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故乡的路
24546600000058

第58章 牛南钢速写

黄石市皂素厂,1989年6月由牛南钢创办并任厂长,当时人员只有43名,建厂资金35万元。六年来,该厂的产值、利税和固定资产规模每年分别以238%、110%、200%的速度向上增,到95年固定资产已达6300万元,销售收入3743万元。96年他们又提出了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税600万元,人均收入6000元的“八六六”目标。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为什么能象变魔术似地翻番?牛南钢说:“靠科技、图发展。”早在1988年10月,牛南钢曾带着她的技术项目“黄姜联产柠檬酸——皂素”,作为中国赴法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法国格勒诺贝尔市举行的“世界高新技术展览会”。她认识皂素这个白色的粉末,熟悉皂素生产的全部技术和工艺。建厂开始牛南钢就和工人们整日整夜扑在设备上安装调试,没有八小时工作制,没有节假日。儿子病了,她没时间照料;丈夫出差,她没时间理家;柴米油盐一概不问。11月下旬拿出了合格的皂素,并且当年就创产值280万元,利税5.6万元,实现当年投产当年收益。

牛南钢思维很活跃,皂素产品成功后,她没有满足于成功的喜悦。90年又着手提高产率的研究,主持了“预发酵酸水解提高薯蓣皂素产率”的专题研究,并获得成功,使皂素收得率提高10%,年增产4吨,纯增利润达百余万元。黄姜是一种野生植物,大势采挖,资源减少。牛南钢又转入开发资源的研究,发现“穿地龙”的皂素含量仅低黄姜的9%左右。继而又可用柴姜提取皂素。91年,牛南钢为了改变产品结构先后引进“保温涂料”、“新型晒图纸专利”。她主持推广的芳香蓝威高效洗衣膏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览金奖。

92年,牛南钢经过市场调查,了解到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系列——半胱氨酸产品,国际市场非常紧俏,于是决定:与武汉大学签订了半胱氨生产技术合同。并自筹资金130万元,93年3月投产。当年就生产半胱氨酸34吨,并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组织鉴定: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国际通用的日本味之素标准。由于半胱氨酸生产质量优、技术含量高,深受外商欢迎。英国巴克顿斯格曼有限公司、韩国和德国点名要此产品。半胱氨酸远销英、美、德、韩、日本、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投产三年来,已累计生产半胱氨酸170.1吨,销售收入2210万元,创汇260万美元。并创造了产品收率1.35的国内先进水平。

95年3月,牛南钢着手开发了“双烯”,双烯是皂素的深加工产品,她克服了诸多困难,贷款200万元,自筹100万元,利用原有的闲置设备和更新原已使用过的一些金属材料,在80天内建成了一个年生产能力可达60吨,产值5000万元的双烯车间。当年最后四个月就生产双烯6.4吨,实现销售收入608万元。

牛南钢居安思危,不满足于现状,她常说:“不满足今天,就可以获得明天。”她又将着手开发双烯的延伸产品——奥氏。96年将上新产品胱氨酸、无水胱氨酸。皂素可以延伸生产123种激素医药,牛南钢说:“我热爱皂素,献身皂素,此生无悔!”

1991年11月,皂素厂受命兼并红星碎石厂。碎石厂有157名职工,负债60多万元,已陷入停产状态。起初,牛南钢想不通。后来,牛南钢以她的党性服从了组织的决定,挑起了沉甸甸的两个厂的重担。在很短的时间内平整了原碎石厂百余亩零乱的场地。牛南钢在上面绘出了新的画图——建了新车间,原碎石厂100多名无处上班的职工高兴地走上了新岗位,成为皂素生产的一支新军。

黄姜、穿地龙均得在一定的季节采挖。这给皂素厂带来许多困难,要收购储存一年的原料,必须占用大批流动资金,每年运输费就高达百万元,又因储存时间长容易腐烂变质。为了解决这些矛盾,牛南钢前往谷城、竹溪、安康、西乡、郧西等实地考察,寻找合作伙伴。在湖北谷城、陕西西乡、河北深县办起了三个联营厂,将黄姜、穿地龙水解泡制提炼成半成品后调运回厂,缓解了原料紧张、储存占用资金的问题,减少了运输费用,同时也扶持了边远山区脱贫致富。

牛南钢对创业和对科研一样,不满足于现状,视野是开阔的。她迈出了第三步。92年5月,牛南钢得知香港中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春先生有意在大陆投资兴办合资企业。在黄石市科委的安排下,牛南钢应约赴深圳与陈春商谈。他们开始只谈办企业的艰辛、谈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喜悦、谈兼并特困企业的复杂心情,谈人生应如何对社会的奉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来企业家的心是相通的,话题十分投机。“牛南钢是位干事业的人。”陈春作出了这样的判断。仅此一个回合就达成了合资办厂的协定:组建蓝威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牛南钢出任蓝威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继而又合作在市原新华书店兴办蓝威大酒店。

