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降血压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24809700000025

第25章 日常用药的细节(4)

吃药别盲目追新求贵

有些高血压患者在选择药物时,专门挑最新、最贵的,因为他们认为一般最新或最贵的药物对疾病治疗效果是最好的。这是一个误区。

事实上,降压药物贵可能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也可能是由于成本高、市场占有率低、名人效应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价格高并不代表它一定是最好的。同时,不断有新的降压药物出现在市场上,这些新的降压药物有很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副作用上。一般新的药物出现,人体缺少对其适应的能力,服用产生的副作用会更明显。

另外,有一些广告吹嘘某种药采用什么偏方,可以包治百病,甚至可以根治高血压。其实,那只是商家的一种推销手段,会对患者产生很大程度的误导,千万不可轻信。

总之,降压药物最新、最贵不一定最好,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要根据医生的指导选用适合自己的,切不可盲目追新求贵。

高血压患者合理的用药时间

一般高血压患者不宜在睡前吃降压药,因为夜间进入睡眠时,人体的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高血压患者睡前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脑、肾等器官供血不足,甚至诱发脑血栓或心肌梗死。所以很多高血压患者把服药的时间安排在早上起床后。

但这种观点不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因为每个人的血压都有自己的血压生物钟调节规律,并非千篇一律都是“昼高夜低”,最好是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找出自己的血压变化规律,在最高血压来临前2小时左右服用降压药。一旦确定自己为晨起高血压,将降压药物放到凌晨醒后服用更科学,特别是服用短效降压药的患者。

但是,对于少数夜间血压高的患者,可以采用长效降压药物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的作用时间长,但起效的时间也比较缓慢。在晚上9点左右服药,午夜后达到血压高峰,直至凌晨4至6点仍然具有显著的降压效应。由此可使晨起性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另外,对于脑血管病患者的降压治疗,一般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噻嗪类利尿剂降压。这类患者血压自身调节潜力明显降低,甚至日夜血压波动曲线消失。颅内血流主要靠动脉血压水平调节,即颅内灌注压随着动脉血压波动,因此,这类患者早晨或晚上服药均可。

不同的降压药服用时间有讲究

药物能否产生良好的效果受服药时间的影响,有的药饭前服好,有的药饭后服好,有的药则需要空腹服用。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降压药的服用时间。

一般降压药分为短效作用、中效作用、长效作用药物几类。不同降压药的最佳服用时间要具体分析。

短效作用药物一般一天可以吃3次,易受食物影响,因此应餐前服用,有助于吸收,降压效果明显。但拉贝洛尔最好在餐后或两餐间服用,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和引起胃部不适。

中效作用药物一般一天服两次,大多数空腹服用较饭后服用起效快,如β受体阻断剂美脱洛尔空腹服用后能较快缓解心悸等症状。时间选择早晨及午后2点服用为宜。但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最好按血压变化决定服药时间,也可饭后或两餐间服。

长效作用药物受饮食影响不大,尤其是钙离子拮抗剂络活喜,口服吸收效果很好,不受进餐时间影响,而且每天只需服用一次,即可达到24小时平稳持久控制血压的效果。为了控制清晨高血压,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通常主张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立即服用长效作用的药物。

另外,控释剂药物一般属长效药物,具有缓慢释放药性的作用,因此这类药物大多不可咀嚼或压碎后服用,否则就起不到长效作用。故应在进食后服用。若在空腹时服用,则会影响药物的释放量,引起胃部不适。

高血压患者不一定要终身服药

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终身服药,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不需要长期服药,因为血压降下来以后服药就没什么意义了,而且药物都有一定毒性,长期服药还容易中毒。有人觉得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病,而且受遗传影响,现在的降压药并不能根治高血压,所以应该终身服药。

