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古典音乐一本通
24578400000023

第23章 “所有错误的音符都是正确的”——近现代音乐德国与奥地利(2)

罗德里戈(1901—1999)是西班牙作曲家,三岁时双目失明,二十四岁作《五首儿童乐曲》而获西班牙国家奖,二十六岁赴巴黎拜师著名作曲家、巴黎音乐学院教授迪卡斯,四十五岁成为马德里大学音乐史教授。他的作品甚多,以描写十六世纪西班牙建在阿兰胡埃斯的王室行宫的《阿兰胡埃斯协奏曲》著名。这首吉他与乐队的作品用到了许多新颖的技法,尤其第二乐章描写宫殿金丝银缕处时用到的轮指手法,堪称绝妙。

芬兰与荷兰

对于尼采关于北欧的描述,我不能够理解。这位大名鼎鼎的哲学家将北欧形容成“可怕的、灰暗的北欧,没有阳光,意境空虚”。我曾两次飞临波罗的海,在万米高空俯瞰北欧的茫茫大地。那里不会“没有阳光”,也不像尼采所说的“灰暗”和“可怕”。恰恰相反,在我看来那里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一片奇妙的国土上生活着一群与众不同的人。倒是尼采所言的“意境空虚”,若细细咀嚼,还值得玩味。这令我想起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开头的有如焰火倏忽升空的旋律。试想,如果焰火下面是茫茫雪原或荒凉孤寂的小木屋,岂不是“意境空虚”么?

西贝柳斯(1865—1957)是我们目前能够找到的为数不多的北欧古典作曲家(此前,我们在别的章节中介绍了挪威的格里格),也是在音乐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芬兰作曲家。这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对他的祖国和民族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又恰如其分地表现在他的音乐中。曾有评论形容他是“从英雄传说世界走来的一个瘦削、难对付的野蛮人……他可能曾是用木棍和铁槌作战的勇士的伙伴,他可能曾在几里外冒烟的火炉旁敲出粗俗的音乐”。撇开傲慢的偏见,这句话倒是真正将西贝柳斯的民族特征形容得入木三分。

出生于芬兰一个军医家庭的西贝柳斯,早年便显示出音乐天赋。他十四岁开始学小提琴,对于这门乐器来说这个年龄实在是太晚了,所以他没能成为大演奏家,只能在弦乐四重奏里拉拉中提琴。这位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读了不到一年的法学便转学进了音乐学院。后来他游学柏林和维也纳,回到芬兰后开始教学和作曲。

作为一个民族乐派的音乐家,西贝柳斯所展现的民族性甚至比俄罗斯音乐家更为纯粹。他擅用悠远空旷的意境以及轻灵的诗意与浓重的色彩,这些都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他钟情于木管乐器,因为它荡气回肠的音色能够直接表现北欧人的气质。他最优秀的作品是交响诗《芬兰颂》。我们从这首作品的名字便能感知它的爱国主义以及民族性。在沙皇统治芬兰期间,这首被严令禁止的作品激发了芬兰人民强烈的爱国热忱,被誉为芬兰的准国歌。他还写了七部交响曲以及根据芬兰民族史诗《卡莱瓦拉》而作的《库勒沃交响曲》和四首《传奇曲》。其中最能表现芬兰的童话意趣以及悠远轻灵色彩的,首推音乐话剧《林中仙女》(也有交响诗版本),即便听不懂里面的语言,仅凭音乐的文学性及描绘性,也能感知精灵妖魔的可爱。我个人最喜欢的作品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创作于1903年的作品将小提琴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之前,人们很难想象小提琴能够如此完美地表现山岭、松树、冰川、野火、深雪、洞穴、溪流以及童话仙境人物。可以肯定地说,它是二十世纪最好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北欧的生态环境使西贝柳斯成为作曲家里寿命最长的人,享年九十一岁。从三十一岁开始,他便每年在芬兰参议院领取三千芬兰马克的薪金,保证自己能够衣食无忧地专心从事创作。但是,金钱和长寿并没有为音乐史带来更加丰富的内容。

