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简易保健体操
准备动作:端立,两腿分开同肩宽,两臂自然下垂。
第一式:半蹲,两拳眼相对放于胸正中,右拳突然向正前方平冲,冲后拳回原处,再冲左拳。两拳交冲16次。
第二式:双手叉腰,两腿分开,顺时针转腰4次,然后逆时针转腰4次。
第三式:双腿分开直立,双手交替捶胸部左右上角,各8次;交替捶肩各8次;双手用拳背同时捶背部,由上而下次数不限;然后沿臀部往下捶至两大腿、两小腿,再由臀部往下捶,反复4次。
第四式:双腿分开直立,向前弯腰,双手摸左脚尖两次、右脚尖两次,然后直腰,重复做4次。
注意事项:本操每节都要求呼吸有规律,动作缓慢柔和,最好在静处做操,消除外界干扰。
特别提醒:吃饭前后1小时内,不宜做操。
通胃气法
具体方法:①双手重叠,顺时针绕肚脐揉腹,以通为主,可促进胃肠气通畅。②逆时针绕肚脐揉腹,则以补为主,可起到健脾作用。每次300~500下,每天1~2次。
功效:便秘者要多顺时针揉,可以通便、通气、利肠胃。脾虚体弱者,则逆时针揉,可以强体质、健脾胃。
动脚趾健胃
中医指出,脾胃虚弱的人经常活动脚趾,可以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日本医学家通过研究也发现,经常活动脚趾可以健胃。
从中医筋络学来看,胃经经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每天抽一点时间,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经常这样做,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特别是在逢年过节,饮食缺乏节制的时候,常活动脚趾能帮助脾胃减负。
成就铁“胆”保安康
胆乃是人体的六腑之一,与肝相连。肝和胆距离相近,又有经脉相互络属,二者互为表里。因此,胆的保健往往与肝的养护联系在一起。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并排泄胆汁,参与“传化物”,但胆不容纳水谷、传化浊物,与其他腑不同。胆内贮藏的胆汁称为精汁,作用是帮助小肠消化食物。
中医认为,胆汁乃是肝的精气所化。如果胆腑阻塞不通,就会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并产生胁肋胀满、疼痛等症,若是胆汁上逆,还会有口苦、恶心、呕吐黄绿苦水等症。同时,胆汁不畅还会影响到消化功能,产生食欲不振、厌食油腻、腹胀、大便秘结或腹泻等症。由于肝胆同主疏泄,胆汁郁结往往会导致肝胆同病,因此,胆的保健相当重要。
胆健康的第一杀手就是结石。胆结石主要表现为右胁下隐痛,吃油及肉后隐痛症状更明显。胆结石在胆囊内,只表现为闷痛或隐痛,如果卡在胆管内就会出现剧烈疼痛,伴有炎症就会发热,甚至寒战,那就必须立即就医。需要注意的是平常多吃核桃仁有化结石的作用。
另外,养护胆时,以下几点要多加注意:
1.心情舒畅对胆好
如果心情愉快,肝气条达,胆汁输送就会更加通畅。倘若心情不好,肝气就会有阻,以至于胆汁的输送出现问题,消化也就会受影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大便灰黄。另外如果心情郁郁寡欢,在消化过程中,胆汁就会郁积在胁下,造成腹胀,导致消化不畅。
2.健身拍胆功
胆腑的保养也可以通过一些简易的方法来进行,现代有些养生学家推崇的健身拍胆功就是不错的胆保健功法。
具体做法:以双手拍打肝胆部位(右胁)30下,早晚各1次。
功效说明:长期坚持以此法进行健身,可以促进肝胆气血通利。
3.蒿子秆儿是个宝
如果感到右胁闷而不痛,可以服用加味逍遥丸。如果发现胆部有炎症,可以吃一些蒿子秆儿,能起到疏肝利胆、消炎止痛的效果,此方对于胆囊炎非常有效。
4.犹豫不决乃肝胆之病
中医认为,肝主谋虑,胆主决断。因而,思虑过度会伤肝,犹豫难决则不利于胆。如果有犹豫不决的事情时,可以吃一些酸的东西。因为酸入肝,比如酸枣就是补肝养胆的好食品。
5.大便绿的问题
有的人会有大便绿的问题,其实这与胆出了问题有关。通常来说,成人大便绿就是胆汁疏泄过度的表现,应该尽快就医。
胆不仅在消化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而且近年来,胆结石以及其他胆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因此,胆的保健不可忽视。总之,健康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某方面的,只有各器官都健康,才能提高疾病抵抗力,成就真正的健康。
心血管全面健康保健法
心血管主要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管又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心脏是推动血流的动力器官,动脉是将血液输出心脏的血管,而静脉则是将血液输回心脏的血管,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连于动脉与静脉之间、管径极细、管壁极薄的毛细血管。这些都是心血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身体不健康。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是依靠血液循环来完成的。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由心室出发,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返回心房。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除非人死亡,否则循环不止,故称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又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但无论是体循环还是肺循环,血液始终离不开血管这一条通道,如果血管通道出现了问题,血液循环也就无法顺利地完成,这就必然导致生命活动出现问题。于是,疾病就由此产生了。
