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不生病的活法
24810900000028

第28章 饮食养生:一饮一啄皆有道(7)

花生——护肝之家常宝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花生含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亚油酸、花生酸、泛酸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还含有钙、铁、磷、纤维素、胆碱、甜菜碱、三萜皂甙等。花生能止血是因为花生中的有效成分与抗纤维蛋白溶解,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加强毛细血管收缩功能,调整凝血因子缺陷。此外,花生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本草纲目》记载:“花生味甘气香,能健脾胃,饮食难消者宜食之”。中医学认为,花生甘辛无毒,具有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排毒和血、滋养调气、利尿止血等功效,适用于营养不良、面色无华、脾胃失调、肠燥便秘、咳嗽痰喘等症。如果将花生仁50克,红枣10枚,煮熟捣成泥,加入蜂蜜50克调匀,每日2次,可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出血及慢性肝炎之阴虚便秘等症。

但是花生味甘,易生痰,不能过量服食,而且消化不良、食积停滞的乙肝患者应忌食。花生还能滑肠,故大便溏薄者不要食用。发霉的花生含有致癌的********,故不宜食用。

花生及花生制品中含有的白藜芦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多酚类生化物质,不仅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抗血栓的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自由基是引起衰老、癌症、关节炎等疾病的重要起因),有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还能防止乙肝癌变。另外,花生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约占脂肪酸总量的80%,能保持血液中前列腺环素和血栓素的平衡,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减少血小板的凝聚和血栓的形成。

花生中含有的β-谷甾醇是生理活性很强的癌症和肿瘤类疾病的天然化学预防剂,具有阻断致癌物诱发肝脏癌细胞形成的功能,能有效地降低血液血清中胆甾醇水平,起到预防乙肝癌变发生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大闸蟹——肝炎患者不宜吃

大闸蟹营养丰富,早在中国古代中医就对大闸蟹的药用价值有了一定的认识,据《随息居食谱》记载:“蟹,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治疽愈核”。在大闸蟹的可食部位中,每100克蟹肉就含水分80克、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碳水化合物0.7克、磷0.191克、钙0.141克、铁0.08克、核黄素0.0051克、维生素A230毫克等,同时蟹肉中含有十余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脯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含量较多。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蛋白质中有主要的氨基酸20种,而大闸蟹内就含有多达十余种的氨基酸。所以,适量的食用大闸蟹对手术后、病后、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已消耗大量蛋白质需要补充营养的人是大有益处的。

但是,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过量的食用大闸蟹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导致一些急性的病症出现,诸如急性胃炎。另外,大闸蟹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利于乙肝患者肝脏的吸收、分解、排出,会导致蛋白质在肝脏的蓄积,不但人为地加重了肝脏负担,而且由于病人本来就胃黏膜水肿、胆汁分泌失常、消化机能减退,会造成消化不良腹胀和呕吐等。所以肝炎活动期病人最好不吃大闸蟹,以免使病情加重。

即便是偶尔少量地食用大闸蟹,也要注意食用大闸蟹的四个禁忌,才能防止“病从口入”:

1.死蟹不能吃

有的大闸蟹体内会有寄生细菌,死后细菌会繁殖并扩散到大闸蟹的肌肉中,使蛋白质分解产生组织胺。组织胺毒性比较顽固,即使把死蟹煮熟煮透,组织胺的毒素仍然不易被破坏,食用后会引起中毒,产生恶心呕吐、面颊潮红、心跳加速等不良反应,这对于乙肝患者尤为不利。

2.不要吃生大闸蟹、醉大闸蟹

大闸蟹多以动物尸体为食,因此含有各种寄生虫。尤其是其体内的肺吸虫幼虫囊蚴感染度很高,抵抗力很强,单用黄酒、白酒浸泡并不能杀死这些寄生虫。如果食用醉大闸蟹,极易诱发肺吸虫病,引起咳嗽、咯血,甚至病毒还会侵入脑部,引起瘫痪。

