人由于性格原因,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往往矜功自夸;有的人则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炫耀自己的能力。但是,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矜功自夸不仅不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反而会让同事对你失去好感。有个会计调到某机关的第一天,就与陌生的同事大谈自己的辉煌历史,期间时不时透露出一种优越感,结果,同事大为反感。

自我夸耀并不是融入集体的好办法,相反,恰恰由于这种行为表现出来的优越感让别人反感。自我夸耀、自我表扬是自高自大的表现,同时也是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一种行为。即便你夸耀的内容都是事实,但是没有自我批评而只有自我表扬就是不实际的,这不能证明你的实力,反而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虚浮的人,你的话不可信。

所有对你的赞美之语,唯有出于别人之口,才有真正的价值。凡是有修养的人,都不会自我夸耀、自我表扬,即便立了大功劳,也不会自宣于口。

在鲁哀公11年齐鲁两国的一场战斗中,鲁国军队溃退,孟之反走在最后掩护部队后撤。进入城门的时候,他用鞭子抽打坐骑,说道:“不是我想在后掩护,而是马跑得实在太慢了。”周围的人听后,对孟之反的谦虚给予了高度的赞许。事实上,孟之反掩护大军撤退的勇气,在场的人们有目共睹。然而,他并没有矜功自夸,反而用风趣的话语掩盖自己的功劳与德行。这样做不仅赢得人们的敬重,同时,他还给那些仓皇逃跑的人一个台阶。试想一下,如此“懂事”的人,岂会没有好的人际关系?

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不能矜功自夸、居功自傲,有时还应该自我批评,找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喜欢批评别人,而不喜欢被人批评。其实,谦逊者不仅不矜功自夸,还不会贬低他人,更多的是通过自我批评放低自己。这样做不仅能够得到他人的支持与帮助,赢得别人的认同和信任,而且在出现失误时,还能够得到别人的谅解。

在追求卓越的今天,如果不愿意批评自己,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那么就永远不会有更好的明天。

世界IT软件业的领导者微软公司,就把“自我批评”作为公司文化之一。

有个市场经理刚加入微软公司,他代表公司去参加一个商品展会。商品展会很成功,市场经理带去的产品获得了多项大奖。回来后,他非常高兴,急忙通过电子邮件给产品小组报告好消息:“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在这个展览会上,10项大奖我们囊括了9项。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消息!”接着在一个小时之内,他收到了十多封回信。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大家发来的不是道贺词,而是一个个问题:“没得到的是哪一个奖?为什么没得到那个奖?怎么样才能得到那个奖?”突然之间,市场经理明白了微软为什么会成功。

1995年,当比尔·盖茨宣布不涉足因特网领域时,很多员工提出了反对意见,甚至有人直接发信件给他,告诉比尔:“你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后来,比尔·盖茨写了《互联网浪潮》的文章,公开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同时,他把许多优秀的员工调到因特网部门,开始做IE浏览器。那些批评比尔·盖茨的员工不仅没有受处分,而且得到重用。正是由于他有敢于自我批评与接受他人批评的胸怀,微软才能走向兴盛。

自我批评,人皆仰之,这不是失面子的事,反而是挣面子的事。无论成绩好坏,也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自我批评都是极为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能力发展更臻于完善。在注重自我批评的同时,还要有接受别人批评的胸怀,这才是真正谦逊的表现,也是快速成长、加速完善自己的必要态度。也唯有不满足于现状,敢于自我批评与接受他人批评的人,才能得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挥最大的能力,促使公司发展,也使自己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