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缺乏运动,同时进入体内的“油水”也太过丰足,以致心血管出现淤阻问题,不少高血压患者都有心血管淤阻的毛病,严重者会因为心血管堵塞而造成心肌缺血、心肌坏死,甚至出现猝死的现象。
神奇10分钟,保护心血管
虽然心血管疾患常常引起大病,但心血管的保养却并不麻烦。事实上,只需要专注于一个“勤”字,再多一点恒心与细心,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可以对心血管进行保养。早晨起床之时,如果能闭目养神在床上慢慢做10分钟的小动作,对于心血管的健康非常有益。
(1)手指梳头。用双手的手指从前额梳向后脑勺,时间大约1分钟。此法可以增强并增加头部的血液循环与血流量,可以有效预防脑部血管疾病。不仅如此,此法还可以使头发黑亮光泽。
(2)轻揉耳朵。用双手轻揉左右耳至发热,时间大约1分钟。此法可以疏通经络,对于耳鸣、目眩、健忘等症具有非常好的防治功效。
(3)转动眼睛。①睁开眼睛,看着正前方,然后向左、向上、向右、向下转8圈,再从相反方向转8圈。动作熟练后,要闭着眼睛来做。时间大约30秒。②两掌心相对,使劲摩擦至手心发热,将两手掌心捂在双眼上,手掌心凉了再照前面的方法做,时间大约30秒。共计1分钟。
(4)拇指揉鼻。可以按摩鼻旁的迎香穴,时间大约1分钟。此法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5)叩齿卷舌。叩齿30秒,卷舌30秒,共计1分钟。叩齿可以使牙根和牙龈活血,并且能够保健牙齿。卷舌可以使舌头活动自如,也能够增加其灵敏度以及血液的循环。
(6)伸屈四肢。做四肢的伸屈运动1分钟,可以使血液迅速回流到全身,从而为心脑系统提供足够的氧和血,此法不仅可以加快血液的循环,还能预防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增强四肢大小关节的灵活性。
(7)轻摩肚脐。按摩肚脐所在位置,尤其是此处的神厥穴,应该重点按摩,时间约1分钟。此法可以提神补气,对于预防和治疗中风非常有效。注意按摩时手法要轻柔舒缓。
(8)收腹提肛。反复收缩****,使****上提,时间约1分钟。此法可以增强****括约肌的收缩力,促使血液循环,对于痔疮的预防效果非常好。
(9)蹬摩脚心。仰卧以双足跟交替蹬摩脚心,使脚心感到温热,时间约1分钟。此法可以促使全身的血液循环,能够很好地疏通经络、健脾养胃、安宁心神。
(10)左右翻身。在床上左右轻轻翻身,时间大约1分钟。此法可以活动脊柱大关节和腰部的肌肉。
以上10分钟的运动方法,不仅可以在起床时进行,平时闲暇之时也可以即时进行,都能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冷热水交替洗手法保健血管
除了血管保健操,还可以通过冷热水交替洗手的方法保健血管。冷热水交替洗手是一种温和的血管锻炼方法,持之以恒,可以达到锻炼全身血管的目的。原本洗手的目的是为了清洁,但如果用冷热水交替洗手,其作用就不止于此了。这一保健方法,尤其适于老年人。
在国外早就有“双温暖浴”的健身法,具体做法就是先在热水池中清洗,待全身充分感到温暖后,迅速跳入一个冷水池,2~3分钟后再跳入热水池中进行洗浴。如此几经反复,就能起到缓解疲劳、振奋精神的效果。此法适合年轻人锻炼,而体质虚弱者与老年人却不宜采取这种方法健身。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比较虚弱,抵抗力相对于年轻人来说偏低,因此他们经受不住强烈的刺激。如果在体质弱的情况下对血管进行强刺激,反而会对心脑血管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可以采取冷热水交替洗手的方式来进行锻炼,其保健的原理与冷热水交替洗浴是一样的。冷热水交替洗手可以刺激手部的血管,从而起到调节、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帮助代谢废物排出的作用。由于不同的外部温度可以让血管的扩张与收缩交替变化,从而带动全身的一系列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冷热水交替洗手可谓之“血管的健身操”。
以冷热水交替洗手的方式代替冷热水交替洗浴,对人体的血管进行锻炼,尽管效果会有所不同,但是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其效果则能够更持久,因为洗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这有利于健身效果的巩固。
冷热水交替洗手的原则与方法如下:
