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胃病防治101个小窍门
24811200000009

第9章 用药小窍门(3)

3.要合理用药,不吃或少吃对胃有刺激的药物。

4.想办法缓解学习压力,稳定情绪,解除焦虑。

药物治疗

1.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应用铋制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组成三联疗法根除治疗,疗程7~14天。

2.可以使用一些保护胃黏膜药物:硫糖铝、胶体铋、吉法酯、麦滋林-S等。

3.如果学生总是胃酸,可以服用一些抗酸药物:碳酸钙、铝碳酸镁、复方氢氧化铝等。

4.消化不良的学生,最好服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药物:吗叮啉、胃复安、莫沙必利、西沙比利等。

一般治疗安排4~6周,一种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用或加用另一种药,联合用药不宜在同类药中选择。

溃疡病的药物治疗

1.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方案同前。

2.胃溃疡患者抑酸药物:雷尼替丁、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等、制剂奥美拉唑、质子泵抑、兰索拉唑。此类药物治疗胃溃疡需要服药6~8周。

3.加强黏膜保护的药物有:硫糖铝,胶体铋,吉法酯、麦滋林-S等。

学生胃病,最关键的还是减轻心理压力,形成科学的饮食和生活规律,注意情绪,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才能慢慢调理好。

服胃药,您瞧准时间!

通常情况下,患者应该在饭后半个小时服药,以降低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但是,胃病用药就有些例外了,应根据所选药物治疗目的的不同,来决定服用时间。服用胃药时,不只要考虑药物的药理作用,还要掌握合理的用药时间,才能获得最佳疗效。

抗酸药

抗酸药如碳酸钙、氢氧化铝、氧化镁等,通过中和患者体内过多的胃酸来缓解胃痛。这类药多为弱碱性无机盐,须在胃内容物排进小肠后,胃内较空时患者服用,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抗酸作用,故餐后1小时及临睡前服用疗效最佳。

抑酸药

抑酸药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甲氰咪胍、奥美拉唑等,作用于胃的泌酸细胞而抑制胃酸分泌过多。其中奥美拉唑类药物的吸收,比较容易受到胃内食物的干扰,应该在餐前空腹状态下服用。其他药物则即可在餐前服用、也可在餐后服用。

抗幽门螺杆菌药

抗幽门螺杆菌药如胶体铋(丽珠得乐等),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大多与抗生素联合服用,用来消除炎症。因此,服用该类药物要和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相似。 例如,应在餐后服用甲硝唑等,以避免出现胃肠刺激症状;在餐前空腹服用克拉霉素效果最佳,因为食物会延缓克拉霉素的吸收;而阿莫西林服用时间无限制。相应地,一同服用的胃药也要遵循这个规律。

胃黏膜保护药

胃黏膜保护药如硫糖铝、思密达、德诺、米索前列醇等。影响此类药物疗效的关键在于胃内药物的浓度,以及药物与胃黏膜接触的时间。如果胃里有食物,会降低药物浓度,减弱药效;而另一方面,食物能减慢胃排空药物的速度,延长药物与黏膜的接触时间,因此这类药物应在两餐之间服用效果最佳。

促胃动力药

促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西沙必利、舒丽启能等。通常在餐前半小时服用,这样当进食时,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能恰好达到高峰,从而充分发挥药物作用。

胃出血 从总统说起

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7年的时候,因为胃溃疡严重出血再次住院,据他的私人医生透漏说:“叶利钦总统所患的胃溃疡是由于在 19 9 6年做完心脏搭桥术后不得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的。”

可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造成胃黏膜广泛浅性损伤,直至糜烂发生溃疡,严重者会引起胃大出血。瑞典医生对一组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者进行16~63个月的随诊期中发现,每天服用 75 mg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 1.6%。事实上,容易引起胃出血的药物有很多,主要试一下几类:

