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诗《大海》写作于1903年到1905年,起先在妻子罗萨丽·泰克希尔家中动笔,1904年他抛弃罗萨丽与艾玛私奔,在泽西岛完成配器。按照德彪西自己的说法,这首曲子源于心中挥之不去的困惑:大海为什么老是冲刷着布尔果尼的斜坡?
他说:“那海的声音、海空划出的曲线、绿荫深处的拂面清风、小鸟的啼啭,这些无不在我心中形成丰富多变的印象。突然,这些意象会毫无理由地、从记忆这里向外扩展,于是音乐出现了,其本身就自然含有和声。”这部作品看起来富于哲理,不易理解,好在德彪西为三首曲子都安插了标题,按“图”索骥,方便了许多。1.“从黎明到中午的大海”,黎明的大海安详寂静,随后,海妖出现,构成天与海、阳光与云彩的光影变幻,最后,一段平静的众赞歌乐句预示中午的来临;2.“浪的嬉戏”,用各种变化的音符来表现海浪的姿态与色彩;3.“风与海的对话”,大海上,狂风与巨浪是一对孪生姐妹,而海妖则兴风作浪,高唱着“海妖之歌”,乐曲在众赞歌的欢腾旋律中结束。
德彪西标题为“意象”的作品,有两套钢琴曲及一套管弦乐曲,以管弦乐曲较为著名。共包括三部,每一部又下设若干乐章。第一部“悲伤的吉格舞曲”,借用通俗的苏格兰民歌。第二部“伊贝利亚”,包括三个乐章:1.大街小巷,使用西班牙塞尔维亚舞曲的节奏,具浓郁的西班牙色彩;2.夜来香,使用类似西班牙哈巴涅拉舞曲的旋律,表达感伤的愁绪;3.节日的早晨,描写喧闹的街市景象。第三部“春天回旋曲”,德彪西的题词是“啊,真棒,五月随着拂面的春风翩然降临”!但有评论认为这里描述的并非五月的春风,木管以及弦乐器的喧嚣更像是冬日里北风的呼啸。
为钢琴而作的《前奏曲》共有两集,每集十二曲,于1912年出版。其中著名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出自第一集第八曲,根据李莱的诗《苏格兰之歌》而作,曲调纯朴清新,富于幻想,被许多作曲家改编演奏。
《贝加莫组曲》借用法国诗人魏尔伦诗作《月光》中的一句“去参加欢畅的假面舞会与贝加莫舞”命名。德彪西最为著名的钢琴曲“月光”,即出自其中的第三曲。这首“月光”(不可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混淆)充分利用了印象派画家的调色绝技,用音符的叠合来展现月亮的光影变幻,是为奇思妙想,新颖有趣。
弗兰克
作为一个堪与巴赫媲美的管风琴演奏大师,其最著名的传世作品却是一首小提琴作品,实在是令人意想不到。
弗兰克只写过一首小提琴奏鸣曲,却是小提琴奏鸣曲文献中公认的精品。1886年,时年六十四岁的弗兰克为伊萨依夫妇的结婚纪念日创作了这部作品,并在布鲁塞尔首演(伊萨依乃比利时人氏)。第一乐章是独特的音乐序幕,主题用切分音型,轻盈如飞,就像是“向无边无垠的天际投出的一瞥”;第二乐章一反奏鸣曲慢板的惯例,采用快板速度,体现意志坚定、英勇豪迈的性格;第三乐章强调小提琴声部,旋律极其优美,力度变化非常丰富;第四乐章采用古老的卡农对位手法,意趣横生。
弗兰克的其他作品可选听《管风琴音乐》(不要忘记他是巴黎音乐学院管风琴教授)、《D小调交响曲》(他唯一的一部交响曲)、四首《三重协奏曲》、 《D大调弦乐四重奏》等。
肖 松
肖松初习法律,后拜马斯涅、弗兰克为师学习作曲,可惜四十四岁时死于自行车车祸,令人扼腕!