上面的两种不同观点都有合理性,但也是片面的。高血压患者需不需要终身服药要看高血压病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的。如果是继发性高血压,一般不需要长期服药,因为这部分病人的高血压可能是由于身体患有某种其他疾病而引起血压升高的并发症,可以经过对该疾病的治疗,对血压进行控制。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一般来说需要长期服药。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很难控制的病症,即使通过服用药物使高血压病症得到改善或消失,也不要立即停止服药。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按照血压的实际水平减少服药的次数或药物剂量。如果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血压确实恢复正常,并没有回升,可以在充分考虑停药后可能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前提下停止服药。

有些病人在停止用药后还可能出现一些身体不适或心理不安,可以坚持一些非药物治疗,如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要超过6克;注意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肥胖患者要控制体重等。

总之,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要坚持长期治疗,即使病情好转,也要在生活细节中多加注意。

调整降压药需谨慎

在治疗高血压病的过程中,会出现血压不同时间的波动。于是,有的患者会自己减少或停止用药,这种做法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会产生一定影响。

因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很不稳定,即使在用药物进行治疗,血压也是忽高忽低。有的人在血压降下来后就停止用药,结果血压突然反弹,后果严重。

高血压患者要想调整自己的用药,可以以血压和心率为标准。如果血压稳定或有所下降,一般低于90/60毫米汞柱,或在服药后出现头晕的情况,可以适当地减少药量。但是要注意,不要在一次血压达到标准后就开始减少药量。要先养成每天早晚两次检测血压的习惯,每天早上最好在睡醒后下床之前,而晚上可选在睡觉之前,每天的测量时间要固定。

另外,高血压患者在测量血压的同时要检测自己的心率。由于降压药物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率,有的降压药会减慢心率,有的则会加快心率,而心率是患者能否调整降压药品剂量的一个重要参照指标。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坚持每天测血压和心率,然后根据测量的数据来判断如何调整降压药。

要注意的是,在需要调整降压药时,应该接受医生的指导或建议,以免对身体不利。

别让药物使高血压病“火上浇油”

高血压患者可能有一些其他的病情,在用药时要注意,不要滥用药物,以免使高血压病“火上浇油”。

下面介绍几种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的药物,如一些含钠的药物。从医学角度看,钠过多地摄入人体内,会导致血压升高。在生活中,饮食中所含盐分过多会导致钠元素过剩,如果再服用含钠的药物,更会使体内的钠元素含量严重超标。因此,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时要注意,尽量避免服用含钠的药物。如氯化钠、碳酸氢钠、青霉素钠、生理盐水、血浆制品等。

有些药物中含有大量激素,会对新陈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体内的钠盐不能得到很好的排泄,使血容量不断增加。同时,激素会刺激肾上腺素活动性增高,促进毛细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另外,一些像红霉素、利福平、卡那霉素等抗菌药物,其本身不会使血压升高,但是如果和一些含有大量酪胺的食品如红葡萄酒、啤酒、腊肉、干鱼、干乳酪、柑橘等同时食用,则会产生肾上腺素,如果积蓄过多会刺激血压升高。

除上述药物外,还有其他药物会对血压有很大影响。因此,高血压患者用药时要谨慎,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高血压患者失眠可选用中成药

高血压患者经常会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失眠症,失眠会使病人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还会致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要重视慢性失眠症,一旦发现有失眠症的早期症状,就要及早治疗,以免贻误。

高血压患者如果患上慢性失眠,合理安排好睡眠的同时还可以选用药物进行治疗。由于慢性失眠症病程较长,最好不要服用药效猛烈的药物,可以选择中成药。因为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症状,所以在中成药选择上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断。下面介绍几种治疗高血压失眠症的中成药的适用人群及服用禁忌。

当归龙荟丸:一般适用于体质壮实、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头痛头晕严重,甚至呕吐抽搐等肝火较盛的高血压患者。每天3次,每次6克,最好饭后服用。

