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故乡的路
24546600000022

第22章 保安湖的夜光

去姐姐家里住上三五天的念头已经有了好几年了,今天终于如愿。汽车迎着夕阳奔去,到达保安已经是下午七时三十五分。姐姐家住在保安湖的彼岸,若今天姐姐不划船来接,我将无法到达目的地,我正在着急。

“松弟!”姐姐老远便喊着和姐夫一起向我走来,“走,搭船去。”姐姐年近半百,比我几年前见到的她年轻了,体态也丰满了。姐姐对我的到来高兴得不得了,在去搭船的路上讲个不停。当来到湖畔,我眼前一亮,一道残阳铺于湖中,整个保安湖红光满面,四周青黛的山倒影映湖中,分外壮丽!

我们的小船离岸时,夜幕将至,快圆的月亮不知什么时候已挂中天,清光洒在水波不兴的湖面上。适才所看到的鲜红的湖面不见了,变成了一半青灰,一半跃银,保安湖散发着淡青色的光。清风徐来,这里的初夏之夜,令人心旷神怡!

船至湖心,天已全黑,湖面水雾升腾。忽然夜雾蒙蒙的岸边,亮出一盏明灯,刹那间一道金光便从明灯之处通过水面牵到你的眼前。继而,一盏,两盏……无数盏明灯在保安湖的四周亮了,无数道金光都射向我们的小舟,小舟便成了“众矢之的”。保安湖又变成了万道灯光荡金的水面了。

姐姐和姐夫告诉我,那些灯,哪是乡镇砖瓦厂、小铁矿、社队小煤窑、加工厂的;哪是联合锯木厂、家具店、个体养鸡厂、养殖场的……最后姐姐告诉我哪盏灯是她的米粉厂的。我看见了那灯在这群“星”中不算太亮,但毕竟是保安湖畔的一盏灯,也能给这里添一分光;那灯凝结着姐姐的全部心血。

姐姐和我一样出生在山里,八岁送到这里当童养媳,那时父母认定湖区的生活比山里强,就把姐姐送到这湖边来。姐姐才智过人,只是父母没把她送入学堂而不识一字。十六岁与姐夫结婚,姐夫比她大九岁。姐夫一生忠厚老实,家道又贫寒,若不是拣下姐姐这“便宜”媳妇,也许他一辈子会是光棍一条。姐姐担起家庭生活担子的那年才二十出头。她的儿女一个接一个地出世,除两个夭折的外,还有六个,品种各半。在农业社里,她年年超支。姐姐说不上是贤妻,也算不上良母,她秉性果断刚烈,敢作敢为,从不拖泥带水。

农村政策变革那年,姐姐要姐夫承包了养鱼塘。听说这几年赚了不少,家里也盖起了房子。后来她又带着几个孩子办起了米粉作坊。原料的购进,成品的售出,姐姐是风里雨里不得空闲。最近她还根据本地区苕粉多的特点,从河南引进了以苕粉为原料制粉条的新技术。我望着米粉厂的那盏灯,尽管月朦朦,夜朦朦,那闪闪的霞光总是通过水面铺到我们的眼前。

快靠岸时,姐姐要我到姐夫的鱼塘看看。船到鱼塘,姐姐划着船,姐夫拉着网,配合默契。不到十米长的网,就提起六条三四斤重的红鲤鱼。“起水鲜、起水鲜罗!”姐夫抓着鱼情不自禁地喊着。我赞叹地对姐姐和姐夫说:“如今你们的日子一定很甜。”

“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好日子啊!”姐夫和姐姐笑着说。

是啊!保安湖,只因政策的变更,你才会显得如此壮观瑰丽!