六十岁之后,他因无心与现代派的无调性音乐抗衡,于是便干脆甩手不干,安享晚年。但是他对自己的音乐仍然倾注着热情,而且以他不可思议的灵异感官知道某个地方的广播正在放他的音乐。他妻子说,他经常看书或读报时突然变得不安,然后打开收音机,不出所料,那个电台此时正在播出他的交响乐或是交响诗。

同为北欧的荷兰,绘画与文学成就均较高,惟音乐稍显薄弱,值得一提的音乐家只有如下两位:

第本勃洛克(1862—1921)是荷兰近现代重要的音乐家。在他的影响下,荷兰出现了一场音乐的革新运动。他擅长教堂音乐与歌曲,并创作了一些舞台音乐,如《禽鸟》、《万安斯泰》、《玛斯牙》、《爱勒克特勒》等。

近现代荷兰乐派的领导者是比贝尔。出生于1894年的比贝尔曾任鹿特丹音乐学院院长,音乐风格受马勒和德彪西的影响,独具个性。有多部交响曲、协奏曲、大合唱、器乐奏鸣曲以及歌剧《哈勒威》等作品问世。

东 欧

在这一节里,我们沿袭音乐上的东欧概念来表述,跟地理概念不一定一致。

自李斯特之后,查尔达什舞曲的风格令全世界发狂,匈牙利音乐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但李斯特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没有为匈牙利民族建立完善的音乐体系,真正为匈牙利音乐作出突出贡献者,是贝拉·巴托克。

巴托克(1881—1945)出生于瑙吉申特米克洛什(今属罗马尼亚)的一个音乐之家,由母亲启蒙钢琴,后拜师指挥家埃尔凯尔并进入布达佩斯皇家音乐学院。当他第一次听到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激动万分,随后写下民族化的交响诗《科苏特》。作为钢琴家,他以演奏本土作曲家李斯特的钢琴曲见长,并成为布达佩斯皇家音乐研究院的钢琴教授。他还致力于匈牙利民间音乐的挖掘,常常背负沉重的录音设备跋山涉水深入原始部落。这些古老的民歌中,有些是无声音阶,节奏非常自由。他将这些宝贵的资料集结,出版了系列民歌专辑。1940年,他受局势影响流亡美国,心情郁结,思乡心切,患白血病逝于哥伦比亚。

巴托克的作品受李斯特、理查·施特劳斯、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影响,加上匈牙利民间音乐色彩、二十世纪现代派音乐的语汇以及独特的个性,形成题材统一、形式对称、旋律丰富、节奏生动的鲜明风格。他的优秀作品包括《六首弦乐四重奏》、《为弦乐器、打击乐器和钢片琴写的音乐》、《两架钢琴和打击乐奏鸣曲》以及四十多首《匈牙利民歌》等。

科达伊(1882—1967)也是有必要提及的匈牙利作曲家。他与巴托克同一师门,两人均为李斯特音乐学院亚诺什·克斯勒教授的学生,曾共同整理收集匈牙利民间音乐,并建立了一个专供演出现代音乐的机构。在作曲上,他的和声语汇不像巴托克那样先进,也不是那么世界主义,但是他的视野更加开阔,以完美的技艺和旋律的灵感见长。主要作品有歌剧《哈利·亚诺什》(根据民间传说而作)、管弦乐《匈牙利赞美诗》(为庆祝“布达”与“佩斯”两城合并为首都五十周年而作)、《匈牙利民歌孔雀之变奏》(为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队成立五十周年而作)、《乐队协奏曲》(为芝加哥交响乐团成立五十周年而作)、几十首《儿童合唱曲》以及许多优秀的室内乐作品。

捷克乐派也有一些音乐家值得介绍:

诺瓦克(1870—1949)出生于捷克的卡缅尼策,就读于布拉格音乐学院,师从克尼特尔和德沃夏克学习作曲。1909年起任布拉格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影响了一大批捷克作曲家。诺瓦克的创作早期为勃拉姆斯风格,后受到亚纳切克的影响,从内容到形式转向民族化。主要作品有管弦乐《三首波西米亚舞曲》、《在塔特拉山区》(交响诗)、《斯洛伐克组曲》、《南波西米亚组曲》、《钢琴协奏曲》

