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发病不仅与生理病理学上的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工作、生活长期过度紧张,人际关系不协调,心理上的不良刺激,都是糖尿病发生或加重的原因。心理防护是治疗糖尿病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采用身心同治的方法治疗,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的心路历程
糖尿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焦虑、紧张、压抑、悲观等负面情绪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血糖波动。要想让患者尽快康复,就必须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需要,并及时解决心理问题,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心理变化是不同的。
青少年对疾病的反应较强烈,他们不愿面对现实,不愿积极配合治疗。在行为上常表现为易怒、脾气暴躁,有的人急于求成,不遵医嘱盲目服药;也有的人自暴自弃,产生悲观心理,对前途感到迷茫;还有一部分人为了上学、求职,怕被社会歧视,因而把自己的病情隐瞒起来,造成精神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青年和中年人正是忙事业的黄金时期,常常对疾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即使想去看医生,但工作一忙起来就什么都忘了。有的人在患病后比较忧郁,认为自己的疾病给家庭带来许多困难,给工作带来损失,心理负担很重。40~60岁的人正处于“多事之秋”,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变化,男性往往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比较敏感,多疑、焦虑、紧张;女性在更年期出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等内分泌的平衡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伴有头痛眩晕、心悸胸闷、阵发性全身发热、关节疼痛、手足出汗等。生理的变化和身体的不适会引起多疑、焦虑、情绪不稳、爱争吵、易怒等心理情绪。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表现为退休后的失落感和空虚感,再加上疾病缠身,就会产生孤独无望、颓废的心理。
不良心态易引发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而不良的心理状态恰恰会增加诱发糖尿病的几率。
不良情绪会抑制胰岛素分泌
大脑边缘系统有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的功能,还能调节人的情绪。抑郁、愤怒等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影响胰岛素分泌。当人处于焦虑、恐惧、紧张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会抑制胰岛素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会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间接地抑制了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进而使人容易患上糖尿病。
抑郁、烦闷的糖尿病患者不但血糖控制差,而且易患慢性并发症。其实,悲伤、失望、愤怒等情绪是人的本性,是回避不了的。但是,长期的消极情绪很容易让人得病,且患病后难以治疗,甚至加重病情。
负面情绪会加重糖尿病
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均起到重要作用。患者的负面情绪会加重病情,引起各种并发症,而糖尿病又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这两者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有负面情绪的患者应学会管理情绪,努力避开来自社会或环境的不良刺激,进行自我调节。患者还可以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转移不良心境。
糖尿病患者别忘心理治疗
有些病人在确诊糖尿病后,精神非常紧张,整天胡思乱想,陷入苦恼和忧愁中;有的病人发现其他糖尿病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更是紧张焦虑;有的病人合并有末梢神经病变,肢体麻木、疼痛,总担心会被截肢。针对这几种情况,医护人员或家属可用言语诱导的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通过言语诱导使病人心情畅快、精神振奋的方法叫怡悦开怀法,也叫想象畅怀治疗。只有怡悦开怀、心情舒畅,再配合服药,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否则,心情不畅、情志郁闷,哪怕用再好的药,收效也不大。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误区
糖尿病的并发症多,累及的身体系统和脏器也多。由于对糖尿病的认知不足,患者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应该引起重视。
误区一:怀疑诊断的正确性
有些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能怀疑诊断的正确性,觉得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不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
这种情况在儿童糖尿病患者的父母身上表现得最突出。Ⅰ型糖尿病的确诊会使患儿的父母感到震惊,他们会为子女失去健康而悲伤,并表现出一系列应激反应,如怀疑、恐惧、自责、忧虑、拒绝接受现实,还可能带着孩子去很多地方就医,希望被证实是误诊。家长的这种情绪可能会感染患儿,使孩子产生恐惧和不安。
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确诊要认同。既然已经患病,就要面对现实,采取积极的措施和对策。在患病后,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并积极主动的与医生配合治疗。
误区二:丧失信心不积极治疗
有些患者认为糖尿病无法根治,因而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对治疗丧失信心。其实只要良好地运用治疗方法,坚持综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误区三:忽视非药物治疗
有的患者过分依赖药物,忽视了非药物治疗的效果,这往往使降糖效果不理想。其实,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锻炼身体等非药物疗法对糖尿病有着极其重要的防治作用。
误区四:盲目服药
一些患者在患病后不去找医生,而是自行服药治疗。这样做根本谈不上合理用药,很可能因误服某种有禁忌的药物,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还有一些患者盲目地听信广告和传言乱求医,造成血糖控制不稳,时间一长就会引发并发症。
患者应该在正规医院的医生指导下,按照治疗方案循序渐进地治疗。最好选择糖尿病专科医院,因为他们更有条件、有经验对疾病进行合理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
常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患病后思想负担很重,不是积极地想办法治疗,而是整天考虑治不好怎么办,出现并发症怎么办。这些想法都会使病人陷入苦恼、烦闷中,既不利于治疗疾病,又容易使病情加重。那么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有哪些呢?
