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经历历史——克林顿权力与生活
2482200000035

第35章 总统女儿切尔西之谜(2)

链接总统夫妻感情的纽带

被称为美国“第一女儿”的切尔西,她给克林顿和希拉里这对“政治型的夫妻”确实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每当他们在感情上或其他原因出现痛苦的时候,切尔西总是出现在他们中间,她成为了链接总统夫妻感情的_条纽带。

1997年3月14日,当克林顿和诺曼打高尔夫球时,在诺曼的家中,由于门前阶梯昏暗,克林顿一脚踩空,使他的腿摔伤,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海军医院接受腿部外科手术后,希拉里在《亲历历史》中这样叙述了切尔西:

“手术进行时,我待在一间特别保留给总统及家属使用的套房内,焦急地等候,切尔西在下课后也赶来陪我。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全家其实一直都十分健康,我记忆中惟一一次住院是生女儿的时候,比尔在幼年时看过鼻窦炎,切尔西几年后因腮腺炎求诊。但我们一家人过去从未接受过手术治疗。我当然不会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因为我知道‘只有神的眷顾,才是我力量的源泉’,这个力量也可以来自我所爱的人。

“下午4点43分,手术进行约3个小时之后,比尔被推进套房。他的脸色看来有点苍白,不过整个人精神还不错,因为白宫医疗小组主任马里亚诺及外科手术医生都说手术非常成功,而他对未来完全复原也是信心十足。在等候时,我和切尔西在看一部加里·格兰特主演的电影,没想到比尔醒来后开口第一句话便问:‘篮球联赛进行得如何?’我们只好赶快转台,切到疯狂3月篮球联赛。

“和一般刚手术完的病人不同,比尔现在最想谈论的话题就是即将到来的芬兰之行。马里亚诺主任及其他医疗人员向他解释长途飞行所可能面临的危险,同时也私下央求我劝阻他。我承诺会尽力而为,如果真的有此必要的话,不过连我自己都怀疑能否成功。我打电话给比尔的国家安全顾问桑迪·伯杰,他和夫人苏珊自70年代起就与我们结为好友。桑迪对问题一向有深入的看法,在对总统表达意见时向来口若悬河,事实与理论兼具。他鼓励我从事海外工作,并认为发展与人权这两项是任何外交政策中最关键的议题。桑迪特别说明赫尔辛基之行的重要性,以及他为何企盼比尔如期出访。不过他也承认,既然白宫医疗小组已建议比尔不宜长途飞行,那他就别去了。我忠实地将桑迪的看法转告比尔:桑迪将会遗憾地服从医生。

‘哦,我不会,’比尔说,‘我要去。’

我就在比尔的床边致电马里亚诺医生。

‘看看,他还是要去,’我告诉她,‘那我们看看能不能想办法让他安全往返。’

‘但他不能坐那么长时间飞机。’她表示,

‘可能造成血栓。’

望着气呼呼的丈夫,我想如果他们真不让他去,恐怕他会炸了。

‘他们怎么说?’比尔追问。

‘能不能请叶利钦来这儿?’我反问他。

‘不行!我一定要去。’

‘他坚持要去赫尔辛基,’我转告马里亚诺,‘那么就想办法不让他在途中发生血栓。’

‘我们只好把他存放在干冰里。’

‘好的,就放在干冰里。’

马里亚诺主任最后也没辙,只好转头去召集一支医疗组随机飞往芬兰。

“切尔西与我稍后在傍晚时分离开比尔的病榻,一起出席一场由奥地利大使馆主办的‘维也纳歌剧舞会’。切尔西学过一点华尔兹,所以她父亲坚持要她去。在星期六重回医院前,我和女儿特别回家一趟,巡遍家中所有角落,把所有可能不利于轮椅或拐杖进出的障碍都移开。在海军医院医疗人员的协助下,我特别拟了一份工作项目表,把比尔回家前必须做的事都列在其中:诸如地毯及电线必须贴平,倒也让我见识到一般坐轮椅的人士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种种不便,包括前白宫主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内。

“星期日,比尔在特别安排的面包车载运下坐着轮椅返回白宫,受伤的那条腿笔直地伸向前方。他直接回到卧房,不过不是马上睡觉,而是吞下一颗药后,紧盯着电视,把剩余的大学蓝球联赛转播看完。

“在比尔发生意外前,我早已规划好与女儿访问非洲的行程。我认为我应该取消这一出访,陪比尔一起前往赫尔辛基,或至少将访问顺延至下期二比尔启程后再出发。可他不理这个。他表示如果我们改变计划,难免有人会联想到他的手术可能进行得不太顺利。我们最后不得不妥协:比尔如期前往赫尔辛基,而我与女儿则等到星期日再出发,相隔只有一日。