3.不要吃大闸蟹的内脏

大闸蟹只有肌肉可以吃,其余的内脏不能吃,食用大闸蟹前必须做到四清除:一清除大闸蟹的胃,即背壳前缘中央一块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内藏污沙;二清除肠,即由大闸蟹胃通到大闸蟹脐的一条黑线;三清除大闸蟹的心,大闸蟹的心呈六角形,在中央一块黑色膜衣下;四清除大闸蟹的腮,即长在大闸蟹腹部如同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又称“大闸蟹百叶”。这四个部位既脏又无任何的食用价值,乱吃一气,不但会增加乙肝患者的肝脏负担,而且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4.不要与浓茶、柿子、啤酒同食

如果乙肝患者将大闸蟹与浓茶、柿子、啤酒等食物混吃,就会引发腹痛、呕吐的症状,因为这些食物中大量的鞣酸与大闸蟹中的蛋白质结合,会凝聚形成“胃柿石症”。啤酒性寒,如果以啤酒送食大闸蟹,寒上加寒,容易引起腹泻。

消化不良少吃豆腐

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黄豆高,而且属于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且特别适合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中医理论认为,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疗赤眼,消渴,解硫磺、烧酒毒等。豆腐虽好,但是多吃也有弊。

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胃病患者由于胃功能不健全,一次食用过多,可能会因无法分泌足够的胃液来消化这些蛋白质而导致消化不良,不仅会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发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导致胃病加重。如果长期过量食用豆腐,还会引起胃溃疡,所以胃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不可过量食用豆腐及其制品。

老年人摄入豆腐太多不但会引起消化不良,而且可能促使肾功能衰退。老年人由于机体内的各器官老化,胃肠动力不足,蠕动缓慢,如果食用大量的豆腐及其制品,就会造成老化的胃肠不能够消化大量的蛋白质,长此以往就会降低胃肠功能,引发胃病,有胃病的老年人则会加重病情。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而老年人的肾脏老化,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若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此外,大量食用豆腐还能促使动脉硬化形成,也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引发碘缺乏病。

简单易做的四款养胃家常菜

山药百合大枣粥

原料: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苡仁3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山药、百合、大枣、薏苡仁和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粥。食用时加冰糖,每日分2次服食。

功效:具有补脾和胃、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等症状。

砂仁羊肉汤

原料:羊肉250克,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数片,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成小丁,和砂仁、姜片同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先用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炖至羊肉烂熟,放入盐、味精、白胡椒调味即可。每周食用3次。

功效:具有化湿、行气和中、辛温理气、辛温补虚、健脾散寒、温胃止痛的功效。对于改善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等症效果明显。

木耳炒肉片

原料:干黑木耳50克,猪瘦肉10克,葱、姜、蒜、植物油、盐、清汤、味精各适量。

做法:黑木耳用温水发好、洗净。猪瘦肉洗净切片,锅中放入适量的植物油,烧热后加入葱、姜、蒜煸炒后,放入猪肉炒2分钟,加入发好的黑木耳同炒,再加适量的盐,酌情加入少许清汤,焖烧5分钟后加入味精即可服食。每周3次。

功效:具有益胃滋肾、调理中气、补益脾胃的功效。对于改善胃脘胀满、疼痛连及胸胁、嗳气反酸等症状效果显著。

龙眼莲子粥

原料:龙眼5克,莲子肉1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与去芯莲子肉、龙眼肉同置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煮沸,用文火炖煮成粥。佐餐食之。

功效:适用于胃病淤血阻络之症。

鸡蛋——肝病患者理想的营养库

在乙肝的治疗过程中,对已经损伤的肝组织进行修复时,需要一定的原材料——蛋白质。鸡蛋就是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而且鸡蛋含有的是一种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植物蛋白质质量高,而且数量上均较符合人体的需要。鸡蛋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因此鸡蛋是乙肝患者理想的营养库。

即便如此,乙肝患者吃鸡蛋时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根据自己病情的需要,合理食用鸡蛋。乙肝患者病情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食用鸡蛋补充必要的蛋白质。但是患重症乙肝以及出现一些乙肝并发症的时候,要少吃鸡蛋,最好喝一些高蛋白质的食物代替,比如豆浆。