有了第一位海外合资的成功经验,牛南钢又寻找着第二位海外合作者。日前与德国老板莫勒先生的合作商谈已近尾声,莫勒先生投资20万美金扶持胱氨酸上马。牛南钢胸怀大志:要把我们的工厂办成“国际工厂”,要把我们的产品生产成“国际产品”,使皂素厂的产品含有更高的附加值而走向国际市场。

牛南钢有一个简单的公式:科技+管理=成功。“向管理要效益”是她提出的口号。她主持制订了皂素厂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一是生产管理系列。厂部与车间是承包关系,其中有多项指标,都与车间的工资总额挂钩。职工实行全员风险承包,每个职工的工资与效益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二是工作责任系列。全厂各车间、部、室均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全员都有工作责任制度。牛南钢每月26日主持召开生产调度会,布置下个月的工作;对照工作目标评估本月工作。连续两个月不完成任务,是干部的就地免职,是职工的调离岗位,连续两次调岗者待业。严密的管理培养了全员的积极进取精神。

三是各项社会工作及福利系列。公费医疗、计划生育、职工退养、住房、子女借读、接待、殡葬等,都有制度。

牛南钢执行制度是铁面无私的,因而皂素厂的正气始终是主旋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后,牛南钢更注重企业形象和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注重党委一班人的思想作风建设,要求讲党性、讲原则、讲政治保证政令畅通。加大了宣传力度,增设厂区墙报、黑板报,开办了皂素厂广播站、宣传好人好事弘扬正气。今年该厂还安排资金10万元在厂区植树栽花,逐步把工厂建成花园式的工厂。牛南钢常说她必须对两件事负责,一是党和国家的事业;二是工人的生活和工作。94年初,市、区政府决定改建湖滨东路,规划该路穿过皂素厂区。牛南钢接到拆迁任务后,以全市建设大局为重,提前完成了拆迁任务。共拆除两个车间及20多户职工住宅,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该厂还无偿地腾出厂部两间办公室和一部电话,给工程指挥部办公用,仅电话费就支付了5000多元。为了减少损失,她号召全厂职工利用工余时间在拆除的车间废墟上捡砖,每人一千块,她自己一样起早摸黑带头捡。全厂共捡回八万余块旧砖块。她说:为了国家和社会的事业,无论舍弃多少,必须毫无价钱讲,但不该浪费的就应该捡回来,这也是我们皂素人的一种精神。

牛南钢以她坚强的党性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对皂素人的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皂素厂创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牛南钢1955年6月出生于黄石,作为女人她对化妆一无所知,用她自己的话说:不喜欢,也没时间。牛南钢确实没有时间,一年365天,她是没有节假日的,每天都是满负荷地工作,有人说她是个工作狂。这话不假,每天晚上很少有十点之前归家的,无论多晚回家还必须保证有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反省自己全天的工作,看是否有过失,并想好弥补措施,以利第二天尽快投入工作。

牛南钢有父母、公婆,都住本市。平时不说,就是每年春节也难得和他们一起吃个团年饭。她心里装得更多的是:事业和职工。“吾身虽瘦,必肥天下”就是她的写照。她也有一个很幸福的小家,爱人是大冶钢厂的高级工程师,儿子聪明可爱,在校经常被评为三好学生。她很少和儿子在一块玩乐,有时儿子生病她都不能护理,有一次儿子在病床上对她说:“妈妈,你别当厂长好吗?”个性坚强从不流泪的她,那次流着泪对儿子说:“妈妈对不起你。”

牛南钢的工资95年年底才增加到四百多元,这之前每月收入不足四百元。家具是旧的,衣服没有时髦的,房间地板涂着的防锈漆因年久已经斑驳,由于建筑质量问题,门窗全部都松松垮垮,她没有财力装修。先前请过一位保姆,随着物价的上涨,她无钱支付辞退了。可她从未领过厂里一分钱的加班费和补助。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她可领取许多的奖励和奖金,多年来,她分文未取。几年来她向厂财务部上交的礼金累计16000余元,向厂工会上交的礼品琳琅满目;项链、戒指、照相机、大衣、时装、皮鞋、烟、酒等,折合人民币15000余元,这些都是一些客户送来的,她都如数上交了。

工余时间,她和工人走棋,打扑克,说笑唱跳。谁家有个婚丧嫁娶事,她一定凑个份子,而且出手大方。她有句名言:谁也输不了曾经付出的爱。确实这样,全厂没有不尊重和爱戴她的。93年底,牛南钢因各种委屈、烦恼,说得清的和说不清的汇聚一起,她挺不住了,想前往深圳。要走的消息她是封闭的,但工人们还是察觉不对劲。一天牛南钢没去上班,一帮小伙子不顾一切地涌进她家,牛南钢正在打点行李。小伙子们以真情挽留他们的“老板”,堂堂男儿有的竟流出了眼泪。牛南钢感动了,流泪了,留下来了。牛南钢说:“有了那么多人关心我,爱护我,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