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养护实用通络按摩
24731000000008

第8章 自我通络按摩法

一、头面部

(一)头面部自我按摩的手法

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全身尽可能放松,排除杂念,舌抵上鄂,气沉丹田。身心处于一种松静虚无的状态,有利于气血运行,提高按摩效果。

操作:

1.搓掌浴面

将手掌心搓热,放置在面部停留1分钟左右。反复操作数遍。

2.温掌摩面

将手掌搓热,放置在面部,自下而上,摩面数次。

3.十指梳头

十指指端着力梳理头部,从额前梳到枕后;从两鬓梳到头顶。反复梳理数遍。

4.拿揉双耳

拇指与食指相对捏住双耳,从耳尖到耳垂、从内到外进行拿揉。如此反复拿揉至双耳发热。

耳是全息器官,人体的各个部位、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能在耳上找倒反应点,常揉双耳可强身健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5.敲击耳后

双手掌按放在耳部,掌根朝前,五指朝后,将食指叠放在中指上,快速向下弹拨敲击耳后枕骨,发出咚咚声响。如此敲击30次。

(二)头面部自我按摩的作用

头面部有丰富的神经血管,经常按摩头面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的血液供应,醒脑开窍,预防脑血管病,增强神经系统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调节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二、颈项部

(一)颈项部自我按摩的手法

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

操作:

1.摩理耳根部

将双手食指或中指放在耳垂后方凹陷处,自上而下摩理数遍。

耳根后方的深处有出入颅腔的血管、神经走行,摩理此处,可软化血管神经的外周环境,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的调节,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全身各部位和各器官系统的调节功能。

2.搓摩大椎穴

将手掌心放在大椎穴上进行搓摩至大椎穴发热。常搓大椎穴可预防感冒。

3.搓摩颈项部

用手掌在颈项部的前、后、左、右进行反复搓摩至皮肤发热。

4.拿揉颈项部

四指与掌根相对,依次先拿揉项部(颈后),然后捏拿颈部两侧和前面。

(二)颈项部自我按摩的作用

颈项部与头部相接,有重要的神经血管分布。按摩颈项部,可软化皮肤筋膜,恢复肌肉的弹性,改善神经血管的外周环境,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的调节,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全身各部位和脏器的调节功能。颈部两侧血管内有重要的感受器,捏拿时力量要适中。

三、胸腹部

(一)胸腹部自我按摩的手法

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

操作:

1.摩理前正中线(沿任脉走向)

双手拇指或四指,一上一下,从胸骨开始,沿前正中线摩理至小腹。反复摩理数遍。摩理前正中线,力量要均匀、手法要连贯,可边摩理边点经线上的穴位。

2.双手摩揉胸部

先将手掌叠放在两乳之间,以膻中穴为中心,顺时针摩揉30次,再逆时针摩揉30次。然后将手掌放在胸廓两侧,掌根着力,由外向内,自下而上,沿胸大肌走向进行摩揉,用力均匀,使力达深层。反复操作数遍。

3.分理胸肋

双手掌放置在胸廓两侧,十指微分开,指尖相对放在胸骨上,指端着力,沿肋间隙向胸廓两侧进行分理。自上而下,分理到肋弓处。各部位反复分理数遍。

4.双掌推挤胸廓

手掌放置在胸廓两侧,指尖朝前,两手同时由外向内推挤胸廓数遍。

推挤时要匀速加力,禁用蛮力。

5.揉摩腹部

两手相叠放置在脐部,手掌吸定皮肤,以脐为中心,由内向外,顺时针揉摩30次,逆时针揉摩30次。将手掌移至脐下气海穴、关元穴处,以同样的手法进行揉摩,顺时针揉摩30次,反时针揉摩30次。