另外要注意,当归龙荟丸药性大苦大寒,泻火通便作用较强,不适合孕妇服用。

脑立清:适用于头昏目眩的高血压患者。每天3次,每次10~15粒,宜饭后服用。

清脑降压片:适用于失眠烦躁、耳鸣耳聋、舌红少苔等肝阴虚、肝火旺的高血压患者。每天服用3次,每次4~6片,不适合孕妇服用。

杞菊地黄丸:适用于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眼花目涩、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年老体弱、病程较久的高血压患者。每天2次,每次9克,适于长期服用。

高血压与高血压病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对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有错误的认识,认为高血压就是高血压病,或者把高血压病称作高血压,其实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高血压只是血压比正常血压高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病。它可以由很多其他的疾病引起,如肾脏疾病、肥胖症、内分泌失调等。这种病症是伴随其他疾病的产生而产生的,一旦引起高血压发生的疾病治愈了,血压自然会降下来。因此,在医学上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

而高血压病在医学上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持续增高。造成高血压病的原因很多,如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因素、饮食因素、情绪因素等。这些因素主要破坏了血管舒张的调节机制,使血管内血压升高。高血压病还伴随着心脏病、脑血栓、脑卒中等症,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都伴有这些并发症。

简单地说,区分高血压和高血压病的主要方式为,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而高血压病可以引起其他疾病。两种虽然叫法类似,但是病理完全不同,千万不能把两者混淆在一起,否则会对治疗造成一定障碍。

在区分好高血压和高血压病后,对其治疗也就不难了。原发性高血压需要积极治疗高血压,血压降下来可以很好地预防并发症;而继发性高血压治疗的重点是引起血压升高的疾病,原发性疾病治好了,才能使血压降下来,单凭降血压起不到好作用。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分清楚自己的病情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避免有病乱治疗,还达不到治疗效果。

无症状的轻度高血压也要治疗

一些人认为,无症状的轻度高血压对身体不会造成危害,不需要治疗。事实并非如此。

医学研究发现,轻度高血压不仅会增加脑卒中、心脏病发作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也是造成死亡的重要病因。轻度高血压还会减少人的寿命。

另外,轻度高血压如果不认真治疗会加重血压的升高,转变成中度或严重的高血压。据报道,轻度高血压患者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的重要疾病。因此,绝不可轻视轻度高血压。

一般治疗轻度高血压可以在饮食、生活习惯上加以注意,如减少盐的摄入、多吃一些降压的水果和蔬菜、戒烟限酒或通过运动锻炼来控制血压。如果非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可以选用降压药物治疗。一些有冠心病或高血压病遗传家族史,或已有心、脑、肾损害及眼底病变的患者最好直接采用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轻度高血压时,对药物的选择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定,因为一般高血压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如一些患有轻度高血压的老年患者,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血压调节能力较差,且常合并哮喘、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应避免使用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可选用利尿剂和钙拮抗剂。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血压不宜降得过低、过快,以免引起脑血管血流量不足,发生头晕、晕厥等。如果血压得到控制或达到正常状态,则可以根据医嘱减少用药剂量,或采用间歇服药。

老年患者高血压症状隐匿要警惕

高血压病症有很大的隐匿性,尤其是老年人,身体行动缓慢、大多虚弱多病,对高血压的危险信号常常注意不到,所以不仅会延误病情,甚至引发脑卒中或其他严重疾病。

因此,要注意生活中的一些危险信号,及时发现病情。

有些老年人会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老年人常见的现象,没什么大不了。其实,这些症状不仅是身体衰老的表现,还是高血压病的征兆。

高血压病通常是伴随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如果老年人常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也要注意高血压的发生。

另外,如果出现血液循环系统异常,如出现贫血或经常出鼻血,可能是因为高血压和肾功能遭到损害所致。一般情况下,老年人的血压都不稳定,一旦出现不良症状,千万要注意。

总之,老年高血压症状非常隐匿,稍不加注意就会有高血压病的发生。所以,老年人千万要对生活中身体出现的各种症状多加小心。

小心首剂降压药的不良反应

一般的降压药物都会产生不同的副作用,尤其是在病人开始服用时,会产生首剂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