、钢琴《舒曼主题变奏曲》以及室内乐重奏等。

此外,塞克、史丹朋、马迪纳等人也是近现代捷克乐派的重要人物。

在罗马尼亚,古莱斯当以及埃乃斯库都是家喻户晓的音乐家。

由于在巴黎投师丹第、罗塞和杜卡等名师,古莱斯当深得法国学派精髓,其作品在严密的结构、严谨的曲式和声之中显得大气。再加上浓郁的民族气息和丰富的民歌曲调,作品深受欢迎。主要作品有:《罗马尼亚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两首《弦乐四重奏》、钢琴与乐队《在喀尔巴阡山山顶上》、《伐拉克组曲》(小型管弦乐队)、《草图》(罗马尼亚民歌主题的交响乐)、《可可罗士》(为里昂歌剧院而作的芭蕾舞曲)等。

埃乃斯库(1881—1955)被称作罗马尼亚的音乐之父。他是一位音乐神童,七岁便举行公开的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在维也纳音乐学院求学期间,师从黑尔默斯贝尔格和R·雷克斯。后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著名作曲家马斯内和福雷,1897年在巴黎为自己的作品举行音乐会。其作品运用罗马尼亚民间音乐并受到后期浪漫主义的影响,包括两首《罗马尼亚狂想曲》、歌剧《俄狄浦斯王》、三首交响曲、大提琴与乐队的《交响协奏曲》、三首小提琴奏鸣曲、钢琴五重奏、钢琴四重奏、十二件乐器的《室内交响曲》等。他还经常以指挥家的身份指挥交响乐队演奏。作为当时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他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其中包括梅纽因、格鲁米欧、吉特利斯等大师。

波兰是一个音乐很发达的国家,波兰民族具有天生的音乐性,他们能歌善舞,性情傲慢而又多愁善感。可惜在十八世纪之前,他们深受音乐强国的影响,时而崇尚意大利风格,时而偏向德国趣味,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尚不能完全释放本民族的音乐特性。十九世纪,肖邦闻名于世,将极具波兰风格的音乐,如波罗乃兹舞曲、玛祖卡舞曲介绍给全世界。肖邦之后,波兰又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音乐家,虽然他们的名头不甚响亮,但是在音乐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卡洛维茨(1876—1909)是一位早逝的作曲家,他在华沙和柏林学习音乐,作曲技法娴熟,音乐感情色彩丰富。作有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交响诗《永恒的歌》、《立陶宛狂想曲》、《斯丹尼斯拉和安娜·奥斯维西莫维》、《悲剧》、《蒙面舞会》(未完成)等。

舍曼诺斯基(1883—1937)是一位极有天赋的作曲家,十八岁之前便已经完成了九首钢琴前奏曲。他的作品结构宏大、比例协调、充满着热情与活力,在表达情感时又温婉柔情、富于优美的幻想。以他的天赋和才华,他无需无病呻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拒绝低俗与献媚,因而音乐品位高雅,乐观向上。作有三部交响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两首弦乐四重奏、歌剧《哈吉斯》和《罗逮王》、芭蕾舞剧《哈奈西》、为独唱、合唱与乐队而作的《圣母哀悼曲》、二十多首钢琴《玛祖卡舞曲》、三首钢琴奏鸣曲、两套钢琴练习曲以及大量的歌曲。

波兰近现代音乐家中还有西可斯基(卓越的音乐教育家)、维可维茨(作有交响诗《奥勃隆和婚礼舞曲》)、兹里戈斯基(布朗热的学生,作品饱含波兰民谣和波兰古代音乐风格)、柯弗莱(勋伯格的学生)、沃杰托维茨(布朗热的学生)、彼尔柯斯基(曾任波兰音乐家和作曲家协会主席)、康特拉基(曾师从杜卡和布朗热)、札洛斯基(在巴黎任波兰青年音乐家协会主席)、莱伽梅(卓越的语言学家、音乐评论家和作曲家)、伯纽夫尼克(作曲家、华沙爱乐乐团指挥)等。