情感波动
(1)心烦不安。有些患者对糖尿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治疗也缺乏耐心,到处求医问药希望短期内就能把糖尿病治愈。如果短时间药效不理想,或病情有反复,或出现并发症,患者就心烦不安,夜不能寐,这样更加不利于疾病治疗。
(2)紧张恐惧。有些患者在患病后,尤其是听说有的病人死于急性并发症,更是紧张恐惧、精神抑郁,身体也日益消瘦。
(3)暴躁易怒。一些患者患病后易动肝火,容易发怒,对周围的环境感到烦恼,常会因琐碎小事而发火,缺乏自制力和耐心。这种病人一旦病情反复,不是责怪医生无能,就是埋怨家属照顾不周,病情也会因这种烦躁的心境而加重。
(4)悲伤爱哭。在患病后,有的病人终日愁眉苦脸、垂头丧气,整天以泪洗面,甚至绝望、厌世而自杀。对于这种病人,应该特别注意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细致的心理治疗调整其心态。
性格波动
糖尿病患者在得病后会有两种心理性格的变化。一种是乐观的性格表现,这种病人性格开朗、乐观,患病后不过分紧张,也不掉以轻心,对待疾病有正确的态度,有充分信心治好疾病,情绪安定平稳;另一种则是消极的性格表现,这种病人性格孤僻、内向,患病初期常常麻痹大意,缺乏足够重视,一旦病情反复或出现并发症,很容易过度紧张,情绪多不稳定,对治疗疾病失去信心。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消极心理性格异常有以下类型:
(1)悲观。常见特征是:心悸失眠、多梦、食欲减退、心胸烦闷、双目呆滞无神。
(2)易怒。常见特征是:急躁易怒、咽干口苦、头晕头涨、胸闷肋痛,生病后病情会明显加重。
(3)气郁。常见特征是:情绪不宁、两肋胀痛、嗳气不舒,对治好疾病的信心不足,不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糖尿病与精神抑郁的关系
抑郁对人的危害是严重的。就糖尿病而言,沉重的精神负担和不良情绪不但会使血糖升高,降低治疗效果,还会加速心、肾等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情的预后不利。反之,血糖控制不好,病情反复,又会导致病人悲观、痛苦,加重患者的抑郁症状。更严重的是,重度抑郁症还会引起悲观和绝望,患者甚至出现自残和自杀的行为。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心理治疗。事实上,抑郁症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患上抑郁症的几率是常人的3倍。
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与一般抑郁症的表现基本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郁郁寡欢,情绪低落。
(2)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
(3)活动减少,动作缓慢,丧失兴趣,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喜欢独处。
(4)常有焦虑和内疚感。
(5)睡眠障碍,典型表现是难以入睡或早醒。
(6)多有心悸、胸闷、疲乏、肠胃不适、便秘等症状。
(7)对生活丧失信心,有自杀意向或行为。
(8)****明显减退。
有上述3项或3项以上症状表现的患者,必须引起重视,最好及时去医院接受心理治疗。
日常饮食中的矿物质——吡啶甲基铬可缓解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尤其是缓解非典型抑郁症的暴饮暴食、嗜睡、过于敏感外界的批评和拒绝等症状。
吡啶甲基铬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强胰岛素的代谢作用,促进人体细胞利用葡萄糖,维持人体血糖值的平衡。同时,吡啶甲基铬还能促使身体制造更多的血清素。血清素是一种大脑神经传递物质,有利于情绪的调节。
吡啶甲基铬很容易从日常饮食中获取,如黑胡椒、谷类、茶、咖啡、啤酒、蘑菇等食物。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患者可以适当多吃这些食物。而目前市场上的吡啶甲基铬营养补充剂会对人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影响肾脏功能,所以患者应慎服。
抑郁了,给心灵开个处方
糖尿病患者应对抑郁症其实很简单,试试用下面的方法来给心灵开个“处方”:
确诊之后别回避
对待糖尿病,应该做到“在战术上重视它,在战略上藐视它”,只要经过积极治疗,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长寿。
