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事先做人的潜规则
2481700000018

第18章 把握分寸,建立和谐的同事关系(2)

如果追求者是同一个部门的男同事,经常送给你鲜花,你不妨把鲜花送给其他同事,每人发一枝;或者男同事请你吃午餐,你假装不知道他的意思,乘机请所有的同事一块去。

如果男同事请你下班以后去消遣,不妨对他说你已经有约会了。叫他多碰一碰钉子,肯定会知难而退的。

假如,其他部门的男同事追求你,如果他知道你每天都会和几个同事在一起吃午饭,假如他想加入行列也没有关系,反正又不是什么单独约会,对于其他邀请,你应该婉转地加以回绝。注意在公司里,要尽量避免和他单独交往。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找一个男朋友来证明一下吧。

规则解读:工作中只要掺入了私人的感情,就会使同事的关系发生质变,办起事来往往阻碍也会平添很多。所以对于办公室爱情应该慎之又慎。

5.同事应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同事竞争说白了就是指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和同事们争个高低上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正是竞争的实质和普遍的规律,是一个人能够继续向前迈进的驱动力。事实上,竞争是无孔不入、无时不在的。

同事之间的合作指的是两个同事或者两个以上的同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团结起来,一起向这个目标努力。

合作和竞争看起来似乎水火不相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合作和竞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合作与竞争,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一同出现的。合作与竞争发展到了今天,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力度也越来越强。

一个封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大业”的,合作与团队精神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欠缺合作精神的人是很难成就一番事业的。

只有承认了个人智能与体能的局限性,懂得与同事们进行合作的重要性,在与同事相处的时候才能够有效地以合作伙伴的巨大优势来弥补自己的缺陷、使自身的力量得到质的飞越,从而使自己能够应付来自于社会和单位的各种挑战。

每年的秋季都能看到大雁从北向南以“V”字形作长途迁徙。大雁在飞行的时候,“V”字形的队列很少发生改变,而头雁必须经常地进行更换。

因为头雁对于雁群的飞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头雁在向前开路的时候,大雁的身体以及展开的羽翼能够使左右两面形成真空。其他的大雁在头雁的左右两面的真空区域里飞行,那就相当于搭乘一辆已经开动的班车一样,自己不用费多大的力气就能向前行进。因此,成群的大雁以“V”字形进行长途迁徙,要比一只大雁单独飞行省很多力气,而且也能够飞得更远。

同事之间也是如此如果能够很好地相互合作,同样能够产生相同的效果。不过,这需要你以一种接纳的心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一来,你就能通过与同事的合作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就跟你帮助别人上了一棵果树,你也同样能够吃到果实是一个道理,并且你越努力地去帮助别人,你就越能吃到更多的果实。

然而,很多以为自己很不幸的人,往往信奉这样一种人生哲学,这常常会使他们陷入真正的不幸当中。他们坚信,财富是有限的,我帮你获得了,自己也就失去了。应该说,这种人生哲学是享受财富的哲学而并非创造财富的哲学。

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同样大的一块儿蛋糕,分的人越多,每个人分到嘴里的就越少;可是假如你与同事是在联手制作一块蛋糕,只要保证这块蛋糕能够不断地做大,那么你与同事之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合作的过程中,你和同事的目标必须一致,所获得的成果也要由大家来共享。合作与竞争不一样,竞争就必须有输有赢,胜利的一方欢呼着自己的胜利,失败的一方则在悄悄地呻吟。竞争的时候一方的喜悦是建立在另一方的痛苦之上的。然而,合作却恰恰相反,合作是以寻求双方共同获利为目标的。可以说与同事合作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有很多事情人们只有相互合作才可以做得到,不合作很可能就会一无所成。

帮助同事同样能够强大自己,因为帮助同事就等于帮助自己,同事得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你所自己失去的东西。在许多人固有的思维模式里,始终觉得帮助同事以后自己肯定会吃亏。

一天,你帮助同事拿了某件东西,你或许耗费了很多体力,而且还耽误了你的宝贵时间,就只对这一件事而言对你不利。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你帮助了同事,你自己却并没有吃亏,反而还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利益。

可见,你帮助同事们获得了他们想得到的东西,往往你想获得的东西也会轻松得到,并且你帮助的同事越多,你所获得的东西也将越多。

规则解读:在和同事的交往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求同存异,不能一味地投同事的所好。这样一来,当你与同事合作的时候就拥有了无限的潜力,因为它能激发团体和个人的力量。

6.表现自己不靠出风头

很多人都喜欢自我表现,但最好能够做到既表现了自己,又能不动声色,这就是高手。“我们”代表着他也参加的意思,能给人一种“参与感”,他与同事进行交谈时喜欢用“我们”而很少用“我”,因为“我”给人以距离感,而“我们”则使人倍感亲切,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意见相左的人划为同一立场,并按照自己的意图影响他人。

真正善于自我表现的人从来没有停顿的习惯,因为停顿的语气可能被看成是犹豫,也可能让人觉得是一种敷衍、傲慢的态度,令人觉得很反感。

表现自己并不错。在当今社会,充分发挥自己,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和优势,是为了适应时代挑战而做出的必然选择。但是,表现自己必须分场合、形式,如果过于表现,使人看上去矫揉造作,一点都不自然,好像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似的,那就适得其反了。

刻意地自我表现是愚蠢的。如果我们不过是要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而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的话,我们将永远不会有许多真实而诚挚的朋友。

刘丰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工作积极主动,待人热情大方。但是有一天,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以前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

当时在会议室,许多人都等着开会,其中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来。而刘丰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突然,他急步走过来,要那位同事把手中的拖把给他,同事不肯,可刘丰却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他。

刘丰把拖把接到手刚过一会儿,总经理推门而入。他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着。从此,大家再看刘丰,顿觉他虚伪了许多。从前的良好形象被这个小动作丢得一干二净。

在工作中,往往有许多人不善于掌握热忱和刻意表现之间的区别。许多人总把一腔热忱的行为搞得像是故意装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只会刻意表现自己,而不是真正的热忱。

许多人在谈话中不论是不是以自己为主题,总是有显示自己表现自我的毛病。这种可能被人误认为具有辩才,但是也可能被认为是口无遮拦显得轻浮等等,最终总会暴露出他的自我显示欲而使别人产生排斥感和不快情绪。

规则解读:其实,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类喜欢表现自己就像画眉喜欢炫耀声音一样正常。但刻意的自我表现就会使人感到做作、虚伪、最终的效果与表现的初衷往往适得其反。

7.积极主动地与同事交往

我们应该以我们的所能来满足同事的欲求,同事得到了满足以后,才会有和我们交往的欲望。结果,同事们对我们有了奉献,也就满足了你的欲求。

李先生一没有任何学历,二没有金钱,三没有人事背景,然而他却是一个人事经理。能取得成功,让很多人都觉得惊奇无比。究竟他是怎样做到的呢?

原来,李先生是一位体贴同事的人,他对周围同事的体贴,有时候还超过了同事们的需求。只要有哪位同事说要上他家里去做客,他都会非常欢迎同事的到来,盼望同事能在家里住上几天。不管是多么拮据,内心里有什么烦恼的事情,都不会在同事的面前露出半分。

李先生好像始终在等待着同事的来临,盼望能够接待同事,甚至在同事离开的时候,还经常送一些小礼物、土特产什么的给同事。

不管有多繁忙,他从不会表现出同事的到来,对他而言是一种干扰。同事们曾经问过他为什么待人这么好,李先生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