第二,乙肝患者吃鸡蛋的时候要注意蛋白质摄入的质和量。不要以为蛋白质能够修补损伤的肝脏,所以吃得越多越好。如果进食鸡蛋的数量太多,摄入的蛋白质就会超过身体维持氮平衡及细胞修复的需要,乙肝患者不仅不能全部利用,反而会加重肝脏、肾脏等器官的负担,对患者不利。

第三,不可忽视植物蛋白,最好能够将鸡蛋与植物蛋白混用,这样可以提高营养与利用价值。

第四,乙肝患者食用鸡蛋的方法最好是蒸鸡蛋羹,这样最利于机体的消化和吸收,连壳水煮次之,最好不要吃炒鸡蛋以及煎蛋,因为这对于肝脏受损的病人来说,不但不能被吸收利用,反而会成为负担。

第五,乙肝病人尤其不能生食鸡蛋,目前很多食品的安全性不容乐观,比如禽流感病菌就会在鸡蛋中存在,如果生食就有可能被感染。以下列举一些鸡蛋的食用方法:

谷糠蜜蛋

原料:谷糠100克,蜂蜜50克,鸡蛋2个。

做法:先用2碗水将谷糠煮至1碗,去渣后打入鸡蛋与蜂蜜煮熟,每日1次。

功效:此方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以及以纳食不香为主症者。

首乌枣蛋

原料:首乌20克,大枣10枚,鸡蛋2个,冰糖适量。

做法:将首乌、大枣加水适量同煮,水开后打入鸡蛋,水煎至1碗后去渣,加冰糖,饮汤吃蛋,每日1次,连服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此方对慢性乙肝并伴有肝硬化的患者有效。

栀子根蛋

原料:栀子根30克,鸡蛋2个。

做法:将栀子根与带壳的鸡蛋用水煮半小时,去渣及蛋壳即可饮汤食蛋。每日1剂,分2次食用。

功效:此方对湿热型乙肝黄疸患者有效,症见发热、口苦、口渴。

萝卜——春季疏肝美食

萝卜含有91.7%的水分,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一定量的钙、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质、铁及其他维生素诸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E,还含有木质素、氧化酶素、苷酶、莱酿脑、胆碱、触酶、淀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

实践证明,萝卜具有防癌、抗癌功能,因为萝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C,这些是保持细胞间质的必需物质,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萝卜中的一些微量元素还能诱导人体自身产生干扰素,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乙肝患者防癌、抗癌有重要意义。

萝卜味辛甜、性凉,可消积滞、化痰清热、下气宽中。用于食积胀滞、解毒。以下萝卜食谱对乙肝患者有好处,可以在家尝试一番:

三色萝卜

原料:白萝卜、青萝卜、胡萝卜各150克,小西红柿4个,酱油、醋、味精、蒜泥、盐各适量。

做法:将三种萝卜清洗干净,切丝,按外青中红内白的顺序装盘,用酱油、醋、盐、味精、蒜泥等依自己的口味调味,将小西红柿对半切,分别摆在萝卜丝上。

功效:具有疏肝消胀、理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乙肝患者中有脂肪肝且肝区疼痛、以胀为主者,此外,对胸闷气壅等症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萝卜片炒猪肝

原料:白萝卜250克,猪肝250克,植物油、葱、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猪肝洗净,白萝卜切成片。先用植物油将萝卜片炒至七分熟,加适量盐盛起。再将两汤匙植物油放入炒锅,用旺火烧热后,放入猪肝片,快速翻炒3分钟后倒入萝卜片,与肝同炒,加入葱、味精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具有补虚益肝、开胃健脾的功效。适合慢性乙肝之肝脾两虚型患者。

蜜饯萝卜

原料: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

做法:将鲜白萝卜清洗干净,切成小丁,放入开水中焯一下捞出,把水控干,晾晒半日,再放入沙锅中,加入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即可。待凉后,装瓶备用。宜饭后食用。

功效:适用于乙肝患者腹胀、呕吐、饮食不消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