确诊后的正确做法是: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糖尿病,正确认识病情发展过程、治疗方法和预后,勇敢面对疾病,乐于配合医生,接受并服从治疗。也就是说,遇到问题要勇敢面对并解决问题,回避的态度只会使问题更严重。
患上并发症,家属要多支持
糖尿病并发症在早期是可以逆转的,而中晚期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也可以避免致死致残。有的患者心理压力过大,出现了明显的抑郁情绪。此时,患者和家属一定要高度重视,建议如下:
(1)继续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
(2)及时看心理医生,针对抑郁症进行心理干预,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抗焦虑、抑郁的药物。
(3)患者本人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疾病,对待生活。
(4)家人对患者出现的情绪与行为问题要多理解、多包容,在关心患者生活的同时,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鼓励患者积极治疗。
肯定小成绩,不灰心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饮食受限,加上频繁地测血糖,使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破,容易产生厌烦感。有的患者劳动能力下降,失去工作,给家人造成负担,自感内疚。对于这样的患者,除了鼓励其继续控制血糖外,还要进行心理治疗,使患者接受自己,重新分析、审视自己,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肯定,不断找到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远离精神紧张,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人数正在迅速增长,其中,肥胖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一项研究发现,“越紧张人越胖”,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心理负担不但不能让人消瘦,反而会导致肥胖。
精神紧张和肥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人的生理结构上讲,精神紧张会引起内分泌失调,使脂肪重新分布,从而导致腹部脂肪的堆积。生活紧张、工作繁忙的人由于时间不够用,往往会大幅度地增加脑力劳动的时间,却不断地减少体力劳动,这样就减少了脂肪消耗的机会。
精神压力大、长期紧张还会导致便秘,吃得多排出得少,肥胖也就缠身了。
要想保持正常体重、远离紧张的生活,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意识外,还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自己有规律地生活,包括规律睡眠、规律饮食、规律工作、规律运动,让身体处于一个有规律的状态中。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糖尿病、远离紧张情绪的有效途径,也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运动,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舒缓糖尿病患者心情的几个妙招
虽然糖尿病患者利用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能使血液中的血糖维持在一定水平,但精神紧张又会间接地使血糖波动。想要血糖恢复正常水平,消除精神紧张、保持平和心态更需谨记于心。
掌控自己的情绪
不必要的压力会使人感到精神紧张,比如为了小事而烦恼。每当发怒或沮丧时,就会消耗体内能量,并分散精力。当然,身边发生的事情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妨在心烦气躁时试着忍耐,这样就可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紧张。
定下目标
只要生活有目标,便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开始的时候应按实际情况计划日常的小目标,然后向大目标迈进。如有需要,还应按生活的转变而重新制定目标。
确定工作优先次序
尝试调节生活节奏,做事前应预先制订周详的计划,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列出工作的先后次序,集中精力处理重要的事情,不把精神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