《音诗》是小提琴与乐队的作品,规模介于协奏曲与独奏曲之间,类似于单乐章协奏曲,呈献给小提琴大师伊萨依。这首受瓦格纳音乐鼓舞的作品,其“音诗”
的标题较“幻想”、“夜曲”、“传奇”、“叙事曲”等名称更能够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在神秘的乐队序奏之后,小提琴以G弦上长长的降B延留音开始,随后音乐旋律富于激情,具许多小提琴演奏的技巧,还有一种名为Flotato(意大利语“浮翔般的”)的奇异音效,最后以一连串下行颤音寂静地结束。
《爱和海之诗》是肖松的另一部著名作品,为次女高音、小提琴与乐队而作,1893年首演于布鲁塞尔,值得一听。
马斯涅
巴黎音乐学院高材生、“罗马大奖”获得者马斯涅(1842—1912)是一个高产作曲家,作品数量惊人。他的作品虽然略显矫揉煽情,乐句过于短小不能铺陈发展,但对于一般听众而言已足以满足感官的享乐。
我们在这里只介绍他的歌剧《黛伊丝》便能一窥马斯涅的全貌。
歌剧《黛伊丝》根据法国大文豪法朗士的小说改编,讲述公元四世纪埃及交际花黛伊丝的故事。黛伊丝在亚历山大城过着淫荡空虚的生活,而城外修道院苦苦修行的年轻修士阿塔那埃尔闻听黛伊丝的故事,发誓要帮助黛伊丝解除罪恶。他来到城里见到黛伊丝,为她说法布道,力劝她放弃罪恶生活皈依上帝。经过艰难说教,黛伊丝终于决定摆脱肉欲,改过自新,与修士一起投奔修道院。在修道院里,当两人互相告别时才意识到彼此产生了爱情,但是限于严格的教规,两人只能将情感深埋心中。这时,黛伊丝患病不起,修士急忙赶来求见。黛伊丝对修士道:“我虽然没有见到上帝,但是却找到了真正的爱情。”言罢死去。
《黛伊丝》里有一段小提琴演奏的间奏曲,十分著名。剧中,黛伊丝经修士的说教已经心有所动,决定放弃现世生活而皈依上帝。她闭门思过,憧憬修士描述的美好未来,同时对现世生活的空虚堕落悔恨交加。这段小提琴曲将黛伊丝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是不可多得的感人至深的作品。
福 莱
听福莱的音乐,如果置和声与旋律而不顾,则不能真正走进他的世界。和声之美,仅《安魂曲》足以代表。
《安魂曲》为纪念其亡父而作,首演于巴黎的圣·玛德琳教堂。按福莱的理论,宗教音乐应当“简朴纯净”,不应有过多的渲染和震撼。在这部《安魂曲》中,凡是与“简朴纯净”相悖的地方(如过分的情绪化、《末日经》中的震撼、“震怒之日”的怒气)均加以改良,使《安魂曲》不仅毫无恐怖色彩,甚至显得平静柔和,美不胜收。正如福莱所说:“我的《安魂曲》被批评没有表现出对死的恐惧,它被人称为‘死亡的摇篮曲’,而这正是我对死亡的感觉,即一种快乐的救赎希望,一种能触及永善的未来,而不是为逝者哀伤。”
拉威尔
对于拉威尔作品的评论,最有趣的要算伦敦《泰晤士报》1924年的一篇乐评:听拉威尔的全部作品,就像是看侏儒的表演——他们眼界有限,虽然很灵活但成不了大气候。更甚者,人们怀疑拉威尔的音乐中有意识地加入了爬行动物的冷血感,因为当你大量听他的作品时,会觉得厌恶,哪怕其中的美也会变得像蛇或蜥蜴身上的斑纹。
这种爬行动物的冷血感即便在他最著名的作品——《波莱罗舞曲》上也能找到。
那由小军鼓敲出的极细碎的点子,配以缓慢的、由弱到强、由远及近又由近到远的旋律音,活脱脱一幅毒蛇出巢或蜥蜴上树的景象。《波莱罗舞曲》原为西班牙卡蒂兹地区的民间舞蹈,在贝多芬、韦伯、肖邦等人的作品中均有利用。该舞曲虽为中速的三拍子,但实际速度要慢许多。拉威尔以一条极简单、极短小的旋律重复演奏,仅辅之以配器及力度上的细微变化便组成一首完整的管弦乐,不能不令人叫绝。
如果你不介意这种冷血感,还可以试着继续往下欣赏,譬如《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从西班牙画家维拉斯凯斯的一幅年轻公主肖像画得到灵感)、舞剧配乐《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为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将士而作的钢琴组曲《在库普兰墓前》以及钢琴四手联弹(后改为管弦乐)《鹅妈妈》——这部天真纯情的童话作品似乎没有多少冷血感。
萨拉萨蒂