6.横摩腹部

将手掌移至肋弓下缘,从左到右、自上而下,横摩至小腹部,反复操作数遍。

7.直推胸腹

单手或双手相叠放在胸部正中,手掌吸定皮肤,掌根用力,自上而下推至小腹。然后,两手分开,分别放在胸骨两侧,自上而下推至小腹。反复操作数遍。

8.搓掌温脐暖丹田

两手掌相对,快速摩擦至手掌心发热,迅速将手掌放在肚脐和脐下丹田穴上,停留片刻,反复操作数遍。

(二)胸腹部自我按摩的作用

胸腹腔内有重要的脏器分布。按摩胸腹部,通过对胸腹部的任脉、胃经、肝经、肾经、等多条经脉和主要穴位的有效刺激,可调和经络气血,补益心肺,舒肝利胆,宽胸和胃,强健体魄,增强胸腹腔内部器官的功能,有效地预防疾病。

四、腰骶部

(一)腰骶部自我按摩的手法

体位:

坐位或站立位。

操作:

1.双手搓腰温肾

双手掌背后放在腰带水平处,将命门和两侧的肾俞穴进行反复搓摩至发热。然后,将掌心搓热迅速放在脊柱两侧肾俞穴上,停留片刻,反复操作数遍。

2.双手搓暖腰骶

先将双手背后,手掌放在腰骶部,自上而下,自中间向两边,进行反复搓摩至皮肤发热。然后,将手掌相互摩擦至掌心发热,迅速将手掌放置在腰骶部,停留片刻,反复操作数遍。

3.拿捏腰骶部

将双手背后,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拿捏腰骶部皮肤筋膜。

(二)腰骶部自我按摩的作用

腰骶部是最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自我按摩的重要部位。经常按摩腰骶部,可补益肾精,强腰壮骨,调节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五、上肢部

(一)上肢部自我按摩的手法

体位:

坐位或站立位。

操作:

1.推捋上肢

先将左手掌心朝上放置胸前,从胸部到肩前,沿上臂、小臂前面推至指尖;再从指尖转到手背,沿小臂、上臂外侧推捋至肩部,即沿手三阴、手三阳进行推捋。反复操作数遍。以同样的手法推捋左侧手臂。

推捋上肢时,动作要缓慢,力量均匀,使力渗透到深处。

2.搓捋十指

右手拇指与食指相对,夹握左手拇指指根两侧,从指根搓捋到指尖处,到达指尖时稍加用力捏5~10秒钟。左右手交换,搓捋右手手指,用此方法将十指逐一搓捋数遍。

3.掐揉十指甲根处

先将右手伸出,左手拇指与食指相对,一上一下,捏住右手拇指甲根部,左手拇指指尖沿右手拇指甲根进行掐揉3~6遍。同样的手法掐揉其余四指。左右手交换,掐揉左手五指甲根部。

4.点按合谷穴、内关穴、手三里穴

用拇指指端点按合谷穴、内关穴、手三里穴,每个穴位点按1~2分钟。

(二)上肢部自我按摩的作用

双手在完成身体其它部位的按摩后,上肢必然会感到不适,从肩倒手、从手到肩应给予及时的放松和调理,才能达到全身保健的作用。

六、下肢部

(一)下肢部自我按摩的手法

体位:

坐位。

操作:

1.双手推捋下肢

双手分开放在大腿的前面,自上而下推至足尖,再从足尖到足底,沿小腿、大腿的后面捋至臀部,即沿足三阴、足三阳进行推捋。反复操作3~6遍。

推捋下肢时,动作要缓慢,力量均匀,使力渗透到深处。

2.搓摩涌泉穴

先将左脚抬起放在右膝上,用手掌或双手大拇指搓摩足掌心上面的涌泉穴100次,至涌泉穴发热。以同样的方法搓摩右脚涌泉穴。

涌泉穴是人体重要的强壮穴位。搓摩涌泉穴可通经活络,强身健体,消除疲劳,调节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点按三阴交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

用拇指指端点按三阴交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每个穴位点按1~2分钟。

(二)下肢部自我按摩的作用

下肢部自我按摩可消除疲劳,缓解紧张的神经中枢,强身健体。

七、全身拍打

双手虚掌,左右交替,从头到躯干、四肢,依次进行拍打。头部、腰部拍打力量要小,避免内部器官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