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儿童家庭用药小百科
24790400000048

第48章 参考文献

[1](美)劳拉·E.贝克:《儿童发展》,吴颖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日)山田实:《大众传播研究入门》(日文版),芦书房1988年版。

[3](美)华生:《行为主义》,李维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法)阿芒·马特拉等:《传播学简史》,孙五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美)诺伯特·维纳:《人有人的用途》,陈步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6](意)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金晶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版。

[7](美)Davidr.Shaffer等:《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邹泓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8](英)洛克:《教育漫话》,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9](法)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0](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美)赛佛林等:《传播理论、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3](美)R.默里·托马斯:《儿童发展理论——比较的视角》,郭本禹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4](美)宣伟伯:《传播概论:传媒·信息与人》,余也鲁译述,香港海天书楼出版社1983年版。

[15](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邵志择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6](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17](美)沃纳丁等:《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陈韵昭译,福

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8](英)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9](英)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在电子媒体时代成长的儿童》,张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5版。

[20](美)苏泽(SousaD.A.):《脑与学习》,“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1](美)瓦西纳:《文化和人类发展》,李晓文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美)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周晓虹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3](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英)尼尔:《夏山学校》,王克难译,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版。

[25](美)卡洛琳·爱德华兹等编著:《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罗雅芬等译,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版。

[26](荷)李维胡德:《孩子成长历程——三个七年成就孩子的一生》,薛跃文等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7](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8](美)爱泼斯坦:《学前教育中的主动学习精要——认识高宽课程模式》,霍力岩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9](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任代文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0](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上),刘云德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1]Meluhar,Marshal:Understanding Medial The Extensions of Man,New York:McGrak Hill Book company,1964.

[32]C.H.Cooley,Social Organization:A Study of the Larger Mind,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01;reprint ed.,New York:Schocken Books,Inc.,1962.

[33]David K.Berlo,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New York:Holt,Rinehart,and Winston,1960.

[34]David.M.White,“The‘Gate Keeper’:A Case Study in the Selection of News”,in Journalism Quarterly 27,1950.

[35]Joseph Klapper,The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New York:Free Press,1960.

[36]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7]秦金亮主编:《儿童发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8]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39]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申凡主编:《传播学原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1]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42]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43]卜卫:《媒介与儿童教育》,************2002年版。

[44]金鸣娟:《人类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45]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6]董璐编著:《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7]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48]奚晓霞主编:《教育传播学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9]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1]赵晓春:《农业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2]吴凡主编:《传播学概论》,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3]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4]王德海编著:《传播与沟通教程》,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5]高蕴琦等:《教育传播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6]孙云晓主编:《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57]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8版。

[58]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李大玖著:《海外华文网络媒体:跨文化语境》,新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0]周作人:《儿童的文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1]南国农等编著:《教育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2]刘儒德主编:《学习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63]王文静等:《阅读与儿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4]张国印等主编:《简明读者心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65]梁彦斌:《读者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66]郑燕祥:《教育的功能与效能》,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版。

[67]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8]戴仁光等:《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9]邵郊:《生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70]方建移等:《社会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1]海飞:《童媒概念与童媒崛起》,《传媒》2004年第5期。

[72]汪霞:《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及其评价》,《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