“旅途中除了惯有的大批文字与摄影记者随行之外,《时尚》杂志特别派出赫赫有名的摄影师安尼·列伊博维奇同行,记录此次行程。尽管她过去以拍摄名人肖像而闻名,但是在这一趟旅途上,她却对捕捉非洲大地的壮丽与生活于此的人民更情有独钟。在这趟非洲之行出发前我同意为《时尚》杂志撰文,并以安尼的照片搭配,我希望凸现非洲人民在美国政府的援助和民间慈善机构的帮助下自我救助的努力,为非洲妇女吁求权利,同时鼓励美国人民多多了解非洲大陆。上述希望中最后一项的重要性,可以从随行的一名记者行前所问的非洲的首都在哪里得见一斑。此外,能让切尔西同行对我来说也具有无比的意义,在那些年轻女性的能力与需要被忽视的地方,她的出现也可以传达一项信息:美国总统有一个女儿,在他心目中,她是无价的,值得好好教育与抚养,以使她未来能充分发挥上帝所赋予的潜能。”

当克林顿绯闻案闹得沸沸扬扬之际,希拉里感情受到伤害的时候,是切尔西成了他们之间的感情纽带。

切尔西是后来才学会将自己的私人生活与父母的公众形象隔离开来的。莱温斯基事件曝光之后,切尔西是克林顿的坚强支持者,骄傲地跟随父亲到处旅行。而受辱的希拉里则一直和克林顿保持距离。当克林顿结束了法庭调查,与家人一起走向直升机时,他和希拉里相互躲避着对方的目光,是切尔西神情轻松地走在他们中间,拉着他们两人的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切尔西缓和了克林顿夫妇之间当时的紧张关系。”《60分钟》节目驻白宫首席记者斯科特·佩利说:“如果说当时克林顿还有一个朋友的话,那就是切尔西。”

如今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独生女儿切尔西·克林顿,作为斯坦福大学1600名应届毕业生中的一员,即将走出这所号称美国西部“哈佛”的著名学府,这标志着这位美国前“第一女儿”步入了成年的行列。她选择了前往英国牛津大学继续深造,将踏上留学之路,去迎接新的人生挑战。

切尔西在斯坦福的4年中,校方一直设法保护她的隐私,不提她的名字,她本人也尽力保持低调。即使在刚刚举行的毕业典礼上,她也总是保持沉默,没有接受记者采访,也拒绝了让某家杂志拍照的请求。

倒是她的父亲克林顿对女儿在“父亲节”那天毕业感到非常高兴,他同意接受《纽约时报》的书面采访并回忆了切尔西的出生、第一天上学、跳舞和弹钢琴的趣事。他写道:“切尔西继承了她母亲的性格和她父亲的干劲。”克林顿还写道:“也许在切尔西从高中毕业那一刻起,我和希拉里也认识到,我们也毕业了,我们同女儿的关系将进入一个新时期。现在她仍然愿意花时间陪伴我们,这让我们非常惊喜,也很感动。”事实上,切尔西一直是个优秀的学生。高中毕业时,她是全美1.5万名“全国优等生”入围者之一,哈佛、耶鲁、布朗、普林斯顿等美国一流大学的大门早已向她敞开。但她最终还是舍弃了离华盛顿近在咫尺的长春藤名校,奔向那千里之外的美国西部的斯坦福。对此,父亲克林顿不免伤感,尽管他说得很潇洒:“那儿有飞机,有电话,也有电子邮件,我们会一切都好的。”切尔西果然不负众望,以最优异的成绩获得历史学士学位。她就北爱尔兰和平进程写了长达150页的毕业论文,其中包括就此问题对几位前美国总统的采访。像她的父亲一样,切尔西将前往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她的专业尚未选定,但显然倾向于国际关系和经济方面。她在斯坦福大学的论文导师杰克·拉科韦非常欣赏她。切尔西去年选修了拉科韦教授主讲的托马斯·杰斐逊一课。拉科韦教授说:“正如人们想象的,她涉猎非常广泛。如果你和她谈论一些书籍,你会对她的知识广泛感到吃惊。”切尔西本来立志要成为一名心脏病专家,但在斯坦福大学,她放弃了进入医科大学所需要的课程,而改为专攻历史。选择牛津大学继续深造,既是切尔西自己的决定,也明显带有家庭的意愿。上个世纪60年代末,克林顿作为罗兹奖学金获得者在牛津大学度过了两年时光。当时,年轻的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喝酒和精心修剪他那浓密的胡须上。而女儿的生活很可能与父亲截然不同。她不吸烟,不喝酒,而且是一个狂热的素食主义者。牛津大学了解克林顿那段历史的人说,切尔西与父亲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切尔西将会更加受到英国大学生们的欢迎,她将被当成他们中间的一个成员。尽管克林顿声称他喜欢牛津大学的那段时光,并说他在那里结交了许多朋友,但据报道,他曾被许多英国学生“淘汰”,他们认为美国人的智力低下,服装做工粗糙。从另一方面看,切尔西已经为自己赢得了国际声望,她可能成为牛津大学乃至整座城市颇受欢迎的人,她的名字可能会被列在每一个时髦的东道主的贵宾名单中。当初,切尔西舍近求远选择斯坦福大学除了地域上的偏爱、风格迥异的校园风貌的吸引外,她的选择其实也多少含有青春期“反叛”性格的因素,这是被称为“挺硬级”的美国13岁至18岁青少年所通常都会有的“症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都倾向于脱离家庭远离父母的管束。现在,更加成熟的切尔西选择出国留学,显然已不是上述“症候”所致,她将以全新的身份和面貌开始过一种更加独立的生活。她的父亲克林顿也希望女儿在牛津的表现“会比当年的自己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