(1)水温适宜。冷水与热水的温度都可根据习惯和身体情况而定。原则上是热水不可太热,凉水不可太冷。平均温度最好保证在40℃左右,冷热差异不要超过20℃,也就是说热水可以是50℃,凉水30℃即可。冷热水交替洗手,反复多次,长期坚持,可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2)少用肥皂。这条原则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由于老年人的皮脂腺萎缩,若使用肥皂,其碱性会导致皮肤干燥,降低皮肤的保护作用。因此,尽量不要使用肥皂洗手。
总之,要想通过冷热水交替洗手的方法达到锻炼全身血管的目的,就一定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六点建议呵护胃健康
胃作为人体极为重要的消化器官,同时也是人体比较脆弱的器官之一,很多人都得过胃病,小病如消化不良、呃逆,大病如胃炎、胃溃疡等。一旦胃部有了疾患,人也就会缺乏食欲,这样就难以保证身体的健康。因此,历来的医家以及养生学家都非常重视胃健康。现代医学的发展,使人们对于胃部的保健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以下六个建议对于胃的保健极为有效:
1.不吃夜宵,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现在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很多人都有吃夜宵的习惯。有的人是为了补充营养,也有的人是因为工作忙,把晚餐时间调到很晚。其实,这对于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人体很多器官到了晚上都进入了“休整”的状态,胃到了此时也需要休息。如果人在这个时刻吃东西,就会迫使胃“加班”工作,从而加重胃的负担。由于晚间大脑已经进入了“休息”状态,胃液的分泌也就进入了失控的状态,也就是说,此时食物进入胃部会导致胃液分泌过多,腐蚀胃黏膜,从而造成胃溃疡。因此,要健康就应该尽量避免吃夜宵,以免引起胃部问题。
2.吃饭需要轻松的心情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吃饭时,人的不良情绪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的紊乱,从而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过多,造成胃黏膜受到损害、胃动力降低等问题。如果吃饭时心情不畅,就会使胃蠕动能力减弱,从而使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变长,造成胃疲劳并且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在吃饭时,应该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可以听一些轻松的音乐。
3.饭后不宜立即运动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一观点常常会引起很多人的误会,有的人认为饭后应该立刻出门散步,以帮助消化,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刚吃完饭不能立即运动,因为此时集中在胃部的大量食物需要大量的消化液和血液,立即散步或者进行运动,就会使血液散开,造成胃部的血液供应不足,既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又妨碍胃部的健康。因此,人们在饭后不宜立即运动,而应该静坐30分钟,然后进行其他活动,这才是科学的保健方法。
4.分餐制防止传染病
一旦患上了胃部疾病,如果没有良好的防护措施,很容易因为病菌的传播而相互感染。幽门螺杆菌就是造成胃病的一种重要病菌。医学研究表明,80%的胃溃疡都是由于感染幽门螺杆菌而引起的。大量的研究还表明,幽门螺杆菌还是造成胃癌的罪魁祸首。
作为造成胃部疾患的重要病菌,幽门螺杆菌不仅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而且它还能够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并寄生于人体之中,随时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威胁。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胃部疾患并不会突如其来,而是造成胃黏膜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并消失,先引起胃组织的炎症,最终导致胃部组织的坏死。由此可见,要保持胃部健康,防止病菌感染非常重要。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最好实行分餐制,以降低感染病菌的几率,也可以采取杀菌的措施进行防护。
5.胃部保暖不可少
胃部并没有厚实的肌肉与脂肪的防护,是人体受保护最少的器官之一,因此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是气温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