俄罗斯

近现代音乐史上,俄罗斯音乐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格拉祖诺夫、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等名字如雷贯耳,深受人们喜爱。

格拉祖诺夫

1922年的莫斯科,在纪念格拉祖诺夫的音乐会上,人民教育部部长卢纳察尔斯基一番演讲之后,宣布奖给格拉祖诺夫一套高标准的住房以供其创作。当时面容憔悴、骨瘦如柴的格拉祖诺夫令人吃惊地拒绝了政府的好意,他说他不愿意与市民有任何的区别,如果政府关注音乐的话,与其给他一套住房不如改善一下音乐学院的条件,因为那里冷极了,没有任何取暖设施,连柴火都没有。格拉祖诺夫之所以说这番话,是因为他当时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院长(数年后定居法国)。

格拉祖诺夫(1865—1936)生于圣彼得堡,卒于巴黎,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学生,俄罗斯著名作曲家。他创作的《第一交响曲》于1882年由“五人集团”之一的巴拉基列夫指挥首演。他曾在德国的魏玛拜访过李斯特,深受李斯特和瓦格纳的影响。从1905年起任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院长。1928年离开苏联前往美国,后定居法国巴黎。

格拉祖诺夫作有芭蕾舞剧《雷蒙达》和《四季》、九部交响曲(第九号未完成)、管弦乐《性格组曲》、管弦乐《狂欢节序曲》、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四首弦乐四重奏及弦乐五重奏等。

斯克里亚宾

喜欢钢琴的朋友,对斯克里亚宾的名字也许不会太陌生。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和钢琴家斯克里亚宾(1872—1915)的父亲是著名的律师,母亲是钢琴家,而他本人则以音乐神童的身份出现。起初,他是莫斯科军官预备学校的学生,业余时间修习钢琴。十七岁时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拜萨弗诺夫学习钢琴,并随塔耶涅夫和阿连斯基学习作曲理论。毕业后以钢琴家的身份举行欧洲巡演。在这次巡演中,他不仅独奏钢琴,而且所有曲目均为自己所作。回国后任莫斯科音乐学院钢琴教授,但不久便对这个职业心生厌倦,随后移居瑞士。1906年他赴美巡演,结识著名指挥家库谢维茨基,成为其拥护者。在布鲁塞尔期间,受到通神论和神秘主义的影响,创作理念发生改变,将作品看做是为可能发生的“狂喜至极的神秘意境”而作的准备。这一思想表现在音乐中,体现为第三交响曲《神诗》、第四交响曲《狂喜之诗》、第五交响曲《普罗米修斯,火之诗》等作品。他曾与库谢维茨基领导的乐队在俄国各地巡演,也同门盖尔贝格旗下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演奏自己的作品。

斯克里亚宾的创作有较明显的阶段性。在早期,他遵循古典音乐的传统,以肖邦和李斯特为楷模,作品充满着和谐之美。但是,随着他创作技法的不断娴熟,钢琴作品中和声的运用也就越来越大胆,往往建立在四度叠置之上,有时甚至使用二度叠置,有印象派“无调性”的趋向。在受到通神论和神秘主义影响之后,他的第五交响曲《普罗米修斯》和第七钢琴奏鸣曲又使用了新的花招,即“神秘和弦”。神秘和弦由一系列四度如C—﹟F、﹟F—bB、bB—E、E—A等构成,有时甚至还加上A—D。不过,这种极端的半音主义却和追求古典曲式的强烈感情结合在一起,因而能够为人们所接受。

斯克里亚宾的主要作品有五部交响曲如第三标题“神诗”、第四标题“狂喜之诗”、第五标题“普罗米修斯,火之诗”、《升F小调钢琴协奏曲》、十首钢琴奏鸣曲、二十四首钢琴练习曲、八十五首钢琴前奏曲以及为钢琴而作的圆舞曲、即兴曲、玛祖卡舞曲等。

拉赫玛尼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