人们盛传着萨拉萨蒂(1844—1908)的一段趣闻:一位贵妇人十分仰慕萨拉萨蒂的琴技,想在家里欣赏萨拉萨蒂的美妙琴声,于是邀请他来府上吃晚饭,并且刻意嘱咐不要忘记带上小提琴。萨拉萨蒂彬彬有礼地对贵妇人说:“我十分荣幸到贵府上享用晚餐,但是我的小提琴从来不吃饭,就不用麻烦它了。”说到他的小提琴,那可是西班牙皇后伊莎贝拉亲手赐予的斯特拉瓦蒂里名琴,价值连城,怎么能够随便去人家家里“吃饭”呢!这位出生于西班牙的音乐神童,用这把名琴征服了全世界,拉罗的《西班牙交响诗》、布鲁赫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以及《苏格兰幻想曲》等绝世名作都是为他量身定做,指名道姓送给他的。
作为当年欧洲红极一时的小提琴大师,由于天生的缺陷(双手手指过短),有些技巧性的段落(如八度、十度双音等)他无法流畅应付。但是奇怪,在他创作的小提琴作品里,“技巧”却占有很重的分量。萨拉萨蒂的作品全部都是小提琴曲,而且均为独奏小品,并无协奏曲、奏鸣曲等大部头作品。其中最著名者要数《流浪者之歌》。《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以流浪于欧洲各地的吉普赛人的生活为原型,描写他们的喜怒哀乐。吉普赛人能歌善舞,其乐队很有特点,通常不超过八人(最多时可达十二人),其中必须有扬琴领头(该扬琴并非中国乐器,乃匈牙利以及罗马尼亚地区的主要乐器,李斯特的弟子在将其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改编成管弦乐时便大量用到了扬琴)。在吉普赛人的乐队里,所有的音乐家都能够即兴地用华彩的方式来演奏,而其他人则即兴伴奏。这种独特的演奏方式在《流浪者之歌》里得到完美的展现。音乐开头便是一段自由而即兴的华彩,其装饰奏的手法完全来自扬琴。随后,音乐的速度变为缓慢,曲调中隐含忧愁与哀伤,仿佛是大篷车里吉普赛人哀怨的眼泪,闻之令人心酸。“快板”部分犹如宣告舞会的开始,整个情绪立刻变得激动兴奋,人们欣喜若狂,纷纷加入到舞蹈的行列,尽情狂舞(演奏者此时运用“人工泛音”、“左手拨弦”等炫技手段)。舞者越跳越快,情绪越来越激动,曲子最后在高潮中结束。
《前奏曲与塔伦泰拉舞曲》也是萨拉萨蒂原创的名曲,其中的“塔伦泰拉舞曲”
为意大利风格。据说意大利的塔朗多海港被外来货船带入一种毒蜘蛛,人被这种毒蜘蛛咬了之后便狂躁不安,唯一的治疗方法便是不停地跳舞,只跳得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其病便不治而愈。这种毒蜘蛛学名塔伦泰拉,其舞蹈便称之为“塔伦泰拉舞”,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罗西尼、维尼亚夫斯基等人均有此类作品问世。
《卡门主题幻想曲》根据比才的《卡门组曲》改编,大量运用小提琴尖端技巧,是音乐会上的高难度曲目,非平庸的演奏家所能企及。
萨拉萨蒂的作品还有《哈巴涅拉》、《安达鲁西亚的罗曼史》、《浮士德幻想曲》、《巴斯克幻想曲》等,都非常好听。
米 约
有人调侃米约(1892—1974),模仿他的口气说:“我走不了路了,所以才写了很多音乐。”米约身体虚弱,因患风湿性关节炎,后半生不得不以轮椅代步。但是他的确高产,是现代作曲家中产量最高者,从大制作的歌剧、舞剧、神剧到交响曲、电影音乐、剧场音乐、协奏曲、室内乐、歌曲、钢琴曲、合唱曲等,几乎无所不包。
独幕剧《可怜的水手》描述一个水手在海上漂泊一年后回到家乡,妻子却认不出他了。水手为了试探妻子的忠诚,骗她说自己是她丈夫的朋友,而她丈夫流落到一座孤岛,因为身无分文而无法回来。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当天晚上,这个妻子将“丈夫的朋友”杀死,然后拿走他的全部钱财去荒岛上营救丈夫。
米约对具有崇高意义的悲剧故事十分着迷。根据古希腊著名诗人、“悲剧之父”
埃斯库罗斯的作品而谱写的三部连环悲剧《阿迦孟侬》、《科埃福尔》和《优梅尼特》,倾注了他极大的心血,是其不朽的杰作。尤其是《优梅尼特》中恐怖的和音的重叠,更令人印象深刻。这部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十六只打击乐、合唱与乐队的作品。
米约也写过一些小型剧,如《艾罗巴的夺取》、《阿里阿德奈的抛弃》、《提赛维斯的解放》等,均采用神话题材,而且音乐短小,各曲只在十分钟左右,形式颇为新颖。
在舞台剧中,最重要的作品是根据克罗迪尔的剧本改编的歌剧《哥伦布》。这部舞台剧演出时有一人担任旁白,解说哥伦布其人以及他发现美洲新大陆的经过,全剧有二十七个场面,需演员五十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