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扑热息痛、消炎痛、保泰松、炎痛膏康长期服用容易引起的胃出血,它们对胃黏膜均有明显的刺激和诱发溃疡作用,甚至可致胃出血或穿孔。因为这些药物作用到胃黏膜后,损害胃黏膜,使组织前列腺素对维持细胞理化特性保护作用减弱,胃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减少,PH值降低,胃的正常环境被破坏,胃黏膜细胞的脂蛋白层就会被溶解,导致黏膜下毛细血管损伤坏死和出血。

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能够影响人体蛋白质的正常代谢,致使胃液、胰液及消化酶的过多分泌,胃的自身保护作用被削弱,胃黏膜保护和修复能力相应会降低,延缓胃表皮细胞的更新,常此以往可诱发或加剧溃疡病,引起胃肠道出血和穿孔。

降血糖类药

治疗糖尿病的磺脲类降血糖药,能使人体的迷走神经出于兴奋状态,使胃酸分泌增多而引起胃黏膜损伤,导致胃溃疡、出血、穿孔。此外,降血压药、抗肿瘤药、抗生素、酒精制剂等也会引起胃出血,加重胃病患者的病情。

所以,上述药物不可盲目使用。有胃溃疡、胃炎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必须使用某些药物时,最好加用保护胃粘膜的药物,一旦发现有胃出血的现象,要立即停用正在服用的药物,并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

红霉素 胃肠道疾病的克星

红霉素是用来治疗许多感染性疾病的老药,如扁桃体炎、猩红热、肺炎、肺部支原体感染、梅毒、淋病等。近年来发现对某些非感染的胃肠疾病有良好疗效。

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如没有得到恰当治疗,因胃肠神经受到损害引起胃排空障碍,胃内食物滞留,轻者可无症状,重者上腹饱胀,食欲不好,恶心呕吐。由于红霉素是胃动素受体激素剂,可以激活胃动素受体,促使胃窦肌肉蠕动,加快胃的排空,使上腹饱胀减轻消失。红霉素也可用来治疗迷走神经切断后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引起胃排空障碍。用法为三餐饮前半小时及晚间睡前服0.25克(2片),2周一疗程。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反流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降低有关。病人多感到心窝部或胸骨后烧灼感,有的因胸前痛误诊为心绞痛、心肌梗塞。红霉素有增强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功效,又能加速胃排空,免除胃反流至食管。用法为一天3次,每次0.25克。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有消化不良症状,但没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胆道病、胰岛疾病、胃肠肿瘤等。经常上腹部疼痛或不舒服、嗳气、早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烧心及反流。由于红霉素可促进胃肠运动和胆囊排空作用,服药后对上述症状可以改善甚至消失。

肠易激综合征腹部手术后肠麻痹、慢性功能性便秘。上述疾病由于大肠和小肠动力障碍,肠道内食糜或粪便不能正常地往下段排出,因而引起腹胀、大便秘结,有的大便虽稀软却不易排出,而口服红霉素有利该疾病的恢复与好转。

谷维素治疗胃肠疾病用处多

谷维素常用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经前期紧张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近年临床应用表明,谷维素治疗以下几种胃肠道常见疾病也有较好效果。

1.胃溃疡:谷维素具有广谱抗溃疡病作用,对应激性溃疡、幽门结扎性溃疡、精神创伤性溃疡等均有抑制作用。

2.肠易激综合征:又叫过敏性结肠炎。表现为反复性发作的腹痛,排便前加重,便后则减轻,排便量少,常有黏液便。可出现腹泻或便秘交替发作。有人采用谷维素治疗30例患者,开始每日服谷维素片100毫克,每日3次,4周后每日200毫克,每日两次,共服6周后停药,取得良好效果。研究者认为,谷维素通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肠道功能和全身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使病情缓解。

3.慢性胃炎:是以胃黏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有人用谷维素治疗慢性胃炎739例,每日剂量300毫克,每日服3次,治疗3-4周。结果,总有效率达92。53%。

4.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X线钡餐检查中,发现胃的位置低于正常者。患者可表现为餐后腹胀或无规律性胃病,时而伴有恶心、嗳气、呕吐或便秘等。有人给胃下垂病人口服谷维 素,每日70毫克,用药3周后,自觉症状改善及临床判断好转者分别为78%和85%,而服用安慰剂者仅为14%和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